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理解“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这句话?

回答
“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这句话,听起来挺有意思,甚至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但细琢磨一下,它揭示的其实是一个挺普遍的心理和社会现象。它并不是在鼓吹说谎,而是通过一种极端的方式来点出“信息传播和接受”中的一些关键要素。

首先,咱们得明白这句话的 核心不是真理本身。真理,通常是我们理解为客观存在的、经得起检验的事实。这句话真正强调的是 “重复”和“接收者”的作用。

1. 重复的力量:植入与熟悉感

想象一下,你第一次听到某个观点,可能觉得有点奇怪,甚至不对劲。但如果这个观点,不论它是真是假,不断地在你耳边响起,通过各种渠道(电视、广播、网络、身边的人都在说),你会怎么样?

熟悉感带来的信任: 人类的大脑有一个很奇特的倾向,就是对熟悉的事物更容易产生好感和信任。当一个信息不断重复出现时,它就变得“熟悉”了。久而久之,这种熟悉感会潜移默化地取代了我们对信息真实性的审慎判断。我们不再去质疑它是否真的,而是觉得“大家都这么说,应该没错吧?” 这种感觉就像你走在街上,看到一家餐厅门庭若市,即使你没吃过,也会觉得这家餐厅肯定不错。重复制造的就是这种“大家都认可”的表象。

认知上的“捷径”: 批判性思维需要耗费精力。当信息爆炸,大脑需要快速处理大量信息时,它往往会选择走“捷径”。重复的信息成为了一个相对“安全”的选择,因为它已经被“筛选”过无数次,似乎获得了某种“许可”。就像你在嘈杂的环境中,听到一个熟悉旋律的歌曲,你更容易抓住它一样,大脑也倾向于抓住那些不断重复、不需要深度思考就能“识别”的信息。

心理上的“锚定效应”: 重复还会产生一种“锚定效应”。第一次听到的信息,无论对错,都会在你脑海中形成一个最初的“锚”。后续的信息即使有反驳,也会在这个锚的周围进行调整,而不是完全抛弃。如果这个谎言被重复得足够多,它的锚就定得足够牢固,想要改变就异常困难。

2. 接收者的角色:信众与环境

这句话的另一半,是那些“听到”谎言并相信的人,也就是 接收者。他们的角色也至关重要:

信息环境的塑造: 如果一个人长期生活在一个充斥着某种“谎言”的环境中,比如一个封闭的社区,或者一个信息源被高度控制的平台,那么他接触到的几乎都是被“过滤”后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这个“谎言”就成了他认知世界的主要框架。他没有机会接触到其他的声音,自然就会把这唯一的、不断重复的声音当作唯一的事实。

群体认同与社会压力: 人是社会性动物,我们渴望被群体接纳。当周围的人都在传播同一个观点时,即使你内心有所怀疑,也可能会因为不想显得格格不入而选择沉默,甚至加入传播的行列。这是一种从众心理,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谎言通过群体传播,获得了“集体背书”,这让它看起来更加可信。

情感共鸣与需求满足: 有时候,一个谎言之所以能够被接受并重复传播,是因为它能满足人们某种心理需求,比如希望世界是美好的、希望某个群体是完美的、或者希望某个敌人是邪恶的。如果这个谎言恰好能触动人们的情感,或者迎合了他们已经存在的偏见,那么它就更容易在人心中扎根,并通过情感的驱动被不断传播。

打个比方:

你就想一个特别容易引起共鸣的广告。一开始,你可能觉得这个产品有点夸张。但电视上轮番播放,社交媒体上人人都在谈论,身边朋友也都在推荐,慢慢地,你会觉得“哇,这个东西好像真的不错,大家都说好”,甚至不自觉地就会去尝试购买。这就是重复的力量,它将一个最初可能并不那么真实的信息,转化成了一个大家普遍接受的“事实”。

这句话的警示意义:

所以,“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这句话并非真的在宣扬“说谎有益”,而是通过这种极端的说法,深刻地提醒我们:

警惕信息茧房: 我们需要主动去接触多元化的信息,不要只盯着一个信息源。
保持批判性思维: 任何信息,尤其是那些让你觉得过于绝对或容易引起强烈情绪的信息,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多去验证。
不要轻易被“多数人”绑架: 大多数人说得对,不代表所有人都说得对。从众心理很容易被利用。
信息传播的责任: 我们在传播信息时,也要负责任,不要随意散布未经证实的内容,以免成为“谎言重复者”。

