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水浒传》中传递的价值观过时了吗?适合学生读吗?

回答
《水浒传》作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其文学价值和历史影响力毋庸置疑。然而,关于它所传递的价值观是否过时,以及是否适合学生阅读,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水浒传》传递的核心价值观

在分析其是否过时和是否适合学生阅读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梳理《水浒传》传递的核心价值观:

忠义: 这是《水浒传》中最核心的价值观之一。梁山好汉们虽然是被逼上梁山,但一旦成为兄弟,便生死相随,肝胆相照。他们强调“义”,即兄弟情谊、江湖道义。对朝廷,一些人也怀有“忠君报国”的幻想,最终接受招安,便是这种价值观的体现。
反抗精神: 《水浒传》深刻揭示了北宋末年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那些被逼上梁山的好汉,大多是因为不堪忍受贪官污吏的压迫,为了生存和尊严而奋起反抗。这种反抗精神,是对社会不公和黑暗势力的有力控诉。
江湖豪情与个人能力: 书中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武艺高强的英雄形象。他们凭借个人能力闯荡江湖,行侠仗义(在他们自己的理解中)。这种对个人能力和英雄主义的推崇,是江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等级森严下的友情: 尽管江湖中有等级划分(如坐次),但梁山泊的兄弟们之间也形成了深厚的友情,他们可以为了彼此出生入死,分享荣辱。
“替天行道”的理想: 梁山好汉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试图为民除害,惩治贪官。这体现了他们对理想社会的某种追求,即使这种追求在现实中充满了暴力和血腥。

价值观是否过时?

“过时”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现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来看,《水浒传》的许多价值观确实存在不适应之处,甚至可以说是过时的。

过时的方面:

极端化的暴力和血腥: 《水浒传》中的暴力场面非常多,杀戮手段残忍,动不动就“血溅五步”。在现代社会,我们倡导和平、理性解决冲突,这种赤裸裸的暴力宣泄显然与现代价值观相悖。例如,李逵杀人如麻,甚至不分青红皂白,这种行为在现代社会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江湖道义的局限性: “义”在《水浒传》中是一种排他的、带有黑社会性质的道义。它强调的是对兄弟的忠诚,而对法律和社会秩序则常常置之不理。例如,宋江为了救晁盖,不惜杀人灭口,这在现代法律体系下是严重的犯罪行为。
招安的悲剧性结局: 梁山好汉最终接受招安,并被朝廷利用去征讨其他起义军,甚至死伤惨重,这本身也反映了作者对这种反抗模式的否定和对现实政治的无奈。这种“改邪归正”的模式,在现代看来并不理想,而且其结果也十分悲凉。
某些道德观念的模糊: 书中对女性的描写,例如潘金莲的悲剧,以及一些男性角色对女性的态度,在现代看来是存在性别歧视和不尊重女性的。此外,有些行为,如赌博、贩卖人口等,在现代社会也是被禁止的。
对法律和秩序的蔑视: 梁山好汉很多时候是将自己置于法律和国家机器之外,他们依靠个人武力和江湖义气来解决问题。这与现代社会强调法治、尊重法律的精神是冲突的。

未完全过时,具有启示意义的方面:

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水浒传》对官逼民反的深刻揭示,依然能够引起读者对社会不公和权力腐败的警惕。当社会出现严重的不公现象时,人们仍然会从《水浒传》中看到一些共鸣。
反抗精神的价值: 虽然《水浒传》中的反抗方式不妥,但其背后所蕴含的对压迫的反抗,对尊严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仍然能触动人心。它提醒我们,当社会制度出现严重问题,个体应如何面对。
人性的复杂性: 《水浒传》塑造的人物并非脸谱化的好人或坏人,他们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都有人性的光辉和阴暗面。这种对人性的复杂描绘,有助于读者认识到人性的多面性。例如,宋江虽然有招安的争议,但他也有对兄弟的关怀和对“大义”的追求。
友情的力量: 梁山好汉之间生死与共的友情,在任何时代都具有感召力。它提醒我们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和相互支持。

适合学生阅读吗?

