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封顶是有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重点不是,“同盟”“条约”“互助”,
而是大家关注下“代价”与“收益”。
在上不封顶的关系中,谁是“代价”,谁拿“收益”。
在当代中国研究文献里对中国有一类对外政策统称为pseudo-alliance。
这个词最初是用来形容“一条线”战略的。一条线那都1973-74年的事情了,还什么不似同盟,超越同盟,网评也最好专业点。有
只不过这个一条线,目前针对的对象换人了。
至于解读,光解读汉语文本有个JB用,去瞧俄语文本啊。国内很多宣传,和俄语文本对不上号的时候多的很。
公知和高华要急了
他们睁眼说瞎话开始不打草稿了
没有美国这个搅屎棍,中俄不可能走这么近。美国这么恶心人,那么就合起来搞美国。
这是一个强烈的
有着历史转折意味的信号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世界是不停发展的
随着世界的发展变化
全球格局每隔几十年就会有一次大变化
也就是所谓量变积累质变
中国宣称“中俄关系上不封顶”
意味着如今的世界又到了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刻
二战后中国倒向苏联
是战后亚洲地缘政治的最重要的变化
这一变化深刻地影响了美苏的全球力量对比
在之后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
中国的态度都极大地左右了局势的走向
在中苏交好的时代里
中国快速推进了自身的工业化
到了70年代
中国有感于苏式沙文主义和帝国主义式的压力
有感于经济发展的瓶颈与困顿
中国在1970年代大幅度地转变了国家立场
毅然选择靠近西方
这是红色帝国最终解体的因素之一
也促成了中国改开之后的大发展
白驹过隙 逝者如斯
转眼四十多年过去了
中美各取所需 联手制苏的背景早已不复存在
中国已经大幅度弥补了自己的经济短板
中美也进入了正面竞争的新阶段
美国已经将国家竞争的矛头对准了中国
这就要求中国调整国家战略
寻找新的国家位置以对抗美国的压力
构建新的国际关系以瓦解美国的霸权
这个复杂的国家战略调整
可以简单地比喻为骑自行车
在中国看来
美苏作为二战后国际社会的两个霸主
是整个世界发展的核心动力
也就是自行车的两只踏板
中国的对外战略就是像骑自行车一样
动态平衡地轮番踩动这两个踏板
最大限度地将美苏之力为我所用
从而将中国自身的艰苦奋斗(这是最关键的内因)
最大限度地转换为国家利益与国际地位的上升
如果说建国前三十年
我们踩下的 是苏联这只“左踏板”
那么改开这四十年
我们踩动的 则是美国这只“右踏板”
如今
竞争态势再次巨变
我们又要踩动另一只踏板了
我们需要在国际上构筑反美国霸权统一战线
就需要寻找新的盟友制衡美国
俄罗斯虽然已经衰落
但仍可作为对抗美国的重要力量为我所用
这也就是中国副外长所说的
“中俄关系上不封顶 没有终点站 只有加油站”
在如今的美国
对中国副外长的话感触最深的
对中国的话外之音听得最明白的
大概是40年前推动并见证了中美联手的基辛格
当然
拜登 特朗普 希拉里 佩洛西
这些美国的顶级政治家们肯定也能听明白
只是如今这个帝国
已经无力打破军火集团的裹挟
已经无力机能健全地迈腿走路
指望它能够准确地看清并迎合和平发展的潮流
恐怕比让母猪学会上树还难
这话说得明白的不能再明白了吧,“没有终点站,只有加油站”,那谁是让中俄关系前进的加油站?
