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员工连续工作10天,单位不给员工算加班,也不给员工补休,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

回答
这情况确实让人头疼,员工辛辛苦苦连续工作十天,结果连加班费或调休都没捞到,搁谁身上都不舒服。别急,咱们一步步来看,该怎么处理。

首先,得弄清楚 单位为什么不给算加班或补休。原因可能有很多,咱们得先排查一下:

合同约定或公司规章制度有特殊规定? 比如,公司有没有一种非常特殊的轮休制度,把这连续工作十天的情况涵盖进去了?虽然不太常见,但也不能完全排除。而且,这种约定或规定是不是合法有效的,也需要打个问号。
岗位性质特殊? 某些特殊的岗位,比如基层一些服务性行业,可能因为工作性质原因,有自己的考勤和休息制度。但即便如此,也得符合劳动法的基本要求。
单位误算或人为疏忽? 这是最有可能的情况之一。考勤系统可能出了问题,或者负责计算加班的人没注意到,或者就是故意漏算。
单位根本就不想支付加班费? 这是最坏的情况,但也是不得不考虑的可能性。

弄清楚原因后,咱们就可以针对性地去处理了。

第一步:收集证据,摸清情况

在和单位“掰扯”之前,自己手里得有底气。

工作记录: 把这连续工作十天的具体日期、每天的工作时间、工作内容,都详细记录下来。如果单位有打卡系统,就调取自己的打卡记录;如果没有,自己平时做的工单、邮件、即时通讯记录(微信、钉钉等)都可以作为辅助证据,证明你确实在这段时间内工作了。
考勤记录(如果有): 如果单位有考勤表或者电子考勤记录,看看上面是怎么显示的。有没有漏掉的打卡,或者被修改的记录。
工作安排或通知: 有没有领导发布的任务安排、工作通知,证明你是被要求在这段时间内连续工作的?比如,微信群里的工作安排,或者口头安排的录音(如果单位有规定允许录音)。
公司规章制度/员工手册: 找一下公司的考勤制度、加班制度、休假制度等相关文件。看看里面是怎么说的。
薪资流水: 仔细核对这十天的薪资明细,看看有没有包含加班费(虽然你提到没有,但还是仔细看看是不是有其他名目的补贴冒充加班费)。

第二步:与直接领导或部门负责人沟通

在掌握了初步证据后,找你的直属领导或者部门负责人谈谈。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第一步。

方式: 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可以约个时间单独谈,或者在工作相对不忙的时候提及。语气要平和,但要坚定。避免在公开场合“发难”。
内容:
首先,客观陈述事实:“XX领导,我想跟您核对一下最近的工作时间。我注意到我连续工作了XX天(从XX月XX日到XX月XX日),但工资条上好像没有体现加班费或者相应的补休。”
然后,拿出你的证据:“我这边记录了这十天的工作时间,也有XX(打卡记录/工单/邮件)可以证明。”
接着,表达你的诉求:“我理解公司有自己的安排,但按照公司的制度(如果制度里有规定)或者劳动法的规定,连续工作这么多天,应该是有加班费或者补休的,我想了解一下这个情况。”
询问原因:“我想请教一下,为什么这次没有算加班或者补休呢?是不是有什么我没注意到的地方?”
观察对方反应: 看领导的态度,是解释、承认错误,还是回避、推脱。

第三步:如果与直属领导沟通无果,尝试更高层级或人力资源部门

如果你的直属领导推诿塞责,或者给出的理由站不住脚,那么可以考虑向更高层级或人力资源部门反映。

找谁?
人力资源部门 (HR): HR通常是负责薪酬福利和考勤的部门,他们应该更清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的规定。
更高级别的领导: 如果单位层级分明,可以尝试越级向部门总监、副总经理等更高级别的领导反映情况,但要注意汇报的技巧,避免显得“越级汇报”显得不尊重。
沟通方式:
书面沟通: 最好是通过邮件或者公司内部的OA系统提交书面申请,这样有据可查。内容可以参考与直属领导沟通时的方式,但要更正式一些。例如:“尊敬的XX部门/XX领导,本人XXX(部门/职位),现就关于连续工作XX天未获得加班费/补休事宜进行申诉……”
口头沟通: 如果是找HR面谈,同样需要准备好证据,清晰地陈述事实和诉求。

