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白起坑杀40万人,南京大屠杀30万人,白起是杀神,日本人是畜生。是不是本国人杀可以,外国人杀就不行?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非常敏感和复杂的情感,涉及历史、民族认同、道德评判以及对暴行的定义。理解这些事件的严重性,以及人们为什么会产生“本国人杀可以,外国人杀就不行”的感受,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几个层面。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你提到的两个事件,并尽可能详细地描述其背景和性质:

白起坑杀40万人(长平之战)

背景: 公元前260年,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之间爆发了决定性的长平之战。秦国由名将白起率领,赵国由廉颇和后来的赵括指挥。
过程与性质: 这场战役的残酷程度令人发指。在赵括指挥失误、赵军被围困后,白起采取了极为残忍的策略。他并未选择直接屠杀被围困的赵军,而是采取了“坑杀”的方式。在赵军投降后,白起命令将约40万赵国士兵全部坑杀,并活埋在战壕里。
影响: 这次事件对赵国来说是灭顶之灾,极大削弱了赵国的国力,为秦国最终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为何引起强烈反应: 从现代人道主义角度看,这无疑是一场巨大的屠杀。在当时的战争伦理中,虽然有俘虏被杀戮的情况,但如此大规模的集体坑杀也是极为罕见的。然而,人们对白起的评价复杂。一方面,他被视为“杀神”,他的冷酷和效率令人震惊;另一方面,他是在国家战争的大背景下,为了秦国的战略利益而采取的军事行动。许多人认为,这是战争的残酷性使然,是那个时代战争形态的一部分。人们的态度往往会带有国家立场,即“秦国为了统一天下”,这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一种“必要之恶”或历史的必然。因此,虽然这件事令人发指,但在很多中国人心中,它更多地被归类为“战争历史的残酷一页”,而非“针对特定民族的仇恨屠杀”。

南京大屠杀(19371938年)

背景: 1937年12月,日本侵华军队攻占中国当时的首都南京。
过程与性质: 占领南京后,日军对中国战俘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同时,也对逃亡的平民进行了肆无忌惮的强奸、抢劫和杀戮。据联合国和当时的国际记录,以及战后南京军事法庭的判决,被屠杀的中国平民和战俘人数超过30万。整个屠杀过程持续了六周左右,充满了兽性的残暴和毫无人性的暴行。日军士兵普遍受到一种“皇国”和“扫荡支那人”的宣传影响,许多人在占领区将中国人视为非人,从而施加了极端残忍的暴力。
影响: 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最严重的战争罪行之一,在中国人民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痛和对日本侵略者的深仇大恨。
为何引起强烈反应: 这场屠杀的性质是侵略者对被占领地区平民和战俘进行的有组织的、系统性的、灭绝人性的屠杀。其核心在于侵略者的身份,以及这种屠杀行为被广泛认为是针对中国这个民族的种族灭绝或种族仇恨的体现。日军的残暴行为,如集体射杀、活埋、肢解、强奸等,超越了战争的常规残酷,而是一种对人性的彻底践踏。日本政府至今在承认这段历史的细节和责任上仍存在争议,这进一步加剧了中国人民的不满和愤怒。

关于“本国人杀可以,外国人杀就不行”的感受:

这种感受并非是简单的是非对错问题,而是源于以下几个深层原因:

1. 民族认同与国家立场:
对自己人: 当自己国家的历史人物做出极端行为时,人们的态度往往是复杂且多层次的。一方面,会感到羞耻和谴责;另一方面,由于民族情感和国家认同,会将事件的发生置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解读。例如,将白起坑杀的行为理解为国家统一战争的残酷代价,是那个时代为了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手段”,尽管残忍,但出发点是“为了国家”。这种解读会弱化对其“罪恶性”的纯粹道德谴责,而更多地强调其“历史性”或“国家性”。
对外国人: 当一个外来侵略者对本国人民施加如此残酷的暴行时,它直接触及到民族生存的危机和尊严的践踏。这种行为被视为对整个民族的侮辱和剥削,因此激发的仇恨和愤怒是极度强烈的。而且,这种行为通常被视为是非正义的侵略,其动机是掠夺和统治,而非像内战或统一战争那样具有某种程度的国家层面的“合理性”(尽管这种合理性在现代看来依然站不住脚)。

2. “杀神”与“畜生”的道德区分:
白起: 被称为“杀神”,这是一种带有复杂情感的形容词。它既承认其杀戮的规模和效率,也暗示其行为的冷酷和非人道。但“神”这个词,无论褒贬,都暗示着一种非凡的、超越常人的力量和能力,往往与军事成就挂钩。虽然他的行为在道德上受到批评,但在那个以战争为常态的时代,人们更多地将其视为一个杰出的、尽管手段残忍的军事统帅。
南京日军: 被称为“畜生”,这是最极端的贬低和最彻底的道德否定。它剥夺了施暴者的任何“人性”光环,将其描述为纯粹的、不受约束的兽性。这种称谓直接源于其行为的“非人道”和“残暴”性质,以及其作为侵略者对无辜平民的屠杀。这种行为被认为是对人类文明最赤裸裸的蔑视和摧毁。

