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同治帝是叶赫那拉氏与咸丰六年所生,同治六岁时就被推上了皇帝的宝座。当了12年皇帝就撒手人寰死的时候还不到20岁。据正史记载,同治是死于天花。相同纪录亦出现于《翁同龢日记》,说同治帝得了天花,导致毒热内陷,最终“走马牙疳”而死。
民间传说同治死于梅毒。说同治帝婚后独宿乾清宫,在内监和宠臣载澂引导下微服私行,常到崇文门外的酒肆、戏馆及花巷寻花问柳。野史记载:“伶人小六如、春眉,娼小凤辈,皆邀幸。”又有人推荐他一些黄色小说,“小说淫词,秘戏图册,帝益沉迷”。
《清宫遗闻》载:“同治到私娼处,致染梅毒”。而《清朝野史大观》卷一《清宫遗闻》中说:“孝哲后,崇绮之女,端庄贞静,美而有德,帝甚爱之,以格于慈禧之威,不能相款洽,慈禧又强其爱所不爱之妃(指凤秀之女淑慎皇贵妃),帝遂于家庭无乐趣矣,乃出而纵淫,……专觅内城之私卖淫者取乐焉。……久之毒发,始犹不觉,继而见于面,盎于背。”“太医知为淫毒,而不敢言,遂以治痘药治之,不效”。
1923年萧一山的《清代通史》再三强调同治帝是死于梅毒。台湾作家高阳长篇巨著《慈禧全传》认定是梅毒。
御医李德立的曾孙李镇和李某绥分别撰文称,祖上口传秘闻,同治帝死于梅毒。
慈禧听到李德立的诊断结果之后,强迫他宣布是天花。李镇表示“同治梅毒溃烂后,流脓不止,奇臭难闻,曾祖父(李德立)每日必须亲自为他清洗敷药,一个多月来受到强烈恶臭刺激,从此失去嗅觉”。
俺没啥文化, 初中毕业,大伙都知道。
俺不到一百万知友,才升10级。阅读总量只有9000万,还没跨出一小步,未及一个亿小目标。长期关注的知友知道, 俺不是专业的,也不是大佬。俺是最业余的......笑话、神棍和论坛孤儿 ⚕
继续装睡吧, 别醒过来。
1879年,清末朴学大师俞樾发表《废医论》,明确地提出了废除中医的主张:“中医可废,而药不可尽废”。
...... 【省略若干细节】
1913年梁启超、孙文(国父兼医师)在去世前拒绝用中医治病。
(民國時期)教育系統漏列中醫事件,1913年,教育總長汪大燮公開提出廢除中醫中藥,所謂“余決意今後廢去中醫,不用中藥。所以立案一節,難以照準。”......
1925年祖国中医界谋求将中医纳入学校体制,却因受医界抵制而流产。
1929年,余雲岫提出《廢止舊醫案》,視中醫為巫祝,要求取締中醫,引起全國中醫藥界反抗。(《中華醫學雜誌》1935年7月)
余云岫以委员身份出席国民党中央卫生委员会会议,要求全面废止中医,并由第一届国民党中央卫生委员会会议通过了《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但因中医获得陈果夫的支持而度过了难关。解放前的上海中医界为此把3月17日定为所谓“国医节”。
1933年在讨论《中医条例》(草案)时,行政院长汪兆铭说“中医言阴阳五行,不懂解剖,在科学上实无根据;至国药全无分析,治病效能渺茫”,主张“凡属中医应一律不许开业,全国中药店也应限令歇业。以现在提倡国医,等于用刀剑去挡坦克车。”
......
俱往矣~~~
看看这个话痨答主有啥其他奇葩崩坏魔愣回答:
..
来凑个热闹吧。我自己不知道是否是中医粉或中医黑,我坚决反对的就是废医验药。我支持研医研药。至于是用中医思维还是现代医学思维来研究,我都欢迎。这两种角度,我多少能看懂一点。
我85年的,物理化学博士,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纳米生物医学方向。博士毕业后在清华生科院和自动化系各做一期博士后。博士后阶段研究方向是用成像技术解析染色质三维结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