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不是没钱搞价格战,凭借世界排名第三的体量、良好的现金流、巨大的资产规模,只要它想,别说一个所谓的个别运营商引入的野蛮资本,就是把阿里、腾讯绑一块儿,它也能毫不客气的说一句:
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各位都是…………。
只是对于不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钱,投进去就是为了以后疯狂割韭菜的钱,它实在一分钱都不想浪费。
但,对于能够真正服务人民的事业,别说野蛮资本那几个亿、几十个亿,一万亿,它也能咬着牙但露着笑拿出来。
2016年至2019年,四年时间里国家电网花了6444亿进行农网改造升级,除西藏外,国网辖区所有的自然村,全部按照标准通动力电,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82%,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9.802%,户均配变容量达到2.45千伏安。
2018年至2020年,国家电网为了让深度贫困的“三区三州”(四川、甘肃、青海三省藏区,南疆四地州,四川凉山州,甘肃临夏州)用上电、用好电,在全国范围内调集数千名员工奔赴“三区三州”,投入15.3万电力人进行建设,耗资304亿,服务198个贫困县、443万户、1777万居民,2020年上半年,“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户均配变容量达到2.32千伏安,供电水平已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上面这几百亿、几千亿的投资,资本家们可能会觉得绝对是“脑子有包”。6444亿的投入,就农村那点电费,猴年马月才能收回来。304亿的脱贫攻坚就更搞笑了,别说收回成本了,每年的运维费用比电费都高,那些地儿花这冤枉钱干嘛。
如果有哪些资本家想跟国家电网到农村去、到“三区三州”去、到藏区去,到广大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打“价格战”,去一分钱不要为山区人民送去光明,我们双手加双脚支持,我们都是同志。
在充电桩领域,若你们因为服务好、价格低、售后佳等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那我们反躬自省、甘拜下风,愿意以你们为师,向你们学习。但是若是想把互联网中的“恶意营销占市场、反手无情宰客户”的伎俩移植到充电行业,那么对不起,朋友来了有美酒、豺狼来了有猎枪。
资本家们,有些黑心钱是不能赚的。有些为民服务的事,还是要干一些的。
外卖大叔来了
这次的一分钱充电,看着太眼熟了
没错,当初外卖平台就是这么干的
一分钱吃外卖!
巨额补贴,扰乱市场,把竞争对手都亏死,谁烧不起了就认输退出,然后形成垄断,凡是产业链的环节都要收割,这就是资本的套路。
第一步,用明显违背市场价值规律的不正当竞争背靠雄厚的资本打败竞争对手
第二步,养成用户依赖补贴的习惯,形成虚假的市场,同时杜绝产生新加入者的可能
第三步,形成垄断,掌握市场话语权
第四步,形成不受监管的资金池,放高利贷
第五步,上市,通过资本运作割韭菜
套路已经如此明显 ,简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还要明目张胆这么干,就是明着耍流氓嘛!
金融资本最可恨的地方,还不是雁过拔毛和割韭菜,最可恨的地方在于,它时刻都惦记着政治权力,这不,试图对国家电网下手了
我就是好奇,它这是想干什么?
我无形的左手很好很棒,不代表我不能伸出右手给坏人一个重拳。两只手都是我自己的手,并没有哪个手背负原罪、天生是只坏手。
无形的手、有形的手,只要能把坏人修理了就是好手。
所以我是支持国家对于各行各业的不正当竞争、恶性低价竞争行为,用有形的手出重拳打击的。
说的是恒大吧,星络通?
人家根本不在乎这点补贴。国内充电这个体量,一天补贴个百把万到顶了。做大体量,找个媒体报道下,恒大不仅在造车,还为车主准备好了全国最大的充电平台,股市涨几个点,那都是上百亿的事情,够补贴到天荒地老的
最近不是传出来恒大房地产资金链紧张么?都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哪天恒大的泡泡破了,不用去吹恒大汽车的故事来故事圈钱了,补贴自然就停了。
如果国网2015年说这话,恐怕消费者要冲他了。
人们刚见识歇斯底里的低价补贴时,垄断只是个传说。薅资本主义羊毛的幻觉持续了好一段时间。
那时拦着不让别人让利的家伙,更容易成为众矢之,国字头尤为如此。
可现在是2021了,低价补贴后的剧情演了好几遍,已经被剧透到麻。如果到现在还有人觉得1分钱产品入场是资本突然想做慈善,那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了。
一个破外卖,我们占了没多久便宜,现在呢?
