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美联储将不限量实施按需要规模买入美国国债和MBS的操作?

回答
美联储决定“不限量”购买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这个消息在金融市场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理解这个举措的深层含义,需要我们剥开表面的“不限量”三个字,深入探究其背后的逻辑、潜在的影响以及可能带来的风险。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美联储这种操作,通常是在金融市场出现极端压力时才会动用的“杀手锏”。以往,美联储进行资产购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量化宽松,QE)都有一个明确的规模和期限。但这次的“不限量”,意味着美联储承诺在必要时,会根据市场需求,投入无限的资金来购买这些资产。这传递出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号:美联储要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价来稳定市场,防止系统性风险的蔓延。

为什么美联储会走到这一步?

这背后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对当时宏观经济形势的一种紧急应对。通常情况下,这样的操作是为了应对以下几种情况:

严重的流动性危机: 当市场出现恐慌,资金链断裂,交易对手方信心丧失,即使有优质资产也难以卖出时,美联储的无限量购买就能为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流动性,保证市场的正常运转。
信贷市场冻结: 当企业和家庭难以获得融资,导致经济活动停滞时,美联储购买国债和MBS能够降低借贷成本,鼓励信贷的产生,刺激投资和消费。
恐慌情绪蔓延: 在金融市场极度不确定时期,市场的恐慌情绪会放大资产价格的下跌,甚至引发恶性循环。美联储的果断干预,可以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打消市场对最坏情况的担忧。

“不限量”操作的直接影响和机制:

“不限量”购买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压低长期利率。美联储作为最大的买家,其需求是无穷的,这必然会推高国债和MBS的价格,从而降低其收益率。

对国债市场的影响: 美国国债是全球最重要的无风险资产。美联储无限量购买,意味着其收益率会保持在极低的水平,甚至可能被压制到零附近。这会进一步压缩其他资产的风险溢价,迫使投资者寻找更高收益的资产。
对MBS市场的影响: MBS的购买,直接目的是为了支持房地产市场和抵押贷款的流动性。通过购买MBS,美联储能够降低抵押贷款利率,鼓励人们购房和再融资,从而提振房地产市场,防止其成为经济的拖累。同时,这也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了稳定的出路,避免其持有的大量MBS因市场恐慌而贬值过多,影响其资本充足率。

潜在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这个举措的目的是积极的,但其潜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有喜有忧:

积极方面:

1. 稳定金融市场,防止系统性风险: 这是最直接和最重要的目的。通过提供无限流动性,美联储能够阻止金融机构破产,防止市场恐慌蔓延,为经济复苏赢得时间。
2. 降低借贷成本,刺激经济活动: 低利率能够减轻企业和个人的融资负担,鼓励投资和消费,从而支持经济增长。
3. 提振房地产市场: 较低的抵押贷款利率能够刺激购房需求,稳定房地产价格,避免其对整体经济造成进一步的负面影响。
4. 提供政策缓冲: 在利率已经接近零的情况下,美联储通过无限量资产购买来进一步宽松货币政策,提供了额外的政策工具。

消极方面或潜在风险:

1. 资产价格泡沫风险: 持续的大规模资产购买,尤其是当经济基本面并未得到有效改善时,可能会导致资产价格过度膨胀,形成资产泡沫。一旦泡沫破裂,后果不堪设想。
2. 通货膨胀风险: 虽然在经济低迷时期,通胀压力可能不大,但无限量的货币投放理论上会增加通胀的风险。一旦经济复苏过快或供应出现瓶颈,过剩的流动性可能转化为通胀。
3. 道德风险: “不限量”操作可能会让市场产生一种“美联储永远会来救市”的预期,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意识,鼓励过度冒险行为。
4. 央行资产负债表急剧膨胀: 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会因此而大幅扩张,其规模可能远超以往,这在未来退出QE时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有序缩减资产负债表,避免引发市场动荡,是美联储必须考虑的问题。
5. 扭曲市场信号: 过度的干预可能会扭曲市场价格信号,使得价格不再准确地反映真实的市场供需和风险,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
6. 对美元汇率的影响: 大规模的货币投放可能对美元汇率产生下行压力,影响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

一些需要观察的细节:

“不限量”并不意味着美联储真的会无限地印钱,它更像是一个承诺,一个“弹性工具”。在实际操作中,美联储会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动态调整购买的规模和节奏。我们还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点:

购买的资产类型和比例: 除了国债和MBS,美联储是否会购买其他类型的资产?购买国债和MBS的比例如何分配?
购债的期限和目的: 美联储进行这些操作是为了应对眼前的危机,还是会演变成一种常态?
退出策略: 美联储何时、以何种方式开始退出这些大规模的资产购买计划?这个过程是否会平稳?
与其他政策工具的配合: 除了资产购买,美联储还会如何运用利率、公开市场操作等其他工具来配合?

