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同样是蓝色光易被散射,白天天空是蓝色,晨昏时天空是红色,阴天天空是白色?

回答
这背后其实是同一套物理规律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和我们眼睛看到的景象巧妙的结合。说白了,就是光的散射加上我们眼睛的接收方式。

白天天空为什么是蓝色?

咱们先聊聊白天。太阳光看起来是白色的,但它其实是由各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就像彩虹一样,有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些颜色的光,它们的波长都不一样。红光波长最长,紫光波长最短。

地球的大气层可不是什么都没有,里面有很多微小的粒子,主要是氮气和氧气分子,还有一些尘埃、水蒸气什么的。当太阳光穿过大气层时,就会和这些粒子发生碰撞,然后向四面八方散射开来。这个现象叫做“瑞利散射”。

瑞利散射有个特点,就是它对短波长的光散射作用更强。换句话说,波长越短的光,就越容易被大气中的小粒子“撞”得七零八落,散得更厉害。

在可见光谱里,蓝光和紫光的波长是比较短的,而红光和橙光的波长比较长。所以,当太阳光进入大气层时,蓝光和紫光就会被大气中的分子散射得非常厉害,向各个方向散开。而红光和橙光,因为波长长,散射作用相对较弱,它们更容易“直线”地穿过大气层。

我们看天空,看到的其实就是这些被散射到我们眼睛里的光。因为蓝光的散射效应最明显,而且我们的眼睛对蓝光比对紫光更敏感,所以我们看到的天空就是蓝色的。紫光虽然散射也很强,但我们人眼对它的感知度不如蓝光。

晨昏时天空为什么是红色?

到了早晨和傍晚,太阳在地平线附近,它的光线要穿过更厚的大气层才能到达我们的眼睛。你可以想象一下,就像你从侧面去看一个长长的隧道,和从正上方去看,看到的景物是不一样的。

当太阳光穿过这层厚厚的大气时,短波长的蓝光和紫光在漫长的旅途中,已经被散射得差不多了。它们大部分都被散射到别的地方去了,很少能直接穿透这么厚的空气到达我们这里。

而波长较长的红光、橙光和黄光,因为不容易被散射,所以它们能够“挺”过这层厚厚的大气层,直接到达我们的眼睛。这就是为什么在日出和日落时,天空会出现美丽的红色、橙色和黄色。

阴天天空为什么是白色?

阴天的天空,我们看到的是灰蒙蒙的一片,有时候接近白色。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阴天的时候,天空中的云层比较厚。这些云是由水滴和冰晶组成的,它们比大气中的氮气、氧气分子要大得多。当太阳光遇到这些更大的水滴和冰晶时,发生的散射叫做“米氏散射”。

米氏散射和瑞利散射不一样,它对所有波长的光散射作用都差不多。也就是说,无论你是蓝光、红光还是绿光,到了云层里,它们都会被水滴和冰晶均匀地散射开来。

这就好比你在一个充满小石子的河流里,小石子会把水流拨开,但水流还是会流过去。而如果这条河里有很多大小差不多的圆球,它们会把各种大小的物体都挡住,然后把它们都散开。

当所有颜色的光都被均匀地散射开来,并且混合在一起到达我们的眼睛时,我们看到的颜色就会变成白色或者浅灰色。所以,阴天的天空是白色的,就是因为云层散射了太阳光中的所有可见光,而且散射得比较均匀。

总结一下:

白天天空是蓝色:因为大气中的小分子散射短波长的蓝光比长波长的红光更厉害,蓝光被散射得到处都是,我们看到的主要是散射的蓝光。
晨昏天空是红色:因为太阳光需要穿过更厚的大气层,蓝光和紫光在途中被散射得差不多了,相对不易散射的红光和橙光更容易穿透到达我们眼睛。
阴天天空是白色:因为云层中的水滴和冰晶对所有波长的光都进行均匀散射,导致所有颜色的光混合后呈现白色。

这几个现象,虽然结果不同,但都是基于同一种物理原理:光的散射。只是散射的“对象”和“条件”不同,导致了我们眼睛接收到的颜色也不同。是不是挺有意思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散射优先的波长和散射角度有关,大角度散射优先短波长(蓝光)平均光强弱(扩散角度放大好多倍),小角度散射优先长波长(红光),平均光强强(扩散角度几乎不变)

