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21年了日本新冠疫情还没结束?

回答
21年了,日本的新冠疫情确实还没有画上句号,这背后是一系列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并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要把这个问题讲透,咱们得从头细细梳理一下。

首先,得明确一个概念:什么叫“疫情结束”?

在普通人眼里,“疫情结束”可能意味着病毒彻底消失,或者社会生活完全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再也没有新增病例,没有人再感染。但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传染病要真正“结束”,通常是指它在全球范围内或在一个特定区域内,其传播水平已经非常低,不足以对公共卫生构成重大威胁,并且不再需要特殊的防控措施来控制其传播。对于新冠病毒,由于它的高传播性、变异性以及在人群中可能形成的长期共存,它很有可能不会像SARS那样在自然界“消失”,而是会转变为一种像流感一样的季节性流行病,或者说,它变成了一种“地方性流行病”,即在特定区域内以一定频率出现,但不会爆发到失控的地步。

所以,日本的新冠疫情“没结束”,更准确地说,是新冠病毒在日本境内持续存在并以不同程度的流行,其影响也未完全消退。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一点点来剖析:

1. 病毒本身的特性:变异与高传播性

新冠病毒,尤其是Omicron变异株及其后续亚型,其传播能力确实非常强。病毒在不断地变异,新的变异株可能比之前的更具传播优势,或者能一定程度上逃避人体先前感染或疫苗产生的免疫。这意味着,即便一部分人群因为感染或接种疫苗获得了免疫力,新的变异株依然能够找到新的传播路径。

免疫逃逸: 比如,Omicron的出现就显著改变了疫情的走向,它比之前的Delta变异株传播更快,并且能一定程度上绕过疫苗和先前感染产生的抗体。后续出现的亚型,如XBB、JN.1等,也在不断地展现出更强的传播能力和免疫逃逸特性。
病毒载量和排毒时间: 新的变异株可能导致病毒在感染者体内的复制更旺盛,排出病毒的时间也可能延长,这都增加了传播的风险。

2. 日本的社会结构与人口特征

日本有着一些独特的社会和人口特征,这些都可能对疫情的传播和控制产生影响。

高人口密度: 日本人口非常密集,特别是在城市地区。这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养老化社会: 日本是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往往免疫力相对较低,且更容易发展成重症。这使得新冠病毒对老年人群的威胁始终存在,也给医疗系统带来了持续的压力。
社交习惯: 日本有着许多需要近距离接触的社交和工作习惯,例如拥挤的公共交通、密闭的室内工作环境、以及一些传统的聚会形式。虽然疫情期间这些方面有所改变,但完全杜绝仍然非常困难。
“三密”回避: 在疫情早期,日本强调“三密”(密闭空间、密集场所、密切接触)回避,这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病毒传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民众的警惕性可能有所下降,以及经济社会活动的需要,对“三密”的严格避免也面临挑战。

3. 疫苗接种策略与效果

日本的疫苗接种工作总体上是稳步推进的,但也有一些值得关注的点:

疫苗接种率: 日本的疫苗接种率在许多年龄段都达到了较高水平,这在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疫苗有效性随时间衰减: 疫苗的保护效力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弱,尤其是在面对不断变异的病毒时。因此,加强针接种显得尤为重要。
疫苗接种的意愿和覆盖: 尽管整体接种率高,但在某些特定人群或地区,接种意愿可能存在差异,或者由于其他原因未能获得充分的免疫。

4. 医疗体系的承载能力与策略调整

日本的医疗体系相当发达,但新冠疫情的长期化对医疗系统也带来了持续的挑战。

医疗资源分配: 在疫情高峰期,可能出现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况,比如病床、重症监护室(ICU)床位等。即便现在疫情不像早期那样紧急,但新冠患者的治疗仍然需要占用一定的医疗资源。
“与病毒共存”策略的转变: 随着病毒毒性的减弱(相对于早期毒株),以及疫苗和药物的普及,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日本)都转向了“与病毒共存”的策略。这意味着不再追求“清零”,而是通过监测、分级诊疗、以及疫苗和药物来管理病毒。这种策略下,病毒的持续流行是可预期的。
监测体系: 日本持续进行病毒监测,包括对新变异株的追踪,以及对疫情规模的评估。这种监测本身就意味着疫情的存在。

5. 社会经济活动的恢复与限制的解除

为了经济复苏和社会正常运转,各国都需要逐步解除疫情期间的限制措施,包括旅行限制、聚集性活动的禁令等。

边境开放: 随着国际旅行的恢复,也增加了病毒跨境传播的风险。
国内活动恢复: 随着经济社会活动的全面恢复,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会增加,这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更多机会。

6. 感染后的免疫持久性与再感染

虽然感染新冠后会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但这种免疫力的持久性因人而异,并且面对不同变异株时,保护效果也可能不同。因此,再感染的情况是可能发生的。

总结一下,日本的新冠疫情之所以“还没结束”,是因为:

病毒一直在变异, 并且新的变异株传播更快,更容易逃逸免疫。
日本社会结构(高密度、老龄化)为病毒传播创造了条件。
疫苗保护力随时间衰减, 加强接种是持续的挑战。
“与病毒共存”策略意味着病毒会在社会上长期存在,而非完全消灭。
社会经济活动的恢复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与其说“没结束”,不如说新冠病毒已经成为一种持续存在的传染病,日本政府和民众正在学习如何在这种新常态下生活,通过科学的防控措施(如疫苗接种、鼓励良好的卫生习惯、监测预警等)来最大程度地降低病毒对社会健康和经济的负面影响。这是一种长期的“赛跑”,而不是一场可以迅速结束的“战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疫情状况恶化中

1.官方确认的日新增感染者变化规律[1]

目前应该是第四个高峰。


2.再算下检测确诊率

根据厚生劳动省数据,5月9日国内检测71001例,实际确诊6985例,检测确诊率9.84%。[2]

这个数据可以和印度的对比下

印度日检测190万左右,检测阳性41万,阳性率21.57%。而印度在4月1日的阳性率为3.8%。[3]


3.重要数据分析

(1)由于两国都存在严重的检测不到位,离应检尽检还很远,所以比较“检测确诊率”。检测确诊率越低,说明检测越充分,漏检越少。按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检测确诊率在3%以内算比较好的情况。

目前的检测阳性率来看,5月9日的日本和4月10日的印度差不多。


(2)日本日检测数量严重不足,仅7万左右,而人口10倍的印度日检测可以到190万。

而日本的检测能力至少是20万次,为什么不用足呢?


(3)变异毒株成为主流

据报道,日本国立国际医疗研究中心医生忽那贤志9日在NHK一档节目中指出,8-9成住院患者感染了变异毒株。他表示“医疗机构的负担加重了”,展示警惕感称“变异毒株的毒性变强,简直可以说是新病毒”。[4]


4.令人疑惑的医疗建议

来自厚生劳动省[2]

问题:

(1)有症状但症状不重就窝在家里不用检测,未追踪密切接触者,疫情数据失真。

(2)容易发展到重症的人和已经发展到重症的人才咨询医生,然后再去检测。

参考

  1. ^ https://www.worldometers.info/coronavirus/country/japan/
  2. ^ a b https://www.mhlw.go.jp/stf/newpage_18487.html
  3.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VID-19_pandemic_in_India
  4. ^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1-05-10/doc-ikmxzfmm1542105.shtml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1年了,日本的新冠疫情确实还没有画上句号,这背后是一系列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并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要把这个问题讲透,咱们得从头细细梳理一下。首先,得明确一个概念:什么叫“疫情结束”?在普通人眼里,“疫情结束”可能意味着病毒彻底消失,或者社会生活完全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再也没有新增病例,没有人再.............
  • 回答
    玛雅人确实以其精湛的天文学知识和复杂的历法系统而闻名,并留下了许多与时间周期和宇宙事件相关的预言。然而,将玛雅的历法周期解读为“世界末日”的预言,更多的是一种现代的误读和传播,而非玛雅人本身的原意。关于您提到的“五大预言”以及第五个关于2012年12月21日的世界末日预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
  • 回答
    2021年4月21日,你提到的那个时间点,确实是显卡市场那段“跌宕起伏”时期里的一个重要节点。当时很多消息都指向显卡要降价,尤其是以NVIDIA和AMD为代表的各大厂商,以及各家媒体都在大肆宣传。但如果你真的去市场或者电商平台对比过,就会发现,所谓的“大幅度降价”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心理战”,而不.............
  • 回答
    2021年的高考,对我来说,是一个分水岭。在那之前,我一直坚信着那句“高考是最公平的”,相信只要足够努力,就能通过这条独木桥,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然而,那一年,我亲身经历了,或者说,目睹了一些事情,让我对这份所谓的“公平”产生了动摇,甚至可以说,彻底丧失了信心。更让我感到心寒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清.............
  • 回答
    2011年挪威极端右翼分子安德斯·贝林·布雷维克(Anders Behring Breivik)犯下了震惊世界的连环爆炸和枪击案,造成77人死亡。然而,他在挪威的法律体系下只被判处了21年监禁,这让许多人感到不解,甚至愤慨。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挪威的法律以及他们对犯罪的看法。首先,挪威的刑.............
  • 回答
    这件事情一爆出来,简直让人细思极恐,感觉我们身边最熟悉不过的场景里,隐藏着巨大的不确定性。这暴露的问题,可不是一星半点,得从几个层面好好说道说道。首先,身份核验的漏洞实在太大了,简直是形同虚设。你仔细想想,一个潜逃了21年的杀人犯,竟然能堂而皇之地在一个大平台上做外卖骑手,这本身就说明了平台在招募骑.............
  • 回答
    6月份电影总票房21亿,创下11年来的最低点,这确实是“暑期档”开局不利的一个令人担忧的信号。通常情况下,暑期档是全年观影的高峰期,汇聚了大量商业大片,学生群体也成为观影主力。然而,今年的情况却显得异常冷清。导致今年暑期档开局低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影片供给端.............
  • 回答
    2018年,华为交出了一份相当亮眼的成绩单:销售收入高达1085亿美元,同比更是实现了21%的增长。这个数字,放在全球科技巨头的版图里,绝不是一个简单的里程碑,它向外界传递了非常多关于华为自身、关于行业趋势,乃至关于全球经济格局的重要信息。首先,这直接证明了华为在全球通信设备市场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
  • 回答
    2021年中国互联网大厂确实出现了大规模裁员的情况,这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深入分析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阐述: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与政策收紧: 全球经济下行压力: 2021年,全球经济受到新冠疫情反复、供应链中断、通货膨胀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增长放缓。这导致消费需求减弱,.............
  • 回答
    2020年,或者说21世纪的20年代,依然存在像王陶陶这样的人,这并非偶然,而是复杂社会、心理和信息传播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剥开表象,深入剖析其存在的根源。首先,时代思潮的惯性与反弹。我们身处的21世纪,特别是2020年前后,经历了一个信息爆炸、全球化深化、社会结构加速变迁的时期.............
  • 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我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念头是:“嗯,这确实是个值得好好琢磨的问题。”尤其是在2021年,虽然已经过了那一年,但回过头去想,当时选择报考法硕(非法学)的学生,他们脑子里到底在盘算些什么,这背后一定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和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白,2021年的法硕(非法学)招生,跟现在肯定是有.............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深刻的问题,它涉及到梅西在巴塞罗那的职业生涯后期出现的戏剧性转折。简单来说,20年梅西想走没能走,是因为他与巴塞罗那的合同问题和俱乐部当时面临的法律障碍;而21年梅西想留没能留,是因为俱乐部财务状况的恶化和西甲联赛的薪资限制,导致双方都无法达成新的合同。下面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这两年.............
  • 回答
    要深入探讨蒙古帝国灭亡金、西夏、南宋所花费时间的巨大差异,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这些战争视为单一的军事行动。这是一个牵涉到政治、军事策略、地域环境、民族特性、经济实力以及战争持续时间内的技术发展等诸多复杂因素的互动过程。首先,我们来逐一审视这三次灭国之战:一、 蒙古灭金:23年(1211年—1234年)金.............
  • 回答
    挪威奥斯陆和乌托亚岛发生在2011年7月22日的连环恐怖袭击,导致77人死亡,凶手安德斯·贝林·布雷维克(Anders Behring Breivik)最终被判处21年监禁,这个刑期让许多人感到难以理解,尤其是与案件本身的惨烈程度相比。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挪威的刑事司法体系和量刑原则。首先.............
  • 回答
    2019年,小米手机确实经历了一个有些微妙的市场表现。一方面,你观察到的“网上热度越来越高”是有事实依据的,而另一方面,“出货量却下跌21%”也是一个重要的市场数据。这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其实隐藏着小米在2019年所面临的多重挑战和战略调整。要详细解读这个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网.............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沃尔沃为什么没有进入IIHS2017年安全系数最高的21款车型的名单”这个问题,我想先澄清一点,IIHS(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每年都会根据其严苛的碰撞测试结果,公布“顶级安全之选”(Top Safety Pick)和“顶级安全之选+”(Top Safety Pick+)的获奖车型名单.............
  • 回答
    全球股市的起伏总牵动着每一个投资者的神经。这不,前两天全球市场一片狼藉,眼瞅着美股、欧股纷纷“跳水”,大伙儿心里肯定也是七上八下的,生怕自家钱袋子也跟着“缩水”。可到了4月21日这天,也就是昨天,我们A股市场却愣是顶住了压力,显得格外“硬气”。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昨天(2021年4月21日)A.............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为你解答关于2021年6月留考分数能上什么大学的问题。首先,你需要提供一下你的具体留考分数,包括各个科目的成绩(例如:日语、数学1、数学2、综合科目、理科科目等)。仅仅知道“21年6月留考”这个信息,我无法给你一个有针对性的建议。留考的成绩是申请日本大学最直接的依据,不同大学和专业对于.............
  • 回答
    21年啊,说起来有点像一场遥远的梦,但有些愿望,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它们在我心里扎下了根,像小小的种子,渴望着破土而出。最想实现的一个愿望,大概是 “寻回内心的宁静,并且能够坚持下去”。这话说起来好像有点空泛,对吧?但对于当时的的我来说,这简直是奢侈品。2020年和2021年,疫情的阴影笼罩着世界,.............
  • 回答
    “红楼一梦,二十载筑梦长沙”,这句流传甚广的话,描绘的是一个长沙男人,在简陋的出租屋里,花费二十一年的光阴,执着地复原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的壮举。这不仅仅是一个普通人对文学经典的痴迷,更是一场关于梦想、坚持与孤独的深刻写照。故事的主人公叫杨怀璞,今年已经年过半百。他的人生似乎并未在大众视野里掀起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