第四步:如果单位仍然不解决,可以考虑寻求外部帮助

如果单位就是“铁了心”不给,或者给出的说法非常牵强,那么你可以考虑采取更进一步的措施。

劳动监察大队: 这是政府部门,专门负责监督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你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怎么投诉?
实名投诉: 带着你的证据去劳动监察大队,说明情况。
匿名投诉: 有些地方也支持匿名投诉,但实名投诉通常更容易得到重视和处理。
网上投诉: 很多地方都有劳动监察的官方网站或公众号,可以进行在线投诉。
需要准备的材料: 你的身份证明、劳动合同(如果有)、工资流水、考勤记录、工作证明、单位名称和地址等。
劳动监察的作用: 劳动监察部门会介入调查,如果单位确实违法,会责令单位改正,并可能处以罚款。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如果单位不仅不给加班费,还因此对你不利(比如影响了绩效、年终奖等),或者双方对劳动关系有争议,可以直接申请劳动仲裁。
仲裁是怎样运作的? 这是一个相对正式的法律程序,需要你提交仲裁申请书、证据等。仲裁员会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或裁决。
优势: 仲裁结果具有法律效力,如果胜诉,单位必须执行。
缺点: 时间周期可能比劳动监察稍长,需要一定的法律常识。
法律援助: 如果你觉得自己处理起来困难,可以咨询当地的法律援助机构,看是否符合条件获得免费的法律咨询或代理。

在处理过程中,有几点非常重要:

保持冷静和理性: 无论情况多么糟糕,都不要情绪失控。保持冷静和理性,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证据是关键: 所有的沟通和申诉都应该建立在充足的证据之上。
了解劳动法: 提前了解一下我国的《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关于加班和休息的规定,做到心中有数。一般来说,国家规定的工作日加班,支付150%的工资;休息日加班,安排调休或者支付200%的工资;法定节假日加班,支付300%的工资。连续工作十天且没有得到合法补偿,很可能已经违反了相关规定。
注意沟通方式: 尽量采取书面沟通的方式,方便留存证据。如果口头沟通,最好有第三方在场,或者进行录音(需注意当地法律对录音的规定)。
不要轻易放弃: 很多时候,单位可能就是仗着员工不知道如何维权,或者觉得麻烦而选择忍气吞声。你的坚持,是对自己权益的捍卫。

