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看北京保卫战中与也先作战的二十二万明军都是什么成分。
英宗实录里倒是详细记载了,主要以下几个来源。
1,留守北京的京营剩余近十万老弱。
从这些人里重新挑选余丁、舍人、工匠、火夫、守门军兵。
原文记载:○时京师戒严羸马疲卒不满十万人心恟恟群臣聚哭于朝。○丙寅令新选余丁官舍并旧操舍人及报效者人赐银一两布二匹守城匠人守门军火夫并皇城四门内外官军人赐布二匹。○后军右都督石亨言京师官旗军民匠作人等不下百万岂无才智出众勇力过人者伏于其间许令自报俾臣试验果中式者授以冠带赏银三两仍给与器械鞍马月粮一石随军操用有功之日不次升赏从之。
2,调遣的外地援军。
分别是山东、南直隶精锐备倭官军四千五百人,另有运粮官军三万六千人,总共四万零五百人。
原文记载:○兵部言宜取河南等都司并南北直隶卫所先次御史所选备调官军其山东南直隶备倭军士宜选精壮者四千五百江北直隶北直隶运粮官军三万六千宜俱取赴京操练。
3,征召的各地民壮。
北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各处境内每府征召民壮五千人,选其中操练可用者两千人到北京防守。
原文记载:○户科给事中李侃启三事一战守之法在用将得当乞于武臣内及行伍中不拘职之大小贵贱精选勇猛才智之人问其方略试其弓马果能通晓不次擢用步将骑将各随所长战守攻取各施其谋一今虏得利而强我失利而馁况新选军余舍人平昔率皆嬉游未历艰辛少有可用乞差廉干京官驰往北直隶山东河南山西狭西各处选操民壮每府五千名俟其操习可用选二千名赴京听调杀贼一北虏马健来速制其奔突宜用车战今之骡车最坚固而骡之奔突最疾健京城内外约有千辆取为战车车列四周步骑处中车厢用铁索连木板藏神铳于内俟交阵始发每车刀牌手五人乘间下车击敌敌退则开索纵骑兵逐之启入 王嘉纳令该部议行。
4,土木堡逃回的败兵。
由于当时有很多突围逃回的明军官兵害怕因战败而被问罪,因此都选择藏匿起来没有回军。于是明朝下令凡是重回军中的一律给每人赏银二两、布二匹,但最终有多少人回来就不可知了。
原文记载:○令谕各营大小把总管队官迩者 大驾亲征胡虏不意被留贼庭究其所由皆由主事者不得其才所以赏罚不当运谋不得其人所以号令不严勇敢之士莫用其才忠正之士莫展其志致有此失于尔何罪尔等即将所领官军回到京者一一开报以凭给赏果有阵亡及被伤成残疾者令弟男子侄袭替其无伤者仍旧操练每人再给赏银二两布二匹时 驾陷官军脱回者尚众人怀疑惧不敢报官故有是令。
可见北京守军主力是京营老弱+各地民壮+几万援兵,正规军精兵并没占多大比例。乃至于虽然从南京调拨了三分之二的武备库存来装备守军,但直到作战当天守军里有盔甲的只有十分之一“敕有盔甲军士但今日不出城者斩是时军士有盔甲者仅十之一云”。
而边镇调集的宣府杨洪二万,辽东焦礼三万,永平胡镛二万人都没赶上北京战事,其中杨洪参加了对瓦剌败军的追杀清剿行动,与范广一起取得了固安大捷。
所以,你说于谦牛不牛,土木堡那些人死的冤不冤?
至于明朝的精兵都去哪了,那就得提一下同时发生的在南边的另一场战争。即苗族大叛乱,这场叛乱范围之广,规模之大“西至贵州龙里卫,东至湖广沅州卫,北至湖广武岗州,南至四川播州地界。夷众不下二十余万,俱已叛逆,围困贵州、湖广所属地方”。征南总兵官都督宫聚数次战败,“累次失机,陷官军一万六千有余”,导致“官军不及二万”的不利局面。宫聚紧急求援,要“乞调京兵五千、达军一千、并南京、云南原征麓川官军十万前来征剿”。之后明朝调靖远伯王骥前去平叛,并按其要求选“四川精兵一万、云南精兵二万”及其他地方精兵“共辏七八万人,选委重将统领,会合东西夹攻 ,并力剿杀。”
所幸的是,这两场战争明朝最终都赢了。苗族未能糜烂西南,也先没能收复大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