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孩子十个月大,只要保姆不要妈妈,请问怎么办?

回答
十个月大的宝宝,正是对熟悉的人产生依恋的关键时期。宝宝“只要保姆不要妈妈”的情况,确实会让妈妈感到失落和困惑,但请先别急着否定自己或者責怪保姆。这其中可能包含着很多小宝宝成长过程中的信号,需要我们仔细解读。

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可能的原因:

依恋关系的发展特点: 十个月的宝宝,虽然妈妈是他们最主要的照顾者,但他们也开始对其他稳定、积极的照顾者产生依恋。保姆如果在这段时间内,给予了宝宝足够的陪伴、积极的互动、满足了宝宝的基本需求,并且建立了稳定、可预测的相处模式,宝宝很可能对保姆产生了强烈的好感和信任感,这是一种健康的依恋发展表现。
“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的交织: 这个月龄的宝宝,对“陌生人”可能会有警惕心理,但同时他们也经历着分离焦虑。如果妈妈近期因为工作或其他原因,与宝宝相处的时间相对减少,或者妈妈在离开时表现出一些让宝宝不安的情绪,宝宝可能会将“安全感”更多地与保姆联系起来。
保姆的陪伴时间和互动方式: 相比于妈妈,保姆可能在这段时间里提供了更长时间的、更专注于宝宝的陪伴。她可能更擅长宝宝这个年龄段喜欢的游戏、更耐心安抚宝宝的情绪,或者在宝宝最需要关注的时候正好出现在身边。这种持续的、积极的互动,会让宝宝觉得保姆是可靠的“快乐源泉”。
宝宝的性格和情绪状态: 有些宝宝天生就比较容易与人亲近,性格更外向。而有些宝宝可能在特定时期,因为疲劳、生病或其他不适,会更容易寻求即时、稳定的安慰,而此时保姆恰好能提供。
妈妈自身的行为和情绪: 有时候,妈妈可能会因为忙碌、压力大,在与宝宝互动时显得有些疲惫或者心不在焉。而保姆则可能始终保持着充沛的精力,用更积极、更活泼的方式与宝宝玩耍。宝宝是敏感的,他们会捕捉到这些细微的差别。

那么,妈妈该如何应对呢?请试试以下几个步骤,耐心而细致地去尝试和观察:

第一步:调整心态,理解宝宝的“需求”

别往心里去,这不是你的错: 首先,请允许自己感到有点失落,这是人之常情。但请一定相信,宝宝的表现不是在否定你作为妈妈的价值。这只是宝宝在探索世界、建立关系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看到积极的一面: 宝宝能与保姆建立良好的关系,说明他是一个适应性强、情感健康的孩子。这恰恰说明保姆的照顾是到位且积极的,你选择的保姆是值得信赖的。
分析宝宝的“指令”: 宝宝的“不要妈妈,只要保姆”更像是一种“此刻的需求”,而不是永远的拒绝。他可能在告诉妈妈:“我现在更需要xx形式的陪伴/互动”。

第二步:重新建立与宝宝的亲密连接,增加“专属”的母子时光

制造高质量的相处时间: 即使工作再忙,也要努力抽出 绝对专注的、高质量 的时间陪伴宝宝。放下手机,全身心地投入到与宝宝的互动中。
游戏时间: 十个月的宝宝对感官游戏、探索性游戏非常感兴趣。陪他玩一些简单的抓握、拍打、躲猫猫、看图画书、听儿歌等。观察宝宝喜欢什么,跟着他的节奏来。
亲子阅读: 即使宝宝听不懂,你温柔的声音和丰富的表情也能吸引他。选择一些有色彩、有触感的绘本,让宝宝翻页,感受纸张的纹理。
一起探索: 比如在家里铺上爬行垫,让宝宝自由爬行,你在旁边温柔地引导和回应他的动作。
沐浴和睡前仪式: 这些是你们之间独有的亲密时刻。轻柔的抚摸、温暖的怀抱、低语的晚安,都能加深你们的情感连接。
积极回应宝宝的信号: 当宝宝看向你、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时,请及时给予回应。一个眼神的交流、一个微笑、一句简单的话语,都能让宝宝感受到被关注和被爱。
“特权”和“惊喜”: 尝试制造一些只有妈妈才能给宝宝的特别体验。比如,只有妈妈会唱的那首歌、只有妈妈会讲的故事、只有妈妈会给的某个小零食(在合适的情况下)、只有妈妈会做的某个特别的抱抱姿势等等。让宝宝觉得,妈妈这里有别人没有的“专属福利”。
让宝宝“参与”你的生活: 在安全和卫生的前提下,让宝宝在你身边,感受你的存在。比如你在做家务时,让他坐摇篮或爬行垫在旁边,时不时和他打个招呼;你准备婴儿辅食时,让他看看你做什么。

第三步:与保姆合作,形成“育儿联盟”

坦诚沟通,而非指责: 找个合适的时间,与保姆平和地聊聊你的感受和观察。表达你的困惑,但重点是 寻求解决方案,而不是批评。
了解保姆的日常: 询问保姆平时是如何照顾宝宝的,宝宝最喜欢和保姆玩什么,什么时候会显得特别依赖保姆。了解这些细节,有助于你找到切入点。
请保姆配合“妈妈时间”: 和保姆商量好,在特定的时间段,比如“妈妈陪玩时间”,希望保姆能稍微回避一下,让你们有独处的时间。或者,请保姆在妈妈进门后,不要立刻把宝宝抱过来,而是让宝宝主动选择。
学习保姆的“优点”: 观察保姆吸引宝宝的秘诀,比如她是怎么安抚哭闹的宝宝的?她有什么有趣的互动方式?你可以向保姆请教,学习一些技巧,并将其融入到你与宝宝的互动中。
保持积极的合作姿态: 让保姆知道你很重视她的工作,并且愿意和她一起为宝宝好。共同的目标会让你们的合作更顺畅。

