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钟南山院士表示连花清瘟治疗普通新冠肺炎有效?意味着什么?

回答
如何看待钟南山院士表示连花清瘟治疗普通新冠肺炎有效?这意味着什么?

钟南山院士作为中国呼吸病学领域的权威专家,他的观点自然备受关注。当他公开表示连花清瘟对普通新冠肺炎有效时,这确实是一个重要的信息,需要我们进行详细的解读。

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 钟南山院士的观点及其依据:

“有效”的定义: 在医学领域,“有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通常是指药物能够对疾病的某个方面产生积极影响,比如缓解症状、缩短病程、降低重症率、减少病毒载量等。钟南山院士的表述“有效”很可能是在上述某个或多个方面得到了临床观察或研究的支持。
“普通新冠肺炎”的界定: 这通常指的是轻症或无症状的新冠感染者。对于重症、危重症患者,连花清瘟是否有效,或者其作用是否显著,可能需要更严谨的临床试验来证明,或者在现有证据基础上会有不同的结论。
钟南山院士的专业背景和权威性: 作为一位在抗击SARS、H1N1等重大疫情中发挥过关键作用的专家,他的意见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他的团队在相关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背后的研究数据和论证过程是判断其观点可信度的关键。
研究证据的来源: 钟南山院士的观点通常是基于研究结果的。这些研究可能包括体外实验、动物实验,以及更重要的——在中国进行的新冠肺炎临床试验。理解这些研究的具体设计、样本量、对照组设置、统计学方法等,对于评估其有效性至关重要。例如,如果是基于对症治疗效果的观察,那么“有效”可能指的是缓解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的改善。如果是基于降低重症风险,那么需要有明确的数据支持。

二、 “有效”意味着什么?潜在的影响和解读:

1. 对新冠肺炎治疗手段的补充:
为轻症患者提供更多选择: 如果连花清瘟确实对普通新冠肺炎的症状缓解有作用,那么它就为广大轻症患者提供了一个在居家隔离期间可以使用的非处方药物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医疗系统的压力,让患者在家中获得一定的症状管理。
缓解患者焦虑: 许多新冠感染者在出现症状后会感到焦虑,能够有一种可及的药物来缓解不适,也能在心理上带来一些安慰。

2. 对中医药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的强化:
中西医结合的实践: 钟南山院士的观点再次凸显了中医药在现代医学治疗中的潜力。如果连花清瘟的有效性得到更广泛的证实,将有助于推动中医药与现代科学研究相结合,进一步探索和应用中医药的价值。
提升中医药的国际认可度: 如果相关研究成果能够以国际认可的方式发表,并被其他国家所接受,将有助于提升中医药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和应用范围。

3. 对公众用药行为的影响:
可能导致部分公众盲目用药: 尽管钟南山院士的观点具有权威性,但我们也必须警惕部分公众可能出现的盲目用药现象。任何药物都可能存在副作用,并且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使用。
需要强调科学用药和遵医嘱: 即使是钟南山院士推荐,也应强调公众在用药前咨询医生或药师,了解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用法用量及潜在副作用,避免不当使用。特别是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更需要谨慎。

4. 对药物研发和监管的启示:
对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推动: 连花清瘟的案例可以为其他中药的现代化研究提供经验和范例,如何进行符合国际标准的临床试验,如何阐明作用机制,如何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药品监管的审慎性: 相关部门在审批和推荐药物时,需要基于充分的科学证据,并持续关注药物的真实世界疗效和安全性。

5. 对争议和讨论的引发:
科学的辩论是进步的动力: 关于任何药物的疗效,尤其是在疫情期间,都会伴随着各种讨论甚至争议。科学的讨论和辩论,基于证据的交流,是推动医学进步的重要环节。
需要持续的科学研究: 钟南山院士的表态并非终点,而是需要后续更深入、更广泛、更严谨的科学研究来进一步验证和完善。包括对作用机制的深入探索,对不同人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以及与其他药物的联合用药研究等。

