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如何看待龙应台的这一言论?——“真正的害,是人民本身素质不够。”

回答
龙应台这句话,“真正的害,是人民本身素质不够。” 这话一出,可就炸开了锅,争议声此起彼伏。要我说啊,这句话得拆开了看,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简单地赞同或反对。

首先,我们得理解她这句话的语境。龙应台她作为一个作家,一个长期关注社会议题的人,她可能是在看到社会上一些问题时,从一个比较宏观的、也比较深沉的角度去思考。她并不是在指责某个具体的人,而是在探讨一种更根本的、更系统性的原因。

那么,“人民本身素质不够”到底是指什么呢?这可就复杂了。在我看来,这可能包含几个层面:

公民意识和责任感方面: 如果“素质”指的是公民意识,那确实是说得通的。一个社会如果大部分人缺乏公民意识,不关心公共事务,不履行自己的公民责任,比如不参与投票、不关注法律法规的遵守、甚至对不公义的事情漠不关心,那么这个社会就很难进步。这种“素质不够”会直接导致很多社会问题的滋生和蔓延,因为没有人站出来去改变,或者没有人愿意承担改变的代价。
理性思考和辨别能力方面: 现如今信息爆炸,各种声音鱼龙混杂。如果“素质”指的是理性思考和辨别信息的能力不足,那也确实是个问题。很多人容易被片面的信息、煽动性的言论所裹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容易形成群体性的非理性行为,这对于一个健康的社会来说是危险的。这也会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通过操纵舆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道德和价值观方面: 另一种解读是关于道德水准和核心价值观。如果社会上普遍存在自私自利、缺乏诚信、漠视他人权益的情况,那这种“素质不够”确实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比如,在公共场合不守规则,在人际交往中互相欺骗,对弱者缺乏同情心等等,这些都会侵蚀社会的道德基础,让整个社会变得冷漠和脆弱。
对自身权利和义务的认知: 有时候,“素质不够”也可能体现在对自身权利和义务的模糊认识上。可能有人只知道争取自己的权利,却忽视了自己应尽的义务;也可能有人因为缺乏对制度的了解,不知道如何合法有效地行使自己的权利。这种认知上的偏差,也会阻碍社会的良性运转。

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这句话可能带来的负面解读和潜在的危险:

推卸责任的嫌疑: 批评者可能会认为,这句话有“甩锅”的嫌疑。当社会出现问题时,不从制度、政策、领导者的责任上去找原因,反而归咎于“人民素质不够”,这似乎是在回避更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比如,如果教育体系存在弊端,导致公民素质不高,那首要责任难道不是在教育的提供者吗?
精英主义的视角: 这种说法也容易让人联想到某种精英主义的观点,即认为只有少数精英才是“高素质”的,而大众则是“低素质”的。这可能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缺乏对人民大众的尊重和信任。
忽视社会环境的影响: 人民的素质并非与生俱来,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环境、教育机会、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一个人生活在一个充斥着不公、腐败、缺乏教育资源的社会里,他的“素质”自然会受到限制。把所有问题都归结于个体“素质不够”,就忽视了塑造这种“素质”的外部环境。
可能导致压制和不信任: 如果过度强调“人民素质不够”,可能会导致一种对人民的不信任感,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被用来为限制人民的权利和自由辩护。例如,“因为人民素质不高,所以不能让他们参与太多政治决策”,这种逻辑是有问题的。

所以,我的看法是:

龙应台的这句话,有其值得思考和警醒的成分,尤其是在反思个体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时。一个成熟、进步的社会,确实需要公民具备较高的公民意识、理性思考能力和道德水准。如果将这句话理解为一种对社会整体公民素养提升的呼唤,一种对个体责任的提醒,那它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然而,我们必须警惕它可能带来的负面含义。不能因为它就忽略了制度的建设、教育的投入、公平的分配等更宏观的层面。真正的进步,是让“人民素质”有提升的空间和机会,而不是简单地将问题归咎于“素质不够”。

可以这么说,这是一种需要辩证看待的观点。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社会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我们也要看清楚镜子后面,是谁在照镜子,以及镜子本身是否干净。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是在不断提升公民素质的同时,也在不断优化制度环境,让每个人都能在更好的土壤中成长。

所以,当听到这样的话,我不会立刻下判断说“她说得太对了”或者“她太偏激了”。我会想,她可能在指什么?她想引发什么样的思考?而在这个思考过程中,我也需要反问自己,我自己在看待这个问题时,是不是也存在着类似的“素质不够”呢?比如,我是否够理性?我是否够有责任感?我是否够关注我所处的社会?