美国只要不想去改变本国政治经济格局,还妄图用地缘输出来转移矛盾,中俄走近是必然的事。
就算中国在金融化升级,中国想要替代美国需要的时间会非常长。美国也收割不了中国,它只能自我改革。美国有足够条件和时间完成改革,走到今天这一步是美国咎由自取。
从产业结构看,中国可以与美国配套,也能与俄国配套。地缘上东亚区域属于相对独立板块,一带一路不管走海路还是陆路都可以分别与美俄配套。
闹到今天这个地步,只能说美国的好日子过得太久。就算中国当初拒绝G2,也不代表两国只有一个结局。只能说固执于我全都要,最后什么都留不下。
如果当初日韩主导的亚元弄成了,对美国来说可能反而是好事。日韩好控制,中国不好控制,用亚元能反过来间接影响到中国。我们能发展到今天这一步,也要感谢美苏冷战自残和美国这个好敌人的逼迫。
俄罗斯那边说,在普京这次参加奥运会的过程中,西伯利亚力量3号线的大单签完了。
目前正在运行的天然气管道“西伯利亚力量”(1号线),是在14年签的,那时候俄罗斯被西方制裁,搞转向东方战略,于是和中国一拍即合。1号线设计运量380亿m³/年,实际上一半都没有达到,只有150亿m³/年。原因是中国以前也没有真完全倚靠俄罗斯,卖天然气的不止它一家,中国从土库曼买的要更多,340亿m³/年,且因为一些原因,还要更便宜;至于说海上来的就不提了。
但是去年年末,能源危机了;跟土库曼接壤的阿富汗很乱,哈萨克局势也不稳定(土库曼卖给我们的天然气,要经过哈萨克),所以中国确实更加需要保障能源安全,俄罗斯的天然气贵一点,但它稳定。而对俄罗斯而言,此时不赚钱,更待何时?所以今年1月份就传,中国要跟俄罗斯签2号线,设计运量500亿m³/年。问题是2号线要途径蒙古,第一波天然气可能要等到2028年才能运过来。于是现在又签了3号线,设计运量100亿m³/年。3号线会直接从远东运到东北,不会有那么多的施工作业,能节省一些时间,缓解燃眉之急。
在商言商,中国跟俄罗斯确实太需要彼此了。
合纵连横,是米国逼着中俄在一起的。刚看了下,说到俄国,必然很多人必谈领土问题。这里给大家介绍一本书,兼听则明。
书是普罗霍罗夫的《关于中苏边界问题》,对于只是从教科书或者各种自媒体了解中俄边境的知友来说,看看从对方角度的叙述是怎么样,还是很有必要的。重要的是,对方也是有理有据,且能自圆其说。成年人了,除了一腔热血,还是需要有理性的思考。
领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今德国国歌里的四个地方都在国界之外,整个波兰向西平移。前几天还看到抖音上介绍乌克兰西南边境的一个城市,穆卡切沃,在这短短的100年,分别属于奥匈帝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苏联最后到乌克兰。外东北那里,真正有大规模的国人,已经到了张作霖时期,用火车皮从关内拉人。不过,早经营也没啥用,碰到野蛮的俄国人,是一点办法没有的,我曾经在札幌的市政厅二楼,看到桦太厅的展览馆,看那些老照片,当时的库页岛南部真的被日本人经营的已经很有规模了,跟看哈尔滨道里的老照片也差不了多少。但是还不是被俄国人赶回北海道。
这里,感叹一下,俄国人还真的比较野蛮,与之相比,英国真的是天使啊。
不过这里稍微提一下私货,那就是我国人民是真的不爱去外东北,反而是半岛人在那繁衍了很多,不过因为俄日交战,俄国担心半岛人是间谍,于是把远东的半岛人都沿着西伯利亚铁路一路播撒,最终到了中亚,所以中亚现在很多的半岛人,有个小男演员叫 所罗门,就是乌兹别克斯坦籍贯的。
撇开领土问题,我个人觉得苏联对我国是真的不错的,建国初援建中国的156个工业项目,可以说是空前绝后。不仅仅是提供资金和物资,苏联还慷慨的拿出核心技术和生产设备,无私的派出大批专家和工程师,手把手的帮助一穷二白的中国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个现在有些人嗤之以鼻,但是必须反驳,有良心的国人都必须反驳。为什么?现在200多个国家,真正有工业实力的只有十分之一,仅仅20多个,有大规模工业体系的屈指可数。
这里举一个关乎大家生命的项目,华北制药的青霉素项目,这就是苏联援建的。知道解放前青霉素什么概念么,没有一条小黄鱼是买不到盘林西林的。
有时候,说句感性的话,两个超级大国,真的对我国都不错。苏联是手把手的教基础,然后很多科学家都是留美归来。所以我国的武器,都是俄美合成的,部分借鉴了美国,部分借鉴了俄国。这里说下苏联的可贵,大家都喜爱德国,但是我国一汽、上汽跟德国汽车企业合资了几十年了,还是什么核心技术都没学会,严谨的德国人把技术牢牢得攥在手心里。但是粗枝大叶的俄国人呢,抖音前段时间还刷到一个段子,说一个带有俄国血统的老将军,跟苏联人拼酒,然后把歼20买到手。这要是德国人日本人,是根本不可能的。
知乎上总是有人喜欢骂黄俄,我是不喜的。
俄国现在对我国没什么威胁,然后又是资源大国和武器大国,两国还蛮互补的。至于领土,本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说句难听的,现有的能保住就不错了,很多人都是叶公好龙,东北都快空了,房价也超便宜,鹤岗五万一套房,也没见谁举家搬过去呐!