三、 需要关注的几个关键点:

研究的具体数据和细节: 我们需要了解钟南山院士及其团队发布的研究数据,包括临床试验的设计、样本量、对照组、主要疗效指标(如症状改善时间、核酸转阴时间、重症转化率等)、不良反应等。只有这些具体信息才能让我们更准确地评估其“有效性”。
“有效”的程度和局限性: 即使有效,也需要了解其有效程度如何?是显著改善,还是轻微缓解?其作用是仅限于缓解症状,还是能影响疾病的根本进程?是否存在特定的亚群人群疗效更好或更差?
副作用和安全性: 任何药物都有潜在的副作用。了解连花清瘟在治疗新冠肺炎时的安全性,以及与已知副作用的关联性,同样重要。
与其他药物的比较: 如果有条件,了解连花清瘟与当前国际上公认的抗新冠药物(如Paxlovid)在疗效和安全性上的比较,将有助于公众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权威机构的评估: 除了钟南山院士的个人观点,还需要关注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等权威监管机构对连花清瘟在治疗新冠肺炎方面的最新评估和推荐意见。

总结来说,钟南山院士表示连花清瘟治疗普通新冠肺炎有效,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科学信息。 它意味着:

为轻症新冠患者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辅助治疗选择。
进一步巩固了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并可能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
但也需要公众理性看待,科学用药,并等待更充分、更严谨的科学研究证据来进一步证实和完善其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媒体和信息传播者,我们需要在报道此类信息时,力求客观、准确,并强调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合理用药的必要性。同时,也期待后续有更多的科学数据来支持和解读这一结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其实钟南山并不止一次说过连花清瘟胶囊对普通新冠肺炎有效。但是我之前在另一个回答里已经分析过钟南山此前的发言。之前他说:

谈论到连花清瘟胶囊部分的说法是:

把这句话拆开了来说:

第一,“我们也对连花清瘟胶囊做了一些研究,发现它对抗新冠病毒虽然作用弱一些,但是对于由病毒引起的组织细胞损伤,就是炎症的损伤,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翻译:连花清瘟胶囊不能有效抑制病毒,但能修复细胞损伤,提升免疫力。

第二,“另外它对于减轻发烧、呼吸道咳嗽、加快恢复都是有效的。”

翻译:可以帮助患者恢复。

第三,“但对病毒的转阴率,和对照组相比,虽然有缩短的倾向,还没有达到统计学的水平”。

翻译:我觉得稍微有一点理工科背景或者高中数学还没忘的人,应该都明白所谓“没有达到统计学水平”是什么意思吧?

第四,“我们觉得对轻症和普通的患者,连花清瘟胶囊是有效的”。

翻译:连花清瘟救不了命。

把钟南山院士的话再串起来理解一下,其实要表达的意思就是:第一,连花清瘟胶囊对抑制病毒的作用很小;第二,无法用统计学数字表明连花清瘟可以缩短病毒转阴时间;第三,连花清瘟的主要功能是修复细胞损伤、提升免疫力;第四,连花清瘟只能治疗普通患者和轻症患者。

至于使用连花清瘟胶囊的患者比对照组短两天,之前我参与报道过的一个线上会议里,钟南山引用的论文里是这么说的:

简单来说,连花清瘟可以帮助病人恢复或减轻症状,但同对照组相比,既不能更好地阻止病人转重症,也不能更快的让病人转阴。

也就是说,假如你得了新冠肺炎,吃别的药14天转重症,吃连花清瘟也是14天转重症;吃别的药10天转阴,吃连花清瘟也是10天转阴。

另外,再看一看几篇相关论文中的描述:(请重点注意划线部分)