关于《水浒传》是否适合学生阅读,这需要辩证地看待,并且取决于教育方式和引导是否到位。

不适合直接、不加引导地让所有学生阅读的理由:

暴力和血腥的潜在负面影响: 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书中大量的暴力描写可能会产生不良影响,如模仿暴力行为,或对暴力产生麻木感。
价值观的混淆: 如果学生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可能会将书中不恰当的价值观(如将杀人视为解决问题的手段)内化,产生错误的价值判断。
对法治观念的冲击: 学生需要建立对法律和规则的尊重,而《水浒传》中的行为模式与此相悖。
复杂的人物和情节: 一些情节和人物关系可能过于复杂,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难以理解,甚至产生误读。

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甚至具有教育意义的理由:

文学价值和语言艺术: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其语言生动形象,人物塑造栩栩如生,阅读它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了解历史和文化: 《水浒传》是中国社会历史的一面镜子,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北宋末年的社会状况、政治腐败以及当时的民间文化和价值观。
培养批判性思维: 正是因为《水浒传》中存在许多与现代价值观不符的内容,它恰恰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绝佳素材。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的行为动机、情节的合理性,以及书中价值观的优缺点,可以锻炼他们的思辨能力。
认识复杂的人性和社会: 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和现实都不是非黑即白的,人物的善恶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理解梁山好汉们为什么会走上这条路,他们的矛盾和挣扎,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社会和人性。
学习汉语的魅力: 《水浒传》的语言具有独特的魅力,对于学习汉语的学生来说,是宝贵的财富。

如何引导学生阅读《水浒传》?

如果决定让学生阅读《水浒传》,关键在于正确的引导和解读:

1. 明确时代背景: 教师或家长需要向学生解释,这是古代社会的作品,其中的一些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不能简单地照搬到现代。
2. 区分“故事”与“价值判断”: 要引导学生将书中的故事情节与现代社会的道德和法律规范分开。例如,可以讨论“李逵杀人是否正确?为什么?”
3. 强调批判性思维: 鼓励学生质疑书中人物的行为,分析作者的态度,思考书中传递的价值观的合理性。可以组织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4. 关注人物的复杂性: 引导学生去理解人物的动机,他们是如何被逼上梁山的,他们的内心挣扎是什么。例如,可以讨论宋江“忠义”观的局限性以及他内心深处的矛盾。
5. 联系现实: 可以适当地将书中的社会问题(如官逼民反、贫富差距)与现实社会进行类比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避免历史重演,如何建设更公平的社会。
6. 选择性阅读: 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选择一些情节相对简单、暴力描写较少的故事段落,或者通过改编版本来阅读。

结论

总而言之,《水浒传》所传递的价值观并非完全过时,它既有反映特定历史时期局限性的部分,也有超越时代的深刻洞察。

对于学生而言,直接阅读《水浒传》需要谨慎,但通过合适的引导和解读,它完全可以成为一本极具价值的阅读材料。 它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古典文学的博大精深,理解中国历史的复杂性,更重要的是,可以锻炼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

关键在于如何“读”。如果只是将《水浒传》当作一本充满暴力和江湖恩怨的武侠小说来看待,那么它确实可能传递不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价值观。但如果能将其视为一面镜子,去审视历史、理解人性、反思社会,那么它将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不能简单地说“过时”或“不适合”,而是要看我们如何去学习和运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蔡九知府经过梁山攻打江州一役后,觉得只有汴梁才是安全的,死活赖在家里不走了,非要蔡京给他弄个京官。

蔡京教训道:“你这畜生!你以为这京城便是好栖身的吗?”

蔡九道:“京城便是有些勾心斗角,怎比得外放险恶,那些江湖人着实可怖!”

蔡京道:“那些江湖人可怖?你可知他们都是在官府中混不下去才远走江湖的?”

蔡九奇道:“还有这种人?官府有什么不好混的?”

蔡京气道:“你呀!若不是有我在,早就被人嚼得渣都不剩了!先对付江湖人再进京为官,这是先易后难,我是让你去学习的!草寇的那套把戏不到朝堂险恶一半,你若是连他们都对付不了,还是回老家耕读吧。”

user avatar

宋江对众道:“今非昔比,我有片言。今日既是天罡地曜相会,必须对天盟誓,各无异心,死生相托,患难相扶,一同保国安民。”众皆大喜。各人拈香已罢,一齐跪在堂上,宋江为首誓曰:“宋江鄙猥小吏,无学无能,荷天地之 盖载,感日月之照临,聚弟兄于梁山,结英雄于水泊,共一百八人,上符天数,下合人心。自今已后,若是各人存心不仁,削绝大义,万望天地行诛,神人共戮,万世不得人身,亿载永沉末劫。但愿共存忠义于心,同着功勋于国。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神天鉴察,报应昭彰。”誓毕,众皆同声共愿,但愿生生相会,世世相逢, 永无断阻。当日歃血誓盟,尽醉方散。