原来吃的各种外卖上涨10-20块,当时一度以为CPI崩了呢。我们当初之所以选择这些APP,预期是现在这个价位的外卖么?
江苏外卖员的讨不到工资自焚,人社局尝试送餐亲身体验被困在系统里。当年月薪万元的宣传去哪了?
商家被逼着贴钱补贴做活动,当年挣的钱再捞回给资本。如今再看这些小商户,因为科技变革带来富裕了么?
既然资本不善待消费者、打工人、小商户,咱们得用脚投票换一家吧。
这时你问:竞争呢?
你说呢?
明摆着是不正当竞争,可是由于反垄断法的长期缺位,大家对于互联网财阀的这种金融操作甚至见怪不怪了,这才是可怕的。
也就是这次踢到钢板上了,目前不仅国网在布局充电市场,石化系也在依托零售产业布局,算是中国资本真正的神仙下场了,这才摁住了那帮平时仗势欺人惯了的私有资本。
可是那些没有超级央企资本进入的产业呢?你看看外卖,团购,电商,网约车,哪个不是倾销挤出对手然后垄断收割用户。
也就是这两年大家反应过来不对劲了,要不然再给你哭一波什么国进民退,又当有立。还是那句话,只有资本可以真正打到资本,国资委在手则天下安一半。
我们几乎已经无脑支持资本近四十年了。在这种支持下,资本做出了什么成绩,大家也算有目共睹吧。
低效的国资垄断两大电网——稳定运营全世界最大规模电网,特高压输电技术和工程水平世界第一;高效的资本垄断外卖——吃完买家吃卖家,压榨商家和骑手并把矛盾转移给顾客。
我们需要的资本: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发、变、输、网的研发和建设,实现可控核聚变,真正实现“一分钱”一度电。
国内的自由资本:一分钱一度电,垄断渠道开始收割。
你觉得这是哪种?
至于对电动车行业的促进,国资两大电网公司不仅亲自参与电站建设,并且几乎无条件配合个人和企业的充电桩、充电站建设,这才是国内电动汽车普及的原动力。而资本只是坐享其成来摘桃的。
认为法无禁止皆可为的,可以参考相关法律
《价格法》
第十四条 经营者不得有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
……
(二)在依法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积压商品等商品外,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反垄断法》
第十七条 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从事下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
(二)没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只是民事活动中各种行为难以量化定性,且前四十年确实存在对资本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政治正确,没有严格执法罢了。
想起来中储粮和四大粮商的故事。
所以我这次支持资本砸钱。
资本想要我的钱,我只想让国网要资本的命。
我是无产阶级,小布尔乔亚可以开始怼了。
看我的历史发言就知道,我极少站在资本那边,但这次我觉得资本“暂时”是好事。
很多人拿快递来做比喻,但是客观说,今天中国的民营快递行业仍然提供着全世界横向比较性价比最佳的快递服务。
之前大家(包括我)强烈反对资本搞社区买菜,是因为我们知道垄断是坏事。问题是充电市场现在没有垄断吗?国家队不是垄断?
拿快递来说,邮政当初是不是垄断?没有资本,大家喜欢吗?如果没有民营快递,那么中国邮政你们用的高兴吗?
垄断是坏事,不管是什么人在垄断。所以不管是资本还是国家队,只要有利于打破垄断的我们都应该支持。甚至这事里面大家应该大胆的支持,因为国家电网这种巨无霸是不可能失败的,资本不可能搞死国家电网,入场只会提高用户的充电体验。
ps:有人总以为资本垄断不好,国家垄断好。其实答案是都不好。就拿美国做例子,美国的铁路和电力是高度监管下的垄断,所以一塌糊涂。美国的汽油是没有垄断的充分竞争,油价可比中石油便宜多了。反垄断法要防止垄断,促进竞争,不是反对资本垄断,保护国家队垄断。不要忘了,美国的汽油也不是没有被垄断过,洛克菲勒集团曾经是人类历史上到目前为止最强大的非金融垄断企业。所以才有了世界上第一个反垄断法。
我发现这个世界上很多人的逻辑能力很差。这件事的类比是电网能不能允许资本进入吗?这事的类比其实是当电网是国家垄断的情况下,下游是不是仍然应该由同一个国企垄断。就好像如果公路都属于国家建设,属于国家,上面跑的出租车服务是不是应该很还是国企垄断?