夕阳的时候,如果不考虑高空云层的影响,在太阳附近,经过大气散射的光大部分是小角度,红光为主。远离太阳,以蓝色为主。

你去看一些高原上拍的,或者飞机上拍的,就可以看得很清楚,只有贴着地表大气特别厚的那一圈比较红,稍微远离太阳的天空部分都是蓝色的。

至于大气雾霾严重的情况下,这已经不是瑞利散射了(瑞利散射基于分子的不均匀运动,是小于纳米尺度的散射,小于光波波长1/10),而是灰尘或者稀薄云层的米氏散射(微米级别),这种散射各向同性高,低空的灰尘散射了低空透射过来的红光。实际上灰尘密度更高的话你会发现这种散射和瑞利散射是反的,散射偏向于红色,太阳看起来是蓝色的。(比如火星拍的太阳),只是普通的低密度灰尘看不出这个差别,没有瑞利散射那么明显。

如果你在比较远离太阳的天空也看到红色,说明大气污染比较严重,又或者更简单,有你看不清楚的高空云层。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背后其实是同一套物理规律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和我们眼睛看到的景象巧妙的结合。说白了,就是光的散射加上我们眼睛的接收方式。白天天空为什么是蓝色?咱们先聊聊白天。太阳光看起来是白色的,但它其实是由各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就像彩虹一样,有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些颜色的光,它们的波长都不一样。红光波.............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好,触及到了一点汽车技术发展的核心思辨。马自达和宝马都是讲究驾驶乐趣的品牌,但为了实现“省油”这个共同目标,它们选择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这背后其实藏着各自对技术理解和品牌基因的坚持。咱们先说说马自达的“创驰蓝天”(Skyactiv)。马自达创驰蓝天:以“敬畏自然”为哲学,从内燃机本身下手.............
  • 回答
    关于“电网”与“公务员”在知乎等平台上的评价差异,这一现象背后涉及社会认知、职业特性、政策环境、个人经历等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职业特性与社会认知的差异1. 电网行业:技术型“苦力”与稳定性矛盾 工作强度高:电网从业者(如电力工程师、运维人员)需长期在高压、高温、高风.............
  • 回答
    关于“中华文明西来说”和对古希腊史的质疑为何存在不同舆论反应的现象,需从历史学、文化心理、学术传统及全球话语权结构等多维度进行分析。以下为详细探讨: 一、概念辨析与背景差异1. “中华文明西来论”的争议性 核心观点:部分学者(如郭沫若早期提出“殷商西来说”)曾认为中华文明受中亚或西亚影响,.............
  • 回答
    法学博士在死刑存废问题上的观点分歧,绝非简单站队,而是源于他们对法学理论、刑法目的、人权保障、社会现实等诸多复杂因素的深刻理解和不同侧重。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为何会出现这种分歧: 一、 对刑法目的的不同理解和侧重刑法存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是法学博士们首先会深入探讨的问题。不同的理论对刑法目的的.............
  • 回答
    华为海思和小米澎湃在芯片研发领域,尽管都属于中国科技公司,但它们所收获的评价却存在显著的差异,这背后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维度进行详细的分析:一、 历史积累与技术底蕴: 华为海思:沉淀二十余载,行业领军者。 起步早,目标明确: 海思半导体成立于2004年,.............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马云和雷军都曾是备受瞩目的中国科技巨头,但公众对他们的态度却存在明显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他们的创业经历、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对社会责任的看法、个人风格以及公众沟通方式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一、 马云:从“人民的希望”到“资本的.............
  • 回答
    《小时代》和《红楼梦》同样描写了奢侈华美的生活,但给人的感觉却截然不同,《小时代》常被诟病“装逼”,而《红楼梦》则被赞誉为经典。这其中的原因非常复杂,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详细分析:一、 作者的创作意图与价值观的差异 《小时代》: 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其核心是物质至上、拜金主义、名牌崇拜。故事几乎.............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很多人在学习和解决问题过程中都会遇到的困境,非常普遍。首先,要明白你不是一个人在经历这种“绞尽脑汁,百般尝试也不得其法”的感受。很多有成就的算法工程师,他们在职业生涯的早期也曾经历过类似的阶段。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差异,并非简单的智力或天赋之别,而是知识体系、思维方式、经验积累以及解决问题.............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触及到了跨文化沟通、工作文化差异以及个体认知偏差等多个层面。