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美联储将不限量实施按需要规模买入美国国债和MBS的操作?

回答
美联储决定“不限量”购买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这个消息在金融市场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理解这个举措的深层含义,需要我们剥开表面的“不限量”三个字,深入探究其背后的逻辑、潜在的影响以及可能带来的风险。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美联储这种操作,通常是在金融市场出现极端压力时才会动用的“杀手锏”。以往,美联储进行资产购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量化宽松,QE)都有一个明确的规模和期限。但这次的“不限量”,意味着美联储承诺在必要时,会根据市场需求,投入无限的资金来购买这些资产。这传递出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号:美联储要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价来稳定市场,防止系统性风险的蔓延。

为什么美联储会走到这一步?

这背后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对当时宏观经济形势的一种紧急应对。通常情况下,这样的操作是为了应对以下几种情况:

严重的流动性危机: 当市场出现恐慌,资金链断裂,交易对手方信心丧失,即使有优质资产也难以卖出时,美联储的无限量购买就能为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流动性,保证市场的正常运转。
信贷市场冻结: 当企业和家庭难以获得融资,导致经济活动停滞时,美联储购买国债和MBS能够降低借贷成本,鼓励信贷的产生,刺激投资和消费。
恐慌情绪蔓延: 在金融市场极度不确定时期,市场的恐慌情绪会放大资产价格的下跌,甚至引发恶性循环。美联储的果断干预,可以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打消市场对最坏情况的担忧。

“不限量”操作的直接影响和机制:

“不限量”购买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压低长期利率。美联储作为最大的买家,其需求是无穷的,这必然会推高国债和MBS的价格,从而降低其收益率。

对国债市场的影响: 美国国债是全球最重要的无风险资产。美联储无限量购买,意味着其收益率会保持在极低的水平,甚至可能被压制到零附近。这会进一步压缩其他资产的风险溢价,迫使投资者寻找更高收益的资产。
对MBS市场的影响: MBS的购买,直接目的是为了支持房地产市场和抵押贷款的流动性。通过购买MBS,美联储能够降低抵押贷款利率,鼓励人们购房和再融资,从而提振房地产市场,防止其成为经济的拖累。同时,这也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了稳定的出路,避免其持有的大量MBS因市场恐慌而贬值过多,影响其资本充足率。

潜在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这个举措的目的是积极的,但其潜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有喜有忧:

积极方面:

1. 稳定金融市场,防止系统性风险: 这是最直接和最重要的目的。通过提供无限流动性,美联储能够阻止金融机构破产,防止市场恐慌蔓延,为经济复苏赢得时间。
2. 降低借贷成本,刺激经济活动: 低利率能够减轻企业和个人的融资负担,鼓励投资和消费,从而支持经济增长。
3. 提振房地产市场: 较低的抵押贷款利率能够刺激购房需求,稳定房地产价格,避免其对整体经济造成进一步的负面影响。
4. 提供政策缓冲: 在利率已经接近零的情况下,美联储通过无限量资产购买来进一步宽松货币政策,提供了额外的政策工具。

消极方面或潜在风险:

1. 资产价格泡沫风险: 持续的大规模资产购买,尤其是当经济基本面并未得到有效改善时,可能会导致资产价格过度膨胀,形成资产泡沫。一旦泡沫破裂,后果不堪设想。
2. 通货膨胀风险: 虽然在经济低迷时期,通胀压力可能不大,但无限量的货币投放理论上会增加通胀的风险。一旦经济复苏过快或供应出现瓶颈,过剩的流动性可能转化为通胀。
3. 道德风险: “不限量”操作可能会让市场产生一种“美联储永远会来救市”的预期,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意识,鼓励过度冒险行为。
4. 央行资产负债表急剧膨胀: 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会因此而大幅扩张,其规模可能远超以往,这在未来退出QE时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有序缩减资产负债表,避免引发市场动荡,是美联储必须考虑的问题。
5. 扭曲市场信号: 过度的干预可能会扭曲市场价格信号,使得价格不再准确地反映真实的市场供需和风险,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
6. 对美元汇率的影响: 大规模的货币投放可能对美元汇率产生下行压力,影响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