利益相关:国网充电重度用户。这波我是站国家电网的。
过去大半年我开电动车4.7万公里,其中70%的电量是在公共快充桩上充的。
一开始,我对国网的印象很不好,因为与特来电、星星充电等民企充电企业相比,它的充电桩老旧、损坏率高、充电功率低、费用偏高。
后来我认识到,并不是国家电网做不好,而是它承担了很多社会责任,是捆绑着手脚在参与市场竞争。有如下几个方面:
当我去河南一个鸟不拉屎的小县城时,只能在供电局找到国网充电桩;
当我去普陀山旅游时,岛外遍地都是国网的慢充桩;
当我昨天在千岛湖镇住宿时,最容易找到的也是国网的桩,在淳安县妇幼保健院找到的。
这些一眼看过去就不赚钱的位置,不傻的民企老板不会布桩的,但国网就会亏着钱也要布。
时间拉回到5年前,新能源汽车还卖不出去的时候,国网就在高速服务区布了最大电流250A的快充桩了。那时候用户才多少啊、那时候制造充电桩的成本多高啊!
除了国网谁去做这个傻事?
你可能说,国企效率低、傻事做的多,这种不赚钱的桩只能说国网傻、不能说明贡献多吧?
非也!
电动汽车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面临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
若充电桩覆盖率不高,则电动车卖不出去,车企也就不想投入电动车太多;
若电动车卖不出去,则民营资本就不想投入到充电桩建设…… 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国网掏出白花花的银子打破了这个循环,这是不容置疑的行业贡献!
且看下一波800V充电桩和电动车发展,里程碑恐怕还是要看国网什么时候来打破第二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
比如江西不分时段每度电1.8元,确实很贵。但这钱也不是全进了国网腰包。
国网在服务区建设充电桩,是要给高速交租金的,一些流量大的服务区一个月租金就要十万,而且会浮动。
而且,国网推出了车电包,这种情况用车电包可以每度1元。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质疑充电费用高,但有一点不用质疑: 国网不会骑在人民头上赚钱的。
国网毕竟是央企,有时候竞争很不自由。比如这次一分钱充电活动,发布时可以感受到怒气。
为啥? 因为做出这个决定还要提交申请来论证“这不是国有资产流失”。哪像民企,老板一句话的事情。
再举一个例子,为了提高使用率、降低充电排队现象、提高充电安全性,有一段时间国网限制充电到95%(80%之后充电速度很慢)。
本来这是一个利国利民的明智举措,但由于接到群众举报不得不取消。 这,就是国企捆绑着手脚在参与市场竞争。
《反垄断法》和《价格法》都有限制倾销的条款,以低于市场价格销售商品或服务,本身就可能违反法律。
《反垄断法》第十七条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价格法》第十四条则禁止经营者「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无论是工业还是生活用电,一度电的成本都显著高于一分钱的水平,对于「一分钱充电」的营销行为,认定存在低于成本价格销售,问题不大。
适用反垄断法的前提是「具有市场支配地位」,这一点对于新兴行业来说未必适用,因为胜负未分,还处于多个新玩家争夺市场的阶段。今年三月,市场监管总局对橙心优选、多多买菜、十荟团、美团优选等社区团购企业进行处罚,依据的是《价格法》而非反垄断法,可能也是考虑到市场支配地位难以界定的问题,但侧面印证了监管此类行为有法可依。
低于成本销售商品不是不行,例如,为了处理鲜活商品、为了应对经济不景气来缓解生产过剩,也可以按照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这的确是合理的市场行为。然而,对于电力这种特殊的商品来说,似乎并不适用(诚然,电力供给量也跟气候有关,但对于充电桩来说,谈不上过度生产一说)。
先低价倾销占领市场、培养消费者习惯,然后利用市场支配地位攫取利润,这样的故事大家见得多了,市场监管部门也越来越熟练了,无非就是限制短期的愿打愿挨,避免看似自愿的定价行为影响未来的市场自由竞争。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不就和当年的“外卖一分钱”、“打车一分钱”和现在的“白菜、面条、鸡蛋通通一分钱”一个路数么?
