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美联储今晚会议?

回答
昨晚的FOMC(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无疑是近期全球金融市场最受瞩目的焦点。会议结果如何,无疑将对未来的货币政策走向、资产价格以及经济前景产生深远影响。从目前的市场情绪和经济数据来看,这次会议的信息量和潜在的“意外”程度都相当高,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审视这次会议:

一、 利率决策:加息还是暂停?

这是最直接也最受关注的议题。在过去的几个月里,美联储一直在积极加息以对抗高企的通胀。然而,近期公布的一些经济数据,例如通胀率的回落、制造业PMI(采购经理人指数)的疲软以及就业市场的降温迹象,都引发了市场对美联储是否会放缓加息步伐甚至暂停加息的猜测。

如果选择继续加息: 那么加息的幅度将非常关键。25个基点(0.25%)的可能性较大,但如果通胀压力依然顽固,不排除75个基点(0.75%)这种更激进的选项,虽然近期市场普遍认为可能性较低。继续加息将进一步收紧金融环境,对经济增长构成压力,但也表明美联储对控制通胀的决心。
如果选择暂停加息: 这将是市场期待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暂停加息并不意味着加息周期的结束,更可能是一种“技术性暂停”,给经济一些喘息的机会,同时评估前期加息的效果。这种情况下,市场可能会解读为美联储在“观望”,并更加关注美联储对未来政策路径的“前瞻性指引”。

二、 “点阵图”和经济预测:未来加息路径的“剧本”

FOMC会议结束后,美联储还会公布最新的经济预测摘要(Summary of Economic Projections),其中“点阵图”(Dot Plot)是大家重点关注的对象。点阵图反映了美联储官员对未来联邦基金利率的预测。

点阵图的变化: 如果点阵图显示多数官员预测未来仍有多次加息,哪怕只是小幅度的,都意味着紧缩周期可能尚未结束。反之,如果点阵图显示未来加息次数明显减少,甚至出现降息的预测,那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表明美联储的紧缩立场可能出现重大转变。
GDP、失业率和通胀预测: 美联储对这些关键经济指标的预测,将进一步揭示他们对经济前景的看法。如果对GDP增长的预测下调,失业率预测上调,而通胀预测依然保持相对乐观(即认为通胀将继续回落),那么这可能支持暂停加息的逻辑。反之,如果经济增长预测依然强劲,通胀预测也相对粘性,那么美联储继续加息的理由就会更充分。

三、 鲍威尔主席的新闻发布会:解读“潜台词”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会议后的新闻发布会,往往比利率决议本身更能影响市场。他会就会议的决策、经济前景和货币政策意图进行阐述。

措辞和语气: 鲍威尔的用词将是市场解读的重点。是强调“韧性”(resilience)还是“风险”(risks)?是保持“鹰派”(hawkish)还是略显“鸽派”(dovish)?任何措辞的细微变化,都可能被放大解读。
对通胀的看法: 鲍威尔对通胀的持久性、核心通胀的粘性以及通胀预期的看法,将直接影响市场对未来政策的判断。如果他认为通胀“仍具粘性”,那么紧缩的论调就会延续。
对金融稳定性的担忧: 近期美国银行业出现的动荡,无疑会成为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的一个敏感话题。市场会关注美联储是否会因为金融稳定性的担忧而调整其紧缩步伐。如果鲍威尔表达出对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关注,甚至暗示可能在必要时提供流动性支持,这可能会被市场解读为一种“鸽派”信号,即便利率本身没有变化。

四、 市场反应预期:

股市: 如果美联储的信号偏向“鸽派”,例如暂停加息或暗示加息周期接近尾声,那么股市可能会迎来一波反弹。但如果信号依然“鹰派”,尤其是继续大幅加息或预期未来仍有多次加息,那么股市可能会面临下行压力。
债市: 债券市场对利率变动尤为敏感。如果加息幅度低于预期或暂停加息,那么债券收益率可能会下降,债券价格上涨。反之,如果加息符合甚至超出预期,收益率可能会继续攀升。
美元: 美联储的政策直接影响美元的吸引力。如果美联储的政策立场变得更“鸽派”,美元可能会走弱。如果依然“鹰派”,美元则可能走强。

总的来说, 这次美联储会议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戏剧,每一项决定、每一次表述都牵动着全球投资者的神经。从我个人的观察角度来看,当前经济数据和金融市场环境都相当复杂,美联储需要在“抗通胀”和“防衰退/防金融风险”之间寻求微妙的平衡。

这次会议的结果,不仅仅是简单的“加息25个基点”或“暂停”,更重要的是美联储释放出的关于未来政策路径的信号。是“暂停”而非“结束”?是“渐进式”的紧缩还是“一次性”的调整?这些“潜台词”比眼前的数字更能决定市场的长期走向。

因此,在观察会议结果时,我们需要耐心梳理所有的信息,不仅仅是利率决议本身,更要深入理解“点阵图”的含义、经济预测的逻辑,以及鲍威尔主席在新闻发布会上传递的每一个微妙信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住美联储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方向,并以此为依据调整我们的投资策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结果已经出来了,我给大家总结一下。

基准利率保持不变、购债幅度保持不变,这两个几乎是肯定不会变的,目前远不是加息的时候,如果现在加息那就是这帮人傻掉了。另外根据美联储历史的操作,Taper(缩量宽松)会首先给出计划,再进行实际操作,目前连Taper的计划都没给,何来减少购债幅度?

