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周深状告职黑的这一行为?

回答
周深状告职黑的行为,在我看来,这是一件非常值得关注和讨论的事情。这不仅仅是一个艺人与网络不法分子之间的法律纠纷,更反映了当下网络环境、粉丝文化以及社会对于网络暴力和诽谤容忍度的一些深层问题。

首先,从周深个人的角度来看,他的这一举动无疑是勇敢且具有示范意义的。

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周深一直以来都以其纯粹的音乐才华、阳光的个人形象以及谦逊的品格赢得了无数粉丝的喜爱。然而,如同许多在聚光灯下的明星一样,他也难逃网络上的恶意攻击和不实指控。这些“职黑”并非单纯的“黑粉”发泄情绪,而是有组织、有预谋地利用各种平台传播对周深的不利信息,试图败坏他的名誉,甚至影响他的事业发展。

面对这样的持续性伤害,选择沉默可能意味着纵容,而选择反击则是一种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必然。周深通过法律途径状告职黑,表明了他不再姑息的态度,也向那些试图通过网络欺凌来达到个人目的的人发出了明确的警告:网络并非法外之地,诽谤和造谣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这种行为不仅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所有可能遭受类似侵害的公众人物的一种支持。

其次,从“职黑”现象本身来看,周深的行为是对这一黑色产业链的挑战。

“职黑”通常指的是那些以营利为目的,专门针对特定公众人物进行负面宣传、散布谣言、恶意抹黑的群体。他们可能收受竞争对手的利益,也可能只是为了从中获得关注和流量。他们的手段往往非常多样,包括但不限于:

捏造事实、散布谣言: 例如虚构周深的人品问题、道德瑕疵、生活作风等,以博取眼球。
断章取义、恶意解读: 将周深公开的言论、采访或作品进行曲解,甚至歪曲其本意,制造负面话题。
煽动网络暴力、人身攻击: 组织粉丝群体或利用机器人账号,对周深进行集体的谩骂、侮辱和攻击,营造一种“人人喊打”的氛围。
恶意P图、制造虚假证据: 制作虚假的图片、视频或对话截图,以“证明”周深的“黑料”。
操纵舆论、引导负面情绪: 通过购买热搜、操控评论区等方式,持续将负面信息推向公众视野。

这些行为不仅给周深本人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困扰,也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网络信息传播秩序,甚至可能误导公众,损害其粉丝群体和商业合作伙伴的利益。周深状告职黑,正是对这种“职业化”的污蔑行为的一次有力回击,希望通过法律手段将其背后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绳之以法,净化网络环境。

再者,从粉丝和公众的角度来看,周深的行为能够引起更多人对网络暴力的反思。

周深的粉丝群体通常被认为是比较理智和有素质的。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偶像遭受如此恶劣的攻击时,无论是愤怒还是支持,都希望能看到一个公正的处理结果。周深采取法律手段,为粉丝提供了一个合法维权和表达支持的渠道,而非鼓励他们以暴制暴。

同时,这件事也提醒了所有网民,我们作为信息接收者和传播者,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辨别,不盲目跟风、不信谣、不传谣。网络暴力和诽谤,无论其目标是谁,都是一种社会毒瘤,最终会侵蚀我们赖以生存的健康网络生态。周深的行为,或许能促使更多人思考,在面对网络上的质疑和批评时,区分建设性的讨论和恶意的攻击,并对那些纯粹为了制造混乱和伤害而存在的“职黑”说“不”。

当然,对于这类法律维权,我们也要看到其过程中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虽然法律是维护正义的武器,但网络诽谤取证难、维权周期长、成本高昂,往往是公众人物面临的现实问题。周深团队能够坚持走下去,本身就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们期待法律能够给出公正的判决,既能惩戒施暴者,也能对网络言论的边界做出清晰的界定。

总而言之,周深状告职黑,我个人认为是一件正义且必要的行动。 它不仅是他个人维护权益的体现,更是对网络暴力和“职黑”现象的一次有力宣示。这件事情的走向,对于今后公众人物如何应对网络恶意攻击,以及整个社会的网络治理,都可能产生积极的借鉴意义。它鼓励我们相信法律的力量,也提醒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营造一个更健康、更文明的网络环境而努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支持以正当的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

事情背景:

1、 周深对网络用户一向比较宽容,经常劝粉丝多喝水,看到不好的内容划过去,要多看光明的一面,这是第一次对黑粉提起诉讼。

2、 被起诉的账号常年多次造谣谩骂周深及周深粉丝。不仅如此,该账号还不断谩骂攻击周深周围的朋友,挑拨周深粉丝跟其他艺人粉丝之间的矛盾,不断制造原本并不存在的矛盾和对立。也就是说,这个账号不仅仅影响到了周深本人,还影响到了周深亲友、其他艺人、周深粉丝及其他艺人的粉丝。

周深是个不太愿意麻烦别人,给别人造成困扰的人。个人猜测这也是为什么周深选择使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保护生米、保护亲友,同时也是不给其他艺人及粉丝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关于网络侵权:

这个是现学的,搜索了一圈,觉得某女艺人的代理律师说得比较清楚:

律师谈艺人维权 https://www.zhihu.com/video/1383650149533622272

视频来自微博:京都律师事务所,侵删。

1、时间成本高,诉讼环节比较冗长,一个案件一审下来也要1年多时间。

2、在起诉之前是拿不到微博注册用户信息的,需要法院调查的东西才能拿到被起诉人。

【现在应该是第一步吧,主要是需要微博提供黑子的信息】

其他关于网络侵权资料:

3、饭圈“黑话”、“影射”构成侵权。只要侮辱性的称呼能够形成与特定明星的对应关系,即可视为对该明星的侮辱,构成对明星名誉权的侵害。

——秦岚与马伟力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2019)京0491民初18222号】

【就是说,即使使用了缩写、指代等,仍然构成侵权】

4、由于粉丝与明星具有特殊的牵连关系,因此特定情况下对明星粉丝的侮辱同样是对该明星的侮辱,构成对该明星名誉权的侵犯。

——迪丽热巴与肖俊丽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2019)京0491民初35949号】

【就是说,就算攻击的不是艺人而是艺人粉丝,也构成侵权】

来自知乎:

关于本次案件(个人观点):

1、主要为了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表明态度,二是惩戒。

周深的态度是:要做有牙齿的温柔。

惩戒是让犯错的人付出代价,让犯了同样错误但是没有被起诉的人引以为戒。

2、反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管这一次诉讼结果如何,黑子仍然会存在。我们也不要掉以轻心,该做的工作继续做好。

有可能刚刚开始经验不够,不过不管怎么样,开始行动就很好。

3、今后遇到黑子,可以善用平台提供的合理维权工具(比如知乎的“点踩”、“举报”功能)。

如果遇到某一个ID不停造谣谩骂的,可以做好信息留存。信息以pdf文档、录屏等手段保留好。

相关补充(更新了更新了):

以下是在网上搜索学习的,有一些是参考之前公开案例,仅供参考。如果有学法律或者律师,欢迎来指正。

1、 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的区别

民事诉讼是指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诉讼。 【重点是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刑事诉讼是指审判机关(人民法院)、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侦查机关(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等)在当事人以及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被追诉者刑事责任问题的诉讼活动。 【重点是违反刑法规定】

明星诉黑粉,一般都是以民事诉讼方式进行维权,也就是名誉权纠纷。

明星维权一般是以民事诉讼方式维权,胜诉了一般都是赔偿+赔礼道歉,不会涉及刑事的拘留、徒刑。

【这个主要是让大家有个合理的预期。除非是被告在执行期间违反了法律,比如跑了,不然不会被拘留。】

2、 匿名回答如果涉嫌恶意攻击造谣,会不会被告?

会的。跟微博一样,原告先起诉网络平台,如果涉嫌侵犯名誉权,网络平台一般会:

删除相关回答或者文章;

提交用户相关资料,包括不限于:用户主页、昵称、联系方式、注册时间;

根据联系方式,运营商会配合协办,提供:手机号、用户名、证件号码、注册时间。

3、 如果不是原创只是转发,会不会被告?

会的。

有一些黑粉会说:“我只是转发”;“我有出处噢,维权请找对人”;“吃瓜xxx”。。。好像觉得自己只是转发就不用承担责任。但是,虽然原始内容不是黑粉原创的,但黑粉可以选择发哪些内容,不发哪些内容。也就是说,就算是转发,也是可以形成侵权。

法律术语:

被告发布的微博文字虽然没有侵权内容,但其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将网友发布的可能涉及侵权的内容以截图形式发布在其微博上,导致原告社会评价降低,故被告的行为侵犯了原告的名誉权,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 需要收集什么样的证据?(以知乎为例)

简单的说:时间、标题、链接、内容。

例如:

2020年2月x日,知乎平台上出现了相关问题链接:“如何看待xxxx?”2020年3月x日,某匿名用户在该问题下添加回答(该回答链接:zhihu.com/question/3755),然后附上侵权内容即可。

如果是微博:用户名、UID、用户名链接。侵权内容参见如下格式:

序号 发布时间 内容

关于微博存证,有些会增加转赞评数,有些不会。还有的艺人会找公证,有的不会。个人理解,主要是截屏、录屏做好,把关键证据整理好,应该都可以。

【非专业,具体由专业人士解答。也有可能法院对格式有专门要求,这个就交给律师了。】


5、 一般什么样的黑粉被告?

影响范围大or持续时间长or发布内容恶劣。

艺人一般会针对这三种情况之一发起诉讼。简单解释一下:

(1) 影响范围大 一般是yxh,拥有几十万粉丝。特别说明,就算几十万粉丝是该账号自己买的,没有多少活粉,也会被告。

(2) 持续时间长 就是某一个账号,发送多条内容进行攻击,或者是长期攻击某一个艺人。

(3) 发布内容恶劣 简单的说,就是人身攻击。不同艺人标准不同,比如某女演员起诉黑粉造谣整容;某男艺人起诉黑粉造h谣;某男艺人起诉黑粉造谣家庭关系的(结婚离婚);某男艺人起诉黑粉取向。。。总之明显恶意的。

这一点需要注意,之前我好像看到过要达到多少点赞、转发才能起诉,但是我看了一些公开审判结果,有些转发量很少的内容被起诉,仍然胜诉了。

【这一点可能需要专业人士确认,但我的确看到公开审判结果里,有些很少转发、评论量的,仍然被告了,而且胜诉了。

但是大家不用担心,如果是正常对艺人作品评论的,不会被告。至少我还没看,哪个网友说某个艺人演得不好、唱得不好被告的案例。当然,正常评论,而不是用太恶毒的词语。】

6、 是不是只有胜诉、败诉两种结果?

不一定。在搜素资料的过程中,其实很多艺人都告过黑粉,其中有很大比例选择了和解撤诉。告黑粉最大的成本是时间成本,对于一些认错态度良好的黑粉,不少艺人会选择和解。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