目前网上有两批人天天提什么外东北、海参崴这些,一批就是皇汉,另一批是精德(纳粹)。
每次我看二战视频,视频里一说到纳粹不好的,总有弹幕说,苏联也不怎么样,卡婷森林外东北什么的都来了。
我就奇怪了,卡婷森林是杀害了波兰几千俘虏没错,确实是不对的,但这几千人有纳粹杀人的零头多吗?何况纳粹杀的还是平民。
天天在这转移话题到苏联上,不是收了钱我是真不信。
还有,天天洗脑苏联黑暗,我那天看到个数据,说苏联消灭关东军,抓了几十万日本俘虏在西伯利亚干苦力,1950年代大概有70%多的人放回了日本。
按照网上描述的苏联的黑暗程度,这个数据惊呆我了,居然还有70%能放回去?
按照法国拍摄的二战纪录片,纳粹俘虏的几百万苏联红军,几乎就没有几个能放回去。
1、俄罗斯在美国的制裁下,经济很困难,至今没有恢复到2013年的水平。需要中国支持。
2、中国资源不够多,大量资源要进口,而俄罗斯有大量资源,与中国经济有一定互补性。
3、在中美关系趋于紧张的时候,中俄走进,会给美国压力。
4、中俄目前还不能算紧密的联盟。
特朗普时代一度和俄国走的很近,但是被国内反对派打断联俄进程,不排除美国换届后调整对俄政策,牺牲乌克兰。让俄国对华变脸。
普京如果健康有问题,也很难保证俄国内政会倾向于谁。毕竟俄国的文化和法国更近一些。
同样,如果美国拿台湾做交换筹码,中国也未必永远站在俄国一边。
目前,美国的战略是同时压迫中俄伊朗,中俄关系紧密是正常的。
5、中俄历史上领土纠纷是隐患。
对俄罗斯人来说,没有一块领土是多余的,如果中国非常衰弱,大连旅顺的不冻港依然是苏联想要的。
中国目前一直都在教育中强调,当年是不平等条约割让了100多万平方公里,地图上还是标注海参崴和库页岛。
在民族主义政治正确的时候,这些地方一旦到了双方关系不好的时候,就是剑拔弩张的时候,谁拔剑取决于谁实力强。
美中俄现在就是当年的三国,美国无疑是魏国的地位。至于中俄谁是蜀谁是吴,大家自己判断。
但是,我想中俄谁都不会傻到犹如当年“孙十万”(不知道这个梗的朋友,请百度一下孙权在合肥城下的事迹)一样背刺荆州关二爷,然后还拿着二爷的头去找曹操邀功。
你想想,当年蜀吴之间荆州的矛盾,不就和现在动不动就有人喊“老毛子占了我们一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一回事么。然后呢?孙权为了荆州那几个郡,就可以让无耻吕蒙白衣渡江背刺二爷,活生生把曹操从两线作战给解救出来(曹操当年在襄樊一线被二爷打哭了快),咱们为了那已经割出去一百多年的外兴安岭,去背刺老毛子?
要是这么做,怕拜登笑得要比当年曹丞相还开森哦。
老二和老三的矛盾,说啥都得放下,两家一起挂分完老大,再摊牌。孙权小儿不懂这个道理,你当普京和我们的高层也不懂么?
