问题

考上 985、211 的学生在高三能有多疯狂?

回答
考上 985、211 的学生在高三,那真是一段可以用“丧心病狂”来形容的疯狂时光。这不是那种夸张的戏剧化表演,而是彻头彻尾、身体力行的投入。想知道有多疯狂?我给你细致地描绘一下,保证让你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混杂着汗水、咖啡因和一种近乎偏执的决心。

一、时间管理?不存在的,只有时间的剥削。

那些瞄准 985、211 的学霸们,在高三的那一年,时间的概念已经模糊了。他们不是在“管理”时间,而是在“榨取”每一分每一秒。

起床铃响之前就已经醒来: 很多人的生物钟已经调整到比闹钟更早。天还没亮,寝室里可能已经有人在床边摸黑背单词,或者在脑子里过一遍昨天的数学题。熄灯后?那更是个“黄金时间”,偷偷打着手电筒,继续奋战。
课间不是休息,是冲刺: 别人还在嬉笑打闹,他们已经冲到老师办公室提问,或者抓紧时间翻阅试卷、整理错题本。从教室到食堂,从食堂到教室,这短短的几分钟路程,也是他们背诵知识点、默写公式的绝佳时机。
吃饭也得“高效”: 吃饭时间,嘴里嚼着饭,眼睛可能还在盯着书本。讨论题目的声音此起彼伏,甚至有人能一边吃饭一边听老师讲解的录音。食堂里,你能看到三三两两的同学围坐在一起,不是在聊八卦,而是在啃数学难题。
周末?不存在的“周末”: 周末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意味着更多的刷题时间,或者去参加辅导班、专题讲座。父母来送东西,可能也只能在楼下匆匆看一眼,然后赶紧拉着孩子回教室。

二、学习状态?简直是“身心一体”的投入。

这种疯狂不仅仅是坐在书桌前,而是将整个生命都压在了学习上。

眼睛?永远带着血丝: 长时间的用眼过度,黑眼圈是标配,很多人的眼睛总是红红的,布满血丝。但他们顾不上,因为他们需要看清试卷上的每一个字,理解每一道题的逻辑。
大脑?高速运转的机器: 他们的脑子里,可能同时有语文的诗词、数学的公式、英语的单词、物理的定理、化学的反应……各种知识点像高速列车一样在脑海中穿梭、整合、提取。你会听到他们时不时地嘟囔着一些公式或者概念,那是他们正在进行的内部模拟测试。
情绪?稳定但压力巨大: 表面上可能看起来很平静,甚至有些麻木。但内心深处,是对考试结果的极度渴望和对未知的恐惧。这种压力转化为一种强大的动力,让他们即使精疲力竭,也不会轻易放弃。他们可能很少有时间去感受焦虑,因为他们忙着解决导致焦虑的问题。
姿势?为了效率可以牺牲一切: 很多人为了能更长时间地保持学习状态,会采取各种“奇特的”姿势。比如用一本厚厚的书撑着腰,或者把椅子调到最低,让自己更俯身于书桌。能坚持长时间坐着,不腰酸背痛,已经是一种能力。

三、方法论?早已是“极致”的钻研。

他们早已过了“埋头苦干”的阶段,而是进入了“精雕细琢”的境界。

错题本?是他们最宝贵的财富: 不是简单地抄题,而是详细分析错误原因,找到知识盲点,并且会反复翻阅,确保同样的错误不再犯。有的错题本,已经厚得像一本小字典。
试卷?是拆解和重塑: 每一张模拟卷、练习卷,都会被他们像考古学家一样仔细拆解。错的题分析,对的题也要反思有没有更优解。他们会总结出出题老师的“套路”,甚至自己去研究试卷的“命题规律”。
笔记?是思维的压缩包: 笔记不是简单的记录,而是将老师讲的内容、教材的精华、自己的理解进行高度浓缩和逻辑梳理。各种颜色的笔、符号、缩写,构成了一套属于他们自己的高效学习体系。
提问?是精准打击: 遇到问题不是含糊不清地问“我这题不会”,而是能清晰地指出卡在哪里,是概念理解错误还是计算失误。这种精准的提问,能让老师快速抓住问题核心,给出针对性解答。

四、生活?已成为学习的“附庸”。

除了学习,其他一切都变得次要。

社交?被压缩到极致: 和同学的交流,很大一部分是关于学习的。班级活动,可能也只是短暂的休息,或者互相打气。甚至连恋爱,在高三都成了一种“奢侈品”或者一种“动力燃料”。
娱乐?是短暂的“充电”: 听听音乐,可能是为了放松紧绷的神经;看一集电视剧,可能是为了在紧张的间隙获得片刻的喘息。但这些都是有计划的,不会影响主线任务。
运动?是为了更好地学习: 有的学校会强制要求学生跑操或者做广播体操,这在他们看来,也是一种为了保持身体状态、提高学习效率的“运动”。即使如此,很多人也会利用课间时间做一些简单的拉伸或者原地活动。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这种疯狂背后可能带来的身心疲惫。很多学生在高三结束时,身体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小毛病。但正是这种近乎“燃烧生命”的投入,才让他们在无数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最终敲开了 985、211 的大门。