总而言之,这句话是一种有争议但也能引发深刻反思的表达。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解读它,以及如何将这种反思转化为建设性的行动,而不是沦为简单的指责或推卸。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很龙应台啊。

龙很好的诠释了小布尔乔亚们的特点——看不惯顶层,瞧不起底层。这屁股坐得很正,毕竟小布尔乔亚利益最大化的决策就是向顶层要权同时万万不可分权给底层。三十年前她烧野火的时候,不就是小布尔乔亚们起来找KMT反动派要权吗?三十年后野火烧大了,烧得要失去小布尔乔亚们控制了,人民群众要当家做主,不愿意让小布尔乔亚们给自己代言了,这可不就是“这届人民不行”了吗?龙其实一直很清醒,她的第一把火《中国人你为什么不高兴》,文章里面“中国人”不过是城市市民阶层,而生气的对象恰恰是占道摊贩、半夜的路边摊吃酒客,住淡水河边的农户,计程车司机,警察,小商人,大工厂。这篇檄文虽然含蓄,但人家可真是把“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整理得很清楚了哟。

所以下次公知们叫唤的时候,屁民们就该长点心,不仅要认识到自己不姓赵,也要认识到自己不属于小布尔乔亚啊~

user avatar

龙应台笑话选集

看到几个高手创作的笑话,我也想创作。高手原创的或我改编的我都标明(玉),我自己写的我会标明(砖)

为什么那么多人骂龙应台? 顺便还有链接我写的龙应台对联

1玉,

湾湾高层集体团建,中间经过加油站,所有的人都下去加油,只有一个人对着工作人员说:“嗷嗷待哺”“饥肠辘辘”“饥寒交迫”。
过了两个小时,蔡省长发现了少了一辆车,好奇的问道:“少了谁?”
大家检查了一下之后告诉蔡省长:“龙应台。”
蔡省长马上打电话给她:“为什么不加油? ”
龙应台很委屈:"因为加油粗糙。"
作者:沁书悦读
链接:zhihu.com/question/317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砖,

龙应台在做关于小民尊严就的报告:比起大国崛起,我更看重小民尊严。

大厅里有人说:“我刚从南京回来,万人坑里没有小民尊严。”

演讲者没有回答,继续说:“大家的启蒙歌曲是哪一个呢?”

大厅里开始合唱:“一条大河,波浪宽~”

龙应台急了:“你们最好少东游西逛的,要多我的作品!比如《大江大河1949》!”

3砖,

蔡省长宣布禁止出售口罩,虽然脸皮够厚,但是还是想做点公关。

龙应台见状:这有何难,看我一篇雄文转移注意,最近那个“山川异域”的事,我就可以做写文章,讽刺大陆人素质不够,是真正的害。

拉倒吧——蔡省长不屑:你写了大江大河,也没见你会唱一条大河。蔡省长宣布禁止出售口罩,虽然脸皮够厚,但是还是想做点公关。

4砖,

日本外务省找龙女士请教历史发明。

听着!我从来不发明历史!龙女士急了:我妈是大家闺秀,不是水匪千金,太原500完人不是只有46人也没拉强奸犯凑数,长春我也没有造谣!