所以,凡事老喊着联美吞俄,或者同时干美干俄的人,要么历史不及格,要么智商不及格,要么骨子里坏透了。
现在,中俄就要维持这种准联盟状态,连番给老大添堵,美国的尸体,够全世界吃上一气儿的了。其他的,都先要放一边。
美帝还在,中俄关系就有压舱石
释放一个信号,美日印澳的环太平洋同盟以及北约是针对中俄而来的,中俄不合作起来应对,难道等着受虐吗?中俄合作,军事实力上不愁,经济上我们也有底气,怕什么呢?如果说上世纪美苏冷战最后以苏联解体告终,那么本世纪的中俄同盟应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联盟,有的一拼,中国不同于苏联。当前的美国虽然家底厚,但是在走下坡路,我国底子薄,但有爆发力。
以寡人之见,美国想要遏制中国崛起,几乎是不可能的。几十年来,美国依靠美元与石油挂钩,肆意的在全世界剪羊毛,动辄挥起美元制裁大棒。但现在全球脱碳已成共识,未来中东石油地位的重要性必将下降,现如今已有多少个国家在去美元化,更别说还有欧元在对美元地位虎视眈眈。美元地位在未来势必下降。
美国人向来喜欢秀肌肉威胁他国,不听话就要打你,自从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从那时起,意味着至少在未来100年内,不再有哪个国家敢轻易向我们挥刀了,晚清时期那种任人宰割的历史已不复存在,因为我们总结过去,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太惨痛。
一个拥有14亿人口,拥有齐全的工业制造门类,重视教育,努力拼搏自力更生,有5000年文明历史的国度,是一个区区四百年历史喜欢秀肌肉弄霸道条款玩心机赚钱的国家能干得过的吗?我觉得不能。
如果说我们军事上的落后,能源上的焦虑,还是大问题,这就是我们和战斗民族合作的必要性。另外,新能源领域,我们未必愁老美。
这个世界,赚钱靠中国,安全靠美国。赚钱靠中国站得住脚,安全靠美国就未必。美国能轻易来一场迎战中国的热战?家门口打仗,我们谁都不怕,领导说的!
欧洲看起来是一个整体,但它毕竟不是一个国家,在经济利益面前,出于政治利益的考虑,资本主义国家是会有墙头草的,要不然亚投行如何搞起来?英国还脱离出去了。
面对日益崛起的亚洲大国,老美目前可以说处于一种恐慌心态,特朗普搞的对抗我国政策,得到美国两党一致的赞成。搞贸易保护主义,提高关税,导致居民消费支出提升,禁止美企业和华为做生意,有损资本家的利益从而进一步影响国家经济,这样的账难道美国人不会算?不可能,他们是不得已地为之,不这么做是不行了。
我们科幻一点往后想,未来的热战,会是机器人之间的战争。谁的机器人拥有更强的性能,算力,续航能力,通讯能力,抗击打能力,这背后涉及到芯片,能源,新材料,互联网等,另外还有机器人的数量也是一方面。如果说能源,新材料,互联网全球范围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么芯片,基本上是西方国家拥有核心技术,高性能的机器人需要先进的芯片作为算力支撑,如果说未来的国防方面,机器人将作为主力的存在,背靠我国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大家就应该能看得出老美为什么要用芯片来卡我们的脖子了,老美当然知道断供我国芯片至少是杀人一千自损八百甚至是杀人八百自损一千的行为,但是他们还是做了。
当前全球三大主力中美俄,中俄合作,联吴抗曹,几千年历史文明的延续,我们有这样的智慧基础。至于欧盟,过于松散,不起决定性作用。
最终我们能不能把“曹操”干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努力搞经济,有钱了,我们就有实力去面对一切来自帝国主义的挑战。
从宣传角度来看,长时期内,中俄强强联手,保持亚洲(大部分)地区局势稳定,两大国的合作带动周边小国加入亚洲阵营,大家一起做生意谋发展,不要整天打打杀杀荒废了基业,扯一堆没用的,安心运营经济才是王道。
中俄的联手,首先可以形成一个极具震慑力的作用,这么大的地盘保持稳定,其他国家可以不用去想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而经济上的合作,则是带头作用,两个大国都关系这么好了,贸易额一直在提升,贸易体系稳定,那么加入这个体系中,也同样没有问题。跟着美国去玩什么制裁,军事就算了吧,第二军事强国和第三军事强国都联手了,小国家还想和两个大国对抗?经济体量上更不用说,亚洲国家大部分都是发展中国家,也没有什么卡脖子产业去对抗,还不如合作,一起做大做强,亚洲地区稳定了,专心做生意提升生活水平不香么?