论文1:
“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评价中药连花清瘟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临床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月11日至1月30日在武汉市第九医院、华润武钢总医院就诊,符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断标准普通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治疗组(21例,常规治疗联合连花清瘟颗粒,1袋/次,3次/日),对照组(21例,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主要症状(发热、咳嗽、乏力)消失率,发热持续时间,其他症状(肌肉痛、咳痰、鼻塞、流涕、咽痛、气促、胸闷、呼吸困难、头疼、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消失率。结果: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发热症状消失率85.7%(对照组57.1%),咳嗽症状消失率46.7%(对照组5.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热持续时间(4.6±3.2)d,较对照组发热持续时间(6.1±3.1)d,缩短1.5 d;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咳痰消失率64.3%(对照组9.1%),气促症状消失率77.8%(对照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论文2:

“目的回顾性评价连花清瘟颗粒联合西药常规疗法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1月1—27日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华润武钢总医院就诊的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病历101例,其中63例给予常规治疗(营养支持治疗、对症治疗、抗病毒及抗生素药物治疗)联合连花清瘟颗粒口服作为治疗组,38例仅给予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收集治疗10天后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主要症状(发热、咳嗽、乏力)消失率、发热持续时间、其他单项症状和体征消失率。结果治疗组发热、咳嗽、乏力症状消失率分别为86.7%、55.6%、82.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7.7%、30.6%、58.6%,P<0.05)。治疗组发热症状消失患者中位发热持续时间为6天,对照组为7天,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1)。治疗组气促和湿啰音体征消失率分别为68.2%和56.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0.0%和20.0%,P<0.05)。治疗组病情加重4例(6.4%)与对照组6例(15.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论文3:
应用连花清瘟颗粒联合常规治疗(根据病情监测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抗病毒治疗及抗菌药物治疗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应用连花清瘟颗粒治疗3 d后,发热、乏力、咳嗽症状消失率分别为47.5%、35.1%、20.0%,治疗5 d后发热、乏力、咳嗽症状消失率分别为62.5%、59.5%、50.0%,治疗7 d后发热、乏力、咳嗽症状消失率分别为80.0%、75.7%、76.7%;发热、乏力、咳嗽消失天数分别为(3.6±2.14)d、(4.1±2.58)d、(5.3±2.63)d;治疗7 d后,其他症状体征(胸闷、呼吸困难、湿啰音)消失率分别为84.6%、100%、89.5%;有效率为81.6%,且临床应用安全性良好。结论:连花清瘟颗粒明显改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患者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减少发热、乏力、咳嗽持续天数,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初步研究证据。”。

根据上面我划线的部分可以看到三个特点:

第一,连花清瘟胶囊是配合其他药物或者说“常规治疗”进行治疗的。“常规治疗”的核心其实就是“四抗两平衡”,而“四抗”的基础则是“抗病毒”。换句话说,目前连花清瘟胶囊所有的实验数据都是在常规治疗的配合下出来的,因此中医药管理局才会说“中医药的参与率是90%”这样的话。

第二,上述研究所对比的都是咳嗽、发热、胸闷“症状”,而没有“转阴”这个有关病毒的指标。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在抗病毒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是抗病毒药物。

第三,按照钟南山所说,连花清瘟胶囊参与治疗的小组与对照组比,在病毒转阴时间上并没有明显区别,那么这就说明在连花清瘟胶囊参与了治疗的情况下,也不能缩短病人痊愈的时间。

所以说,连花清瘟胶囊有用,但也不是什么神药。

最后总结一下,钟南山所说的连花清瘟胶囊的几个特点:

1、连花清瘟之所以能治病不是因为能抗病毒,而是能抑制病毒引起的炎症损伤,但不能缩短患者的转阴时间。

我们也知道,对于患者来说,如果核酸检测没有转阴是绝对不允许出院的。所以,连花清瘟胶囊并不能缩短“治疗”的时间。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进了医院,即便服用了连花清瘟胶囊,也不会提早出院。