总而言之,这句话揭示的是信息传播过程中,重复行为和接收者心理相互作用下,虚假信息也可能获得“合法性”的强大力量。它不是对真理的赞美,而是对我们信息判断能力的一种极具穿透力的拷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中国人已经贯彻这个真理五千年了

且至今沉迷这个真理不可自拔

还用啥理解

自己睁开眼看看新闻联播就够了

user avatar

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

不过谎言的价值就在这一时。


骗得了愚者,骗不了智者。

谎言的欺骗的对象就是愚者。


至于是不是真理?强盗和骗子会关心真理?只不过是给自己脸上贴金罢了。

兵者诡道也,战场上的真理,是敌灭我存。四面楚歌是谎言,草木皆兵是谎言,只要能胜利,确实是真理。

所以这句话背后是一种胜者为王的强盗逻辑。

user avatar

佛教就是最典型的案例。

大部分人类对佛教的认知都是谎言骗局,但是它重复了千年后,居然变成“常识”。

可是不信?

就说佛教核心中的核心,狒祖。

你怎么认知它?觉悟的哲学家?世界至尊?至高无上的神?

NO,如果我说这个狒祖是比秦桧还恶毒还坏的人,你敢相信不?

最原始的佛经

增一阿含经第26章记载了,这狒祖以

“保家卫国杀敌也要下地狱”