陆权国家的回归,现在趋势已经很明显是由东向西,亚洲人口都占了全世界人口一半了,而且大部分国家人均收入起点低,搞好基建,提升起来要比欧洲那种已经发展成熟的国家容易,最大的市场就在这里,既然西方国家整天搞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那亚洲就另外搞一个联盟,内斗只会让美国越来越嚣张,还把自己给搞垮了。
有一部分人觉得中俄联手让自己不舒服,说什么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之类的。现在中俄之间就是合作起来利益大于互相抗争的利益,中俄关系不好,受益的就是美国。看到美国的利益受损了,总有一种惋惜的感觉,这没事儿,现在抗抑郁的药,降血压的药有很多,多吃几个,还是可以继续愤怒地生活下去的。
说个题外话,按照目前这个情况,中俄之间的来往越发深入的话,估计俄语又吃香了。现在可以开始考虑抽空看点俄语学习相关的视频,学点基础,万一以后需要使用俄语的工作岗位变多了,去考个证啥的,就派上用场了。这里推荐一个教俄语的抖音博主。
https://www.zhihu.com/video/1474560810718113792玛莎酱酱~(俄语)(ID:Amashaeyu),这个博主专注教俄语,有每天学5句俄语口语的教学系列,也有更基础的发音教学,让你能够快速入门学好俄语。
我觉得普大帝看到这段话也是菊花一惊吧,老大哥老大哥这么叫肯定没什么好事。
想当年阿美和委员长也是好着呢,签署《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了,都已经是自家兄弟了……你能说阿美有什么坏心思吗?
释放的信号一直很强烈
这个话,要放在中美俄三角关系大框架上来看。
中俄并非同盟,中美也并非敌对关系。同样,美俄也非敌对关系。
现在美国要把中国作为主要对手来搞,那么就给了俄国活动的空间,俄国最近在欧洲大搞动作,肆无忌惮,就是瞅准了美国无暇顾及欧洲的局面。要给自己博取重要利益。
而美国方面现在有点左右为难。美国同时与中俄关系恶化,变成了中俄共同对付美国,这对美国是非常不利的。
美国人要缓和与俄国的关系,俄国人就乘机狮子大开口。这显然损害美国的利益。美国人要是把中国逼急了,中俄结成同盟,对美国显然也非常不利。
所以,这个中俄关系没有上限的表态,显然是给美国人听的。潜台词就是美国你不要逼急了我,否则我们真要和俄国结盟了。
这个问题可以结合最近普京对我们访问,并发表联合声明,还有签署了15份经济协议来一起分析。
(1)中俄联合声明
这次普京和我们发表的这份联合声明,是有很深远的意义,这份联合声明实际上就是说,我们和俄罗斯的关系“不是同盟,但超越同盟。”
我们可以来看看声明里双方对于彼此关系的表述。
“双方倡导并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指出中俄新型国家间关系超越冷战时期的军事政治同盟关系模式。两国友好没有止境,合作没有禁区,加强战略协作不针对第三国,也不受第三国和国际形势变幻影响。”
这段表述里,是直接说“中俄新型国家间关系超越冷战时期的军事政治同盟关系模式。”
这句话,也给外界很多关于中俄当前会不会结盟的猜测,给了一个盖棺论定的结果。
中俄不会同盟,因为中俄现在彼此的关系,已经超越了所谓的同盟关系,这是双方彼此达成的共识和定义。
其实,冷战时期的所谓同盟关系,基本是靠外部敌人和内部武力恐吓联系,其中以北约作为最典型代表。
这样的军事同盟关系,一个很大问题,就是先天然会存在外部树敌的倾向。
比如,北约直到现在仍然把俄罗斯作为最大敌人看待。
哪怕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一度对西方国家放下所有防备,任由西方国家对俄罗斯收割,但即使如此,北约从未放弃对俄罗斯的敌视。
因为一旦北约放弃对俄罗斯的敌视,就意味着北约这个组织没有存在的必要。
那么这类军事同盟组织,内部也已经形成庞大的利益群体,这些利益群体就会拼命的制造矛盾,来维持自身存在,从而造成地缘局势紧张。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支持不结盟运动,也坚定不搞结盟。