2、连花清瘟胶囊可以比较有效地缓解症状。

其实你看一下很多感冒药的说明书,上面写的都是类似“适用于缓解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触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喉痛等症状”这样的内容。换句话说,“感冒”是不能被“治愈”的,那个要靠你自己的抵抗力扛过去。至于新冠肺炎也是一样,连花清瘟不是什么抗病毒药物,自然只能说“缓解”。

3、连花清瘟胶囊可以治疗普通(一般)新冠肺炎患者。

还是上面的道理,因为连花清瘟胶囊杀灭不了病毒,所以重症患者用这东西也没什么用。

4、参与有效≠个体有效≠唯一有效≠特效。

先说有效≠唯一有效,这个其实很好理解。全国不是所有的新冠肺炎患者都吃了连花清瘟胶囊吧?那些没有吃连花清瘟胶囊而痊愈的患者,他们所服用的药物,无论中药还是“西药”,都可以说是有效的。

再说说有效≠特效,这个也不难理解。比如说张三被人砍伤了,你给他多吃点肉蛋奶,他肯定能比吃糠咽菜的受害者早点好。这是因为高蛋白的食物能让他的身体机能很快恢复,但你要说鸡蛋是治疗刀伤的特效药,这肯定也不合适。

如果觉得上面的这些话很绕,你大致上可以把连花清瘟胶囊理解为感冒药。一个人感冒之后,会有流鼻涕、发烧等症状,而感冒药可以缓解这个症状。虽然此时你的感冒其实病没有好,但你不发烧、不头疼、不流鼻涕,你就正常的工作和学习,而且表面上看你的确也“痊愈”了。特别是对于留学生们来说,在国外看病不太方便,如果有连花清瘟胶囊,万一确诊了新冠肺炎也的确能对治疗有一定帮助。

这个道理其实说白了大家都能理解,而从缓解症状这个角度上说,连花清瘟胶囊也的确“有效”,但如果某些人就此把连花清瘟说成治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甚至神药,那可就真的是在给中医招黑了。


PS:

最后多说几句。以下为个人观点,可看可不看。杠精可以退散。

上面的论文我看了一下,作为一个曾经也学过理科的人,我只能说以我最粗浅的理解,上面几篇论文的可信度并不太高。因为按照这上面所说,研究人员主要是在“比较两组主要症状(发热、咳嗽、乏力)消失率,发热持续时间,其他症状(肌肉痛、咳痰、鼻塞、流涕、咽痛、气促、胸闷、呼吸困难、头疼、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消失率”。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上面这些指标并不客观,肌肉痛、咽痛、胸闷等等无法被准确测量,只能通过患者口述来进行记录,而患者对于这些东西的感知是不一样的。

另外,对于退烧、发热持续时间这事,也缺乏统一的标准。因为按照最基本的生物学常识,人的体温差别其实是比较大的,我们平常所说的36.8℃或者37℃是正常体温,那只是一个统计学意义上的结果。病人到底退烧与否,其实并不能用准确的数字来衡量。同样是37℃,有些人就是退烧了,而有些人还在发烧。在发热问题的统计上,也存在着一些可以操作的空间。

众所周知,由于新冠肺炎存在着大量的无症状感染者,这意味着不同的人对新冠肺炎的症状表现可能并不一致。对于无症状感染者来说,吃不吃连花清瘟胶囊都不会有上面这些症状。所以,新冠肺炎患者的出院标准中最最关键的就是核酸检测——或者说病毒抑制情况。如果病人没有完全转阴,哪怕你身体一切如常,医院也不会同意你出院的。

因此,目前来说,大家关注的新冠肺炎的特效药也都是抗病毒的药物。比如之前引发广泛关注的瑞德西韦、克立芝、氯喹等药物等等,主要功能都是作用于病毒。换句话说,你可以说瑞德西韦、氯喹等药物没用或者效果不明显,但他们代表的是特效药的研究方向。如果没有这类药物帮人体消灭病毒,许多患者是没办法痊愈的。