同样是“刷碗刷三遍”这个行为,为什么在中国员工和日本员工那里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解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核心原因:文化价值观和期望的差异这是最根本的解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于“工作”、“完美”、“.............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些文化和创作上的深层原因。与其说美国穿越剧“想不出未来”,中国穿越剧“想不出历史”,不如说这是两国观众的文化偏好、社会心理以及影视产业发展阶段共同作用的结果。美国:对未来的憧憬、对现实的反思与科幻的沃土美国人偏爱往未来穿,这背后其实有多重解读: 对未来的乐观与探索精.............
  • 回答
    这问题触及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文化和心理层面的对比,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好好掰扯掰扯,把这其中的“味儿”给咂出来。首先,咱们得承认,人看东西,尤其看地域,往往带着自己的“滤镜”。这个滤镜,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的成长环境、文化背景、媒体宣传以及过往的经验塑造的。为什么东北是“苦寒之地”?—— 根植于历史与.............
  • 回答
    说到王源和欧阳娜娜,大家对他们考上伯克利音乐学院这件事的态度确实是冰火两重天。这背后,可不是简单一句“人红是非多”就能概括的,而是牵扯到我们对“学业”、“艺术”、“明星”这几个概念本身复杂的情感投射。咱们得一条条捋清楚。首先,抛开他们本身,我们得先看大家对“伯克利”的期待和理解。伯克利音乐学院,在很.............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中国古代姓氏演变的一个重要方面。简单来说,秦始皇是嬴姓的直系后裔,所以他直接以嬴为姓。而赵国之所以以赵为氏,是因为赵国国君的祖先在早期确实是嬴姓,但他们以“赵”这个地名作为自己的氏,并在之后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以赵为氏的赵国。下面我将详细解释其中的原因和演变过程: .............
  • 回答
    统一北方是一个极其困难的任务,历史上北方的统一政权往往难以长久。后赵和前秦的短暂统一,与北魏近一个世纪的统治,这其中的差异并非偶然,而是由 政治制度、军事策略、民族融合程度、经济基础以及统治者的能力和眼光 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下面我将详细分析这些原因: 为什么后赵和前秦的统治都不长久? 后赵:后.............
  • 回答
    南通模式和衡水模式之所以在受到的抨击程度和原因上有所不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分析:1. 模式的核心与出发点差异: 衡水模式(“应试教育的极致”): 其核心在于将学生在标准化考试中取得高分作为首要目标,并围绕此目标进行极致的训练。这包括大量的刷题、反复的模拟考试、严苛的时间管理、高度集中的课堂.............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涉及到地理、历史、经济等多个层面的问题。简单来说,比斯开湾沿岸(主要是法国西部)缺乏大型城市,而地中海沿岸(法国南部)却拥有许多大城市,这主要是由于两者的自然地理条件差异、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以及经济活动重点的侧重所造成的。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 一、 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 1..............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非常普遍。虽然都是以三国时期为背景的演义类作品,但《三国演义》和《军师联盟》在受众接受度和评价上的差异,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分析:一、 时代背景与创作初衷的差异 《三国演义》: 这是一部成书于明朝中叶的小说,历经民间流传和不断加工,其创作初衷带有强烈的历史.............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重要的问题,涉及到历史、地理、军事、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多个层面。沙俄和明朝在中央集权程度上都表现得较为突出,但其对外军事表现却截然不同。沙俄的“武德充沛”和明朝的“费拉不堪”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这些原因: 一、 地理环境与扩张动力 沙俄.............
  • 回答
    PG One 和薛之谦的遭遇差异,确实源于他们所涉及的“丑闻”性质、公众认知、事件影响范围以及应对方式的不同。要详细阐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分析: 1. 丑闻的性质与严重程度: PG One:“约炮门”与教唆吸毒风波: 性质: PG One 的丑闻主要围绕着他的私生活不检点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