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汉服里就没有清朝形制,因为清朝汉人的服装已经被武力强制满化,除极少数汉服中的某些特征被侥幸保留之外,汉人的衣冠体系几乎被彻底摧毁、满化。
其次,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的人还是能分得清美与丑的。且看:
这还用比吗?恕我直言,就算一个5岁小孩,也能明显发现最后一张图和前面几张相比显得不伦不类。
大家都知道自明亡清兴后,中国在很多方面都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光速大倒退,其中“美学崩塌,审美退化”就是之一,不仅一落千丈,甚至差点退回到原始部落水平。
下面放几张图,我相信即便没有接受任何美术教育的人都能做出选择。
首先我们来看,清代女子服饰。(注:这些都是19世纪的服装,年代不太久远,布料和色泽都保存完好)
不好意思....我真的不太想把它们穿在身上...
如果可以有其他选择的话,我是绝不会穿的。
古人不是傻子,也深知美丑,本来清军入关后,大半个中国已被占领,汉人已经接受了改朝换代的事实,归顺满清,结果大清突然下令剃发易服,强制人民穿满服、剃头。导致本来已归顺的地区的人民一下子又揭竿而起,宁愿死也不愿意剃发易服,可见大清的服饰是有多么让人厌恶。现代人虽不理解,可当时的中国人是真的会为了一件衣服而赴死的。
1636年,直隶定兴县被清军攻破时,一位叫“鹿善继”的儒臣本无守城之责,却仍率众入御,血战七日,城陷身死。
临死前,满洲士兵令他交出明朝官服,鹿善继大骂曰“天朝鹿太常衣肯覆羯狗奴耶!”。
对了,他是蒙古族。
曾有朝鲜使者访问清国时,在路上碰到一个清朝读书人,那位读书人看到这位朝鲜使者仍穿着大明衣冠,便问他:
“服此服,乐乎?每念剃头之痛,直欲无生云矣!见老爷们所着衣冠,不胜钦羡,吾之所著,即与牛马何异?”
(你穿这个衣服快乐吗?我每想到剃发的痛苦,简直没有活下去的欲望。看见你们穿的大明衣冠,不胜羡慕,再看看我穿的,和牛马有什么区别?!)
家喻户晓的明末思想家顾炎武在当时有《断发》诗云:“一旦持剪刀,剪我半头秃。华人髡为夷,苟活不如死!”(髡:指把头发剃秃)
现在外网的韩国人疯狂污蔑汉服抄袭韩服,韩服才是汉服之宗,而当有中国网友反驳或科普时,韩国人立马把满清时期的中国形象发出来说“这才是你们中国人的传统样子!”,倒也不能怪韩国人无知,毕竟我们不能要求一个外国人对中国的服饰演变有过多了解。很显然,从近代至今,在外国人眼里,中国人的传统形象一直就是猪尾辫+蜈蚣服,这一切的一切,都拜咱大清所赐。
咱大清还有一个习俗影响了汉人,那就是扁头。尤其是在北方,很多小孩生出来家里就让把小孩头给睡扁,造成小孩头部发育畸形。在知乎上也经常能看到很多人提问“父母从小把我的头睡扁了,怎么把头型挽救回来?”