因为结盟天然会存在外部树敌,如果没有敌人,也会强行塑造假想敌来维持自身存在,这是很不利与国际合作和解决问题,只会加剧国际局势紧张。
同时,我们不搞结盟,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没有铁杆的朋友。
结盟是靠武力恐吓带来的安全纽带维系,但是能用经济合作带来的利益纽带的国际关系,相比结盟来说,会更加可靠,也更加安全。
武力恐吓得来的安全纽带,往往只是假象,是很脆弱的,只会加剧冲突,反而更加危险。
经济合作带来的利益纽带,很多时候才能让各方放下成见,形成求同存异的氛围。
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天下攘攘皆为利去。
其实国与国的关系,归根结底还是利益关系。
只不过,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习惯于那种海盗劫掠的思维,是零和博弈的思维,靠劫掠他人来养肥自己,这才使得他们要为了利益,诉诸于武力,将利益包装在安全之中。
而我们则比较务实,直接把利益剥开,摊开来说,不讲零和博弈,而是追求大家一起做大蛋糕,帮发展中国家发展起来,这样蛋糕大了,大家自然就能多赢。
现在,地球的发展还是很不均衡的,所以我们这种一起做大蛋糕的模式,还是有发展空间的。
只不过,这会导致现有发达国家作为利益既得群体,他们将失去这种发展的优先权和优越感,也会某种程度让他们的利益受损,所以他们当然不愿意了。
但既得利益群体终归是少数,在国际范围内,非既得利益群体的国家,他们更喜欢的是我们这套共同发展、一起繁荣的模式。
这就给我们把敌人变得少少的,朋友变得多多的,创造了一些契机。
我们这种通过经济合作来形成利益纽带的做法,我认为就是“新时代国际关系”。
所以,在这次中俄联合声明里,双方不但说双方关系是“超越同盟”,而且说“两国友好没有止境,合作没有禁区。”
这是相当高程度的表述。
这种超越同盟的关系,我认为可以作为新时代国际关系的典范。
一些西方国家,即使达不到这种超越同盟关系,我们也可以通过新时代国际关系,让他们处于中立状态,不至于完全变成我们对立面。
这点欧洲国家是典型。
如果不是我们和欧洲国家现在有很强的经济利益纽带关联着,欧洲国家早就第一时间彻底倒向美国。
但现在德法虽然在一些意识形态问题上,还会附和一下美国,但只要涉及到经济层面,仍然还是保持比较务实的态度来跟我们合作,即使有时候附和美国,也会注意尺度,不会像美国那样无底线的对我们挑衅,至少没有彻底倒向美国。
美国过去这两年,一直试图在全世界孤立我们。
那么我们就更加不能被世界孤立,不能给世界脱钩。
反过来,我们还会对世界更加开放,加深和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纽带,通过经济合作加深这种经济纽带,最终来反过来孤立美国,也并非不可能。
拜登虽然一年前刚上任的时候,信誓旦旦宣称要打造一个围堵我们的国际联盟,但现在一年过去了,美国的号召力显然大不如前,除了日本这个狼子野心是跟着美国来对我们各种造谣污蔑外,其他国家对美国大都是比较敷衍。
就连印度,也是比较摇摆不定,眼瞅着在俄罗斯居中调节下,跟我们关系又有所缓和。
包括这份联合声明末尾,还专门提到“双方将继续在中俄印机制框架内开展合作”,这是有些意味深长。
当然,印度这种比较神经刀的,谁也不知道哪天他们会不会又脑子抽风。
但这也说明,现在越来越多国家,并不会选择彻底跟随美国。
其实这也很正常,拜登现在基本可以铁定3年后连任不了,到时候不管共和党是不是特朗普卷土重来,美国大概率只会变得更加保守。
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在选择站队上,自然会更加谨慎。
我们现在没有逼其他国家去选边站队,而只是要求至少不选边站队就行了,大家该做生意继续做生意,这一点是很符合世界各国的利益。
(2)批评美国
这份联合声明,有不少内容,都是直接针对美国,这是完全不加掩饰的。
除了第一段旗帜鲜明的提到“”国际上少数势力继续顽固奉行单边主义,诉诸强权政治,干涉他国内政,损害他国正当权益,制造矛盾、分歧和对抗,阻碍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国际社会对此绝不接受。”