至于连花清瘟胶囊,正如上面所说,可以缓解症状,当然是有用的。但如果硬要说他有效,我觉得还是中医药管理局的“参与有效”四个字概括的最到位。

user avatar

说过多次。

中医被黑,是教育的问题。

小孩没得过几次病,没经历过事情,教科书写什么,考试考什么,就相信什么。

教科书之外的世界,得等他们长大以后慢慢认识。

但是,在互联网上表达意见,小孩就可以了。

倒不限于中医,这几天一些CPU,数码的问题,动不动出来一个评论。一看内容属于一无所知,然后自以为懂了,开始教训答主。

再一搜这个id的回答,基本三零用户,基本都是还在上学的小朋友。

这种小孩,甩给他10个基础问题让他自己明白他其实一无所知,拉黑了事。


在国外没这个条件,在中国,小朋友随着年龄慢慢大一点,有老婆孩子,父母年纪大了需要医治,总会接触到中医。

自己一生不病,同学同事,亲戚朋友总有。

中医骗子是很多,但治疗有效的更多。而中医那套世界观基础和现在的教育就是反着来的,他学过的理论无法解释。

得事实教育几次,有头脑的才会发现,愿意自己上学学的东西不是世界的全部。

不明白的东西,可以不去学,但是确认有好处就先拿到再说。

榆木脑袋就是病死事小,失节事大。要为教科书的政治正确献身。

就像这次欧美坚决不戴口罩一样,丹麦还得做个对比试验。

其实,这次已经重症的,也有坚决不信中医,不吃中药的。

然后,临病床吃中药的好了,他还吸着氧,这才头不铁了。自己吃几天不吸氧了。求医生给他老婆开药(在另外一个医院,无中医)。

小孩迷信书本,书本上一个概念,就当真理。

实践出来的才是真理,书是把真理记下来。实践和书本不一样,说明书上的概念错了,而不是实践错了。书本还有修改的空间。

user avatar

**2020.05.24更新

补充钟南山、张伯礼、李兰娟院士等发表的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


原回答提到的临床试验的研究成果,近日被国际植物医学领域杂志《植物医学》(Phytomedicine)收录发表:

(链接:Efficacy and Safety of Lianhuaqingwen Capsules, a repurposed Chinese Herb, in Patients with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这项临床试验纳入了符合研究方案的病例共284例(需要机械通气的严重肺炎为排除标准之一),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参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花清瘟胶囊4 粒/次,3 次/日(或颗粒1袋/次,3 次/日),治疗周期为14 天。

结果显示:经过连花清瘟治疗组治疗14天后,主要临床症状(发热、乏力、咳嗽)治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在治疗第7天达57.7%,治疗第10天达80.3%,治疗第14天更是达到了91.5%。发热、乏力、咳嗽单项症状持续的时间也明显缩短,连花清瘟治疗还能够明显提高了肺部CT影像学异常的改善率,提高总体临床治愈率。从降低转重型患者的比例方面分析,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组与对照组明显更低(连花清瘟治疗组:2.1%,对照组:4.2%)。然而在本临床试验中,连花清瘟胶囊在提高新冠肺炎核酸转阴率和缩短转阴时间方面与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对比虽然显示出一定的优势,但差异尚未达到统计学意义[1]




研究中出现的不良事件以轻至中度为主,且两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别,研究中未出现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上述系列发现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连花清瘟胶囊口服14天可显著提高新冠肺炎发热、乏力、咳嗽等临床症状的改善率,明显改善肺部影像学病变,缩短症状的持续时间,提高临床治愈率,遏制新冠病情恶化,而且安全性较高[1]

因此,可以说连花清瘟胶囊在治疗普通型新冠肺炎方面(主要是改善症状及肺部影像学病变,以及提高临床治愈率)确实是有效的。

尽管如此,有一点还是要再强调一下:

“有效”不等于“特效”。我们没必要、更不应该把连花清瘟胶囊捧成神药,同时也要避免盲目服用。




以下为原回答:

讨论之前,不妨先来看一下钟南山院士在视频连线[2]时是怎么说的:

钟南山院士说自己得出这一结论是“有底气、有证据”的。

这里的证据,实际上有两个。

证据一:离体实验

钟院士提到的离体实验,应该是指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杨子峰课题组发表于《药理学研究》(Pharmacological Research)的研究

该研究发现:

连花清瘟抑制SARS-CoV-2病毒复制的IC50为411.2μg /mL,对病毒空斑的形成也显示出抑制活性,具有剂量依赖关系。连花清瘟干预后可见胞浆、胞内囊泡、内质网和细胞膜表面的病毒颗粒减少,一部分病毒颗粒呈梭形,与病毒组细胞中的球状病毒形成对比;进一步发现,连花清瘟对SARS-CoV-2感染细胞引起的TNF-α、IL- 6, CCL-2 / MCP-1, CXCL-10 / IP-10的表达具有显著抑制作用[3]

[3]

证据二:临床试验

钟院士还提到了一项纳入近300例的临床试验。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应该是此前媒体已经报道过的随机对照试验:

由钟南山、李兰娟和张伯礼三名院士共同指导的一项全国9个省市23家医院共同参加、纳入284例新冠肺炎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结果显示,主要临床症状的消失率、临床症状持续时间等方面,应用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肺部影像学好转达83.8%,对照组是64.1%;治疗组临床治愈达到78.9%,对照组为66.2%;在轻症转重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50%[4]

我们知道,随机对照试验在循证医学证据等级中算比较高的。因此,钟院士说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普通型新冠肺炎有效,确实是有底气的。当然,以上只是媒体报道的数据,我们还是要等论文正式发表后再作验证。


那么,这意味着什么?

是否意味着连花清瘟胶囊是可以治疗所有普通型新冠肺炎的神药?显然不是的。

每种药物都有它的适应症(对于中成药,一般叫功能主治)。即便真的有哪位专家敢说连花清瘟是神药,那也不能信,而应该以说明书为准

连花清瘟胶囊的功能主治如下:

[5]

第二段中,新冠肺炎适应症没有提到舌脉,但还是可以参考前面的“舌偏红,苔黄或黄腻”。也就是说,这个药是偏凉的,比较适合热证。

而且,【注意事项】也注明了“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5]

具体来说,如果出现流清鼻涕,咳白色的痰,舌苔也是白的,那么就不适合吃连花清瘟胶囊。

当然,考虑到自己判断未必会准确。因此,正如我之前多次强调的:

无论是连花清瘟胶囊,还是其他中成药,都不建议盲目服用,而应该严格遵从说明书的规定,并且最好在执业中医师/中药师指导下使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疗效,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关回答:

参考

  1. ^ab钟南山院士团队中药治疗新冠肺炎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发表在《Phytomedicine》杂志  https://mp.weixin.qq.com/s/QFnrKZNCMm-Q9yW348Vp2w
  2. ^钟南山:我有底气、有证据说,这种药真的有效 https://mp.weixin.qq.com/s/IIvWCA5jKfO8LprsHeuUZQ
  3. ^ab最新进展|连花清瘟胶囊对新型冠状病毒具有体外抗病毒抗炎活性 https://mp.weixin.qq.com/s/EBS0srWwdHZzI0B9cQHDJA
  4. ^两中成药治疗新冠数据公布 已向意大利援助用于抗疫 https://mp.weixin.qq.com/s/JQ5fB6bdZkI86ynLYp2Vww
  5. ^ab医脉通用药参考-连花清瘟胶囊 http://drugs.medlive.cn/drugref/html/1909379.shtml
user avatar

