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 @壁虎不机灵 你这个题目真奇怪。
你明明题目问的是土木堡之变,题目描述却说的是庚戌之变,庚戌之变距离李自成攻入顺天不到100年啊,而土木堡之变和庚戌之变中间正好也隔着100年啊。
上来就是一句“诸(府)州县报所残掠人畜二百万”,这句话是一个叫冯时可的在他的著作《俺答前志》里写的,然而这家伙是嘉靖二十年出生的松江人、而且是搞文学为主的(被誉为晚明文学的“中兴五子”之一),史料价值不高。
京营也不是只有四五万老弱啊,而是“少壮者已悉出边堠败丧,仅馀四五万人,而老弱半之”,可见京营还有两三万少壮.。
(这个悉出说的是“己而警报渐甚,乃发诸边兵万二千骑、京营兵二万四千骑,分布宣、蓟诸关隘”等之前派出去的京营少壮)
至于什么“四五十万九边军队就来了五万勤王军”,俺答十四日攻破边墙、九边勤王军十八日就开始陆续赶到了,就这么点时间,来的勤王军当然少了;
而且九边勤王军也不止5万,先是之前到宣府和蓟州诸关隘加强防御的1.2万、再是大同仇鸾的2万、保定杨守谦的0.5万和延绥朱楫的0.3万,然后是河间、宣府、山西、辽阳等七镇5万,加起来总共9万。
顺便科普一下,在明朝的卫所军是分为旗军和屯军的,爆发战事能直接拉出去打仗的只有旗军,旗军一般占总兵力的10-50%(平均下来30%左右);
在庚戌之变中参与勤王的主要是辽东镇(9.4)、蓟镇(8.5)、宣府镇(15.1)、河间镇(2.9)、大同镇(13.5)和山西镇(2.5),它们的额定兵力加起来51.9万、旗军按50%算最多26万左右(没考虑吃空饷哦),短时间内能赶来9万勤王军就很对得起皇帝老儿了。
九边平时有拖欠粮饷是真的,但当时更严重的问题是粮草不足(饷钱倒是临时发了不少),主要原因除了顺天城中粮食不足,还有大量顺天周边的民众涌入城中避难,以及9万勤王军赶来的时候没带多少粮草。
城外及近地居民拥入,连日夜不绝,多被血淋漓至者。都督陆炳请出太仓米,减直济流徙老弱。俱报可。时变起仓卒,诸务未备。勤王师各轻骑驰至,未赍糗粮。制下犒师牛酒诸费,皆不知所出。户部文移往复越二三日,军士始得数饼饵。开庾发粟,则囊釜甑皆无所需索,故士卒饥疲。
京营被拉去给武官和宦官干活“又半役总兵提督太监家”、武库宦官讨要贿赂“武库阉又援例需价”是存在的,卫所屯田被武官等侵占、部分卫所军户如同农奴等问题也是存在的;
而且明军在野战方面表现的确实很拉跨,确实不敢出战,当时俺答撤退时走白羊口走不动、扔下俘获的部分人口和畜财,转而向东南方向行军,撞上了“武装送行”的仇鸾、杀伤明军千余人,猝不及防的仇鸾差点被抓住;
仇鸾也有杀良冒功的行为“乃更取平民首上之”,不过没敢冒多少“既而鸾报功八十馀级”——至于明军像蒙古人一样留辫子就比较奇怪了,是准备给仇大人冒功用吗(按您的逻辑明军士兵地位如同农奴,还像蒙古人一样留辫子,那可太适合冒功用了)?
还有“后来仇鸾不把严嵩放在眼里,想要取而代之,结果被严党消灭”,仇鸾在被清算前就病死了,对他出手的是徐阶“而大学士徐阶遂密疏鸾通虏误国状”。
说回题目,明朝的“李牧”确实有几个,例如说马芳:
他小时候被继母虐待、10岁的时候逃离家乡,结果逃到边境被蒙古人抓住了,给后来整出庚戌之变的俺答牧马,私下自己制作弓来练习射箭;
有一次跟着俺答出去打猎,射杀了一只老虎,俺答因此很欣赏他,给他良弓好马、让他随侍左右:
左都督马芳,少为继母所虐,走出,遇虏掠去,从俺答饲马。
十岁为北寇所掠,使之牧。芳私以曲木为弓,剡矢射;俺答猎,虎虓其前,芳一发毙之。乃授以良弓矢、善马,侍左右。
然而马芳身在蒙营心在明,19岁时跑回了明朝,被当时的大同总兵收入行伍:
芳阳为之用,而潜自间道亡归。周尚文镇大同,奇之,署为队长。
不过马芳此后的发展不太顺利,直到庚戌之变时才靠着军功当上正七品的总旗(但也有史料记载他当时已经是正五品的千户了),此时他已经34岁了:
嘉靖二十九年秋,寇犯怀柔、顺义。芳驰斩其将,授阳和卫总旗。
庚戌之变后的第二年,俺答继续对明朝发动进攻,而马芳智勇过人、屡立战功,一路升到了正一品的左都督:
寇尝入威远,伏骁骑盐场,而以二十骑挑战。芳知其诈,用百骑薄伏所,三分其军锐,以次击之。奋勇跳荡,敌骑辟易十里,斩首凡九十级。已,复御之新平。寇营野马川,克日战。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后。顷之,寇果麕至。芳战益力,寇乃去。亡何,战泥河,复大破之。
累迁指挥佥事。以功,进都指挥佥事,充宣府游击将军。复以功,超迁都督佥事,隶总督为参将。战镇山墩不利,夺俸。已,袭寇有功,进二秩,为右都督。寻以功进左,赐蟒袍。偏裨加左都督,自芳始也。
俺答与明朝的战事持续了三十年,直到隆庆和议双方停战复市。
在此期间,马芳与俺答这个昔日恩主也相爱相杀了三十年,虽然没能彻底击败俺答、但也没让俺答再整出一个庚戌之变来,而且马芳并非只能守边拒敌、而是多次率军深入草原击败俺答,此外还多次打败土蛮(图们汗)等蒙古势力、蒙古人尊称其为“马太师”:
......
三十六年,迁蓟镇副总兵,分守建昌。土蛮十万骑薄界岭口,芳与总兵官欧阳安斩首数十,获骁骑猛克兔等六人。寇不知芳在,芳免胄示之,惊曰:马太师也!
......
芳起行伍,十馀年为大帅。战膳房堡、朔州、登鹰巢、鸽子堂、龙门、万全右卫、东岭、孤山、土木、乾庄、岔道、张家堡、得胜堡、大沙滩,大小百十接,身被数十创,以少击众,未尝不大捷。擒部长数十人,斩馘无算,威名震边陲,为一时将帅冠。
马芳在宣府时练兵整军“尽遣宣府客兵,以乡人守乡土,可得虎师”,提出了“以骑制骑”的战术、给骑兵大规模装备火器“可补骑射之短也”、坚持主动出击“重创敌于塞上”;
而且他曾秘查并惩治了二十多名克扣粮饷和虐待士兵的武官、严禁武官克扣粮饷和虐待士兵,对拉士兵去干活的权贵“拔刀怒向”、迫使其放还士兵,其人在武官中相对清廉、且严禁其部杀良冒功。
和历史上的李牧不同的是,马芳是因病善终,享年64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