先是用超低价格以不正当竞争打垮对手,形成垄断后再一边宰消费者、一边宰商家/司机/外卖小哥……
但你再一想,虽然美国的马斯克是个造烂车杀人,玩狗币坑人的屑货,但各路“中国xxxx的杰出代表”们搞了十几年还不如人家呢——至少人家真的把飞船送上了太空,而各位马老爷们来来去去搞得还是惦记老百姓几颗白菜的烂事,真让人不禁想到有个野史故事讲得好啊:
1972年,小春朋友问毛泽东:“资本主义复辟,无产阶级就会吃二遍苦吗?”
毛泽东不屑一顾:
“你太高看他们了,他们懂什么是资本主义?最多倒退回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资本主义是靠侵略和掠夺别的国家而积累资产的,他们敢侵略谁呀?不被侵略就阿弥陀佛喽。”
“他们只能剥削本民族的百姓,或者贱卖自己国家的资源,以满足自己贪得无厌的私欲。”
这不是个案,从菜市场到充电桩,从水务到金融,这些年从货币超发和互联网金融中捞足了油水的私营资本正在向涉及国计民生的一切领域扩展,将它们获取的超额利润投入再生产中——不是生产力的再生产,而是资本的再生产。
它们天然具有向基础设施渗透的倾向,因为天底下最赚钱的营生就是收过路费。
这个过路费是广义的,它可以叫手续费,可以叫服务费,可以叫任何收过路费的人喜欢叫的名字,但过路费就是过路费,交钱,可以使用,不交,则不能使用,这就叫过路费。
不是说过路费不能收,基础设施和渠道也是需要维护保养的,而保养需要成本,基础设施和渠道需要拓宽,加固,扩展,而这些都需要成本。
但资本现在的所作所为,显然不是为了维护保养基础设施,而是为了独占基础设施的控制权,然后开始他们令人愉快的坐地发财。
如果仅仅只是雁过拔毛,可能这种行为还不那么令人厌恶,真正要紧的是,基础设施的使用通常不是均匀的,一些地方密集使用,一些地方很少使用,一些地方甚至并不使用,只是保持存在有备无患而已,然而对于私营资本而言,他们挤占并把持了基础设施的控制权之后,大可以关停那些收不了几个钱或者压根收不到钱的部分,而对那些可以收很多很多钱的部分进行过度建设,于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另一方面,它们把持了现有渠道后,会更多的痴迷于在现有渠道的基础上实现利润最大化,维护成本能省则省,建设标准能低则低,甚至会形成路径依赖,为了维持现有利润格局而阻挠新渠道的形成。
于是原有基础设施老化,新的基础设施迟迟不上马,用户体验极差。
例如某地就出现过修建了机场高速之后,为了维持机场高速的收费,机场高速的运营方通过运作关系阻挠机场——城区地铁修建的恶性事件,这里就不点名了。
通过恶性竞争来圈地跑马,用圈地跑马来兼并资源,资源兼并到一定程度后把持市场,把持市场后坐地起价,继而形成经济诸侯。
如果放任这种情况继续发生,那么我们很有可能会面临政治统一而经济割据的局面,长期来看,恐怕政治统一都无法维持。
事涉国本,不能不防,不能搞那种短期来看能省几个钱,长期来看干啥都贵的做账家行为。
很多人一提起国企,就喜欢说低效,认为国企属于劣质资产。
这么说吧,其实国企的资源都是非常优质的,它们也大可以按照某些人嘴里“优质资产”的方式去运营,只是如果真的按照这种方式去运营,那些嚼舌头的人可能就笑不出来了,因为他们会瞬间发现身边一切自认为理所当然的东西一下子都变得都要收费了。
不把社会功能当收益的后果,就是要为一切社会功能付账。
到处都充斥着资本的力量,甚至连国网也不放过,这就有点危险了。
水电油气公共事业没有放开的原因,就是涉及到国计民生,涉及到安全稳定和谐。资本有钱任性,也要选好对象,不是想干啥就干啥,养肥了再杀,你得先看看养了谁,动了谁的奶酪。
按说,市场经济,谁的性价比高就用谁的,谁的产品好就用谁的。以后呢?一分钱充电你能坚持多久?
羊毛出在羊身上,想薅资本家的羊毛,想多了。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还要加倍给我吐出来!
其实,这种美团,滴滴玩烂了的营销模式,严格意义上讲,在我国都是不合法的,只不过以前几乎没有管过。
说破大天,这不就是个倾销吗?
