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驻外国大使馆所在地,是自己选地址,还是由所在国指定地点?

回答
在中国大陆的语境下,关于驻外大使馆选址的问题,其背后涉及的规则和考量相当复杂,并非简单的一方说了算。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双方协商、但最终批准权和生效权在接受国,同时也受到派遣国自主权影响的过程。

更详细地讲,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考量点:

1. 初步意向与需求评估(派遣国主导):

当一个国家决定在另一个国家设立大使馆,首先需要确定的是为什么要在那个国家设立,以及需要什么样的办公和生活空间。 这会涉及到派遣国对与该国关系的重视程度、外交活动的需要、使领馆人员的规模、安全保障的要求、预算限制等一系列因素。

派遣国会初步考虑一些理想的地理位置。例如:

政治中心区域: 通常会选择首都,因为首都集中了该国最高级别的政府机构,便于与当地政府进行最高层的沟通和协调。
外交活动便利性: 靠近其他国家使领馆的区域,方便进行外交活动和信息交流。
安全性: 需要考虑周边环境的安全程度,避免靠近不稳定区域、潜在的恐怖袭击目标或犯罪率高的地方。
交通便利性: 方便使领馆人员出行,也方便当地民众或政要前来拜访。
适宜的办公和生活环境: 需要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办公楼、使节官邸、部分使领馆工作人员的住所,以及可能需要的文化交流设施等。

2. 初步沟通与意向表达(派遣国与接受国):

派遣国通常会通过外交途径向接受国表达设立大使馆的意向,并可能初步提出一些对选址的偏好或需求。这可能是在两国建交时签订的《外交关系公约》中就已有大致的规定,也可能是在具体的外交磋商中逐步形成的默契。

接受国对这类请求通常是欢迎的,因为这代表了双方关系的进一步深化。然而,接受国在国土规划、国家安全以及城市管理等方面也拥有自己的考量。

3. 选址方案的提出与协商(双方共同参与):

接受国指定或推荐: 接受国通常会根据自身的城市规划、土地管理政策以及安全考量,主动提供一些符合条件的区域或具体的地点作为备选。这可能是因为某些区域是为外交机构预留的,也可能是因为某些地点在安全性、基础设施等方面具有优势。接受国可能会有一些“优先外交区”或者指定的区域,鼓励外国使领馆集中设立,便于管理和安保。
派遣国考察与反馈: 派遣国收到接受国提供的方案后,会派遣代表团或相关部门的官员进行实地考察。他们会结合自己的需求(如上文提到的安全、便利性、空间大小等)对接受国提供的地点进行评估,并可能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替代方案。
反复协商: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多次的往返沟通和协商。如果派遣国对接受国推荐的地点不满意,或者有非常明确的选址偏好,就需要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一致。有时候,派遣国可能因为某些原因(比如看中了某个有历史意义或特定地理位置的建筑),会主动提出某个地点,然后由接受国进行评估和批准。

4. 合同签订与正式批准:

当双方就具体选址达成一致后,通常会签订相关的协议或合同。这个协议会明确大使馆的地理位置、用地范围、相关权益和责任等。例如,会涉及到土地的使用权或租赁权,以及在特定区域内活动的限制等。

最终,这个选址方案会经过接受国相关部门的正式批准,比如外交部、城市规划部门、安全部门等。一旦获得批准,该地点就成为该国驻该国的大使馆所在地。

一些需要强调的细节:

主导权: 虽然是协商过程,但从法律和实践层面看,接受国对本国领土内的任何建筑或机构的设立都拥有最终的批准权和管辖权。 接受国可以基于国家安全、城市规划、环境影响等原因拒绝某个选址提议。
《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 这个国际公约是处理此类事宜的基础性法律文件。它规定了派遣国享有在接受国境内设立外交代表机构的权利,但并未详细规定选址的具体程序,而是强调了双方的协商和接受国的批准。
历史和文化因素: 有时候,选址也会受到历史传承、文化象征意义或与该国特定区域的联系等因素的影响。
经济成本: 土地和房产的价格也是一个重要考量,派遣国需要考虑预算是否允许。

