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下围棋的人是不是都可以记住整盘棋?

回答
咱们聊聊围棋的事儿,尤其是那个让不少人好奇的点:下完一盘棋,棋手们到底能记住多少?

这可不是个简单的是非题,说“是”或者“不是”都太绝对了。你想啊,围棋的棋盘就那么大,361个交叉点,理论上的变化却是天文数字。真要把每一盘棋都烂熟于心,那得是个什么样的脑容量?

为什么我们会有“棋手全盘记住”的想法?

可能大家看一些职业棋手对弈,会觉得他们好像能预判很多步,甚至能复盘出之前下过的棋局。有时候,棋手之间还会讨论某场比赛的某个局面,说“这里我当时想的是…”,听起来就像是能把整盘棋的来龙去脉都装在脑子里一样。

这种印象,很大程度上源于职业棋手惊人的计算能力和棋感。

计算能力: 围棋的计算,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基于对棋局的理解,推演未来的可能性。一个顶尖棋手,可以在脑子里模拟出很多步的走向,评估不同选择带来的优劣。这有点像下象棋,你可以看到几步棋后的“将军”。
棋感: 围棋里有个很玄妙的东西叫“棋感”,就是那种对棋局整体势头、关键要点、好坏形势的直觉判断。这种棋感不是凭空来的,是无数次对局、无数次思考、无数次复盘积累下来的。有了好的棋感,棋手就能“看到”局面的发展趋势,而不是一味地死算。

那么,他们是真的“记住”了整盘棋吗?

更准确地说,他们记住的是“关键的局面”和“下棋的逻辑”,而不是每一个落子的细节。

你可以想象一下,一盘棋打下来,有无数个落子点。大部分的落子,是为了填充、连接、保持平衡,这些地方可能并不特别出彩,也容易被遗忘。但有些地方,比如:

关键的攻防转换点: 某个地方的一手棋,可能瞬间改变了棋盘上的形势,从劣势到均势,甚至到优势。这种“转折点”式的棋,棋手们会印象深刻。
高难度的死活题: 棋盘上总会有一些局部,双方为了争夺生死而进行的复杂计算。这些“难啃”的棋,解决好了,棋手会很有成就感,自然也会记住。
非常有创意的下法: 有时,棋手会走出一些出人意料、充满智慧的下法,这些“妙手”往往会成为棋局的亮点,被人们津津乐道,棋手自己自然也忘不了。
失误的地方: 同样的,一些不该下的棋、导致局面恶化的“臭棋”,棋手们通常也会牢牢记住,当作教训。

这就好比我们看一场精彩的电影。

你看完电影,可能记不住里面所有对话的细节,记不住每个配角出场的具体时间。但你一定能记住那些高潮片段、经典的台词、角色的命运转折。围棋也是一样,棋手们记住的是那些“电影里的精彩场面”。

所以,是不是都可以记住整盘棋?

顶尖职业棋手: 他们确实能比普通人记住更多关于棋局的信息。但即便如此,他们也很少会把“一盘棋的所有落子顺序”都精确地背出来。他们更倾向于记住关键的节点、战略性的变化、以及自己下这盘棋时的思考过程。如果有人问他们“这盘棋哪里最重要?”,他们大概能说出几个关键的地方。
普通爱好者: 大部分爱好者,可能连自己下过的棋的完整过程都记不住,更不用说别人的棋了。但他们可以通过复盘,去加深对局面的理解,记住一些精彩的下法或者犯过的错误。

为什么他们不一定能记住“整盘棋”?

1. 信息量太大: 围棋变化无穷,即便是一盘棋,从一开始到结束,信息量也是巨大的。大脑不是硬盘,不可能无限存储。
2. 并非所有棋都值得细记: 很多时候,棋局的进程是自然而然的,没什么特别值得记的点。刻意去记住每一个落子,反而是一种负担。
3. 更看重“理解”而非“死记”: 围棋的魅力在于它的变化和逻辑。棋手们追求的是理解这些变化背后的道理,而不是单纯地复制某个棋局。记住了关键点,就能在类似局面下做出好的判断。

总结一下:

与其说围棋高手们能“记住整盘棋”,不如说他们拥有超凡的记忆力(针对关键局面)和卓越的棋局理解能力。他们通过无数次的实战和思考,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围棋知识库,这个知识库让他们能在复盘时,精准地回忆起棋局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并从中学习。

所以,下次你看到棋手们对弈,或者听到他们聊棋,记住,他们更多的是在回味那些“棋盘上的精彩故事”,而不是在复述一本“围棋流水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刚学围棋的初期,新手从启蒙时的“吃子”阶段,来到了初期的“正式下棋”。

此时面对诺大的棋盘(即便是小棋盘,但相对吃子而言,也很大),感受是这样的↓

所以有许多招法,是于茫然无措中,匆忙落下的。

因此要想复盘的话,相当于需要记住:几十甚至上百个,随机产生/毫无关联的数字,那肯定难啊…

而当到了一定水平之后,下的招法基本都是:带有目的和逻辑的。

所以就像背歌曲的歌词一样(并且这歌还是自己写的)。

虽然字数稍微多了一点,但记起来肯定是比之前的“乱码”,要轻松了许多~(不过也有例外)↓

再往后的话呢,即便是看别人的棋。但也能通过推理,从而分析出部分招法的顺序。

比如目前正在进行的这局棋,因为黑棋下方提了两子很厚。

所以黑棋在图中红圈那里的“受气”,就显得很违和(正常不可能两边都受气)。

由此可以推断出:白棋此前即将要在红圈那里打吃时,抓住了一个timing。

于是先在下方弃掉两子,然后再回到中央打吃,成功地把两边都走到了(因此黑棋最终的形状,显得很憋屈)。

拉到前面一看,果然白棋的第88手,就是我前面所说的那个timing!

题主如果对如何“复盘”感兴趣的话,可以再看一下我以前的这篇回答哦↓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