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网传沈阳一家长请老师给孩子补课,结束后举报老师并要回补课费,如何看待家长的做法和老师的补课行为?

回答
网传沈阳家长举报老师并要求退还补课费的事件,是一个涉及教育公平、师德师风、家校关系以及法律法规等多个层面的复杂问题。要全面看待这个问题,需要从家长和老师双方的行为以及事件本身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 家长的做法:举报老师并要求退还补课费

家长的做法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看待:

1. 举报行为的合理性与正当性:

从维护自身权益的角度看: 如果家长认为老师的补课行为违反了相关规定(例如学校禁止有偿补课、教师从业规范等),或者补课效果不佳,甚至存在欺诈行为(比如虚假宣传、教学质量低劣等),那么举报是一种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途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公民有权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
从教育公平的角度看: 如果老师的补课行为是在学校内部进行的,并且带有强制性或暗示性,或者存在“不补课就 schlecht”(成绩不好)的情况,这会加剧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对其他没有条件或不愿意补课的学生造成不公平。在这种情况下,家长的举报也可能是在呼吁教育的公平性。
潜在的动机分析(复杂性): 当然,家长的举报动机也可能不是单纯为了维护权益,可能包含以下一些复杂因素:
经济压力: 补课费用对一些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如果对补课效果不满意,要求退费也是可以理解的。
对老师不满: 可能在补课过程中,家长与老师在教学方法、沟通方式等方面产生了矛盾,举报是一种发泄不满的方式。
“碰瓷”行为: 在一些极端情况下,也存在少数家长以索要赔偿或退费为目的,故意制造事端。但这种情况需要具体证据来判断,不能一概而论。
“吃相难看”: 即使老师存在违规,以如此激烈的方式进行举报并要求退费,也可能被一些人认为“吃相难看”,缺乏基本的尊重和体谅。

2. 要求退还补课费的行为:

合同或协议的考量: 家长与老师之间在补课前可能存在某种形式的口头或书面约定,涉及到费用、教学内容、目标等。如果补课行为未达到约定标准,或存在欺诈,要求退费是有一定依据的。
法律和道德的界限: 退费的合理性需要依据实际的补课情况和双方的约定。如果老师确实提供了教学服务,即使效果不佳,完全退费可能不尽合理,除非存在严重的教学质量问题或欺诈行为。在法律上,这可能涉及到合同履行是否到位的问题。在道德上,如果家长利用举报来达到“白嫖”教学服务或无理索赔的目的,则是不道德的。

二、 老师的补课行为:

老师的补课行为也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

1. 是否违反相关规定:

公立学校教师的有偿补课: 这是问题的关键。根据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的规定,公立学校的教师通常是被禁止在职期间进行有偿补课的,尤其是利用职务便利为本校学生补课。这种规定旨在维护教育公平,防止教师将教学精力过多投入到课外收费补课,从而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生身心健康。
私立学校或校外培训机构的老师: 如果老师是在校外培训机构工作,或者是以个人身份在校外提供补课服务,那么只要不涉及虚假宣传、欺诈等违法行为,且符合相关培训机构的资质要求,则不一定构成违规。但要注意,即便是校外培训,如果老师利用了在公立学校的身份或资源来招揽生源,也可能存在问题。
补课的性质和时间: 是在工作日放学后,还是周末?是在学校内,还是校外?这些都会影响行为的性质。

2. 补课效果和师德师风:

教学质量: 无论是否违规,补课的效果是家长最关心的。如果老师教学方法不当、内容枯燥、与学生沟通不畅,导致补课效果不佳,家长自然会感到不满。
师德师风: 老师作为教育工作者,除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以身作则,教导学生做人的道理。如果老师在补课过程中存在不负责任、态度恶劣、言语不当等行为,都会损害其师德师风。

3. 潜在的动机和考量:

经济需求: 一部分老师选择进行有偿补课,可能是为了增加收入,尤其是在一些地区或学校,教师的工资待遇可能并不高。
帮助学生: 也有一些老师是出于真心想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希望通过课外辅导来提升他们的成绩。
职业发展的补充: 某些情况下,补课也可能被视为教师职业发展的一部分,通过教学实践积累经验。
家长的需求: 很多家长为了孩子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主动寻求老师的课外辅导,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催生了老师补课的需求。

