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出问题公关策略
1,竞品角度
其他牌子也是如此,比如xxx,连海底捞都不如。
俗称:比烂
2,情怀策略
海底捞服务多好啊,厨师多帅啊,你们这样子,忍心么?
认错态度这么好,不点赞吗?
3,大旗党
以海底捞为出发点,提及食品安全卫生问题,然后进一步引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秩序啊,道德啊等问题,甚至拷问民族灵魂什么的。
当然,还有一种铁杆策略
海底捞就是卖毒药,我都愿意。
我这篇文,有几个观点:
我当然赞成,犯错就要惩罚。 但是如果不论错误大小,不论是否有悔罪弥补行为,不论是否有立功表现,一论死刑。 那么,世间也不再有秩序和公道。
不过,我做这个更新,不是来争论的。
我更新,是因为我发现一个大家会感兴趣的事情。
有人说,态度不重要,道歉不道歉无所谓,你就得倒闭。对我出的那个选择题,很多人表示不屑。现在我们看看绝不道歉,从不认错的 C 干了什么。新鲜出炉哦。
立此存照的诊断报告
犯罪现场
https://www. zhihu.com/question/2012 9390/answer/161467651
https://www. zhihu.com/question/2012 9390/log
(建议大家不要去更改那个问题。我们让他挂在哪里,多么光辉的形象啊,要鼓掌)
---------------以下为原文,不动一字---------------
我不是海底捞的粉丝。
那些超级好的服务,我觉得是不错,但也不至于让我去安利亲友。上点档次的餐厅,都差不多是这个水平。这也许就是一家二星级平民酒店,配了五星级的服务,所以给人特别深的印象吧。
至于吃完带走一颗西瓜,一点小事免单一桌的奇遇,我是从来没碰到过。
最重要的是,我觉得海底捞树立的口碑有点奇怪。总是“服务员多么贴心地服务”,“甩面小哥的舞姿有多么妖娆”。可是我是去吃饭的哦,我几乎没有听到有谁说过,海底捞的火锅有多么好吃。
如果我去听相声的时候,唯一评价是他那里的椅子很舒服,这是不是一种侮辱呢。这种搭配,商业上是成功的,但我不喜欢。
我不是来洗白的,这根本没法洗。错了就是错了,管理有漏洞,这是不可能洗白的。我要和你们一起来骂他。天天说服务好,这次被打脸了吧,基本卫生都做不到,还谈个鬼的服务?指责我是公关的知友,请帮忙知会一下海底捞,让他记得给我打款,因为我要来说点我对海底捞的新发现。
新闻里提到的几个事情,一不是「重大」,二不是奇闻。
因为看了海底捞的声明,我发现如果法制晚报的记者用点心,稍微学点食品安全概念,就不用费劲去卧底(且不评价这种行径),他就能找到更猛的料。他可以把时间留着去卧底下南派北派传销,暗访一下莆田系医院,不要光盯着没交赞助费的企业。
到哪里找呢?
到海底捞公司的官网。
3. 每个月的食品安全检查的处理公告
4. 点进最近的6月和7月食品安全检查的处理公告,可以看到下面内容
海底捞主动纰漏的这些问题,在我看来,与记者发现的所谓惊天大奥秘,没有太大差别。我随意扒几条下来看看。
红米,酸奶过期(7月公告第1条,5月第1条)
清洗水果盘未按照消毒流程进行操作(7月第8条)
未取得合格健康证上岗(5月第7条)
过期的食物原材料,消毒不按规定程序操作,这些问题的严重程度,比洗碗机机器内部的油污重要性更大,是真正的食品安全问题。卧底记者潜藏四个月发现的问题,还了不如人家自己公布出来的严重。只不过经过它春秋笔法一描述,公众更加感到恶心罢了。
其实,公众觉得恶心的问题往往没那么严重,公众没有感觉的事实往往潜藏巨大风险。这种认知的偏差,也正是我们这些人做点微小科普的意义所在。
这些海底捞公布自己官网上,给公众进行监督的内容,会导致消费者对海底捞失去信心吗?
不会的。
这么多年,请恕我见识浅薄,我只发现这么一家这样做,真是一股清流。这不是他们临时发布的,这是一个长期的制度。
发现问题不回避,不隐藏,而是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这恰恰是一家负责任,有担当的企业的做法。质量问题,贪污腐化的曝光,做内部通告来以儆效尤的企业很多。这样直接公布给大众的企业实在太少。我甚至很惊讶竟然有这样做的企业。
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特别是作为一家全国连锁品牌,有着几百家店面,几万名员工,出现这样那样的违规行为,是毫不奇怪的事。无论丑闻是被对手发现的,被媒体特意抹黑的,还是内部查处的,都说明企业管理还有漏洞,还有改进空间。难得的是,他们直接公布于众。
反过来讲,世界上也没有完美的制度。重要的是,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如何面对公众的监督和质疑。成熟的市场不仅需要成熟的管理制度,也需要成熟的消费者。
我不相信,在中国只有死不认错,才是应对公众事件的唯一法宝。
事后,海底捞行动迅速地发布致歉信,公布处理方案。海底捞在这件事上的回应,处置合理,不媚上,不迎下,堪称公关典范。这样的反应速度和诚意,与某些企业的作为相比,真是高下立见。
噢,我也不觉得是什么公关。公开信是正常的人话,里面道理是从小父母教的。也许是我们听多了冠冕堂皇的伟光正,把消费者当白痴的应付,现在见到正常的人话都惊为天人。
我出个选择题:
A. 某手机公司为降低成本,在产品高端型号上,混用低端内存和阉割版屏幕。在广告中仍然宣传高端性能。被消费者发现后,死不认错,强行狡辩,装聋作哑,乃至使用水军遮盖舆论热点,使用公关手段压制言论。
B. 某手机公司产品电池化身炸弹,消费者有的面部被烧伤、有的腿部被烧伤。新闻曝光后,发动公关力量,摆平媒体和官府,却不给消费者一个合理的赔偿和交待,对产品质量隐患避重就轻,妄想蒙混过关。
C. 某食品公司产品原料含有化工原料,婴儿食用后会导致结石,甚至有生命危险。事件爆发后,用情怀为自己开脱,起诉质疑的消费者,让维权消费者成为阶下囚。甚至说出「供应香港的产品比大陆出现问题的几率要小得多」这样的话。
D. 某餐饮企业将日常食品质量安全检查结果公布到官网。出现管理疏漏,被曝光后,不质疑对方居心,不推脱否认。承认问题,积极妥善解决,坦诚面对公众质疑,公布解决方案。
这几家的企业的作风,如果让你选择一家值得相信,让你愿意点赞的公司,你选哪家呢?
我会选择 D,并会一直支持 D 这样的企业。
评论区说我说公关、水军的太多啊,不为自己做点什么太过意不去。
安利下我新开的公众号:美兰德反应
分享食物相关的那些事儿,做个专业懂行的吃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