一些需要观察的细节:

“不限量”并不意味着美联储真的会无限地印钱,它更像是一个承诺,一个“弹性工具”。在实际操作中,美联储会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动态调整购买的规模和节奏。我们还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点:

购买的资产类型和比例: 除了国债和MBS,美联储是否会购买其他类型的资产?购买国债和MBS的比例如何分配?
购债的期限和目的: 美联储进行这些操作是为了应对眼前的危机,还是会演变成一种常态?
退出策略: 美联储何时、以何种方式开始退出这些大规模的资产购买计划?这个过程是否会平稳?
与其他政策工具的配合: 除了资产购买,美联储还会如何运用利率、公开市场操作等其他工具来配合?

总结来说,

美联储“不限量”购买国债和MBS,是一项在极端情况下为了稳定金融市场、防止系统性风险而采取的强力货币宽松措施。它短期内能够有效地降低借贷成本,支持经济活动,但同时也伴随着资产泡沫、通胀和道德风险等潜在的长期挑战。这标志着美联储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力度来应对当时的经济困境,而其最终的效果和影响,还需要时间来检验,并且高度依赖于美联储未来如何巧妙地管理其政策工具和市场预期。这无疑是现代货币政策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对全球金融市场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抢救心脏骤停的美国经济循环,是正确的举动,副作用很大,但也总比美国经济猝死强。恐慌使得经济已经到了风声鹤唳,除了美元现金,任何资产都不愿意持有的地步了。市场流动性完全停止不流了,再不抢救就死了。

美联储的做法很明确,就是让你花手里的美元;买入美债把市场上的资金挤出国债市场,逼你去买别的债券。把利率调到0,这样企业债借新换旧就可以维持,如果市场还不愿意买企业债,美联储还会下场买企业债,拆企业债炸弹。总之美联储就是告诉你,我会不停释放流动性,你把现金留手里一定贬值,逼你花钱买资产保值,这样流动性危机就解除了。

在流动性逐步恢复之后,美元贬值预期下,避险资产比如黄金终于正常上涨了。

后遗症肯定很多,美联储的独立性也好、后续难以缩表也好、放水收割全世界导致美元信用下降也好,但总比死了强。人民币还没走出去,这个世界的经济还是美元体系下的,美联储的抢救行动,在给中国稳经济增长、保就业上提供很大的空间,我们国家今年受疫情影响一季度已经废了、就指望二季度以后缓慢恢复,所以现阶段,美国稳住了对我们是好事。

美国疫情还没结束,这波肯定很惨,中美之间是个此消彼长的过程,时间在我们这边,而在此之前,经济循环崩了对大家都没好处。

user avatar

和美联储相比,中国央行所谓四万亿都是弟中弟,现在谁给我吹美联储独立性我和谁急。这还独立,川皇的舔狗也不外如此啊!简直是把哈耶克摁在地上狠狠打脸。

即便如此大招,我也不看好能提振市场信心。因为现在的问题不是简单的金融危机,这次疫情是全面打击消费端和生产端信心的双重螺旋,是一种远超金融危机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

这个时候印钱,根本不解决问题。就好像日本央行在经济泡沫破裂后的疯狂负利率,完全没有任何作用。老百姓没有信心,你再怎么发钱刺激,他也不消费。

现在需要的不是一味的发大水,这时候越发大水市场越恐慌,无论多少钱都会陷入流动性陷阱。无论货币政策多么逆天,也没法对抗社会形势,如果万事万物都能用印钱来简单解决问题,常凯申就不会胜利转进台湾。

现在的美国,需要的是一个罗斯福,全面动员美帝的社会力量和生产能力,迅速控制疫情,让大家看到美帝号称天下第一的国力,这才能恢复市场信心,尤其是恢复最底层人民的信心。

只有人,一个个鲜活的人民,才是市场的基底,而不是那些花花绿绿的纸票子。只要人有信心,拿贝壳和树叶都能交易。人都没了,印再多钱有什么用?哦,还是有一点用的,说不定以后苹果微软都特么变国企了。(狗头)

