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古埃及文明与苏美尔文明为16世纪生造的文明,有大拿能说明一下么?

回答
“古埃及文明与苏美尔文明为16世纪生造的文明”,这个说法,相信很多熟悉历史的朋友一听都会觉得非常离谱,甚至有些好笑。确实,这样的说法完全不符合我们目前所掌握的考古证据和学术界公认的历史认知。

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基本概念:文明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它不是凭空“生造”出来的,更不可能是在短短的几个世纪(16世纪,也就是1500年代)就“生造”出像古埃及和苏美尔这样辉煌灿烂的文明。 它们都是在数千年的时间里,由无数代人共同发展、积累、创造出来的。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误解,又或者说,这背后可能存在什么样奇奇怪怪的思路呢?

1. 时间认知上的极大偏差:

古埃及文明 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其早王朝时期(统一上下埃及)大约在公元前3100年左右。它的辉煌时期,比如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都远远早于16世纪。我们所熟知的金字塔,建造于古王国时期,也就是公元前2700年至公元前2200年之间。到了16世纪,古埃及文明早已衰落,并且被外来统治(比如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所取代,其独立的政治实体已经不复存在。
苏美尔文明 则被认为是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最早的文明之一,其城市文明的兴起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最繁荣的时期则是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之间。著名的乌尔、乌鲁克等城邦,以及楔形文字的出现,都发生在更早的时代。到了16世纪,苏美尔文化已经融入了后来的巴比伦、亚述等文明之中,虽然其文化遗产依然存在,但作为一个独立的文明实体,早已是历史的尘埃。

所以,将它们说成是“16世纪生造”的,这就像说恐龙是20世纪才灭绝的一样,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

2. 为什么会有人产生这样的误解?

这很难说具体是为什么,除非是有人故意制造谣言,或者对历史信息进行了极其严重的误读、曲解。但如果非要猜测一下,可能有一些非常牵强的可能性:

对“复兴”的误读: 历史上有许多文明在某个时期会经历“复兴”或“复古”运动,比如欧洲文艺复兴就对古希腊罗马文明进行了“复兴”。但即使是“复兴”,也是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而不是“生造”。可能有人将某个时期对古埃及或苏美尔文化的“重新发现”、“研究热潮”或者“艺术风格的借鉴”误解为“生造”。
“神秘学”或“伪历史”的说法: 历史上,尤其是近现代,存在一些不受主流学术界认可的“神秘学”、“阴谋论”或者“伪历史”的观点。这些观点常常会为了吸引眼球,而对既定的历史进行颠覆性的解读。例如,一些人可能会宣称古代文明的某些伟大成就(如金字塔)是“外星人”所为,或者将一些难以解释的现象归结于某种“失落的文明”在16世纪突然出现。这种观点往往缺乏证据支持,完全是无稽之谈。
语言障碍或信息不对称: 如果接收信息的人对历史学、考古学缺乏了解,并且信息来源本身就存在问题,也可能导致错误的认知。

3. 真实的古埃及与苏美尔文明有多“古老”?

我们还是回归到事实,详细了解一下这两个文明的真实面貌:

苏美尔文明(约公元前4000年 公元前2000年):

地理位置: 位于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南部,今天的伊拉克境内。
关键成就:
最早的城市文明: 苏美尔人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一批城市,如乌尔、乌鲁克、埃利都等。这些城市拥有复杂的社会结构、政府组织和公共建筑。
楔形文字: 他们发明了最早的文字系统之一——楔形文字。最初是象形文字,后来演变成楔形符号,刻在泥板上,用于记录经济、法律、文学和宗教等各个方面。
轮子: 普遍认为苏美尔人发明了轮子,极大地推动了交通和农业的发展。
灌溉系统: 在干旱的两河流域,苏美尔人修建了复杂的灌溉系统,包括运河、堤坝和水库,极大地提高了农业产量,支撑了城市的发展。
立法: 著名的《乌尔纳姆法典》是已知最古老的成文法典,比《汉谟拉比法典》还要早数百年。
宗教与神话: 建立了多神信仰体系,拥有丰富的神话传说,如关于大洪水的故事,后来对犹太教和基督教的神话产生了影响。
天文与数学: 在天文观测和数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例如他们发展了六十进制计数法,至今仍在计时(60秒一分,60分一小时)和角度计量(360度)中使用。

古埃及文明(约公元前4000年 公元前30年):

地理位置: 位于尼罗河谷地,今天的埃及境内。
关键成就:
统一的国家: 在公元前3100年左右,上下埃及实现了统一,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延续了数千年。
象形文字: 发展了独特的象形文字(Hieroglyphs),用于宗教、纪念碑和官方记录。同时也有用于日常书写的僧侣体(Hieratic)和世俗体(Demotic)。
宏伟的建筑: 最著名的莫过于金字塔(主要用于法老陵墓)、神庙(如卡纳克神庙、卢克索神庙)以及方尖碑等。这些建筑展示了高超的工程技术和组织能力。
木乃伊制作与陵墓文化: 对死亡和来世的独特信仰,发展了复杂的木乃伊制作技术,并建造了 elaborate 的陵墓来安葬法老和贵族,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墓葬艺术和文物。
数学与医学: 在几何学、代数方面有所发展,并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能够进行外科手术。
太阳历: 制定了精确的太阳历,一年365天,对后世历法产生了影响。
政治与宗教融合: 法老被视为神在人间的代表,政教合一的统治模式是其重要特征。