三、 综合看待与可能引发的思考:

这个事件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是因为它触及了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些痛点和普遍存在的现象:

教育内卷与家长焦虑: 激烈的升学竞争和日益增长的家长焦虑,是促使有偿补课盛行的重要原因。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惜花费重金寻求课外辅导,这反过来也给教育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公立学校教师的有偿补课禁令的执行困境: 虽然有禁令,但由于市场需求和利益驱使,许多教师仍然冒着风险参与有偿补课。如何更有效地监管和执行禁令,是一个持续的挑战。
家校关系的处理方式: 家长在遇到问题时,如何选择沟通和解决的方式至关重要。直接举报固然是一种途径,但在一些情况下,通过学校内部的沟通渠道、家委会协商等方式,可能更为有效和恰当,也更能维护双方的体面和长远关系。
对教育的评价标准: 成绩至上的教育观仍然根深蒂固,导致家长和部分教师过度关注分数,而忽略了素质教育、人格培养等更重要的方面。
“灰色地带”的存在: 很多教育行为处于法律和道德的灰色地带,界限模糊。例如,教师在校外是否可以使用其在校内的教学经验和资源?这种界限如何划定?

四、 如何看待这个事件?

不能一概而论: 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家长或老师的行为定性为“好”或“坏”。需要具体分析事件的细节,了解双方的动机和行为的依据。
关注规则和公平: 如果老师的行为违反了明确的规定,那么家长的举报是合理的,相关部门应该介入调查,依法依规处理。同时,也应该关注这种行为是否加剧了教育的不公。
提倡理性沟通: 理想的家校关系应该是建立在信任和合作的基础上。家长在表达诉求时,应尽量选择理性的沟通方式,老师也应尊重家长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反思教育体系: 这个事件也暴露了整个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例如资源分配不均、评价体系单一、教师待遇有待提高等。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教育改革来逐步解决,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
警惕过度解读和网络暴力: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信息失真和过度解读,导致对当事人的不公平评价,甚至网络暴力。我们应该理性看待网络上的信息,等待官方的调查结果和权威的判断。

总而言之,沈阳家长举报老师并要求退还补课费的事件,是一个多层面的社会现象。家长的做法可能出于维护权益,也可能涉及其他动机;老师的补课行为,关键在于是否违规以及其性质。理解这一事件,需要我们深入分析背后的原因,并反思整个教育生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补课市场从此供应量-1.

这种人不会少,但是教师永远就这么多。

所以未来大量的教师不会去接声誉不明之人的补课邀约,剩下敢接的,绝对都是专门搞家教的。

一个省会城市教师的劳动力成本估计要30w一年左右了,在全社会通过各类补贴支付了很大部分劳动力成本之后,才落的一个年工资6-7w的样子。

那么脱离体制,这种老师一年要现金收入40w以上才能从人生角度获得和在校一样的生活水准。

一个家庭教师一年要赚40万,而且脱离学校之后也就是1对1到1对3,算算课时费要多少。


补课?先赚钱去吧,一年连知乎一个基准点都赚不到,也配谈补课?

所以马克思的话很有道理,流氓无产者寡廉鲜耻,为了几个大子儿不惜出卖全体无产阶级的利益。

user avatar

不太懂法律,有两个问题

1.老师被举报了,不应该没收非法所得么,为什么是还给举报的家长

2.家长是否涉嫌敲诈勒索?

user avatar

这家长脑子不清楚吧,社死是小事,你就不怕你孩子参加不了高考?

你孩子就那么听话,完全遵守校纪校规,不谈恋爱,不带手机进校园,上课不睡觉,没有小动作?

高中可不是义务教育阶段,按规定,触犯校纪校规是可以勒令退学的。并且你猜勒令退学以后有学校愿意收你?

就算你孩子很听话,但学年考评,我不商业吹捧他了,我说他不团结同学,没有礼貌,不尊师敬长,写完了表直接进档案,你怕不怕?