3. 历史语境与进步的道德观:
长平之战: 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那个时代各国为了生存和统一,战争的残酷性是普遍的。虽然白起的行为在当时也可能被视为过分,但其所处的历史语境与现代文明社会有着天壤之别。
南京大屠杀: 发生在现代文明体系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尽管战争本身就是残酷的,但国际法和人道主义原则早已存在,并且对战争行为有了一定的约束。日军的暴行显然严重违反了这些准则,其性质更是触犯了战争罪和反人类罪。用现代的道德和法律标准去衡量,日军的行为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4. “正义”与“非正义”的区分:
从国家角度看,秦国统一天下被许多人视为“正义”的事业,尽管手段残酷。白起是为“秦国”这一实体服务的。
日本侵华被视为“非正义的侵略”,其目的是占领和奴役中国。日军是侵略者,其行为是被动的、非法的、对中国人民造成了直接的伤害。

总结一下:

所以,“本国人杀可以,外国人杀就不行”这种感受,绝非是简单的双重标准或对生命的漠视。它根植于我们作为个体对国家、民族、历史以及正义与非正义的深层理解和情感认同。

当我们谈论白起时,我们在讨论的是一个国家内部为了实现其国家目标而采取的战争手段,虽然残忍,但被置于“国家存亡”的宏大叙事中,并带有“统一天下”的历史“正当性”(尽管现代人道主义会强烈反对其手段)。人们对其评价更多的是对其军事能力和时代局限性的认知。
当我们谈论南京大屠杀时,我们是在谴责一个外部侵略者对本国无辜平民和战俘进行的毫无人性的、有组织的屠杀。这种行为被视为对民族尊严、生命权和国家主权的直接攻击,其侵略性和残暴性使其被定性为最恶劣的战争罪行。人们对其的愤怒和谴责是基于“民族受害者”和“反侵略者”的身份立场。