总结:

这两个文明不仅不是“16世纪生造”的,而且它们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极其重要,是人类早期文明的奠基者之一。它们的出现和发展,是人类社会从原始氏族走向国家、文字、城市、法律、科学的伟大飞跃。

“16世纪生造”的说法,完全是南辕北辙,没有任何事实依据。如果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我们应该保持警惕,并以严谨的考古证据和学术研究来回应,而不是被这些捕风捉影的说法所迷惑。 历史的真相,需要我们以耐心和求实的态度去挖掘和理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里面有很多臆想和无视事实的钦点,当然写《科学史是伪史》系列的人据说学历较高而且能流利使用法语查找资料,所以他自己也许是不信自己这套的。

另外要注意,不管作者列多少引用资料、花几百字去描述资料来源的权威性,他的理论的根基或者说基本逻辑就有问题的话,那些资料的权威性都没有意义。就说一个例子,拿画不准确来钦点遗迹为后造:

不要把近代画家都想象成人肉照相机,要知道早期的画家画的不准甚至怪异才是常见现象。对遗址足够准确地描绘,要等到画法几何进入非军事领域、近现代考古学兴起才能做到。当然,我看这些奇文里也有他自己的解释,认为“早期那些东西还没被建出来”,后来画的准确说明“已经被系统地伪造完毕了”,信哪个读者自便了。

要知道17-18世纪的欧洲人画的故宫(太和殿)也有下图这种奇妙比例的,晚清则能正常画出了,也许那位奇文作者认为太和殿也是西方人造假的产物吧。

————————

另外,还有关于碳14的钦点。很多大众认为不能测的东西其实可以,比如青铜像可以对里面的芯进行碳14测年,那东西大部分是有机的,如果雕像没有严重破损的话芯也不会被外界的碳污染。