那么这个扁头习俗是怎么在中国推广的呢?这又该拜咱大清所赐了。
跑题了,现在重新回到服饰上。
现在再来看看,明代女子服饰(以下全部为现存文物,非现代商业设计汉服)
由于满清禁止汉人制作、穿着、贩卖、私藏汉服并加以收缴、销毁。现存的明代服饰数量少之又少,且损坏较为严重,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这些明代服饰,都是在剃发易服浩劫中侥幸流传下来的,实为不易。
汉服之美,连朝鲜、日本都为之惊叹,不过中国的他们汉服可不他们想穿就能穿的,得中国赏赐给他们才行。下图为明神宗赐给日本上杉景胜和丰臣秀吉的汉服,现在都保存在日本。
我相信把满清服饰白送给日本人,他们也不会要的。
下面是明朝官员和同时期的朝鲜官员服饰,李氏朝鲜衣冠完全承袭大明。
1637年,皇太极武力迫使朝鲜在南汉山城缔结城下之盟,同时敕谕朝鲜,希望和日本进行贸易,这个消息被日本得知后,日方回复:“中原,天子国;彼虏,小丑也!”不过此时皇太极尚处于全盛时期,对此他也不怎么在意。
当时的皇太极怎么也不会想到,300多年后,他的后代——某位末代皇帝,居然认了日本“天照大神”当亲祖宗,不仅把日本三神器迎回家,当成祖宗并加以供奉,还在长春修建“建国神庙”,每逢初一、十五都祭拜,并下诏书说什么:“满洲国受天皇陛下之保佑,国本奠于惟神之道,政教明于四海之民崇本敬始之典,万世维尊。”令全东北人民供奉....我都替皇太极感到丢脸啊! 咳咳,又跑题了。
当然,人的审美各有不同,有的人审美高,而有的人天生就喜欢丑的,至今不也有一些人觉得猪尾辫很好看吗?对于这种特殊的喜好,我是十分理解的。
但你自己喜欢就罢,不要强迫别人去接纳你喜欢的东西,接受你喜欢的服饰(发型)虽然这种事情在300多年前已经发生过一次了。
对了,下面这个裙子有现代商家的复刻版。
最后再来一张对比:
对于评论区这位大哥,我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延伸阅读:
关于欧洲画家笔下的中国明清形象对比,以及明清易代后,“大明孝子”——朝鲜人对中国从敬仰到鄙视的心态转变↓
满清对其他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
因为不是汉人的服饰。满清服饰是满人的装扮,从来都不是汉人的。
清朝服饰最大的问题就是丑,丑的惨绝人寰。只配做僵尸服。
外国人觉得丑到可以直接拿来骂人,到现在,西方那些人辱华还是拿着满清说事儿,比如猪尾巴————当然,满清亲切的称之为老鼠尾巴(金钱鼠尾),听上去半斤八两,都不是啥好词儿。满清统治者还经常把侮辱当成赞美听,分不清好赖话。
汉人也觉得丑。丑到宁可掉脑袋都不愿意剃发易服。满清入关时公开发布政令:“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一人不剃,全家斩;一家不剃,全村斩”。他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执行的,杀的人头滚滚、血流成河。多少人宁可掉脑袋都不肯剃发,那个衣服发型实在是太丑了,顶着这么丑的猪尾巴,活着没法见人,死了没脸见祖宗。你说得多丑!!让那么多人宁可死都不肯换的衣服得有多丑!
而且吧,满清服饰是从小丑到老,无论大人小孩,衣服全都丑。清朝女童的打扮跟男童一样,也要剃成金钱鼠尾,光秃秃的大脑门子,脑后一根小辫子,要多丑有多丑,唯一的区别就是女童的耳朵上有耳朵眼,用来带耳环,如果是汉族女童,还要裹脚,裹成残废那种三寸金莲。你还别杠,你要是杠,我就放老照片,4D数据库修复版 。
满清成人的衣服更丑,你只能想起一个词:沐猴而冠。谁穿谁丑,无一遗漏。活人穿上也像僵尸,晚清老照片满天飞,可以去搜来看看,清朝的人精神面貌都猥琐呆滞僵硬,要是不巧拍的是夫妻照,就跟阴婚似的,看一眼毛骨悚然。注意看女人的脚。那些杠满清禁止缠足的能不能闭嘴了?
最后这张照片里的女子穿的是诰命服饰,说明这位女子是有封号的体面人。就算这二位体面人穿的已经极尽奢华,效果也是如此的一言难尽,不忍直视。。。
看见没?满清服饰发型是世界公认的丑,反人类的丑,这么丑的服饰早就该消失。我们恢复汉服,为啥要收这么丑的东西?嫌丢人丢的不够么?
民族问题不聊,主要就是丑。最神奇的是最近越南韩国各种偷中国文化服装,你和他们对线,他们就给你发满清服饰发型说这是你的。神奇不?
我来整两句国际层面的。
以前看到这种日韩宣称我国传统文化属于他们的时候,我也对他们嗤之以鼻。但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单方面宣布让我开始困扰,这种明显属于我国的东西他们怎么那么想要,说的好像真能抢走一样? 我们可是有真实历史撑腰的!