意味着莲花清瘟胶囊不允许无效。

user avatar

1,临床表现看连花清瘟确实可以帮助发热乏力病人缓解症状,效果不容置疑。

2,对病毒本体效果有限,非特效药,谨慎乐观不能放松对病毒的警惕。

3,本质上与藿香正气(缓解乏力伴肠胃不适)、金花清感、疏风解毒等中成药在同一水平,不能因为在说明书里加上新冠两字过分吹捧。(谨防被资本家利用或造成反作用被捧杀)

4,事实证明中医药的效果可以被现代临床统计学研究和证实。可以被张文宏、钟南山等现代医学大佬理解。希望推广验医验药,让听不懂阴阳五行的西方世界认识到中医的好处,让中医走向世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如何看待钟南山院士表示连花清瘟治疗普通新冠肺炎有效?这意味着什么?钟南山院士作为中国呼吸病学领域的权威专家,他的观点自然备受关注。当他公开表示连花清瘟对普通新冠肺炎有效时,这确实是一个重要的信息,需要我们进行详细的解读。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钟南山院.............
  • 回答
    钟南山院士关于中药对新冠肺炎有效性的观点,是一个备受关注且具有复杂性的议题。要全面看待这一观点,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科学证据、传统医学的价值、临床实践以及公众认知等。一、 钟南山院士的观点及其背景: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钟南山院士提出的具体观点。他及其团队在中医、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方面做了大量.............
  • 回答
    钟南山院士团队关于连花清瘟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结果,确实引起了广泛关注。这项研究发表后,关于其疗效和临床意义的讨论也从未间断。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深入分析。研究背景与目标首先,理解这项研究的背景很重要。当时正值新冠疫情早期,全球对病毒的认识还在不断深入,有效的治疗手段相对匮乏。在.............
  • 回答
    钟南山院士荣获英国爱丁堡大学杰出校友奖(Edinburgh Medal),这无疑是一项殊荣,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作为一名在医学领域享有崇高声誉的学者,尤其是他活跃在抗击疫情一线并提供重要指导的形象,让这一荣誉的背后蕴含着多重意义。首先,我们得认识到爱丁堡大学作为世界顶尖学府之一,其设立的“杰出.............
  • 回答
    关于钟南山院士关于连花清瘟治疗新冠疗效的说法,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尤其是在公众关注度极高的情况下。要全面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理解,包括科学研究的严谨性、临床实践的应用、以及信息传播的复杂性。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科学研究是动态发展的过程。 任何一种药物的疗效,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
  • 回答
    钟南山院士关于“中国的零传播政策并非高成本做法”的论断,无疑触及了当前疫情防控的核心议题,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与思考。要理解这句话的深意,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国的国情以及更宏观的经济社会发展层面进行剖析。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任何一项公共卫生政策,无论其目标是什么,都会伴随着一定的经济和社.............
  • 回答
    对于钟南山院士获得共和国勋章一事,网络上出现的“群魔乱舞”现象,其实反映了当下社会信息传播、舆论环境以及个体认知多元化等多个层面的复杂性。要理解这种现象,不妨从几个维度来细致地剖析。首先,荣誉与争议的天然共存。共和国勋章作为国家最高荣誉,授予对象通常是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钟南山院.............
  • 回答
    黄秋生对钟南山院士的评论,确实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和讨论。要详细地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黄秋生是谁?首先,了解黄秋生的身份和背景是理解他评论的基础。黄秋生是一位香港知名演员,以其精湛的演技和直言不讳的性格著称。他曾多次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等重要奖项,在香港乃至亚洲都有着相当.............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科学研究与一线实践在应对公共卫生危机中的不同角色和重要性。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细致地解读高福院士的论文发表工作和钟南山院士的忙碌实践工作,以及它们如何共同为当前的防疫贡献力量。高福院士的论文发表:科学前沿的探索与知识体系的构建首先,我们来谈谈高福院士。作为一位杰出的病毒学.............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合作,华米科技牵手钟南山院士团队共建腕部联合实验室,这背后的意义和潜在影响,我觉得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好好聊聊。首先,这是科技与医学跨界融合的典范,而且是真正有分量的合作。 咱们都知道,钟南山院士的团队在呼吸疾病、公共卫生领域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深厚的专业积淀。而华米科技(Am.............