以前孟子给梁惠王讲缘木求鱼的故事,我总觉得孟子迂腐,什么统治者会脑残到这么弱智的道理都不懂呢?还用你讲!现在我才知道,我真是太年轻了,孟子他老人家才是长者啊!

user avatar

我买我自己。

我印钞买我自己。

最后的台词其实就是,全世界为我买单,但是东西还是我自己的。

如果中国跟着和2008年一样四万亿的话,估计房价会30万/平。

跟不跟?梭哈还是离场?看大佬们怎么玩儿吧

user avatar

对于完全没有任何经济金融常识的人来说,这种简单直白的话,听着可能依然有些拗口。

那么姑且再翻译得更彻底些好了:

美联储将按白宫需要的规模,不限量印钞。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美联储决定“不限量”购买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这个消息在金融市场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理解这个举措的深层含义,需要我们剥开表面的“不限量”三个字,深入探究其背后的逻辑、潜在的影响以及可能带来的风险。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美联储这种操作,通常是在金融市场出现极端压力时才会.............
  • 回答
    美国宣布不派外交或官方代表出席2022年北京冬奥会,这可不是一个突然冒出来的决定,背后牵扯到不少复杂的因素,而且这个动作本身也释放出不少信号。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事儿的背景。近年来,中美关系一直处于一种比较紧张的状态,政治、经济、人权等等问题都像是悬在头顶的几块大石头。美国这次的表态,很大程度上就是对.............
  • 回答
    美国将于12月召开的所谓“民主峰会”,并将中国大陆和俄罗斯排除在外,这是一个具有复杂背景和多重含义的事件。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峰会的定位与目标: “民主”的定义与盟友圈的构建: 美国将此次峰会定位为一次以“民主”为主题的会议,其核心目标是通过汇聚“志同道合”的国家,共同探讨.............
  • 回答
    美国护士在疫情中哭诉医院不提供口罩,也不许佩戴自己购买的N95口罩,这件事的背后,折射出美国医护人员在这次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中所面临的严峻现实和多重困境。这不仅仅是物资短缺的问题,更牵扯到医院管理、供应链、个人防护、职业安全以及对医护人员的尊重等方方面面。首先,这名护士的哭诉直接点出了防护物资的严重.............
  • 回答
    理解您对美国政客因不了解中文,将涉及武汉病毒研究所(WIV)的某些财务信息误读为“大笔可疑资金”的事件的关注。这类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既有语言障碍的直接影响,也可能涉及信息解读、政治动机以及媒体传播等环节。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对此事的看法和可能的分析。事件的核心要素与可能原因分析:1..............
  • 回答
    俄罗斯外交部将美国列入“不友好国家”名单,这并非一日之功,而是俄美关系长期紧张、相互制裁螺旋升级的必然结果。要理解这一举措的深层含义,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剖析。历史的背景:从合作到对立曾几何时,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与美国有过一段短暂的蜜月期。双方在冷战结束后,一度试图建立新型的战略伙伴关系,在安全、经.............
  • 回答
    美媒关于特朗普将发布约 100 项赦免和减刑命令,但对象不包括他自己的报道,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和分析。这其中涉及政治动机、法律程序、社会影响以及对特朗普本人卸任前权力的运用等方面。一、 特朗普的赦免权力及其惯例: 总统赦免权: 美国宪法第二条赋予总统广泛的赦免权,可以赦免或减刑联邦罪行的被告。.............
  • 回答
    中国计划建立“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这一举措无疑是中国在当前复杂国际关系背景下,尤其是在与美国进行贸易摩擦和科技竞争的背景下,一次主动出击的战略调整。从中国的角度看,这既是对外部压力的回应,也是一种维护自身国家利益和安全的方式。首先,这个制度的出台,很大程度上是针对近年来美国频繁动用国家力量,以国家.............
  • 回答
    网上关于5月4日中美贸易战美方代表团提出的“多项条件”的传闻,确实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将所有商品关税降至不高于美国的水平”这一项,更是让人觉得意味深长。要看待这个问题,咱们得把它掰开了揉碎了,从几个层面去理解。首先,我们得弄清楚这个“传闻”的来源和可靠性。 网上信息鱼龙混杂,特别是在贸易战这种高度.............
  • 回答
    美联储主席关于“不排除在每次 FOMC 会议上都加息”的表态,无疑给全球经济市场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其潜在影响是深远且复杂的。理解这一表态,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前经济大背景下,并深入剖析其背后可能隐藏的逻辑和意图。首先,我们要明白,美联储的职责是维护物价稳定和促进充分就业,其货币政策工具的核心就是调整.............