总结来说,

美联储“不限量”购买国债和MBS,是一项在极端情况下为了稳定金融市场、防止系统性风险而采取的强力货币宽松措施。它短期内能够有效地降低借贷成本,支持经济活动,但同时也伴随着资产泡沫、通胀和道德风险等潜在的长期挑战。这标志着美联储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力度来应对当时的经济困境,而其最终的效果和影响,还需要时间来检验,并且高度依赖于美联储未来如何巧妙地管理其政策工具和市场预期。这无疑是现代货币政策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对全球金融市场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抢救心脏骤停的美国经济循环,是正确的举动,副作用很大,但也总比美国经济猝死强。恐慌使得经济已经到了风声鹤唳,除了美元现金,任何资产都不愿意持有的地步了。市场流动性完全停止不流了,再不抢救就死了。

美联储的做法很明确,就是让你花手里的美元;买入美债把市场上的资金挤出国债市场,逼你去买别的债券。把利率调到0,这样企业债借新换旧就可以维持,如果市场还不愿意买企业债,美联储还会下场买企业债,拆企业债炸弹。总之美联储就是告诉你,我会不停释放流动性,你把现金留手里一定贬值,逼你花钱买资产保值,这样流动性危机就解除了。

在流动性逐步恢复之后,美元贬值预期下,避险资产比如黄金终于正常上涨了。

后遗症肯定很多,美联储的独立性也好、后续难以缩表也好、放水收割全世界导致美元信用下降也好,但总比死了强。人民币还没走出去,这个世界的经济还是美元体系下的,美联储的抢救行动,在给中国稳经济增长、保就业上提供很大的空间,我们国家今年受疫情影响一季度已经废了、就指望二季度以后缓慢恢复,所以现阶段,美国稳住了对我们是好事。

美国疫情还没结束,这波肯定很惨,中美之间是个此消彼长的过程,时间在我们这边,而在此之前,经济循环崩了对大家都没好处。

user avatar

和美联储相比,中国央行所谓四万亿都是弟中弟,现在谁给我吹美联储独立性我和谁急。这还独立,川皇的舔狗也不外如此啊!简直是把哈耶克摁在地上狠狠打脸。

即便如此大招,我也不看好能提振市场信心。因为现在的问题不是简单的金融危机,这次疫情是全面打击消费端和生产端信心的双重螺旋,是一种远超金融危机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

这个时候印钱,根本不解决问题。就好像日本央行在经济泡沫破裂后的疯狂负利率,完全没有任何作用。老百姓没有信心,你再怎么发钱刺激,他也不消费。

现在需要的不是一味的发大水,这时候越发大水市场越恐慌,无论多少钱都会陷入流动性陷阱。无论货币政策多么逆天,也没法对抗社会形势,如果万事万物都能用印钱来简单解决问题,常凯申就不会胜利转进台湾。

现在的美国,需要的是一个罗斯福,全面动员美帝的社会力量和生产能力,迅速控制疫情,让大家看到美帝号称天下第一的国力,这才能恢复市场信心,尤其是恢复最底层人民的信心。

只有人,一个个鲜活的人民,才是市场的基底,而不是那些花花绿绿的纸票子。只要人有信心,拿贝壳和树叶都能交易。人都没了,印再多钱有什么用?哦,还是有一点用的,说不定以后苹果微软都特么变国企了。(狗头)

以前孟子给梁惠王讲缘木求鱼的故事,我总觉得孟子迂腐,什么统治者会脑残到这么弱智的道理都不懂呢?还用你讲!现在我才知道,我真是太年轻了,孟子他老人家才是长者啊!

user avatar

我买我自己。

我印钞买我自己。

最后的台词其实就是,全世界为我买单,但是东西还是我自己的。

如果中国跟着和2008年一样四万亿的话,估计房价会30万/平。

跟不跟?梭哈还是离场?看大佬们怎么玩儿吧

user avatar

对于完全没有任何经济金融常识的人来说,这种简单直白的话,听着可能依然有些拗口。

那么姑且再翻译得更彻底些好了:

美联储将按白宫需要的规模,不限量印钞。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