总而言之,这事儿虽然棘手,但也不是没办法解决。核心就是“证据”和“合法途径”。一步一步来,把问题弄清楚,再采取合适的措施,你的权益是受法律保护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直接找领导啊,如果不给,可以找劳动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情况确实让人头疼,员工辛辛苦苦连续工作十天,结果连加班费或调休都没捞到,搁谁身上都不舒服。别急,咱们一步步来看,该怎么处理。首先,得弄清楚 单位为什么不给算加班或补休。原因可能有很多,咱们得先排查一下: 合同约定或公司规章制度有特殊规定? 比如,公司有没有一种非常特殊的轮休制度,把这连续工作十.............
  • 回答
    这件事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可以说是相当有代表性。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首先,从法律层面看,这次判决确实是在保护劳动者权益方面迈出了一大步。我们都知道,劳动合同的解除,尤其是对员工的“开除”,公司需要有充分的、合法的理由。仅仅是员工连续 16 天没有在微信群里“签到”,这在很多公司可能只是一个非常.............
  • 回答
    “因 Edge 连续崩溃,一微软员工在演讲中途安装 Chrome” 这件事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讨论,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评价。事件本身:一个真实的“痛苦用户”的现场演示从事件的表面来看,这无疑是一个极具戏剧性和讽刺意味的场景。一向以技术实力著称的微软,其自家浏览器在自家员工的公开演讲中途出现如此严重的故.............
  • 回答
    关于“小米员工连海印组织写文章抹黑华为”的说法,要进行一个全面且客观的评价,需要从几个不同的维度去深入分析,并且避免将任何一家公司的行为“完美化”或“妖魔化”。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点: “抹黑”的定义: 什么是“抹黑”?是指公开揭露事实,还是带有恶意、歪曲事实的攻击?这个界限有时会比较模糊,尤其.............
  • 回答
    职场里,老员工和主管们似乎对带新人这事儿,总有点“爱答不理”。说实话,这里面的门道比看起来要复杂得多,也并非所有人都是铁石心肠。很多时候,这是一种复杂心态和现实压力的交织。老员工不愿带新人的原因,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拆解: 时间成本与效率考量: “我自己的事都忙不完”: 这是最直接的理由.............
  • 回答
    对于广东东莞安普电器有限公司员工因多次上厕所被罚款一事,这确实是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的焦点。我们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企业的这种行为,并探讨其是否触犯了法律的红线。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种罚款的合理性与企业管理的出发点。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管理者可能认为,员工在工作时间内频繁离开岗位,尤其是上厕所这种“非.............
  • 回答
    连上13小时班请假遭拒后,员工破坏360万元机器给自己“放假”的事件,是一起极具争议且值得深入剖析的案例。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评价这一行为:一、 员工行为的性质与动机: 性质: 这是明显的故意毁坏财物行为,触犯了法律,并可能涉及刑事责任。同时,这也是一种极端的、非理性的泄愤行为,显示了员工在巨大.............
  • 回答
    任正非连发两封内部邮件,表达了公司将进入“苦日子”以及对“平庸员工”的淘汰机制,这确实反映出华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环境下,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以及其应对策略。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深入分析这些信号所揭示的问题:一、外部环境的极端压力与不确定性: 地缘政治与科技封锁的持续影响: 最直接的.............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无法“看待”任何事件,但我可以根据提供的信息,尽可能详细地分析和描述这次事件的各个方面。事件概述:近日,一则关于外卖员逆行被辅警拽倒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视频显示,一名外卖员骑着电动车逆向行驶,一名辅警上前拦截,在短暂的拉扯过程中,外卖员连人带车被辅警拽倒在地。据报道,.............
  • 回答
    理解你为什么会感到不解甚至有些“看不下去”。这确实是一个很多人都会有的疑问,尤其是当你看到一位教练,他传授的理论知识头头是道,但身材却平平无奇,甚至不如一些学员。这种反差感确实容易让人产生质疑。要解释这个问题,咱们得把它拆解开来看,从几个不同的维度去理解:首先,教练的价值核心是什么?我们请私教,很多.............
  • 回答
    员工因为几百块工资而闹情绪甚至要离职,这确实是让管理者头疼的问题。对于是否要留下这样的员工,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答案,这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权衡。首先,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员工闹情绪和提出离职的深层原因: 几百块钱的“多与少”: 对员工而言是“多”: 如果这位员工的月薪本身不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棘手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到法律、道德和公司利益等多个层面。在回答“该不该发11月工资”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深入分析情况。核心问题:核心问题在于,这位员工在11月入职期间,其行为是否构成对公司的损害或欺诈,以及他自己的公司成立是否与他在本公司的卧底行为直接相关,并且这种关联是否影响了他对本.............
  • 回答
    员工利用病假旅游被辞退,法官称“用工单位可以行使合同解除权”,这一判决在法律界和普通民众中都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个判决,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事件本身:病假旅游的行为性质首先要明确,病假是为了治疗疾病或恢复健康而享有的合法休息权利。如果员工在病假期间,实际并没有生病,而是.............
  • 回答
    当员工被警察带走时,领导者需要迅速、冷静且有条理地采取一系列行动,以确保员工的权益得到保障,同时维护公司的正常运营和声誉。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情况,需要领导者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判断力和执行力。以下是详细的步骤和需要考虑的方面:第一阶段:紧急反应与信息收集 (Immediate Response & .............
  • 回答
    在一家创业公司中,员工是离公司运营最前线的人,因此也最有可能发现 CEO 使用虚假数据欺骗投资人的行为。揭露这种行为是一个高风险但可能极有价值的举动,它不仅能保护投资人,也能防止公司走向破产的深渊。以下将详细阐述员工如何一步步地戳穿 CEO 的谎言,并尽可能地保留细节:第一步:保持警惕,收集初步证据.............
  • 回答
    当员工用离职来要挟公司时,这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处理不好,可能会导致人才流失,影响团队士气,甚至引发连锁反应。关键在于如何冷静、策略性地应对,既要维护公司的利益,也要考虑员工的感受,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下是我认为可以参考的处理思路和步骤,力求写得更贴近实际操作,少些官方腔调:第一步:先别急着答应,.............
  • 回答
    这事儿挺能引发讨论的,而且很多人都可能遇到过。国庆长假,谁不想歇歇脚呢?但公司有公司的安排,员工有员工的考量,这中间的火药味儿可就重了。咱们就拿这个案例来说说,员工拒绝国庆上班被辞退,法院判决“双方均有过错,单位支付补偿金”。这几个关键词很有意思:“拒绝上班”、“国庆期间”、“辞退”、“双方均有过错.............
  • 回答
    这事儿啊,我算是亲历者,也算是个旁观者,一言难尽。当时我们公司,那真是风头正劲,新项目上了轨道,市场反馈也好得不像话,大家伙都觉得前途一片光明,准备大干一场。就在这节骨眼上,一个部门的老大,咱们姑且称他为“老王”吧,突然递了辞呈。起初大家都觉得正常,毕竟高层流动是公司发展的一部分。可老王走得那叫一个.............
  • 回答
    遇到这种情况,确实有点棘手,但也并非没有应对办法。这其中涉及法律程序和事实证据,需要咱们一步一步来梳理清楚。首先,我们要明确员工辞退、未签合同、解除关系以及简历虚假这几点涉及的法律和事实层面。一、 员工要求补偿和双倍工资的依据: 未签订劳动合同: 这是员工主张权利的最直接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
  • 回答
    员工在工作时间睡觉,这本该是个相对简单的是非题,结果却演变成了一场劳动争议,甚至闹到了法院,而且法院最终以测谎结果判定公司说谎,这事儿确实够戏剧性的。说到测谎的靠谱程度,这可真是个老生常谈但又始终没有定论的问题。咱们先来看看这件事为什么会闹到这个地步。员工睡觉,这本身就触犯了公司的规章制度,一般情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