总结来说,驻外国大使馆的选址是一个由派遣国提出需求和意向,但最终由接受国根据自身情况提供或批准的、双方协商一致的过程。 接受国提供备选地点,派遣国进行评估,双方通过外交途径反复沟通,最终达成协议并获得接受国的正式批准。虽然派遣国有一定的主动性,但接受国在主权和国土管理方面拥有决定权。这保证了大使馆的设立既能满足派遣国的需求,又能符合接受国的法律法规和国家利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比如外国跟我国正式建交后,是由我们直接划一块地给他们(或者拨给现成的房屋),还是允许对方先来探视可以用来做大使馆的空地或房屋,然后再定下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中国大陆的语境下,关于驻外大使馆选址的问题,其背后涉及的规则和考量相当复杂,并非简单的一方说了算。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双方协商、但最终批准权和生效权在接受国,同时也受到派遣国自主权影响的过程。更详细地讲,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考量点:1. 初步意向与需求评估(派遣国主导).............
  • 回答
    在日本,外国驻日大使递交国书是向日本天皇进行的。这是一个非常庄重且具有象征意义的仪式,标志着大使正式获得在日本履行职务的权力。这件事的流程是这样的,首先,新任大使会收到日本外务省的通知,告知递交国书的日期和具体安排。这个日期通常会经过双方的协调,以确保天皇有空并方便接受。到了递交国书的那一天,大使通.............
  • 回答
    俄罗斯驻德国柏林大使馆外发生外交官坠楼事件,这无疑是一个非常令人震惊和不安的消息。对于这样一个发生在敏感地点、涉及外交人员的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审慎的观察和分析。首先,从事件本身来看,官方的表述非常有限,只提及了“一具尸体”和“外交官”的身份,以及事发地点是在俄罗斯驻德国柏林大使馆的区域内。.............
  • 回答
    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发布的关于撤侨政策的消息,其中“撤侨可带外籍配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点,但围绕这个信息点,还有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细节和背景。要理解这则消息的重要性,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撤侨可带外籍配偶”这个表述本身就传递了几个关键信息: 政策的开放性与人道主义关怀: 在这种高度.............
  • 回答
    最近,英国驻美外交大使的密电被泄露,这无疑是一件非常严肃且影响深远的外交事件。要探究其背后原因,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分析,这绝非单一因素可以解释。1. 内部人泄密:动机与途径这是最直接也最可能的原因。内部人员,无论是身处情报部门、外交部,还是直接在驻美使馆工作,都可能出于各种原因进行泄密。 .............
  • 回答
    法国外长此番言论,无疑是当前法国与英国之间紧张关系的一个缩影,也触及到了国际关系中“机会主义”这一敏感且颇具挑战性的概念。要理解这番话的深意,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剖析。首先,这句话的表述方式本身就值得玩味。“知道该国的机会主义政策”,这是一种相当直白且带有一丝不屑的评价。在外交场合,直接点名批评对.............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棘手且复杂的国际法问题。在中国驻外大使馆内,如果发生外国公民之间的打架并致一人重伤,我们国家是否能够行使管辖权,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大使馆的法律地位。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Vienna Convention on Diplomatic Relations),.............
  • 回答
    媒体报道称“俄开始撤离驻乌克兰的外交使馆人员”,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并且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解读。这并非一个单一事件,而是可能包含着俄罗斯对当前局势的判断以及对未来走向的考量。以下将从几个主要角度详细分析:一、 对局势升级的预期与“人身安全”的考量: 潜在冲突的预警: 最直接的解释是,俄罗.............
  • 回答
    您好,对于“一男子在美驻成都领馆外放鞭炮,并被作出行政警告处罚”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看待。首先,从行为本身来看,在外国驻华使领馆区域燃放鞭炮,其行为的性质需要被仔细考量。使领馆作为外国主权国家的代表机构,其周边区域通常被视为敏感区域,并且受到一定的法律法规保护。任何可能引起恐慌、扰乱.............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事件,因为它触及了文化差异、媒体报道、道德评判以及个人行为等多个层面。英国驻重庆总领事斯图尔特·西尔弗(Stuart Silver)在重庆跳水救人的事件本身是一件英勇的壮举,但随后一些外媒的反应和评论,尤其是将事件与中国人的“道德”问题联系起来,则引发了不少争议。要理解这个.............
