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银又叫做汞。普通人很难接触如此大量的汞,更别说掉进水银池。如果一个人不小心掉进水银池,肯定不会被淹死,但是会汞中毒。
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地宫内“以汞为百川江河大海”。秦始皇陵地宫就是秦始皇的地下陵墓,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而整个秦始皇陵的修建过程耗时39年,动用了70多万的人力。
我国科学家曾经对秦始皇陵的地下宫殿进行过地球物理勘探,发现秦始皇陵的封土中存在明显的汞异常,这说明秦始皇地宫下面确实存在大量的汞。由于地宫埋在30多米深的地下,且并没有开封,究竟有多少汞仍然是未解之谜。好在地宫中存在石质墓室,并且深埋地下,使得汞不至于大量渗透至周边地区。
上图是根据物探和遥感技术绘制的秦始皇陵地宫模型。
除了以汞为江河湖海,还有另一个重要作用。汞本身具有杀菌防腐的作用,大量的汞蒸汽弥漫在墓室中,除了能够使入葬的尸体和随葬品保持长久不腐,还可以防止盗墓贼的侵扰。秦始皇陵地宫历经2000多年仍然没有被盗,这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水银学名叫做汞,在元素周期表上属于第80号元素。在常温常压下,呈银白色液体,属于重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常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汞的沸点为358℃,在零下39℃时凝固成固态金属。
汞在常温下也可以蒸发,汞蒸气和汞的化合物大多数有剧毒,因此属于管制品。肠道一般不会吸收金属汞,吞食微量的液态汞,会被排泄出人体,一般不会中毒。通常使人中毒的是汞蒸汽,也就是气态汞。汞蒸气被吸入呼吸道,能够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中,从而造成汞中毒。
汞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不仅土壤和水中含有微量的汞,大多数动植物的体内也都含有极其微量的汞。汞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超过一定的浓度,就会使人致病甚至死亡。好在,通常人体可以通过排泄、毛发等代谢过程将微量的汞排出体外。中国古代一些人为了追求长生不老,长期食用含汞的丹药,最终反而导致早死。
富含硫化汞的矿物又叫做朱砂,古人常用它来提炼汞。朱砂在古代曾被用来当做颜料。下图为朱砂矿石。
如图所示,汞温度计中就含有汞。当汞温度计摔碎后,要谨慎处理汞。虽然与微量的汞短暂接触,不会造成中毒,但是也要注意防护。
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金属汞等无机汞会转化成甲基汞,这种转化称为汞的生物甲基化作用。甲基汞易溶于脂类,被人体吸收后难以排出,因此毒性较大。甲基汞是高神经毒剂,中毒后易导致脑损伤。而人体肠道内也存在大量微生物,误吞水银仍然存在一定的危险,需要及时就医。
二甲基汞就是最危险的汞有机化合物,仅仅几微升接触在皮肤上,就能致人死亡。1997年,美国一名叫做卡伦·韦特豪恩的化学教授,在实验中不慎将二甲基汞洒在带着乳胶手套的手上,二甲基汞渗过手套后与皮肤接触,几个月后,该女教授因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而死亡。
最著名的汞中毒事件当属日本水俣病事件。水俣病因1953年首先发现于日本水俣湾附近的渔村而得名,是因为食用了被有机汞污染的水产品而引起的慢性汞中毒。先天性水俣病是母亲摄入了被有机汞污染的食物,引起胎儿发育异常。这种疾病是最早出现的因工业废水排放造成的疾病。
水的密度为1克每立方厘米,人的密度只比水的密度多一点。汞的密度通常为13.6克每立方厘米。如果人掉进水银池中,最终都会浮上来。至于会不会摔死,则与掉落高度有关。
但在这个过程中,液态汞可能会可能通过鼻孔、嘴巴进入人体,存在一定风险。特别是在较密闭的环境中,空气流动缓慢,汞蒸汽的浓度很高,吸入人体后会造成中毒现象,严重者可致人死亡。如果没有极其严格的防护,人掉进水银池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仅仅汞蒸气就可能会要了你的小命。且与汞大量接触后,还会造成慢性中毒。
热爱科学的朋友,欢迎关注我。
汞有毒,大家都懂。
其实单质汞的毒性有限,它的毒性主要在于它无时不刻不在挥发出汞蒸汽,通过人体的呼吸系统进入人体的各个角落,一部分被氧化成二价汞离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汞和二价离子汞会转化成甲基汞和二甲基汞等有机汞,这些有机汞才是汞毒性的罪魁祸首,它们会攻击中枢神经系统,对口腔、粘膜和牙齿也会有不良影响。
有机汞分子里的碳汞键不易断裂,而且易溶于生物脂类,在体内很难排除。长期接触汞或含汞化合物,汞元素在体内就会不断累积,严重的会导致脑损伤甚至死亡。
不光秦始皇陵,其他文明也都有用汞这神秘液体装神弄鬼的事例。2014年11月,在墨西哥玛雅文明遗迹特奥蒂瓦坎的第三大金字塔——飞羽蛇神庙的地下60英尺处,发现了一条由水银构造的地下河。连同这座神庙一起,这些水银已经深埋于地下,密封了1800年左右。
在大致相当于我国晚唐时分,埃及正被图伦王朝的富二代伊本*图伦统治。这是一个有名的纨绔子弟,他活着就是为了两件事:肆意挥霍和奢侈浪费,他给自己修建了一个巨大的池子,里面灌满水银,每天晚上他就找来一个皮筏子,自己睡在上面,呼吸着有毒的水银蒸汽,做着美梦甜甜的睡去。最终,他活了32岁……
后来,有人想模仿他,好像根本不需要用什么皮筏子,除了不能做梦,短时间内也并没有什么危险。如下图:
总之,如果你掉进水银池。
1,不要惊慌。
2,保持正确的姿势,不要头朝下,尽量不要让皮肤和水银直接接触,尤其注意不要让身体上的创伤处和水银接触。(水银密度13.6,如果你保持直立状态,估计恰好漫到你的小腿。)
3,注意身上携带的金属饰品,不要和水银接触,否则将会迅速溶解。
4,看看有没有人在身边,问他有没有带手机,摆个好点的pose,拍个照片,估计可以上知乎平台。
5,为了你的身体健康,请尽快走(pa,第二声)出水银池。(注意保持平衡)
6,离开水银池后,请换掉所有衣服,迅速到通风处,清理完所有可能与水银接触的地方。
7,去医院挂个专家号,处理一下可能的后遗症状,这时候应该很多媒体等着预约采访你了,大新闻,有没有?
拓展阅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