老师们虽然平时互相举报,但是面对你这种人,他们可是会自发团结起来的,你这两个孩子,我保证,他们的档案会废掉。

user avatar

这事真的非常特色,从家长到老师到教育部到法规。

解决方案肯定没有外国作业可以抄,只能靠脑洞。

我是这么想的:

1,首先要避免过度误伤老师。

2,要从经济动机角度彻底消灭补课。

首先呢:

1,对于所有老师的处罚都应该先限于经济处罚而非行政处罚。

2,所有的家长,举报成功以后,从老师那里按照补课费罚款3-5倍实际收费的金额,奖励给家长。追溯期3-6年(所以孩子毕业以后还可以举报)。

3,如果老师交不出罚款,才考虑行政处罚。交了罚款,这事就翻篇。

贯彻小补小罚,大补大罚的模式。教师不敢补课,家长有动力举报。这事就能灭了。

就中国这种k12和高考模式,在我看来确确实实是都补课等于都不补课。只要能彻底消灭有偿补课,那么确实是好事。

user avatar

这是破解私下补课最好办法。

就是把猜疑链建起来。

user avatar

过去有“钓鱼执法”,如今有“钓鱼举报”。

在职教师违规补课,没得洗。

然而,这家长恶意利用规则,补完课再举报,也不是什么好鸟。

真不怕教坏了自己的小孩。

user avatar

我以前认为,这个市场是刚需,强行一刀切,只会让补课更加零散化。变成家教性质,老师到你加做客,顺便给你讲讲题,你怎么查呢?美国禁酒令不就是现成的例子么?

现在发现政府可以利用人性的弱点来达到目的:

你讲课不好,家长不满意,事后举报你。

你收费高了,家长不满意,事后举报你。

你讲课很好收费又便宜,但孩子水平有偏差,学的不好的学生家长不满意,一样事后举报你。

只要举报的家长没有任何惩罚,这种事情肯定层出不穷。久而久之,也就不敢有人再补课了。


高!实在是高!

只是让我想起来武则天的时代。

user avatar

这手矛盾转移牌打的真的好。

我们来梳理一下近期发生的事情:

第一阶段是各种媒体吹风,引导风向、试探市场,大致是如下几点:

1. 学生压力太大需要减负

2. 要限制违规补课

(违规两个字就很灵性,我开始还不知道怎么区分违规补课和不违规补课,现在看来违规和补课之间属于语义重复)

3. 老师在课堂上该教的东西不教,留到补习班教,变相逼学生补习等教育问题

这是师德的问题,本质上不是补习的问题,就算和补习有关,也只是和补习行业的一部分有关,现在的一刀切做法只能说是惰政

知乎等好歹有点思考能力的平台开始反驳:需求决定市场,压制教培治标不治本,不会有多少效果,还会导致大量失业以及行业向地下转移更难监管。

第二阶段是政策开始下达,教培行业团灭,各大公司开始裁员,教育股票大跌。无数从业者失业,相关领域投资者血流成河。

知乎上的反应是:教培行业从业人员该如何转行。
呼~不知道相关政策制定者有没有想过这些失业者饭碗和投资人的利益。

或者是他们觉得这些压根不重要,毕竟为了教育嘛,为了祖国的未来嘛,他们心中所思所想,那都是百年大计。区区民生,不足挂齿。

这些人将灭掉一个行业当做功绩不是第一次了,之前消灭p2p也是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但消灭一个行业的时候,这个行业还有没有人似乎不是该他们考虑的,所以,在这个世道上生活,一定要懂得体察上意,要有闻风而动的本事。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因此失业的人也自然不敢去问我的工作做的好好的为什么突然就成了违法的行当,我帮一个又一个的学生提高成绩,传播学习方法,怎么突然就搞得跟干黄赌毒的一样了?

驯良的他们只会在知乎提问:教培行业从业人员该如何转行,似乎是自己做错了。
这也不奇怪,毕竟当年自己的老婆从家里被拖走,自己的孩子被杀掉的时候,似乎也是自己做错了;

当正确可以被人为定义的时候,错的就永远是弱者。

第三阶段就开始铺天盖地的执起法来。

鲜有人知到这个法律是怎么制定出来的,或许是某些领导诚心诚意为人民着想吧,总之,铺天盖地的执起法来。

某地用扫黄小组配合警察来打击“补课”这种违法犯罪活动,有一位老师被抓住了,被当着学生的面拧出来,被劈头盖脸的训斥。

知识的良知在颤抖,我想问问那几个执法的民警,你们为何对一个教师有如此大的恶意?以至于需要如此凶神恶煞?
无论是什么理由,警察代表一个社会的良心,我无法想象一颗像厉鬼一样的良心。