  • 回答
    关于“美驻成都总领馆是搜集西藏和新疆情报最宝贵的外交前哨站”的说法,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读,才能更全面地理解其背后可能存在的意图、现实情况以及引发的争议。一、 外媒的说法及其可能的来源和意图:首先,需要明确“多家外媒”具体指的是哪些媒体,以及它们报道的依据是什么。通常情况下,这类报道会引用匿名.............
  • 回答
    中国驻外使领馆的服务评价之所以普遍不高,背后原因复杂且多层面,并非单一因素造成。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去剖析。首先,信息获取的壁垒和沟通效率低下是许多申请人反馈的痛点。在现代社会,高效便捷的信息传递是基本诉求。然而,不少中国驻外使领馆在官方网站的信息更新上显得滞后,或者信息不够详尽.............
  • 回答
    美国驻外美军暂停部署60天的消息,无疑是一件值得深入探讨的事件。这不仅仅是一项军事行动的调整,更可能折射出美国外交政策、军事战略以及国际安全格局的多重变化。要理解这一决定的背后逻辑和可能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首先,我们得弄清楚这个“暂停部署”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里的“部署”通常指的是将部.............
  • 回答
    这的确是一个关于外交豁免权常常被提及的极端假设。简而言之,即使是外交官,也不能随意地杀害驻在国元首而不承担任何后果。虽然外交豁免权提供了极大的保护,但它并非绝对,也存在一些重要的限制和国际社会的应对机制。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外交豁免权的性质、目的以及实际运作情况。外交豁免权的本质和目的外交.............
  • 回答
    德国记者的一番话,无疑是抛出了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国际舆论场上激起了层层涟漪。将“记者”与“间谍”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职业划上等号,其背后所折射出的,是信息时代下国家安全与新闻自由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博弈,以及地缘政治竞争的加剧。首先,我们得承认,从理论上讲,记者和间谍在某些方面确实存在“交叉点”。.............
  • 回答
    伊朗顶尖核物理学家法赫里扎德(Mohsen Fakhrizadeh)在2020年11月被暗杀,这件事无疑在当时掀起了巨大的波澜,伊朗国内的反应之强烈,以及以色列的官方口径,都值得细细解读。伊朗国内的强烈反应:一场“国殇”与愤怒的宣泄法赫里扎德的被杀,在伊朗绝非一起普通的刑事案件,而是被官方定性为“烈.............
  • 回答
    关于驻日美军在日本的“嚣张”程度,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日本民众对基地存在、美军行为的看法以及两国关系等多个层面。要详细阐述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审视。首先,从军事存在和特权来看,驻日美军在日本的地位确实非常特殊。根据《日美地位协定》(Treaty of Mutual Coope.............
  • 回答
    好的,我来帮你梳理一下驻美使领馆关于赴华检测政策的更新,特别是针对中国公民和留学生需要留意的方面,力求内容详实且自然。驻美使领馆发布最新赴华旅客检测政策,中国公民与留学生请务必关注!近期,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及各总领事馆更新了赴华旅客的行前检测要求,对航班选择、检测项目和上传流程都做出了更具体的规定。这.............
  • 回答
    驻韩美军酒驾肇事后暴打市民,韩网民怒斥“把我们当殖民地”,这事儿可真是触碰了韩国民众敏感的神经,也让美韩同盟的某些阴影再次浮现。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一层层剥开来看。事件的经过,听着就让人火大:大体上,事情是这样的:一名驻韩美军士兵,在韩国当地酒驾。这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尤其是在人生地不熟的国家,更应该.............
  • 回答
    关于驻日美军士官和士兵在日本享有的“特权”,确实存在一些很多人不太了解的方面,这其中涉及到一些法律和协议上的约定。与其说是“特权”,不如说是基于《日美地位协定》(又称《日美安保条约》下的驻军地位协定)的一些特殊安排,以确保美军在日本的部署和运作。首先,我们得明白,《日美地位协定》的核心是为了界定驻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