宋江在桐庐扎驻寨栅,又见折了阮小二、孟康,在帐中烦恼,寝食俱废,梦寐不安。吴用与众将苦劝不得,阮小五、阮小七挂孝已了,自来谏劝宋江道:“我哥哥今日为国家大事折了性命,也强似死在梁山泊埋没了名目。先锋主兵,不须烦恼,且请理国家大事。我弟兄两个,自去复仇。”--一百一十五回

人家梁山好汉又不是不知道国家大事比个人小利存亡大。

呼延灼受御营指挥使,每日随驾操备。后领大军,破大金兀朮四太子,出军杀至淮西,阵亡。只有朱仝在保定府管军有功,后随刘光世破了大金,直做到太平军节度使。--一百二十回

兀术见是一员老将,鹤发童颜,威风凛凛,十分欢悦,便道:"来的老将军何等之人?请留姓名。"呼延灼道:"我乃梁山泊五虎上将呼延灼是也。你快快退兵,饶你性命。不然,叫你死于鞭下。"兀术道:"我非别人,乃大金国兀术四太子是也。久闻得梁山泊聚义一百八人,胜似同胞,人人威武,个个英雄,某家未信。今见将军,果然名不虚传!但老将军如此忠勇,反被奸臣陷害。某家今日劝你不如降顺某家,即封王位,安享富贵,以乐天年,岂不美哉?"呼延灼大怒道:"我当初同宋公明征伐大辽,鞭下不知打死了多少上将,希罕你这样个把番奴!"遂举鞭向着兀术面门上打去,兀术举金雀斧架住,两人大战了三十余合,兀术暗想:"他果是英雄。他若少年时,不是他的对手。"二人又战了十余合。呼延灼终究年老,招架不住,回马败走。兀术纵马追来。呼延灼上了吊桥。不知这吊桥年深日久,不曾换得,木头已朽烂了。呼延灼跑马上桥,来得力重,踏断了桥木,那马前蹄陷将下去,把呼延灼跌下马来。兀术赶上前,就一斧砍死。城上君臣看见,慌慌上马出城,沿着海塘逃走!--说岳全传三十六回

七十岁的老人家都为了保家卫国牺牲了还不够吗?

欧阳侍郎至后堂,欠身与宋江道:“俺大辽国,久闻将军大名,…… 欧某今奉大辽国主,特遣小官赍敕命一道,封将军为辽邦镇国大将军,总领兵马大元帅。赠金一提,银一秤,彩缎一百八疋,名马一百八骑。便要抄录一百八位头领姓名赴国,照名钦授官爵。非来诱说将军,此是国主久闻将军盛德,特遣欧某前来,预请将军众将,同意协心,辅助本国。”……宋江道:“侍郎不知就里。我等弟兄中间,多有性直刚勇之士。

吴用听了,长叹一声,低首不语,肚里沉吟。宋江 便问道:“军师何故叹气?”吴用答道:“我寻思起来,只是兄长以忠义为主,小弟不敢多言。我想欧阳侍郎所说这一席话,端的是有理。目今宋朝天子,至圣至 明,果被蔡京、童贯、高俅、杨戬四个奸臣专权,主上听信。设使日后纵有成功,必无升赏。我等三番招安,兄长为尊,只得个先锋虚职。若论我小子愚意,弃宋从辽,岂不为胜,只是负了兄长忠义之心。”宋江听罢,便道:“军师差矣!若从辽国,此事切不可提。纵使宋朝负我,我忠心不负宋朝。久后纵无功赏,也得青史上留名。若背正顺逆,天不容恕!吾辈当尽忠报国,死而后已!”