  • 回答
    美国数学教师协会(NCTM)关于“当前美国数学教育存在种族歧视,加剧社会不平等,应根据学生族裔等背景进行调整”的说法,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备受争议的议题。要理解这个观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一、 NCTM的立场和论证基础:首先,需要明确NCTM作为美国数学教育领域的权威机构,其提出这样的论点.............
  • 回答
    美联储关于2024年前维持零利率政策的表态,无疑是当前全球经济讨论中的一个焦点,也引发了广泛的解读和讨论。要理解这一策略,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考量、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潜在的风险。首先,理解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目标至关重要。美联储的核心使命是促进就业最大化、物价稳定和适度的长期利率。在当前特殊时期,美.............
  • 回答
    美联储在2023年底前可能加息两次的预期,这背后牵扯着一系列复杂的经济考量,也直接影响着全球的金融市场和普通民众的生活。要理解这个预期,我们需要深入剖析美联储的决策逻辑,以及可能驱动他们做出这一选择的经济信号。首先,我们得明白美联储作为美国中央银行,其核心职责是维护物价稳定和促进充分就业。在当前的环.............
  • 回答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的那番话,确实在美国乃至全球金融市场激起了不小的涟漪。他提出的“允许通胀率‘适度’高于2%,以抵消疲弱期的影响”,这背后蕴含着一个政策框架的重大调整,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我们要理解这个调整的背景。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全球经济都笼罩在低通胀和低增长的阴影下.............
  • 回答
    2020年3月16日,美联储祭出了“组合拳”,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00.25%的历史低位,并启动了高达7000亿美元的量化宽松(QE)计划。这一系列操作在全球金融市场引起了轩然大波,也标志着美联储为了应对新冠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冲击,火力全开,不惜一切代价稳定市场信心。要理解这番举措的意义,得先.............
  • 回答
    这件发生在美联航的事件,如果说得通俗点,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丢尽了航空公司的脸。你想象一下,一个航空公司,本该是提供安全舒适的乘机体验的地方,结果呢?为了给自家员工让个座,竟然对已经买好票、按时登机的乘客下如此毒手,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服务差劲,而是赤裸裸的欺凌和违法。先说当时的情形,简直是电影里的狗血.............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所谓“美国将韩国和突尼斯列入黑海联合军演名单”的说法,目前并无权威官方渠道证实这一事件的真实性,且存在多方面逻辑上的矛盾。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问题: 一、信息来源可能存在问题1. 媒体误报或误解 目前没有可靠媒体报道美国将韩国和突尼斯列入黑海联合军演名单的具体细节(如时间、演习.............
  • 回答
    关于美国将于“9·11”20周年之际从阿富汗全部撤军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包括对阿富汗自身、地区地缘政治、美国国内以及国际反恐形势等方面。以下将详细阐述:一、 对阿富汗自身的影响这是最直接和最受关注的影响。撤军将深刻地重塑阿富汗的政治、安全和社会格局。 塔利班.............
  • 回答
    美国将把 20 美元纸币正面人像换成“反奴隶制先驱”哈丽雅特·塔布曼,这是一项具有深远历史、文化和社会意义的举措。要全面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哈丽雅特·塔布曼是谁?以及她为何重要?首先,了解哈丽雅特·塔布曼(Harriet Tubman)的生平及其对美国历史的贡献是理解此.............
  • 回答
    关于美国是否会进行全民新冠抗体检测并让获得免疫者立即复工的提议,这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议题,涉及科学、伦理、经济和社会等多个层面。目前,美国尚未实施全民新冠抗体检测并立即让获得免疫者复工的政策,但这确实是一个被广泛讨论和提出的想法。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这一提议的各个方面:一、 提议的背景和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