既然有人还搞不懂资本的可怕之处,那我再说个例子~2002年,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因为拖欠电费,被当地私营电力公司停电。当然了,俄罗斯军队因为拖欠电费被资本停电还不是一次两次。现在知道为什么油粮电之类的国计民生行业,必须以国企为主导地位了吧。
资本停俄罗斯军队电这事,如果电力公司是国有,即便军队欠了好多电费,只会向上级反映,也不会给军队停电的。评论区有些人居然觉得资本停军队的电是正确的,资本都敢在军队头上动土了,有些人居然还觉得资本是无辜的,我真不知道说什么好。后续就是普京动用秘密力量把这些人资本寡头全都撸了一遍,然后他们都老实了。
我发现有些人尽是在讽刺支持国网的人~我就说透一点:支持国网的人不是反对资本进入电力市场,而是反对资本用1分钱充电的这种不正当竞争进入电力市场。不管是有型的手,还是无形的手,都要公平竞争,不能无序竞争,更不能不正当竞争。不然的话,那就涉及垄断了。
“市场的手可以解决的问题,尽量不要动用行政力量”~这种观点尤为荒谬。资本都明目张胆的挑战反垄断法了,你还在跟我们讲~尽量不要动用行政力量。所以,说这话之前,麻烦先去搞清楚什么是公平竞争。
明明大家都知道这是资本搞垄断的一种惯用手法~先让你吃点甜头,等到他们一家独大时,再往死里割你韭菜。为什么还有人在这件事情上诋毁国网,鼓吹资本?这么浅显易懂的道理,为什么还有人在洗资本的这种无序竞争?
我猜这些人要么精资,要么自己就是既得利益者。如果是既得利益者,无可厚非。但若是一个精资者,那就闹笑话了。一个无产者,居然会去理解、共情资本家所做的事情,想想也是滑稽。
人类都是一群健忘的生物,所以我来给你举个今年发生在美国的天价电费的例子。今天2月,美国遭受北极寒潮的侵袭,导致得州电力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电力供应严重不足。由于得州的电力是私人企业,为了挽回损失,他们大幅度提高电价。
为此,得州的电价在2月15日当天就暴涨了10000%以上,从每千度电不到50美元的低价,飙升到最低每千度电9000美元。美国得克萨斯州民众,付出了有史以来最贵的电费。
来自美国《福克斯新闻》的消息,一名美国得州阿灵顿的当地居民,在寒潮之后收到了一份惊人的电费通知单,他竟然要为5天的正常用电,付出1.7万美元的电费,约合人民币11万元。
回到问题~可能中国不会出现美国这种现象,但如果中国的电力被资本所掌控,谁又能保证这种现象不会发生呢?所以,我个人认为诋毁国网、洗资本的那批人,要么纯,要么坏。
有些人还是搞不懂资本的可怕之处,那我就用我老婆的例子来跟大家解释一下~我老婆是美国人,有一次,她看到我在电话里大骂移动客户,很是惊讶。因为在美国,你要是敢这么骂运营商,不好意思,你的电话卡多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会用不了,就是人为故意给你停机。
你也别想着找工信部之类的行政部门投诉他们,因为美国诸如工信部之类的行政部门跟运营商是合作关系,不是上下级关系。他们只能提供指导性建议,并无权利处置运营商。美国的电力公司也是如此,你要是敢骂人家,他就敢直接断你家电。
在美国,如果你认为运营商、电力公司的这种处置方式不合适,你只能向法院提出诉讼,此外别无他法。你觉得你有钱有精力为了这么点事情,跟个大公司打官司?最后还不是只能乖乖向他们赔礼道歉。
在中国,你即便骂运营商、骂国网,他们敢停你机?敢断你家的电?一个举报全部搞定他们。当然了,如果中国电力被资本所主导的话,那我可不敢保证他们不敢这么做。
这还怎么看,就是扰乱了呗。
以往的市场渗透,就算是为了垄断先让利,起码还能打“薄利多销”的牌,你别管他那套是不是编的,起码他能编出来。总之结论是人家就是有利润,为了占渠道让一部分出来。
一分钱充电?电网的价格就在那摆着,你这价格就是亏本的,也就是说你是挑明了,为了垄断搞倾销。
倾销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垄断之后靠暴利连本带利全赚回来。
当然,道理谁都懂,但依然会有人用一分钱充电,因为谁都觉得黑心商人要达到垄断,也不在他这一分钱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