等我在网络上和现实里接触了外国人后我才明白。日韩可不是在单方面宣布哦,他们是在向除了中国以外的世界上其他国家宣布这些东西是他们的,至于我们中国人怎么想,他们根本不在乎。在外国人尤其是曾经的列强国眼中,中国人是清朝模样。外国人中大部分真的以为中国人就是那屈辱的模样,因为他们现实里只见过晚清移民,媒体上只见过旗袍马褂辫子头和东亚病夫。另一部分人,知道中国曾经辉煌的形象,但他们竭力宣传中国人都是清朝模样,这样中国人就永远被打上愚昧落后的标签,有利于维护他们种族高人一等的地位。
所以日韩向除中国以外的国家宣布汉服属于他们,日韩的小算盘和西方的文化战战略一拍即合,就是要让你中国人的形象永远停留在清朝。你们猜"眯眯眼审美"是不是这个战略的一部分。
所以谴责日韩根本没用,别人就是来抢你东西的你跟他吵有意义吗? 只能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不妨去看看<长安十二时辰>,非常考究地还原了唐朝的人文风景,说句难听的,你看了后会觉得"卧槽,真像日本"(废话,因为是日本拷贝山寨了唐朝)。唐朝时日本派了遣唐使复制了唐朝的文化,完完整整地传承到了现在,而我国却还是把清朝服饰当成自己的文化符号来代表自己。汉服爱好者穿个喜欢的衣服就一堆人在网上指指点点,怪不得韩国人也叫嚷着汉服源自韩服。
中国人的文化印象应该是由我们自己定义的。就跟眯眯眼一样,西方和日韩本着"列强无不怀念大清"把咱们中国人画成拍成旗袍马褂辫子头,你不能真就以为自己那样了。把自己打扮成清朝模样永远文化战上当狗。
其实近年来中国人的汉文化意识略微是有点复苏的迹象了,清宫剧没有以前那么多了。从电视剧到动漫再到游戏,汉服比例逐渐增加。
只可惜弘扬清朝文化的原神一出,完了,全完了。它代表我们承认自己形象了。
瞧瞧人原神里的华夏帝王,剪头发留辫子
再瞅瞅人这浑身上下除了紧身衣只有一块布料也要彰显的厂字领和蜈蚣扣
作为对比再看看其他国产游戏:
王者荣耀
忘川风华录
怎么别家都是汉服魔改(当然很多也不乏其他民族服饰,唯独米哈游全璃月人满服啊?
最后这个板块说说我不能理解的。
我很费解为什么我只是陈述了清朝做过的事情,会引来一个21世纪的这位朋友的谩骂呢。难道在他心里我陈述大清的事实就等于骂他?
还有这个。。。不喜欢原神等于mg。
你们有听过日本有吴服圈,韩国有韩服圈吗?对日本人韩国人来说,这些就是他们司空见惯的民族服饰,犹如我身上的夹克一样,本来就不需要特意成立一个圈子。而汉服之所以沦落到现世要专门有个圈来保护宣传它,不就是因为满洲贵族造的孽?在清军入关后,满洲贵族和一帮走狗汉奸以屠城等极其残忍暴力的手段废止汉服,迫使汉人穿着满洲服饰,还剃了汉人的头发,变成耗子尾巴。此等耻辱,就是日本入侵之时都没有遭受过的!还好大清亡了,一则剪辫令割去了广大汉人蒙受两百七十年的耻辱,可由于中国已步入近代,在西方近现代服饰的冲击下,汉服终究没有飞入寻常百姓家,以至于到如今,汉服依然是小众文化。而马褂和耗子尾巴,也成了国外对我国的刻板印象。在这种悲剧之下,汉服圈又怎会欢迎清朝服制。好比你问搞汉语言研究的人,问他们为什么不接受协和语?你看看他们会不会揍你?