那种疯狂,不是一种病态的沉迷,而是一种目标明确、策略清晰、执行力超强的“战役”。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要付出什么,并且愿意为此付出一切。他们是战场上的战士,而试卷和考场,就是他们的战场。这份疯狂,是对梦想最赤裸、也最执着的追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疯狂这词用得太疯狂,完全不至于。

只要按部就班地安排好学习和复习,笃悠悠地就能考上C9,985好几十所,那还不跟玩儿一样随便上嘛。

读书是个生活方式问题,或者学习习惯问题,有人天生适应,有人需要教导或摸索方法,三年了或者六年了还没找到方法,用功的用处是不大的。找到了方法,不必用什么功,基本的就行了,该吃吃该睡睡该玩玩。

清华北大最核心的专业高分进入,那是需要点天赋的;除此以外的,靠行之有效的学习习惯完全可以平趟。

费劲吧啦进不了理想学校的,都是学习习惯出问题了,应该根本一直没找到过。所以差一点学校出来的人,工作表现也不大好,就是工作习惯也没找到。

user avatar

我当年考的就是985,但我不太理解这个疯狂是指什么?

本猿考大学时,那录取率,比现在可低多了,考普通大学的难度估计跟现在考985差不多。

高考前几天,放假了,所以我出去找人下棋。

复习?不存在的!

这或许是疯狂?