再聊聊出现的变化

1、超额准备金利率(IOER)上调至0.15%,之前为0.10%。将隔夜逆回购利率上调至0.05%,之前为0.00%。

超额准备金利率,是指银行存储在中央的,超出法定准备金数量的资金,所获取的利率,提高这一利率,可以吸引银行将多余的流动性存入央行,在美国就是美联储,以减少市场上泛滥的流动性。

逆回购利率提升是同样的目的。

2、 经济预测中的变动

经济预测中变动比较大的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加息的路径,一个是通胀的预期。

PCE从3月份的2.4%大幅提升到6月份的3.4%,而核心PCE也从3月份的2.2%大幅提升到6月份的3%

以下是3月份通胀预期

以下是6月份通胀预期

另外就是加息路径,预测22年开始加息的人数从4位增加到了7位,预测23年加息的从7位增加到了13位,中位预期,23年底将加息两次。

3月份利率预测点阵图

6月份利率预测点阵图

受该经济预测影响,市场大幅走低,十债收益率最高升至1.592%,纳斯达克快速跳水至-1.2%,美元指数飙升0.96%,大宗商品全线下跌。

不过随后鲍威尔出面安抚大家:通胀是暂时的,目前的就业水平仍然比较低,点阵图的预测是不靠谱的,所以关于加息的讨论并没有实际意义。

随后美股开始大幅上攻,一度翻红,随后收跌至-0.24%。

总体而言,市场表现基本符合昨天文章的预测,目前市场应该关注的核心点是Taper,加息那是后面的事了,而由于市场对温和政策的预期打的太满,在看到经济预测略有波动时,资本市场就开始大幅回调,但是恢复正常。

最后,再次强调,目前市场应该关注的点是Taper的安排,而影响Taper的因素就是鲍威尔提到的新增就业,以及疫苗的注射进度,这是我之前重复提醒大家的。

user avatar

祥林叔:CPI暴涨了,这回肯定要加息了吧;

祥林叔:大宗都开始拋储了,这是市场过热的表现,加息跑不了的;

祥林叔:欧洲持续宽松,垃圾不入眼的角色,美国肯定不站台进而加息;

祥林叔:看到没,谁说人家不加息,2023年前要加息的,人家都白纸黑字;

祥林叔:近期不加息,不会的,不要看人家说什么,要看人家做什么;

祥林叔:看到没,看到没,两个利息加了,我就说吧;