胡运古来无大安,人心犹忆汉衣冠。
历史遗留问题,朝鲜肃宗毕竟不是中国人。不排斥难道韩服能留到今天,有时候中韩还能炒成一团。
建虏入据中原,天下举将左衽,当此时不欲染彼胡俗志士,避地东来,其数甚多。
清朝的种种问题,如”民族“,”非中国“等问题,都已经是四五百年前的老争论了。清朝的服饰与当时衣冠制的对立当时就已经很明显了,清朝皇帝带头掐架,古人愤怒起点。
明天理,正人心,使衣冠之伦,得免为被发左衽,不与夷狄禽兽同归者,赖有大老(宋时烈)之力也。
所以,这是老问题,现在能讨论,相比清代是莫大的进步。连古人都搞得清,哪些是汉人朝代,哪些不是,叫”种族“或”民族“都没有影响,所代表的”文化“就是不同的。东亚各国在清代排斥”满洲衣“,已经是可以发表论文的话题了。不是现在有人排斥,几百年以前的日本和朝鲜有人说话比今天难听多了,只是当时清王朝没有记录到。天然对立的东西罢了。
以我衣冠礼容,屈膝于犬羊之庭,追念皇明盛时,感愤之怀,自难抑也。
文明就是这样,先进的一定会淘汰落后的。
丑的衣服,就会被淘汰。
穿丑衣服的人,就会绝种。
从来不会因为什么满清统治了300年,它丑爆了的衣服就可以流传下去。
反过来,改制来的旗袍,也不会因为民国只有几十年,就没人穿了。
没有哪个文明中的元素是永存的,只要它丑,早晚的事。
好看就是好看,难看就是难看。
文明一直在进步,丑就是会被历史埋没。
从这个尺度上来说,达尔文说的从来没有错。
我们影响不了拜丑教徒,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不穿难看的衣服,
这样,可以让达尔文说得更对一点,让拜丑教徒灭绝得更快一点。
因为汉服到明末就断代了,清朝没有汉服。
排斥侵略者的服装形制有问题?
大清跟我们汉人有什么关系?我们尊重少数民族同胞的文化有什么问题?
很多清汉女装,本来就是商家拉着汉服标签扯大旗。
喜欢满文化就是喜欢满文化,满族的行裳我也挺喜欢的,有什么不好承认的。
挂着羊头卖狗肉,就强行汉服呗。
清代有区别于之前的衣冠服饰制度。
埃及的阿吞神是最早的一神教信仰,但你也不能把后来希伯来人的上帝硬是按到阿吞神头上,虽然希伯来人的确抄袭模仿了阿吞神,才有的一神教。
相比于满族服饰,朝鲜服饰更接近于汉服,那也不能直接把韩服并进汉服里吧。
文明间借鉴模仿是正常的,正常谈论文化交融是很正常的。
但是妄图把另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强行认定为是自己民族文化的这种行为,无异于是强盗。
故意去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隔阂。
剃发易服,本来就是强制满化,清初满族服饰还在完善阶段,自然会吸收临近的蒙汉元素,等中后期定型后,全国绝大多数民族都是以满文化的标准来演化自己的服饰。
在古代夫为妻纲的时代,一切都有丈夫跟儿子主导的时代,男装变了女装怎么可能不跟着变。
汉族女装在清朝有着一个明显的演变趋势就是满装化。
这种强制同化行为,得到的本来就是偏离自身民族文化的畸形产物。
汉服是传统民族服饰【传统】【民族】
清代服饰,汉族是穿了两百多年算是传统的,但那是汉民族的文化吗?
某些人大汉主义思想太严重了,一说汉就必须代指中国,一说汉服就必须是所有朝代都要有。
汉族只是五十六个民族之一,汉文化就是汉文化,是汉族关起门来自己的文化,不是代表五十六个民族的中国文化。
现在蒙古服饰不也在移除满文化,复兴本来自身的蒙古文化。
国内任何真正想发展自己民族服饰的民族,剔除掉清代异服影响是必走的一步!
特别是像汉族和蒙古族的服饰,几乎是被清代剃发易服影响最严重的。
剃发易服。可不是简简单单的换件衣服。
与满清服饰一起到来的还有大规模屠杀。
如果日本人为了强行推广丑陋的月代头,搞了江阴大屠杀,嘉定大屠杀,大同大屠杀,广州大屠杀等等。
你还去留月代头
贱不贱啊!
把另一个回答下的内容搬过来吧。
首先说一句政治不正确的话:汉族及汉文化是中国及中华文化的缺省设置。就像word中默认的字体颜色是黑色,不需要特别说明一样。所以,只要不是特别点明是哪个民族,一般提起中华民族的“传统”,就是指汉族。
当然,这句话只能咱们老百姓说,官方是绝对不能这么说的,只能悄悄的去做。比如到了春节,就会说,“又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尽管实际上,很多少数民族是不过春节的,他们有自己的新年。
无他,汉族在全中国,无论是人口还是文化还是占据的资源(财富、土地、暴力等等),都足以碾压其他任何少民。因而,尽管现在有人嚷嚷汉族人口比例减少,尽管满族这几年人口多了超过1000万了,其中还包括不少像“马××”这样新归附的,也改变不了汉族占据绝对主体的这个事实。
那么满族这一个小民族的传统服饰,自然不能把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都代表了?