然后就出现了这个问题:学生家长敲诈老师

我不愿意去评鉴这位家长到底如何——只要知道这是一坨屎就完了,没必要知道他里面含的是玉米粒还是金针菇。

屎,到处都有。

我只是想知道一坨屎是怎么欺凌到一个老师的,是在一个怎样奇怪的结构下,给学生补课这样一件事像是偷情一样成了一种把柄。

user avatar

这种家长就特别适合于社死。还治不了这种叉子?从此以后凡是他家办啥事儿都把这事儿捅一捅。再有人愿意跟这种犊子交往才见了鬼了。连带他孩子一块儿完蛋。

没举报前那是威胁。举报完了还怕个锤子?

user avatar

破防了,真的。

之前看过一个类似新闻,有个地方医院的年轻医生请他北京的导师来做手术,导师碍于学生的面子过来,象征性收了点钱,给病人做完治疗以后被病人的儿子举报了。

当时我感觉真的是日了狗了。

现在看到这个新闻的感觉一模一样。

这个老师并没有主观要补课赚钱的意图,只是在教亲戚的孩子,是家长多方找人托关系,求老师给补课,教师收费也是正常价格,没有多要。

然后家长反手一个举报。

好家伙,这个家长的孩子以后是不用读初三,不用读高中了么。

教师圈子就这么大,一个学校出了事,全市的学校都会知道。

这个家长举报老师,让孩子怎么办,让中间介绍人怎么办。

教育局的做法感觉还是有人情味的,没有直接处理教师,而是先让教师去私了,如果能冷处理掉,把影响降低到最小,对双方都好。结果家长还坚持举报。

只能说这个家长太牛逼了。

user avatar

一个孩子死了,凶手是他的家长。

他的家长完美的演绎了什么叫“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演示了教科书级别的忘恩负义,孩子在他以后的生活中会一遍一遍的回放通过录音来收集证据,用来审判给他补课的老师的行为,会一再强化“全世界都欠我”的精神暗示,会一次又一次的通过背叛来获取利益。

这孩子大概率不会对自己的父母很孝顺,他的将来,可能很难过着平淡的生活,可能会飞黄腾达,也可能会身败名裂。

多年以后,他可能会回想起那个给补课老师偷偷录音的夏天。

办法有很多,可是为什么要弄脏孩子的手呢?

user avatar

大家没有觉得这个家长的行为让人叹为观止?我脑子里瞬间冒出一堆成语,在睡觉前写下了成语新解。

卸磨杀驴:形容古时候有一个家长请老师补课,效果卓著,学生终于考了好学校。这位家长非但没有觉得感恩,反手把老师举报到教育局,让这位老师差点丢饭碗的行为。

十面埋伏:形容古时候有一个家长请老师补课,在补课的时候到处取证:录音录像加文字证据,花样百出,以有心算无心,最终用各角度收集的证据发起总攻,一举把老师举报到教育局的行为。

两面三刀:形容古时候有一个家长请老师补课,补课之前和补课的时候态度都非常好。耐心等到补课结束以后,反手举报+要钱+曝光刷刷刷盖顶三刀,刀光明亮,闪闪发光,刀刀不离后脑勺,分分钟把老师举报到教育局的行为。

名利双收:形容古时候有一个家长请老师补课,补课结束,成绩良好。可补课之前缴纳的所有费用都可以一毛不少的要回来,也不用给老师加发奖金。家长终于获得了全面胜利,简直就是人生赢家,哪管老师身后洪水滔天?

背信弃义:形容古时候有一个家长请老师补课,说好的价格交掉的钱,等结束以后家长全部否认不算。这家长讲出去的话和放个屁也差不多,信义这两个字,已经从她的字典里抠掉了。

不寒而栗:形容这个事情曝光以后,虽然现在还是夏天不冷,但吃瓜的人民群众还是被这个家长的神奇操作吓得瑟瑟发抖的可怜样子。

敬而远之:形容这个事件曝光以后,熟悉这位家长的人纷纷暗自害怕:他们两个的心机如此深,他们的下手如此狠,谁能与之争锋?还是乖乖的远离算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