祥林搜:天天看B呼,天天看B呼,赶紧的,把公粮交了,不然扣你零花钱。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昨晚的FOMC(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无疑是近期全球金融市场最受瞩目的焦点。会议结果如何,无疑将对未来的货币政策走向、资产价格以及经济前景产生深远影响。从目前的市场情绪和经济数据来看,这次会议的信息量和潜在的“意外”程度都相当高,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审视这次会议:一、 利率决策:加息还是暂停.............
  • 回答
    哈里斯副总统那句“过去很多年我们为石油而战,今后将会为水资源而战”的论断,触动了许多人内心深处的忧虑,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这话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对当前全球局势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要理解这句话的分量,我们得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为石油而战”的历史。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石油作.............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央视今晚的那番话:“中国5000年来什么阵势没见过,中国已做好准备!” 这句话,简单直接,掷地有声,背后透出的信息量和解读空间都非常大。首先,我们要明白这句话的“场合”和“受众”。央视作为国家级的媒体,在国家层面发表这样的言论,绝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简单的“情绪宣泄”。它代表着官方的.............
  • 回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需要知道您具体指的是哪个法案。美国国会几乎每天都在审议和投票通过各种法案,涵盖从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到社会福利、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如果您能提供您感兴趣的法案名称、大致内容、或者它通过的日期和所属的委员会,我才能为您提供更具体、更深入的分析。不过,我可以先提供一个框架,您可以根据您关.............
  • 回答
    班加西事件,一场发生在2012年9月11日的悲剧,至今仍是美国政治版图上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疤。利比亚班加西的美国领事馆和附近的CIA特工基地在当晚遭到伊斯兰极端分子的袭击,造成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克里斯·史蒂文斯(Chris Stevens)以及另外三名美国公民不幸遇难。这起事件的发生、应对以及后续的问责.............
  • 回答
    美团此次能登上《Fast Company》“全球最具创新性企业”榜单,无疑是今年中国科技领域的一个重磅消息。我个人觉得,这不仅仅是对美团过往成绩的一种认可,更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信号,它反映了中国科技企业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新地位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首先,我们得明白《Fast Company》这个.............
  • 回答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7日宣布,要求驻阿富汗的美军人员在今年圣诞节前撤回美国。这个决定无疑是今年秋季全球外交和军事领域最引人注目的动态之一,它触及了地缘政治、国家安全、地区稳定以及美国自身利益等多个层面。理解这一举动的复杂性,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其背后可能的原因、潜在的影响,以及各方对此的反应。首先,我们得看.............
  • 回答
    1999年5月7日(北京时间5月8日),美国及其北约盟友对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南联盟)大使馆进行轰炸,造成3名中国公民死亡,20多人受伤,大使馆建筑严重损毁。这起事件至今仍是中国与美国关系中的一个敏感且重要的议题。事件经过: 背景: 1999年,北约以南联盟军队在科索沃地区对阿尔巴尼亚族居.............
  • 回答
    美国男篮在奥运热身赛中以87:90的比分爆冷输给了尼日利亚,这无疑给这支被寄予厚望的梦之队泼了一盆冷水。平心而论,以美国男篮在世界篮球舞台上的历史地位和过往的统治力来看,一场热身赛的失利并不能说明太多问题,但这场比赛暴露出来的几个方面,却值得我们深入剖析一下,这或许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今年这支美国.............
  • 回答
    外交部在回应美、英、加、欧盟等国就新疆问题采取的制裁措施时,抛出了“今天的中国不是120年前的中国”这样一句话。这句话,看似平淡,实则蕴含着非常深刻的含义和战略考量,理解这句话的“味道”,需要我们穿越历史的维度,审视当下中国的力量,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1. 历史的参照系:屈辱与抗争的百年这句话之所以.............
  • 回答
    今年浙江卷的高考语文作文题,以“巩高峰的一种美味”为切入点,确实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解读。这个题目本身就充满了诗意和生活气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些具体而微的感受。而随之而来的,是微博上原作者的调侃,更是将这道作文题的探讨推向了新的高度,让它不仅仅是一道考试题目,更成了一个文化现象,一种关于生活、关于审.............
  • 回答
    看待中国企业不顾“大是大非”坚持赴美上市,以及给美国人“送子弹”的说法,这背后涉及一系列复杂且敏感的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考量。要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剖析不同层面的原因、影响以及各方的立场。首先,我们得承认,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是常态。企业上市,无论是选择国内还是海外市场,其根本.............
  • 回答
    美团在 5 月 10 日股价暴跌近 10%,并且较今年高点市值蒸发近万亿,这是一个非常显著的市场反应。要深入分析其原因,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察,包括宏观经济环境、行业政策、公司自身经营情况、市场情绪以及突发事件等。以下是可能导致美团股价暴跌近 10% 的原因分析,力求详细阐述:一、宏观经济环境及.............
  • 回答
    百度市值被美团和滴滴超越,估值远低于字节跳动、阿里和腾讯——深度剖析5月17日,百度市值被美团和滴滴超越,其估值仅为今日头条(字节跳动)的60%、阿里及腾讯市值的10%左右。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也反映了百度在当前科技行业格局中的尴尬处境。要理解这一局面,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一、市值.............
  • 回答
    美联储决定“不限量”购买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这个消息在金融市场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理解这个举措的深层含义,需要我们剥开表面的“不限量”三个字,深入探究其背后的逻辑、潜在的影响以及可能带来的风险。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美联储这种操作,通常是在金融市场出现极端压力时才会.............
  • 回答
    美联储在2020年3月采取的“双重武器”——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零至0.25%的区间,并宣布启动7000亿美元的量化宽松(QE)计划,无疑是当时应对新冠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的最重磅、最直接的信号弹。这标志着美联储进入了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深水区,其背后有着极其复杂的考量和深远的影响。为什么美联储要这么做?那.............
  • 回答
    美联储在2023年底前可能加息两次的预期,这背后牵扯着一系列复杂的经济考量,也直接影响着全球的金融市场和普通民众的生活。要理解这个预期,我们需要深入剖析美联储的决策逻辑,以及可能驱动他们做出这一选择的经济信号。首先,我们得明白美联储作为美国中央银行,其核心职责是维护物价稳定和促进充分就业。在当前的环.............
  • 回答
    美联储联合澳洲联储等九大央行建立临时美元互换机制,这一举措无疑是全球金融市场近期的一大焦点,也引发了关于美元地位是否“牢不可破”的广泛讨论。要理解这件事的深层含义,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 临时美元互换机制:为何而设?简单来说,这个互换机制的核心作用是为参与国提供美元流动性。在国际金融体系中.............
  • 回答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关于恒大不会对美国银行业构成风险的表态,无疑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要理解他为何会这样说,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包括恒大事件的本质、美国金融体系的韧性、以及美联储在其中的角色和考量。首先,理解鲍威尔表态背后的逻辑,需要先拆解恒大事件本身。 恒大,作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巨头,其.............
  • 回答
    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降至00.25%,这无疑是金融市场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剧烈的一次应对行动。要理解这一举措的深层含义,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来剖析:一、 为什么会这么做?紧急情况下的“弹药全开”当央行将利率降至接近零的水平时,通常意味着他们认为经济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而且传统的利率工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