以上是一个现实原因,还有一个历史原因。
题主在问题中提到“清朝服饰”,那么这个清朝服饰历史上是怎么在全国推广的呢?是全国人民自愿的接受么?
只能说,清朝服饰能够在全国推广,是清初血腥的“剃发易服”的结果,这一点,雍正四爷说得明明白白,“况我朝席祖宗之鸿业,奉列圣之成规,历代相承,已有百余年,岂有舍己而从人,屈尊而就卑,改易衣冠之理”,明白了么?这是尊与卑的结果。当主子的(满清贵族)凭什么要穿奴才(汉人)的衣服?所以只能让奴才去迎合主子,穿主子指定的衣服!
所以,清朝服饰,对汉族来说,就是“奴才装”。如果题主你把经过那一屈辱血腥过程,强行推广的清朝服饰看成中国的传统服饰,那么我请问:你这是不是要表达,我们汉族人还有其他少数民族就是下贱的“卑”呀。合着奴才装才是汉人的历史标准样——合着汉族的历史就是做奴才的历史?
这也是汉服运动的一个诱因。
==========
有些人可能会说:大清国都灭亡100多年了,怎么现在才想起搞汉服运动?辛亥革命也没见去搞啊?
答:要搞明白,辛亥革命是不彻底的革命,没有充分地深入到基层和底层。
而民国,特别是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之后,中上层根本就是原满清官僚和他们的合作者,有些地方甚至连旗饷都照发,溥仪等还能继续大摇大摆的住在皇宫里,享受补贴待遇——袁世凯自己就是满清的臣子出身,基本盘很大程度还要依赖于原满清的一些势力,他既不会,也不能和满清切割得太干净,否则岂不是割到自己头上了?
而那些激进的革命党人呢?因为当时中国可谓是国难当头,所以当务之急是救国图存,而不是其他,在这一背景下,他们要么主张全盘西化,要么主张日化——尽管他们的主张放在今天就是政治不正确,但可以理解,因为当时中华民族是全面落后于时代了。
所以在辛亥革命之后,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汉服运动,只有些小打小闹。特别是,搞汉服运动的很多人因为不识字,没读过书,不了解汉族服饰曾经的历史,只能拿戏服充数。(结合现在反汉服的,说汉服就是戏服的, 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识?)
==========
有些人可能会说:日本怎么没有“和服运动”?
答:日本是没有。但日本的历史上,也没有某个异族拿着刀跟日本人说“留发不留头”啊。
==========
有些人可能会说:一件衣服,至于这么上纲上线么?
答:至于!
大清国作为一个政权虽然灭亡了,但是他的遗毒,特别是“剃发易服”的遗毒还在。
正因为基于历史上的“奴才装”马褂改成的“新”唐装跳出来,变成了“中国的历史装”,甚至还有一帮大人物穿着举行国际会议(这就是一个信号,在说明“历史中国人的标准形象就是梳着猪尾巴,穿着马褂打千请安的满清民众”),所以才有“汉服运动”跳出来作为文化上的“拨乱反正”。
如果没有1990年代的“辫子戏”、“清宫戏”的铺天盖地和“新唐装”招摇过市,也就不会有汉服运动反弹了。
==========
有些人可能会说:衣服就是衣服,能代表什么?
答:代表着一个文化符号。
就像你看到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就会联想起美国,而不是仅仅觉得它是一瓶糖水一样。特别是两种可乐登录苏联、朝鲜,并打开市场的时候。
至于为什么清朝服饰不能作为传统服饰?再加上一个原因,因为中国人对外输出的形象中就有“古老文化、历史悠久”这一项。既然有“古老文化历史悠久”这一项,怎么能没有视觉形象作为对应呢?
而如果把清朝服饰作为这一形象,那就是说,中国历史只有满清三百年了。特别的,在1990年代,这一形象还就是“金钱鼠尾+马褂”。如今将它替换掉,才是回归历史。
==========
有些人可能会说:衣服服饰本身能承载啥东西?所谓的承载都是人为强加的。
答:如果衣服服饰承载不了啥东西,那么马褂又是怎么跳出来的?