第四步:细致观察,找到“临门一脚”的机会

注意宝宝的情绪变化: 宝宝在什么情况下更“只要保姆”?是在刚醒来时?还是在你刚回家时?或者是在他饿了、困了、不舒服的时候?
尝试在宝宝心情最好的时候接近: 当宝宝吃饱玩好,精神饱满、心情愉悦时,是你们建立连接的最好时机。
用宝宝熟悉的物品作为“桥梁”: 如果宝宝喜欢保姆的某个玩具,你也可以尝试使用那个玩具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然后慢慢过渡到与你互动。
耐心等待宝宝的主动: 有时候,强行“夺”回宝宝的关注反而会适得其反。你可以先在一旁观察,当宝宝的注意力有所分散时,再轻轻地、温柔地接近他,用一种吸引人的方式(比如一个可爱的表情、一个熟悉的歌谣)来引起他的兴趣。
循序渐进: 不要期望一次就能扭转局面。每天进步一点点,比如今天宝宝在你怀里待了五分钟,明天争取十分钟。

一些额外的建议:

观察保姆是否故意制造分离: 极少数情况下,保姆可能会为了显示自己的重要性而故意让宝宝疏远妈妈。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你需要更严肃地与保姆沟通,甚至考虑更换。但首先请排除其他可能性。
不要过度焦虑: 你的焦虑情绪可能会传递给宝宝,反而让他更不安。相信自己,相信宝宝。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情况持续没有改善,并且你感到非常困扰,可以考虑咨询育儿专家或儿童心理咨询师,他们能提供更专业的指导。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需要耐心、细致观察和积极行动的过程。你的宝宝正在学习如何与人建立关系,而你正是在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关系建立者。用爱、耐心和智慧去面对,相信你一定能重新拉近与宝宝的距离,让他感受到作为母亲的独特和珍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有反对别人的意思,只是我代表我个人觉得孩子小时候不完全亲妈,不是个事,包括可能带来的别人教不好,几个月或者几岁的时候脾气不好,也不是个事。

第一我娃小时候也不亲我,我的命是阿姨给的。第二我小时候脾气也不好,据说是幼儿园为了个肉包子会把小朋友推到的人(我自己毫无印象)

因为我小时候也是阿姨带的(不过那时候阿姨是真的有点亲戚关系的阿姨,来上海帮带),所以刚进托儿所应该也毫无规矩,不按时睡觉什么的。。。后来等我读书时候阿姨再来见我,我毫无印象。

我娃呢更不要说了,母乳三个半月就没了,这个母乳就是越吃越有,而我娃从两个月开始就是能11点喂顿奶粉然后睡到早上五六点,而我自己事晚上九点睡觉(所以十一点是我男人喂的奶粉),当中差不多九个小时不喂奶,涨几天就自然分泌少了。。。就。。。越来越少。

我们娃是出身开始就是睡小床的,所以睡觉一直很独立。这个倒也用不上阿姨。

我也不太会和娃玩,也不太会讲小孩子喜欢的故事,我感觉两岁以前娃不要说对阿姨的感情,好像对我妈和我舅妈,她自己爸的感情都比较。。。深的。

但是她粘别人,不代表她不喜欢我啊。

我个人觉得娃是很早就会对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策略的,她在别人面前就是个娇宝宝,在我面前大概两三岁时候为了要干啥马路上打滚两次,每次半小时多,家里也滚了几次,我如同唐僧一样在旁边看着,嘴上碎碎念你还是起来吧,这没用啊,然后等她自己滚玩爬起。

然后等我带她的时候感觉彼此都挺轻松开心的。

比如三岁多能走蛮长路了,我出差是那种比较散漫考察的话,就会带她一起去。她坐大巴,啃馒头,自己走自己睡都没啥问题,但如果我和我妈一起带她去公园,或者我和我男人一起带她,那个粘人程度就把我惊呆了。

为了防止内耗,我们就分开到出去玩

带娃这种事情,人越多分歧越大,彼此内耗就越厉害,大家都不开心。不如每周抽时间单独带娃几小时,其他时候她适应其他大人无妨,她们对娃好的时候我不拦着,娃对她们好也是应该的。

另外,妈妈和娃的信任感培养是最简单的,我就每次上班都会说我去上班了,几点回来。带她去外婆家或者托班会说什么时候来接,在外面玩就说有事喊我名字(因为喊妈妈我怕听茬了,都是喊妈妈的呀),自然而然她就相信你,小时候娃还分不出哄骗区别的时候,会粘其他人,但娃肯定不是傻子,三岁以后她就会信任和喜欢不骗她的,进了托班以后,阿姨也就换成钟点工,带娃基本无缝衔接。

我一直觉得喜欢和喜欢不用比较,她喜欢我的方式,和喜欢外婆,喜欢她爸爸的方式肯定不一样,在别人那里她哭哭笑笑是喜欢,在我这里她讨价还价卖卖萌也是喜欢啊,她从小出门知道找我抱不行,但回家我坐沙发了就可以坐上来,所以现在读英语的时候还会坐我腿上,

娃不是妈妈一个人的,妈妈也不是世界里只有娃的。我们需要联合不同的人一起把娃带大,别人出力,享受娃对她们的喜欢,我出力,享受娃对我的喜欢,娃也是在用她自己的策略慢慢长大,用不同方式喜欢各种不一样的大人,变成她独一无二的个体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