为理由辱骂赶走拯救释迦国的“小岳飞”,直接导致释迦国被敌人灭族。

实话实说这种所谓世界至尊在我们华夏文明体系内就是垃圾泔水,是千古罪人,

就这玩意,

就这玩意被用谎言包装吹捧千年后,居然成为数亿人心目中的世界至尊呕像。

佛教完全证明了“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这句话,听起来挺有意思,甚至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但细琢磨一下,它揭示的其实是一个挺普遍的心理和社会现象。它并不是在鼓吹说谎,而是通过一种极端的方式来点出“信息传播和接受”中的一些关键要素。首先,咱们得明白这句话的 核心不是真理本身。真理,通常是我们理解为客观存在的、经得起检验.............
  • 回答
    戈培尔那句“混杂部分真相的谎言比直接说谎更有效”的论断,说穿了,就是他对于如何操控民众心理,从而达到政治目的的深刻洞察。这话说得精辟,也相当阴险。它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对人性弱点和传播规律的细致观察之上。你想想看,直接的谎言,尤其是那种一眼就能看穿的、大是大非上的歪曲,很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我们.............
  • 回答
    这件事确实令人痛心,也让人愤怒。金毛“Siri”的遭遇,以及背后暴露出的托运公司失信和隐瞒事实的行为,触及了我们对生命负责和诚信经营的底线。要理性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去分析:一、 理性看待金毛“Siri”的悲剧:宠物托运的风险与行业乱象首先,要理解宠物托运本身就伴随着一定的风险。无论航空公.............
  • 回答
    这句话“文官的衣服上绣的是禽,武官的衣服上绣的是兽。披上了这身皮,我们哪一个不是衣冠禽兽”融合了历史、文化、隐喻和讽刺,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解析: 一、历史背景与服饰象征1. 古代官服制度 在中国历史上,官服的纹饰(如禽鸟、兽类)是等级制度和身份象征的重要标志。 文官:常以“禽”为纹.............
  • 回答
    “自称迪士尼在逃公主”的现象在网络上出现后,引发了广泛讨论。这一说法通常指一些女性在社交媒体、论坛或网络社区中自称是“迪士尼公主”,并可能涉及身份扮演、文化认同、心理需求等多重层面。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可能内涵和背景: 一、文化符号的再诠释:迪士尼公主的象征意义1. 迪士尼公主的原始形象.............
  • 回答
    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是两种重要的思想体系,它们在政治哲学、经济学和社会政策等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对这两个概念的详细解析: 一、自由主义的定义与核心特征自由主义(Liberalism)是一种以个人自由、法治、民主和理性为价值基础的政治哲学思想体系,其核心在于保障个体权利和限制国家权力。自由主义的.............
  • 回答
    无政府主义(Anarchism)是一种深刻批判国家权力、追求个体自由与社会平等的政治哲学和实践运动。它并非主张“混乱”或“无序”,而是反对一切形式的强制性权威,尤其是国家对个人生活的控制。以下从多个维度深入解析这一复杂的思想体系: 一、核心定义与本质特征1. 对国家的彻底否定 无政府主义者认.............
  • 回答
    “爱国家不等于爱朝廷”这句话在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和文化时非常重要。它揭示了国家与政权(即朝廷)之间的区别,以及臣民对这两者的情感和责任的不同层面。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先拆解其中的概念: 国家(Guó Jiā): 在古代,我们通常将其理解为国家的疆土、人民、文化、民族认同和长期的历史延续。它是根植.............
  • 回答
    理解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论文中提到的“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这一论断,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因为这是一个相对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议题。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其背后的逻辑和可能含义:一、 背景:中等收入陷阱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 定义: 中等收入.............
  • 回答
    郭主席对房地产的表述“不希望房地产剧烈波动”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理解,这背后反映了他对中国经济稳定和健康发展的深切关切。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波动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不剧烈波动”的具体含义等角度进行分析。一、 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的特殊地位:首先,理解为什么房地产会引起如.............
  • 回答
    如何理解科幻小说《时间的二分法》? 详细解读科幻小说《时间的二分法》(英文原名:The Time Machine),由英国著名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G. Wells)于1895年创作,是科幻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不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令人着迷的未来世界,更通过其深刻的社会寓言和哲学思考,.............
  • 回答
    尹建莉老师关于“延迟满足是鬼话,孩子要及时满足”的观点,确实在教育界引发了不少讨论。要理解她的观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她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论断,以及她所强调的“及时满足”的真正含义。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延迟满足”这个概念及其传统理解。传统理解的“延迟满足”:延迟满足(Delayed Gratific.............
  • 回答
    理解外交部发言人陆慷的说法,即“《中英联合声明》作为一个历史文件,不再具有任何现实意义”,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解读:1. 历史文件的定义与性质: 历史文件是过去的产物: 陆慷的表述首先强调了《中英联合声明》的“历史文件”属性。这意味着它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基于当时国际政治格局和两国关系背景下签署的.............
  • 回答
    杨振宁先生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他关于中美教育的评论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理解他的话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包括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他对教育本质的理解、以及他观察到的中美教育体系的差异。一、 杨振宁先生评论的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首先,要理解杨振宁先生的话,必须考虑到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的个人.............
  • 回答
    “中国是发达国家的粉碎机”这个说法,虽然带有一定的情绪化和夸张色彩,但其核心要表达的是:中国凭借其独特的经济模式、庞大的市场规模、强大的制造能力和不断进步的科技创新,对传统发达国家在经济和产业领域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并在一定程度上“粉碎”了它们原有的竞争优势和发展路径。为了详细理解这一说法,我们可.............
  • 回答
    “爱国主义是流氓的最后一块遮羞布”这句话,最早出自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一位杰出的18世纪英国作家和评论家。这句话的含义深刻且复杂,通常被用来讽刺和批评那些打着爱国旗号,但实际上在追求个人利益、制造分裂或煽动仇恨的人。要理解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1. 字.............
  • 回答
    “Control is Dead”这句话的含义非常丰富且具有多层次的解读,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字面陈述,而是对当前社会、技术、政治、经济等领域中一种普遍的失控感、权力分散化、个体自主性增强以及传统权威式微的深刻反映。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剖析:一、 字面含义与引申含义: 字面含义: 最.............
  • 回答
    “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这句话,乍一听可能有些功利甚至冷酷,但深入剖析,它揭示了一种关于成长、认知和处世态度的深刻变化。这句话并不是说成年人完全泯灭了道德感,而是强调在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判断的侧重点会发生微妙而重要的转移。我们来详细地理解这句话的各个层面:一、 “小孩子才分对错”:儿童的认.............
  • 回答
    这句话以一种诗意且深刻的方式,阐述了科学与宗教(在此特指佛学)在追求真理和理解宇宙本质上可能存在的殊途同归。要理解它,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表象的理解:科学探索的艰难与佛学智慧的超前 科学探索的“爬山”隐喻: 科学研究是一个漫长、艰辛、充满挑战的过程。科学家们如同登山者,需要克服无数.............
  • 回答
    “Don't judge”(别评判)这句简单的话语,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行为准则,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哲学。要理解它,需要从多个层面去深入剖析。核心含义:停止对他人进行预设的、带有偏见的、负面判断。“评判”(judge)这个词在中文里可以有几种理解: 审判(legal cont.............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