如果衣服服饰承载不了啥东西,那么满清当年为啥一定要“剃发易服”,并说“岂有舍己而从人,屈尊而就卑,改易衣冠之理”?
如果衣服服饰承载不了啥东西,那么日本鬼子当年侵占了朝鲜,为啥要强迫朝鲜人改穿日本服饰?
如果衣服服饰承载不了啥东西,为啥德国现在一定要禁绝纳粹服装,哪怕是某些人cosplay都有麻烦?
==========
有些人可能会说:那中山装岂不是更能代表民族服饰?
答:不矛盾啊。中山装代表的是近现代的服饰,可中国的历史只有这个近现代的一二百年?
==========
有些人可能会说:你懂汉服历史么?你知道汉朝唐朝明朝的服饰都有不同么?并且相应的配饰与发型也不同
答:不重要。汉服就是个文化符号,文化符号就没必要非常精确,差不多就可以。就像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虽然是美国文化的一个符号,肯定代表不了全部美国文化一样。
汉服是什么样子不重要,汉服是不是戏服也不重要,平民穿的汉服放在过去是不是大逆不道也不重要。
他就是一个为历史正名的工具而已。
就像“文艺复兴”,没必要真要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时代的文艺一样。
就像复活希伯来语,也不是复活到古代犹太王国的语言,只要能为现代以色列国家正名,就足够了。
汉服同理,是否真是汉唐宋明的复刻版并不重要,只要不是象征着征服与奴役的“金钱鼠尾+马褂”就可以了!
==========
有些人可能会说:只是个“符号”,还“没必要精确”,那为啥你批判的清朝服饰、新唐装不能作为“民族的代表服装”?
答:因为“清朝服饰、新唐装”,他所蕴含的历史背景是“剃发易服”这一血腥的历史过程。
就像个人想了解日本所以学习日语,这是个人自由,但是日本鬼子规定强制“必须学日语,不学就杀头”这样的,就一定要被批判和否定。
当然,什么样的人都有,不排除某些人就是觉得自己适合当奴才。
==========
有些人可能会说:清朝马褂也不是清朝才有的,在清朝之前的东汉魏晋就存在。清长袖马褂就是明代对襟衣blabla(详见回答下的评论)
答:这位网友,你说的很对。
但这不是一个“服饰的历史源流”的问题。
因为清马褂是伴随着的是满清入关之后的一系列血腥的政策才最终推广开来的。
这才是大家对他反感排斥的原因。
就像“zhi na”这个词,在日本侵华之前,这个词是中性的,并且早就存在,我记得最早出现在汉译的印度佛经里面。甚至有网友说,孙中山先生给别人的信函中,就多次提及这个词汇。、
但现在你说“zhi na”,毫无疑问会引起中国人民的怒火。为什么?因为伴随着日本侵华,“zhi na”这个词就变成一个蔑称。所以,中国人听到这个词就会火冒三丈,而不会去探讨这个词的渊源是什么。
马褂同理。
如果清朝入关没有一系列的血腥暴政,而是采用温和的手段“剃发易服”,那么也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弹了!