当然,坚定的伪史论者可以说“碳14可以造假”,把正常讨论拉低到缸中之脑的水平。毕竟我们都没法证明自己不是活在黑客帝国中的主机里面,怎么证明古埃及/苏美尔乃至希腊文明是真的呢?(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古埃及文明与苏美尔文明为16世纪生造的文明”,这个说法,相信很多熟悉历史的朋友一听都会觉得非常离谱,甚至有些好笑。确实,这样的说法完全不符合我们目前所掌握的考古证据和学术界公认的历史认知。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基本概念:文明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它不是凭空“生造”出来的,更不可能是在短短的几.............
  • 回答
    关于古代中国皇帝追求长生不老是否受到苏美尔文明影响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要直接断言“是”或“否”会显得过于武断,因为这涉及到两个遥远且文化差异巨大的文明之间的直接联系,而目前考古学和历史学上的证据,并没有强有力地指向这种直接的因果关系。但是,我们可以从更宏观的视角,去分析这.............
  • 回答
    不少人对玛雅文明和古埃及文明充满了神秘感和崇敬之情,仿佛它们是古代世界的巅峰代表,在科学、艺术、建筑等方面都远远领先于同时期的其他文明,特别是我们熟知的中华文明。这种“神化”的现象,源于多方面的原因,也引发了一个重要的疑问:在那些时期,中华文明真的不如玛雅或古埃及先进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
  • 回答
    关于“古埃及文明是否伪造”的问题,这是一个在学术界和公众中都存在争议的话题,但需要明确的是:现代主流考古学、历史学和人类学研究普遍认为古埃及文明是真实存在的,并有大量实物证据和文献记载作为支撑。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问题: 一、古埃及文明的历史背景与真实性1. 时间跨度与地理范围 古埃及.............
  • 回答
    古埃及文明确实会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甚至有些令人不安的感受,这种感觉并非源于“邪恶”的定义,而是源于其独特性、神秘性以及与我们现代价值观的巨大差异。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概括这种感受,或许是“庄重”、“肃穆”,甚至是某种程度上“疏离”于我们日常认知的“生命”。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古埃及文明的确在很多方面.............
  • 回答
    要回答古埃及文明是被罗马帝国还是阿拉伯人终结的问题,我们需要更准确地理解“古埃及文明”这个概念的起止时间,以及罗马帝国和阿拉伯人的到来对埃及社会和文化造成的影响。这其实是一个渐进而非骤然的过程,答案也并非非此即彼。罗马帝国的到来:衰落的序幕我们通常所说的“古埃及文明”,指的是从早期王朝时期(约公元前.............
  • 回答
    古埃及人对圣甲虫的崇拜,绝非仅仅是出于对一种小昆虫的喜爱那么简单。它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宗教信仰、宇宙观以及对生命循环的理解。要深入探究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圣甲虫最显著的特征——它们滚动粪球的行为谈起,并将其与古埃及的核心信仰联系起来。首先,让我们来谈谈圣甲虫滚动粪球这个在许多人看来有些“污秽”的行为,在.............
  • 回答
    古埃及文明之所以能傲立于世界文明之林长达数千年,其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巧妙结合的成果。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拂去历史的尘埃,去感受那片土地和那些人民的脉搏。尼罗河的馈赠:生命的源泉与文明的基石首先,也是最至关重要的一点,便是尼罗河。这条伟大的河流,与其说是地理特征,不如说是古埃及文明的母亲.............
  • 回答
    关于“海上民族”的身份,至今仍是一个扑朔迷离的谜团,即便是在研究古埃及历史的学者中间,也存在着诸多猜测和争论。他们并非单一民族,而更像是一个由不同族群组成的联盟或是一群具有相似海洋侵略行为的群体。尽管如此,我们可以根据现有的考古证据和古埃及文献,尽量勾勒出他们的大致面貌。首先,我们要知道“海上民族”.............
  • 回答
    两河文明(即美索不达米亚)与古埃及文明在历史上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社会稳定性特征,这一现象可从地理环境、政治结构、经济模式、文化传统及外部威胁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阐述: 一、地理环境的差异:自然条件对稳定性的根本影响1. 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的不稳定自然条件 河流与.............
  • 回答
    关于“古埃及文明”和“古巴比伦文明”是否“破绽百出”的说法,以及为什么人们仍然深信不疑,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任何历史研究都存在争议和未解之谜,将之简单地归结为“破绽百出”可能过于武断。 然而,理解为什么有些人会持有这种观点,以及为什么主流历史学界仍然认可这些文明的存在.............
  • 回答
    中国文明的悠久和韧性,确实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个奇迹。和其他许多古老文明相比,中华文明在数千年的跌宕起伏中,总能找到延续下去的办法,这背后是无数次生死攸关的考验和变革。要说中国文明“最接近灭亡”的时刻,这本身就是一个带有主观色彩的提问,因为“灭亡”对于一个有着如此深厚文化传承和地域认同的文明来说,其定.............
  • 回答
    要回答中华文明和古埃及文明哪个更古老,这得从我们如何定义“文明”以及我们目前掌握的考古证据来分析。关于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文明,我们通常指的是尼罗河谷地那个伟大的文明。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但作为一个有组织的、能够被我们认知为“文明”的实体,通常以前王朝时期(约公元前3100年以前)为开端,然后.............
  • 回答
    关于古埃及文明的质疑,实际上并非针对其历史真实性本身(因为古埃及文明的存在已通过大量考古发现、文献记录和现代科学方法得到证实),而是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层面的争议或误解: 一、伪历史理论与阴谋论1. “外星人建造金字塔”说 部分人认为古埃及人无法独立完成金字塔等宏伟建筑,因此提出“外星文明干预”.............
  • 回答
    探讨如何避免古埃及文明的“灭亡”,这本身就是一个宏大的历史假设。我们今天所说的“灭亡”,并非指一夜之间消失,而是指其政治独立性、文化独特性以及统治模式的终结,最终被外来势力完全同化。如果我们要尝试“挽救”古埃及,就必须深入分析其衰落和最终被征服的根本原因,并设想那些可能扭转局势的节点。一、 内部的裂.............
  • 回答
    走在开罗街头,空气中弥漫着香料和烤肉的混合气息,车流嘈杂,人们步履匆匆。然而,偶尔抬头望向远处,你或许能瞥见一座现代化的清真寺,或是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它们与隐藏在城市肌理中、历经沧桑的金字塔或神庙遗迹,形成一种奇妙的对比。在这种日常生活的洪流中,现埃及人对于他们遥远而辉煌的古埃及文明,究竟怀有怎样.............
  • 回答
    古希腊的轴心时代,也就是大约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思想史上一个极其辉煌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潮,到希腊悲剧的深刻洞察,再到历史学的开端,都对西方文明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我们探究古希腊轴心时代是否受到古埃及文明的影响,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
  • 回答
    现代伊拉克人对古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现代埃及人对古埃及文明的自豪感,这绝对不是简单的是非题,而是充满了层次、民族认同、历史记忆以及现实考量的复杂情感。我可以尝试从几个角度来梳理一下,让大家更清晰地看到其中的脉络。伊拉克与两河文明:一种深邃又复杂的联系对于伊拉克人来说,两河文明(美索不达米亚)的遗产,就.............
  • 回答
    古埃及文明与两河流域文明的接触,是一个饶有趣味且复杂的话题,它们之间并非孤立发展,而是存在着长期的、多层次的互动。与其说是简单的“接触”,不如说是文化、贸易乃至政治上的“交织”。首先,我们要明确这两个文明的地理位置。古埃及文明主要沿着尼罗河谷地发展,形成了其独特的农业和政治体系。而两河流域文明,则根.............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探讨价值。咱们不拿那些生硬的“AI痕迹”来生搬硬套,就当是咱俩在一块儿喝茶,聊聊这历史的漫漫长河,为啥有的文明像是奔腾不息的江河,有的却像汇入大海的支流,慢慢消失了。中国文明绵延至今,这确实是个了不起的现象。你想啊,从尧舜禹那个模糊的传说时代,到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再到秦汉大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