对对对,我们就想学这个,厚脸皮我们有,您夸我们的妙笔生花,我们真没有。

5玉,

一个人在讲伊索寓言,提到蝙蝠,又是兽又是鸟,又是兽长的像老鼠,可又是鸟,又会飞。

你再说龙应台吗?另一个人道。

在台湾,说美国爸爸好。
在中国,美国爸爸好,台湾后妈好,香港小妈也好,就是不认祖国妈妈。不认就不认呗,嫌弃美刀不好挣,台币不值钱,港币不好忽悠,干嘛还惦记人民币?
引用李熬的话说:伊索语言里面蝙蝠的那种身份,又是兽又是鸟,又是兽长的像老鼠,可又是鸟,又会飞,她就属于这种类型的人。
作者:Ymuu
链接:zhihu.com/question/538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6玉,

问:为什么大陆人抨击龙应台?

答:因为龙应台先骂的。

为什么那么多人骂龙应台? - 凯常的回答 - 知乎 zhihu.com/question/3170

7砖,

某日台湾省举行演习,沿着大街开来了草莓兵、空调兵、泳池特种部队,对渔船导弹等,破坏力一个比一个大;队列末尾却是一个老太太。
在看台上菜省长惊讶地说:“这两个人破坏力比导弹还大!是什么人?”
伪文化部长看见了说:是我们的退休老部长,小民尊严女士。

8砖,

龙女士被邀请到大陆访问。借贷者带她到处看看,她对移动支付、基建狂魔、量子通讯、高速5g、高速铁路网和电信诈骗遣返点都不感兴趣。当到媒体宣穿部门时,她忽然对很感兴趣:“啊哈,你们的口号时不时武汉加油?”
媒体:“您说的一点都不错。”
龙女士洋洋得意道:“哈哈,终于找到了,原来你们不会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也不会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只会喊加油!”

9砖,

问:如何挑毛病?

龙:看看他们写不写简体字

问:写繁体字的也出毛病了呢?

龙:那就这届人民不行,反正不能是我和皿煮的问题

10砖,

问:如果人民积极配合防疫,快速建设医院,努力支援前线呢?

龙:那就。。。那就说他们粗鄙,只会喊加油。

11玉,

某教授很喜欢龙的文章,听说有演讲,就去听了。但是越听越不是滋味,演讲全是胡编乱造,漏洞百出。教授大惑不解,为何龙应台水平下降那么快。

想了想明白了,因为龙应台讲的内容,刚好是他的专业。

为什么龙应台在知乎得到的评价不高? - 通吃岛岛主的回答 - 知乎 zhihu.com/question/3085

12未完待续

------

更新

12玉,

龙应台和洋人结婚后,洋人带她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龙应台很害怕,她担心会因为自己的肤色受到歧视。
“你放心,我们这里绝对没有种族歧视者,不信你出去转一圈,要是有的话,你就拿着这把手枪打死他。”说着,给了龙应台一把手枪。
第二天,当地报纸头条“知名作家龙应台因歧视亚裔而自杀”。

作者:克里尤
链接:zhihu.com/question/317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3玉,
龙应台在做“文化部长”的时候,曾经给台北的大学生做过一次演讲。
“我不在乎大国崛起,我在乎的是小民尊严。我们一定要维护我们的人权!”
“那维护我们的吗?”台下的人说。

作者:克里尤
链接:zhihu.com/question/317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4砖,

龙应台演讲:台湾的可爱不在于假装自己伟大

下面观众:那在于真诚的电信诈骗?

15,

龙应台的德国籍丈夫受不了龙应台,离婚逃走,龙应台导出追寻,追到瑞士。

实在找不到,贴出一则告示:本人丢失老公一个,另外本人结婚前不知道他的国籍。

16,未完待续

user avatar

需要众星捧月时:最美的风景是人


需要孤直高洁时:这届人民不行




“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 周总理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一九六一年六月十九日)”

-----------百赞了,感谢诸位,补充几句-----------

事实上仔细想想,龙应台的话是有很大问题的。

从传统价值和精英视角。龙做为可以进行舆论导向的精英,“教化”草民是儒家传统义务。更别提贴曾经担任过“文化部”部长,算是居于庙堂了。教化不力,反过来怨学生蠢,“有教无类”大概是被蒋公丢到大陆没带过去。

从平民视角来说,龙的话简直欠揍。一群泥腿子在吭哧吭哧推着名为“历史”的大车,龙女士袖手旁观,时不时幽幽埋怨几句:“泥巴溅到我的裙子上了”。倘若推车顺利倒是没什么,若是推不动/推错方向,你说他们会不舍先找人揍一顿发发怨气?