总之,汉服运动之所以存在,不是因为马褂是否原来就有的,而是因为他是征服者强加给被征服者的。
而作为一个积极渴望民族复兴,重现辉煌的普通老百姓,我得说,不管过了多少年,征服者对被征服者使用血腥的手段强加的一切结果——包括猪尾巴、马褂以及其衍生的东西,都应当被清算干净,斩草除根,永绝后患。任何征服和奴役,任何外来的侵略和强加的耻辱都是不合理的,都是要被彻底消灭的。征服者和侵略者也许能得逞一时,但最终他们采用暴力血腥手段留下的一切,都应当被消灭,必须被消灭,而且一定会被消灭。
==========
有些人可能会说:反汉服的人很多。很快就有人来骂你。
答:这要看情况。
正如“汉服圈”内派系林立,“反汉服”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
一小撮是属于仇汉的,这些“人”就不要去在意了,因为汉族存在这一事实就让他们厌烦,反汉服只是他们反汉族的一个借口。这类人的数量很小,不需要关注和理会。
有一些人是反“汉民族主义”,这是因为当年“复兴汉服”就是基于一系列的事情,所以,导致“复兴汉服”这一运动从产生的第一天,就与“汉民族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很多“汉服圈”的成员在宣扬汉服的时候,都同时夹带“民族主义”,特别是,他们夹带的观点,很多是和主流官方宣扬的是相悖的。并且他们的理念在现实中也不具有可操作性,甚至很荒谬,比如有些人甚至喊出“排斥少数民族”的口号。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去推销汉服,你觉得大家会买账么?有些反汉服的网民,反的不是汉服,反的是“汉民族主义”。他们往往在网络上经常和“汉民族主义者”对着来,本着“对方支持的我就要反对”,他们也反对汉服了。
而更多的人“反汉服”,仅仅是因为逆反。他们很可能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汉民族主义”,或者就是知道了,也不以为然,但他们反感“汉服圈”的那种灌输和说教——想想看,大家上学期间,如果有老师在你面前叨叨,扯一些大道理,你心里什么滋味?所以,他们反感汉服,也是因为不愿意听“汉服党”们的说教。在他们眼里,不就是一件衣服么?我爱穿就穿,爱买就买,你管得着么?你却非要上升到那么个高度,好像不穿你的服装就很low了。那你爱上哪玩就上哪玩去。
所以,大家看,除了第一种人,后面两种真的就反对汉服么?至少,第二种,就算他们不赞成,也要尽量争取他们不反对不阻挠,保持一个中立的态度。而第三种,完全可以拉过来嘛!
我个人觉得,制作汉服的人,并不需要天天把“汉民族主义”那一套挂在嘴边。只需要强调汉服的华丽壮美就可以了啊!只要更多的人愿意买愿意穿,让汉服被更多的人所认知和接受,就可以了啊。
我们天天批判辫子戏,可也要看到,辫子戏首先没有枯燥的说教,虽然刻画了不少满清时代的“GCD员”,但也刻画了满清时期的某些贪官污吏,而刻画成“GCD员”的满清皇帝和官员,也不全是伟光正,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让观众看得比较真实,所以才能够铺天盖地的覆盖荧屏,人家不需要跟观众科普清朝历史,但就通过推广辫子戏,清朝的形象就悄无声息的在大众心目中发生了变化,至少不是那么丑恶负面了!
还有美国大片。美国大片,里面的美国政府全是伟光正么?显然不是。甚至很多时候,美国政府在片中的形象就是滑稽小丑或者邪恶boss。但看完了美国大片,观众却往往受了一遍“美式价值”的教育,人家不知不觉的就把价值观传输给你了。这就是润物细无声。美国大片有没有人跟你枯燥的政治说教?几乎没有吧?
同理,你看日本动漫,日本动漫还跟你科普日本历史了?还跟你介绍日本日常了?可以说,不会专门跟你介绍。但通过翻阅日本动漫,日本的形象,不论是历史的还是当代的,就在读者脑中形成了日本的形象,无论历史的还是现实的,真实的日本社会是什么,反而不重要了。
汉服的推广也同理。
我觉得,推广汉服,要争取更多的人,还需要采用温和的手段。特别是不要绑定太多的“汉民族主义”的元素——欲速则不达。一步一步来比较好。
反人类奴隶制匪帮屠夫的服饰,不应该排斥?
有个人把你父亲杀害,把你母亲侮辱,还强迫我们乡亲父老剃头发穿异服,见到这个异族还要喊声爹。
N年以后,我们奴隶翻身重新成为国家的主人。
有人大放厥词,说,你们汉族人为什么不尊重我们?为什么要排斥我们?居然还不承认我们改造过留下的服饰,你们都是群什么人?怎么心胸这么狭隘,怎么都不懂团结友爱?