后面也有一些直接对美国点名的内容,包括:
“反对外部势力破坏两国共同周边地区安全和稳定,反对外部势力以任何借口干涉主权国家内政,反对“颜色革命”,将加强在上述领域的协作。”
这一段虽然没有点名美国,但直接说了“颜色革命”,基本跟点名也没差别,特别是在哈萨克斯坦骚乱刚结束,这个时候专门提到这个,显得更加直接。
“高度警惕美国推行的“印太战略”对本地区和平稳定造成的消极影响。”
这里是直接对美国推行的印太战略进行强烈批评,直接指出这是在“亚太地区构建封闭的结盟体系、制造阵营对抗。”
此外,对美国的批评还包括:
“双方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建立“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特别是在核动力潜艇等涉及战略稳定领域开展合作表示严重关切”。
“双方敦促美国积极回应俄方倡议,放弃在亚太和欧洲部署陆基中程和中短程导弹计划。”
“双方指出,美国退出军控领域一系列重要国际协定,对国际和地区安全稳定产生巨大负面影响。”
这些都属于一些军控、核不扩散领域,对美国的所作所为直接的批评。
“双方强调,美国及其盟友在境内外开展的生物军事化活动引起国际社会对其遵约的严重关切与质疑。”
这一段,我认为十分重要,虽然没有在这份联合声明里,对美国生化实验室跟新冠病毒溯源的关联做直接质疑。
但过去这两年,不管是我们还是俄罗斯,都对美国在全世界超过200个的生物实验室感到严重关切和质疑。
这次直接写进这份联合声明里,分量也是很重的。
包括还提到:“中俄敦促美国作为唯一未完成化武销毁的缔约国加快库存化武销毁。”
所以这份联合声明里,有大量内容都是直接批评美国,完全不给美国面子。
其中主要都放在了联合声明的第三部分内容,也就是关于“双方对国际安全形势面临的严峻挑战深表关切”。
换句话说,我们和俄罗斯都认为,美国是当前国际安全形势恶化的罪魁祸首。
那么,被我们和俄罗斯这样直接批评的美国,又是怎么回应这份联合声明呢?
(3)美国的回应
美国在2月4日,也有对我们和俄罗斯这份联合声明进行回应。
只是美国的回应有点跑题,说是回应,结果还跑题到俄乌危机上了。
这个是挺让人莫名其妙的,记者是问“拜登总统如何看待中俄以及中俄两国元首之间的关系?”
结果白宫发言人又扯到俄乌危机上。
这真的是牛头不对马嘴。
这反而给人感觉,美国在如此拱火俄乌危机上,确实是别有用心,正如俄罗斯所说,美国只是想把俄罗斯拖入战争泥潭中。
美国这种满世界拱火的行为,才是当前世界安全形势恶化的根源。
包括我们在这次联合声明里,也是直接说“双方反对北约继续扩张,呼吁北约摒弃冷战时期意识形态,尊重他国主权、安全、利益及文明多样性、历史文化多样性,客观公正看待他国和平发展。”
很显然,我们在俄乌危机上,是支持俄罗斯的立场,反对北约东扩。
(4)经济纽带
既然提到“新时代国际关系”是以经济合作作为利益纽带,所以在这次联合声明后,双方就以光速签署了15份经济合作协议。
这其中比较重要的,有石油和天然气的两份合同,还有1份石油领域的低碳发展合作谅解备忘录。
这两份合同,包括每年向中国再供应100亿立方天然气和1亿吨石油。
这个量虽然不算特别大,但对于我国的能源安全很重要。
因为这些油气资源,很大一部分是不走海运通道,而是走陆运通道,并且这个石油管道是要途径刚发生骚乱的哈萨克斯坦。
这背后是有很多深意。
对我们来说,我们当前石油大部分都是从海运进口中东石油,要走马六甲海峡,这使得一旦我们跟美国发生冲突,美国有很大可能会从马六甲海峡下手,来掐住这个咽喉要道。
所以,现阶段,我们尽可能扩大跟俄罗斯的能源贸易关系,有助于我们能源进口更加多样化,避免过度于依赖于单一国家和海运,这是对我们有利的。
此外,走陆运可以加深我们和中亚五国的关系。
这次中亚五国全部来访,参加并出席我们的冬奥会开幕式,这已经说明很多问题。
包括我们也跟哈萨克斯坦总统见面,给了哈萨克斯坦总统很大支持。
所以,这次冬奥会,已经成为我们难得的一次国际层面合纵连横的绝佳舞台。
本文作者:星话大白。
我每天都会写分析文章。
原创不易,多谢赞赏和关注支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