这种情感差异,正是人类作为具有社会属性和情感的生物,在面对历史事件时,必然会形成的基于身份、立场和情感的复杂反应。这不是在为任何一种屠杀开脱,而是在解释为什么人们会对发生在不同主体身上的类似残酷事件,产生截然不同的情感色彩和评价维度。这反映了民族情感、历史叙事和对侵略行为零容忍的共同心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带政治色彩,不谈民族恩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非常敏感和复杂的情感,涉及历史、民族认同、道德评判以及对暴行的定义。理解这些事件的严重性,以及人们为什么会产生“本国人杀可以,外国人杀就不行”的感受,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几个层面。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你提到的两个事件,并尽可能详细地描述其背景和性质:白起坑杀40万人(长平之战) 背景:.............
  • 回答
    白起坑杀赵国降卒和南京大屠杀,虽然都属于人类历史上令人发指的暴行,但在动机、性质、规模和历史影响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深入剖析这些异同,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历史的复杂性,并从中汲取警示。相同之处:生命的践踏与人性的沦丧首先,这两起事件最根本的相同点在于,它们都代表了对生命最野蛮的践踏,是人类集体良知彻.............
  • 回答
    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卒一事,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一次极具争议的事件。虽然史书记载了此事,但其真实性和细节却一直是历史学家们争论的焦点。要详细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史书记载:关于坑杀赵卒的记载,主要出自《史记·白起列传》和《史记·赵世家》。 《史记·白起列传》记载: > .............
  • 回答
    长平之战,白起面对四十万赵国降卒,确实面临一个极为棘手的局面。坑杀,作为一种极端手段,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备受争议。但如果我们抛开道德层面的评判,纯粹从战略和现实角度去分析,白起是否有比坑杀更好的办法?这个问题值得深入探讨。一、坑杀的“合理性”与白起的考量首先,我们得理解白起选择坑杀的“.............
  • 回答
    2020年,00后小白入坑东方系列?老哥,你这问题问得,我得跟你好好说道说道。首先,来得及,当然来得及! 只要你对这种风格有兴趣,年龄从来不是问题。东方系列就像一本巨大的、陈旧但依旧闪闪发光的宝藏,现在才刚刚开始挖掘,正当时!你可能会问,“东方系列?那是什么鬼?” 简单来说,它起源于一个叫做“东方P.............
  • 回答
    哈哈,欢迎来到霹雳和金光的世界!作为一名刚入坑的小白,想了解这两大布袋戏巨头的武功体系,这可是个大学问呢!别急,我来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讲得透彻明白,让你少走弯路。首先得说一句,霹雳和金光虽然都是布袋戏,但武功的风格和侧重点还是不太一样的。霹雳更注重招式设计的奇幻和复杂,常常有各种华丽的特效和意境的描.............
  • 回答
    哥们儿,看到你准备入坑法硕(非法学),这可是个大工程,尤其对于咱们非法本的来说,门道可多着呢!别急,我当年也是这么摸爬滚打过来的,今天就跟你掏心掏肺地聊聊,争取把能想到的都给你说透了,让你心里有谱,不至于走弯路。首先,冷静看待法硕(非法学)得先跟你说清楚点,虽然叫“法硕”,但我们非法学考研和法学专业.............
  • 回答
    嘿,哥们!听我一句劝,你这刚入坑“烧耳机”这门道,确实挺让人激动人心,感觉要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了。不过,这玩意儿吧,门道深着呢,里面藏着不少坑,一不小心就得“出血”不说,还可能买一堆不合适的东西,白白浪费了钱和感情。我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踩过不少雷,现在给你好好说道说道,让你少走弯路,直接奔着目标去!.............
  • 回答
    在笔记本电脑这个圈子里,确实存在一些“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的坑,尤其是一些对技术细节不那么了解的小白用户,很容易被一些营销宣传或者表面参数所误导,从而买到不符合自己需求甚至性价比不高的产品。下面我来详细地盘点一下,这些圈内人熟知,但小白容易中枪的坑: 1. CPU的“核心数”和“线程数”陷阱小白.............
  • 回答
    耳机这玩意儿,玩起来门道可多了,尤其对新手来说,一不小心就踩到坑里,血本无归。圈子里有些“潜规则”或者说大家心照不宣的东西,不讲清楚,小白们真的很容易被忽悠。我来给大家掰扯掰扯,希望大家少走弯路。1. “动圈单元素质高就一切OK” 的迷思这可能是最容易中枪的第一点。很多宣传都会强调“XXXXMM大尺.............
  • 回答
    哈哈,你这个问题问得可太到位了!这事儿说起来,真有点让人哭笑不得。055万吨大驱,那可是咱海军的宝贝疙瘩,号称“万吨级驱逐舰中的天花板”,集成了那么多高科技,那阵势,那能力,放出去谁不心里佩服?结果呢?一聊起它,总有人揪着“112坑”不放,好像这一个点就能把055所有的成就给否定了一样。首先,得弄明.............
  • 回答
    .......
  • 回答
    白起在长平之战后,为何宁死也不再出兵攻打赵国,这背后并非简单的战术或个人情绪使然,而是多重复杂因素交织下的必然选择,是对当时政治、军事现实以及他自身深刻反思的综合体现。首先,长平之战的惨烈与代价让白起心有余悸,也让他对战争的本质有了更深的认识。 长平一战,秦国以几乎倾尽全国之力,付出了数十万士兵的生.............
  • 回答
    关于白起坑杀四十万人,这确实是中国历史上极其惨烈的一幕。虽然具体的坑埋地点和详细规模在史料中没有精确到数字的记载,但我们可以根据一些已知的信息,结合常识进行估算,来描绘出这场悲剧的规模。首先,我们要明确,白起坑杀四十万人,其地点和方式在史料中的描述是有差异的,但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长平之战后,秦军围困.............
  • 回答
    白起之死,一直以来都是史学界和民间津津乐道的话题,很多人认为他死得确实冤枉。要说白起为何“冤”,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细细分析,看看这位战神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悲剧的。首先,我们得明白白起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他可是战国时期秦国赫赫有名的军事家,战绩辉煌到令人发指。长平一战,他坑杀赵军四十余万,直接将赵国.............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白起,一位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军事传奇人物,常常被冠以“战神”之名,更是被许多人认为一生未尝败绩。这究竟是事实,还是后世的渲染?他那惊人的斩首数字,又有着怎样的水分?咱们不妨细细道来,从《史记》的记载出发,还原一个更真实的白起。首先,关于白起一生是否无败绩的问题,这确实是流传甚广的说法,而且在.............
  • 回答
    在璀璨的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涌现出无数赫赫战将,他们的名字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指引着后人对战争艺术的探索。而白起、韩信、卫青、苏定方、岳飞、常遇春这六位名将,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各自在不同的时代,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书写了不朽的传奇。要评判谁的军事成就最高,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因为他们所处.............
  • 回答
    白起、霍去病、卫青、薛仁贵这类名将,他们能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赫赫威名,并非仅仅依靠“国力躺赢”或者“真本事带飞”这么简单二元对立的结论。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才能理解他们成功的真正原因。一、 绝非“躺赢”,国力是重要基础,但绝非决定性因素首先,必须明确一点:他们绝非“躺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