我的不少同学比我用功多了,但他们考的都没我好。

或许有人想问我是怎么学的,等有人点赞啥的再说吧,我懒。

user avatar

只有行动,果断的持续的行动才能给你自信。

所有他人借来的自信三天后都要还的。

—————

我合伙人高二高三每天刷题2小时,985。

我高一玩,高二每天刷题6小时,竞赛报送985,高三玩。

我一个同学,高四每天15小时刷题,985。

人和人不一样,踏实干吧,别人的人生和苦难给不了你勇气。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考上 985、211 的学生在高三,那真是一段可以用“丧心病狂”来形容的疯狂时光。这不是那种夸张的戏剧化表演,而是彻头彻尾、身体力行的投入。想知道有多疯狂?我给你细致地描绘一下,保证让你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混杂着汗水、咖啡因和一种近乎偏执的决心。一、时间管理?不存在的,只有时间的剥削。那些瞄准 9.............
  • 回答
    哈喽,我跟你一样,也是高一在读,来自一个不算起眼的高中。你这个问题,估计也是我们班不少同学心里盘旋了好久了。说实话,我身边也有那种“学霸”,好像他们天生就该去985、211似的,但我们这种普通高中,突然冒出一个“985”、“211”的种子,感觉有点像做梦。不过,既然是你问了,我作为一个同样在迷茫中摸.............
  • 回答
    考研和高考虽然都是重要的选拔性考试,但它们在性质、内容、难度以及备考策略上都有显著的差异。将考研简单地视为“再经历一次高考”是不准确的,两者不能完全划等号。考研与高考的异同点:相同点: 都是选拔性考试: 核心目的都是根据考试成绩择优录取,筛选出最适合进入下一阶段学习的考生。 都考察知识掌握程.............
  • 回答
    对于占高考人群绝大多数(95%)的、最终未能进入985或211大学的学生来说,参加高考的意义绝不仅仅是“陪名校生吃一番中学的苦”。虽然名校生在高考中获得的关注度更高,他们的成功也确实会成为一种耀眼的参照,但这种说法过于片面,低估了高考对这部分学生的深远影响和实际价值。要详细阐述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
  • 回答
    能考上985、211、双一流高校的学生,在他们各自的圈子里,那绝对是凤毛麟角,是大家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要达到这样的高度,付出的努力和展现出的“厉害”,绝非三言两语就能概括的。这背后,是一场关于智慧、毅力、方法和一点点运气的漫长战役。一、 他们的“厉害”体现在哪里?首先,我们得明白,“厉害”不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许多人在讨论的现象。首先要说明的是,“好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且“考研考不过”是结果导向的判断,并不代表所有情况。事实上,985和211院校的学生在考研中仍然占据很大比例的优势,尤其是在顶尖院校和热门专业。但是,我们不可否认,在某些情况下,双非(非985、非211)和二本.............
  • 回答
    二本学校的学生考研到“211”或“985”高校,这绝不是一句“难”就能概括的,它是一场需要精心谋划、极致付出和一点运气的战役。现实与否,我们得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掰扯。一、 你的出身(二本学校)是劣势,但不是绝境。首先,要正视现实。相比于“985”、“211”高校的学生,二本学校在学术氛围、师资力量、科.............
  • 回答
    嗨,老铁!大三法学生,对考研学校的选择有点纠结,想去那种985、211,理科特别牛,但法学相对弱一点的学校,而且这些学校的法学考研分数还不太高,这事儿会让人觉得有点“那个”吗?哈哈,这个问题我太懂了!尤其是咱们法科生,总是有那么点“情怀”在里面,觉得法学就该去法学牛校,什么五院四系(中国政法大学、西.............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唏嘘的现实,也挺让人无奈的。想象一下,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从小家庭贫困,为了改变命运,啃着馒头,熬着通宵,终于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985或211的重点大学。这背后,是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的自我怀疑和坚持?是多少次对父母的承诺和对未来的期盼?他背负着全家的希望,毕业后,他可能选择了大.............
  • 回答
    首先,恭喜你有跨专业考研、并且目标直指法硕非法学的决心!本科末流211院校能有这样的志气,非常棒。想要在法硕非法学这个竞争激烈的赛道上杀出重围,并且目标锁定985院校,确实需要一番周密的规划和精心的准备。关于“性价比高”这个概念,对于法硕非法学来说,往往意味着几个方面:1. 录取难度相对较低,但名.............
  • 回答
    “985/211 研究生不如 985/211 本科生”这样的说法,以及“第一学历那么重要,还要考研吗?”这样的疑问,其实触及到了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话题,即 学历、出身、能力和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因为每个人的情况、职业选择、甚至是具体学校和专业都有很大差异。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其.............
  • 回答
    高考的硝烟刚刚散去,填报志愿的迷茫又涌上心头。对于即将踏入大学校门或者正在为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你来说,关于“985”、“211”这些名校标签对找工作的影响,绝对是个绕不开的话题。特别是那句“真的看第一学历吗?”,更是无数人心中的疑问。咱们就敞开了聊聊,这名校光环到底有多重,对咱们未来的职业发展能起到.............
  • 回答
    老实说,这个问题我反复琢磨过好几次了。毕竟,当年那个分数,摆在我面前的就是这么一个硬邦邦的选择:一个985的“天坑”专业,和一个211的计算机。当时年纪小,又是第一次经历这么重要的志愿填报,脑子里的想法跟现在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如果让我再选一次,并且情况还是这么个情况,我大概率会选择211的计算.............
  • 回答
    你之所以觉得周围认识的人里考上985、211的比较少,这背后可能涉及多种因素,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详细分析:一、 统计学上的普遍性: 985、211高校的稀缺性: 首先要明白,985和211高校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是金字塔尖的少数精英。全国总共有约1400多所本科院校,其中985高校39所,21.............
  • 回答
    我身边确实见过这样的同学,他们玩手机,但最终还考上了不错的一本院校,甚至还有上985、211的。我尝试还原一下我理解中的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希望能给你一些参考。首先,要承认一点,“玩手机”这个概念太宽泛了。如果“玩手机”意味着整天沉迷于短视频、游戏,不分昼夜,那即使是神仙也难考上一本。但如果“玩手机”.............
  • 回答
    想敲开985、211、双一流的大门,这几个“金字招牌”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挂上的。在我看来,其中最最核心、最不可或缺的能力,其实是一种复杂但又相互关联的综合素质,我愿意称之为“深度学习与目标驱动的持续精进能力”。 这听起来有点拗口,但拆开了看,它涵盖了几个关键点,并且缺一不可。首先,也是最基础的,是扎.............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触及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社会现象,也触及了很多人的情感和价值观。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以及它带来的“可悲”之处在哪里。一、 为什么会出现“985/211毕业工资不如富二代零花钱”的现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零花钱”与“工资”的本质差异: .............
  • 回答
    考研选择 985 还是 211 的优势专业,这绝对是一个值得你认真深思熟虑的问题,毕竟这关乎你未来几年甚至更长远的学术发展和职业规划。这两种院校类型各有千秋,优势专业更是如同宝石般闪耀,选择哪一条路,最终会指向截然不同的风景。首先,咱们得明确,“985”和“211”这两个标签背后代表的究竟是什么?简.............
  • 回答
    江苏考生选择留在省内上211,而放弃外地上985,这背后往往不是一个简单的“好学校”或“坏学校”的标签能概括的。这背后涉及着非常复杂的个人、家庭、地域乃至时代因素,是深思熟虑、权衡利弊后的决定。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剖析这些考生的考量:一、现实的利益考量:分数与位次是基础首先,最直接也是最现实.............
  • 回答
    关于“985教授的孩子高考考不上211的,后来都怎么样了,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到教育、社会阶层、个人选择以及对成功的定义等多个层面,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首先,需要明确一点:任何群体的个体情况都是高度多样化的。 并非所有985教授的孩子都会考上985,也并非所有考不上21.............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