  • 回答
    华米科技和钟南山院士的合作,在我看来,无疑是科技与医学领域一次非常有分量的跨界联姻,尤其是在当前大众对健康关注度空前高涨的背景下,这次合作的战略意义和潜在影响都值得深入探讨。首先,我们可以从合作的“人”和“事”两个维度来理解。从“人”的角度看,钟南山院士的加入,为这次合作注入了巨大的公信力和专业权威.............
  • 回答
    对于博主沈佳欣发布的“质疑钟南山院士”系列言论,我认为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这其中涉及信息传播的边界、公众人物的言论责任、科学权威的维护以及社会心态的复杂性。首先,沈佳欣的身份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重点。她自称为“女演员”,这意味着她拥有一定的公众影响力和粉丝基础。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任何具有一定知名度的.............
  • 回答
    关于清华网研院钟莹博士疑似利用实习机会对30余名实习生进行PUA并侵占论文一作一事,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作为旁观者,我们从现有信息出发,尝试梳理和分析一下这件事可能涉及的多个层面。首先,让我们来剖析一下“PUA”这个词在语境中的含义。在这个事件中,如果属实,那么“PUA”可能指的是一种精神控.............
  • 回答
    关于“群体免疫”这一概念及其对中国疫情发展的意义,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以下将围绕钟南山相关言论的背景、科学逻辑、社会影响以及未来可能性展开详细探讨: 一、“群体免疫”的定义与科学依据1. 概念解析 群体免疫(Herd Immunity)指通过疫苗接种或自然感染,使人群中对某种传染病具有免.............
  • 回答
    钟南山院士对辉瑞疫苗实验结果的评价,以及他强调“保护率不是唯一指标”,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这涉及到科学研究的严谨性、疫苗评估的全面性,以及公共卫生决策的考量。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一、 钟南山院士的评价:为何说“远远不够”?钟南山院士的“远远不够”并非否定辉瑞疫苗的有效性,.............
  • 回答
    钟南山院士提出的“医学和互联网都是解决痛点,都应‘科技向善’”这一观点,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指导价值。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和看待这句话:一、 核心论点拆解: “医学和互联网都是解决痛点”: 医学的痛点: 传统医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解决人类的疾病痛点,减轻病痛折磨,延长生命,提.............
  • 回答
    钟南山院士关于全球疫情可能延续到6月的估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我们对未来疫情走向的判断,以及可能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深远影响。理解这个判断,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如何看待钟南山院士的估计:1. 科学依据与专业判断: 钟南山院士是中国乃至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呼吸病学专家,他在.............
  • 回答
    钟南山院士关于“中国疾控中心地位太低了”的说法,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观点,它触及了中国公共卫生体系的核心问题。要理解这个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分析:1. 钟南山院士的背景和立场: 医学界泰斗和公众偶像: 钟南山院士是中国著名的呼吸病学专家,尤其在SARS和新冠疫情中,他作为领头羊的角色,.............
  • 回答
    钟南山院士提出的“疫情恢复常态化的两个前提”,即病死率下降到约0.1%和复制指数(R值)约在11.5之间,这是基于科学的流行病学模型和对病毒传播规律的深刻理解得出的判断。要理解这两个前提的意义,我们需要分别拆解它们,并结合当时的疫情背景来审视。一、 病死率(Case Fatality Rate, C.............
  • 回答
    钟南山院士提出的关于“全国 80%~85% 人口接种疫苗后且病毒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才可以完全开放”的观点,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一观点,需要从多个层面去深入分析。一、背景与出发点:科学的审慎与对生命的尊重首先要明确钟南山院士的身份和他的出发点。作为中国顶级的呼吸病学专家,他长期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