我只想说一句:去你M的。
不是排斥,而是清朝形制一直有流传,沿用。用不着你排斥,它一直立得好好的,只是穿的人少了。
而清朝以前的被砍断了(主要是明制),所以清以前的汉服形制是需要去研究,整理,复原才能做出来的。而且由于汉服本身的期望是能够找出一个代表汉族的服饰符号,清朝的形制是用行政暴力施加而来的,严格来说是杀头杀出来的,所以代表性是有些弱的,过去是因为没有条件(譬如战乱,文物缺失,国家穷弱,因而无从复原),现在则赶上中国复兴的顺风车一切条件都成熟了才发展起来。
所以各位不要觉得汉服是暴发户现象,它背后有有一个核心诉求。
是已经正在崛起的中国,对于自己在文化形象符号上的选择。
清朝对于中国人不算太美好的历史记忆,甚至恶名昭彰。又为什么要必须选择清朝做代表呢?再者,长衫马褂还在穿,旗袍也从来没人去禁止,汉服几乎是从一根火苗成长到今天这种规模的。这就不是靠炒作能做到的,这代表一种需求。汉族有这个需求,希望有一个自己更喜欢的形象。而且这部分人不少。你说你没被代表,问题是也没逼你穿啊,汉服一直都是以一种不那么被认知到逐渐被认知的方式发展到今天的,认同它的自然认同,不认同的不穿就是了。
所以不要再乱贴什么破坏民族团结的帽子,搭不上。
还有人说国家为什么不禁止,国家是吃饱了撑的去管这种事,人家做传统服饰,是需要文化研究做底子的,做的好的甚至可以开题做报告,办展览,是很有意义的事吃饱了撑的去禁止?给人落打压文化的口实?再者汉服这么多年来都是良性发展,极端的民族主义者根本是被排挤的,汉服也基本被明制给统一了,往越来越形制严格,考据严谨的方向走了,这是成熟的表现。你有什么理由禁止?
担心极端民族主义?哥们,别扯淡了,这就是个文化产业问题。
至于你说的不把清朝形制列入汉服,哥们,不是没有,而是有争议。没人否认清朝形制,因为它代表了中国几百年,现在只是大家在找更有代表性的,你认同就认同,不认同就不认同,搞这么复杂干什么?
补充一下:
评论区反复横跳有意思吗?
汉服圈的标准?你说的汉服圈是几年前的?十年?二十年?好家伙,我就没见过哪个人管国家宝藏的东西叫影楼装的,都是好评,很多还还要求商家跟进,你自己树个靶子自己打有意思吗?
早年乱七八糟,废话,从一无所有到体系完备,你觉得有人会给你送过来吗?都是踩坑踩出来的。
还羞辱起做服饰复原的了,许多做汉服的都是从无到有,因为拖满清的福,没有现成的明代服饰制作工艺,流程,和文物大量流传,没有,很多是完全空白的。
怎么裁剪,怎么缝,留多长,放量多少,,用什么料,配什么衣服,,,,对不起,全失传了。早年你只能对着文物图片,画像,还有抠抠搜搜的一些照片复原,连一件实物都没有,你告诉我怎么复原?
衣服不说,单说巾帽,几乎就没法复原。因为很多巾帽很难留存下来,有些是用动物毛发做的,譬如网巾,就是用马尾。埋土里根本保存不了,很多出土就剩一个网巾圈了,搞的文物发掘记录一头雾水,以为是什么玉环。
再者道袍,道袍是两侧特殊的折扇结构,是很精妙的设计,但早年没这个认知,统一称为长袍。这就是断代带来的结果。
再譬如老人巾,这东西在电视剧里就是个硬坨坨,其实是布面的,很轻巧的东西,折叠出来的。汉服爱好者整出来了,你以为有人给你做好?
还有乌纱帽在明代各个时期的演变,很多爱好者都自己实验,这些都非常难,你面对是已经失传的工艺,和所有制作体系
这都不容易,因为拖满清的福都被禁绝了。
都是心血,都是爱好者踩的坑,一句都是古人的来否认这些人的心血?
那就别怪我批评你了
就好像我搞事情反对你,不尊重你,你还要舔着脸过来附和我吗?你肯定不会这么做,对不对?
同样的,古代满清搞剃发易服这么反汉服,现代满清太君疯狂输出反汉服,那汉服圈何苦要附和满清形制呢?
汉服圈没必要得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对不对?
因为你无法给一个不存在的东西定性和归类,就比如你口中的“清朝形制”,毕竟众所周知汉服在满清断代和消失了。
至于你提及的“对满清厌恶的态度仿佛那个朝代是个该被剃除的毒瘤”,我觉得应该去问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毕竟没有人比这些革命烈士更懂满清。
满清的风格在整个东亚地区都是被排斥的
现在蒙古国正在搞“蒙古文化复原”,把满清元素取缔,复原成吉思汗时代的服饰
朝鲜和韩国就更不用说了
韩国在嫱外,经常用满清服饰才嘲笑中国
因为可能还要剃个头才是清朝服饰,
你应该问为什么酸甜相斥,为什么正负相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