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罗马征服后的迦太基怎么就「消失无踪」了?迦太基人说的布匿语可是一直活到了七世纪末的穆斯林征服前后,从前146年(i.e. 第三次布匿战争结束)到七世纪这段时间里的布匿语一般被称为新布匿语或晚期布匿语,也有叫通俗布匿语(Vulgar Punic)的,在征服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是大部分人口的母语。新布匿语确实受到了具有强势地位的拉丁语的很大影响,例如清浊辅音的混淆、发音字符(matre lectionis)的出现、书写的草体化,但这些变化大多是以十年乃至百年计。再看物质证据,罗马治下的北非,以拉丁-布匿双语书写的铭文碑刻并不少见,Kerr, 2010列举了69条(包括以希腊字母书写的布匿铭文,但不包含希腊-布匿铭文与努米底亚-布匿铭文),这还不算已经出土的许多拉丁-布匿双语陶片(ostraca)。这些双语铭文绝大多数出自个人之手,尤其以墓志铭最为常见,而同一时期北非出土的单语拉丁铭文中墓志铭同样是最为常见的体裁,可见即使是「罗马化的迦太基人」也仍然有一部分选择保留其母语传统。
至于问为什么穆斯林征服最终掐灭了布匿语的火种,我懂得有限,回答不了。我可以确信的是,迦太基「消失无踪」的说法即使放在今天也是站不住脚的,例如柏柏尔诸语里仍然有不少可以追溯至布匿语的外来词(Blažek, 2014)。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