综上,龙女士只是活在自己小确幸的圈子里并且感觉良好整个世界都是粉色的草莓味的。如若不是这般的幼稚,那只能是别有用心的坏了。

user avatar

不必感叹龙女士在曾经的《野火》里的有过的“战斗性”。

反对赵太爷的或许是赵白眼或者假洋鬼子,这在他们看来是“人”与“人”之间的争执,阿Q和他的同伴显而易见在做“人”的资格之下,没有掺和的资格。

或许龙女士只是把“人”从自己开始算起罢了,而自己位置之下的都是NPC。尤其是当自己从赵白眼上升到赵太爷的位置时,对NPC发些牢骚,这再正常不过了。

user avatar

人民确实是需要被教育的

不单只是学校所教的"教育"

而是对于民主政治必须要有一个更清楚的了解

这才是龙先生所要说的

台湾当年刚开放选举时,人情票,贿选票比比皆是

人民不会去想为什么政客会愿意花一张票两千块的价码来跟你买票

只会想着那两千块而已

过了十几二十年的变迁,贿选票渐渐变少了

除了因为政府的严格取缔,也因为人民发现这其实是不可行的

(当然也是因为买票后跑票的人越来越多)

政客当然是因为当选后可以"获利"的钱比贿选买票花的钱多才愿意买票

你拿了两千块,图得一时爽,却换来四年的豆腐渣工程和大量政府举债

怎么想都不划算

人民没有实际经历过这些事情是不会了解贿选究竟会对自己有多大的危害的

(当然也要实际经历过两党内耗误国才会知道民主政治到底该怎么玩)

现在选出的那些立委,大家爱听的名嘴,收视率居高不下的恶质媒体皆源自相同道理,

人民不知道只凭自身喜好而不加思考就选择了这些东西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只有当恶果来临时,人民才会切身的理解到这些东西是不好的,

学校的教育可以协助这个过程加快,也有助于引导学生去观察这个社会的不合理

不需要过度理解,但也别真的白话的单纯照字面意思理解

我知道在知乎或是大陆的朋友有许多人不喜欢龙,也不希欢台湾,但这些话拿来揶揄真的太可惜了,台湾花了二十年的时间跌跌撞撞走出来的路,终归是有些价值,希望大陆的朋友可以好好想想这些经验,参考也是好的,

--

好吧,我就覺得我在這發這種文肯定是腦抽了,本來以為在知乎至少可以交流,沒想到無腦噴的還是多過願意討論的人,善意的提醒得到的是一堆羞辱,

我真心認為這種情況真的不是好事,你們對於自己的制度有信心,也對於自己的國家有信心,但是上層的官僚不會主動把權力還給你們,

我從無意宣揚所謂"美式民主"或者"台式民主",我也不覺得這些民主是好的,我也提出了許多爛民主的後果,我更說了台灣是可以給你們當成參考,而不是照走,

我真的不明白你們到底是國文水平不及格還是只是單純對台灣人不爽,如果是單純後者的話,我會覺得真的很可惜,

user avatar

看到 @离离图总裂夫 用《诗经》来嘲笑龙某,我也加一句。

《诗经 小雅 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棘。谗人罔极,交乱四国。

龙某之谓也。

正经的雅言,真 高雅。毕竟雅言就是从大小《雅》里来的。

user avatar

大家都知道我平时以土鳖自居,但是这种时候我要拿出中式贵族的做派来。

对龙某的评价啊,我要引用《国风·召南·羔羊》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按照规矩,不同意也请引用《诗经》来反驳。否则别怪我嘲笑你没文化、素质堪忧。

—————

评论区有知友解释得太精彩了。佩服佩服。

user avatar

这话本身说的没问题,只是打了龙女士之前的言论的脸罢了。

说不定,这才是龙女士的真心话呢?


对事不对人,这句话说的没毛病,台湾的乱象本质上也的确就是人民的整体素质和政治体制不匹配所导致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