人家梁山好汉比某些人有家国情怀多了,某些别说像美国、辽国、金国这样的外国来个兵马大元帅(国防部长)、封王,连入籍给人家当条狗都行!

user avatar

2021.11.25,发现这问题被人改过了,原问题请看问题日志:

修改之后就更离谱了,忠义放在现代怎么就不能让学生读了?最近正好读了两本研究关羽崇拜的书,关公的香火为什么这么旺盛?正是因为他被大众视为“忠义”的典范。

“忠义”可以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放在任何时候都不会错。不教学生“忠义”,难道让他们学不忠不义?不学关羽、岳飞的忠义精神,难道去学秦桧、汪精卫?

~~~~~~华丽的分割线~~~~~~

以下为原回答:

是呀,既然《水浒传》这么辣鸡,那就别读了呗,多浪费时间。

还是多看看《赘婿》这类三观正的作品吧,杀尽梁山贼寇,多么解恨。


其实非独《水浒传》,所谓的古典名著都充满了封建糟粕,统统都是该被扔进垃圾堆的东西。

《三国演义》充满着顽固、腐朽的封建正统思想。刘备吃人肉、抢地盘就是好人;诸葛亮成天装神弄鬼,依仗智力优势欺诈别人,也是好人;而其他人做类似的事儿就是坏人,只因蜀汉是正统。

《西游记》宣扬封建迷信,主角团一无是处却能修成正果,神佛厚黑。唐僧软弱无能,只会PUA孙悟空,遇到妖怪秒怂;孙悟空无法无天,桀骜不驯,被唐僧救出之后还生歹念,经常滥杀无辜;猪八戒好吃懒做,出世时杀死母亲和多位兄弟,后来又吃人,取经路上每每拖后腿;沙僧废物一个,除了牵马挑担,打妖怪的作用还不如猪八戒。满天神佛更是道貌岸然的假慈悲,各种勾心斗角,各种因自己不爽就给无辜凡人降灾。

《红楼梦》更是封建社会的靡靡之音,着力描写的都是封建贵族的穷奢极欲,儿女情长,淫乱无耻等,无非为旧事招魂,对实际生活毫无帮助。

《金瓶梅》更不必说,连封建时代的人都看不上,称之为“秽书”,放在现代肯定更没法看了。所以这书现在是不让随意出版的。

《儒林外史》消极避世,只会暗戳戳说科举如何不好,无非是失意文人无力改变现实的满腹牢骚而已。更兼对各种人都要讽刺挖苦,充满了负能量。

至于《聊斋志异》,那更是失意文人的YY之作。什么因果报应,什么狐仙鬼怪为穷书生主动献身,无不显示出屌丝对现实的极度不满,只好通过幻想达到精神胜利。更何况子不语怪力乱神,且建国之后不准成精,《聊斋志异》根本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就这么些个玩意儿,教育部还要把它们全部纳入语文必读书目,你说怪不怪?


其他相关回答:



user avatar

@文册 老师最近火了。

以四大名著借古喻今,原著片段都快被文老师写得不够用了。

如果你仔细阅读会发现,其实他关于《水浒》的寓言写得普遍更妙一些。其他几部创作量明显没有水浒大。

为什么偏偏是水浒那么适合写段子?

根本原因是,

四大名著里,只有《水浒》是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四大名著里,我小时候最不爱看的就是水浒,觉得脏、俗、苟且。

内容一点格调没有!都是无赖坑蒙拐骗、黑社会打架斗殴、小人互相算计、差役贪污……跟三国比差远了!忠臣良将征战沙场,孔明挥挥扇子、曹操80万大军灰飞烟灭,这才帅。

除此之外两性关系描写也看得窝囊!净是黑社会包小三女方争财产、流氓威逼利诱民女、不是官老爷强占良家妇女、就是老婆勾引别人、一点都不美!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多纯洁啊。

相比西游就更不用说了。孙悟空帅爆了,宋江什么玩意儿。

我怎么能活成这样呢?我怎么能在水浒的世界里生活呢?我要做赵云、做大圣,做贾宝玉也行……


然而今年我快30岁了。如果有人问4大名著里哪本读完能对现实人生有什么“用”的话,那我只能选择《水浒》。

实际上大部分人最后也只能回答水浒。

王侯将相、神仙鬼怪、豪门爱情,太过遥远。而《水浒》的某些片段,它有极大可能就是普通人的生活。

user avatar

我没觉得水浒传的三观不能用,我也没觉得水浒传的核心是江湖义气大于家国情怀。

user avatar

李二凤说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

上面三鉴是让人读《水浒传》的原因

李延年说

能文能武李延年真的很好看,推荐一下

李延年就引用了毛主席说的话。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向敌人学习。

你就把水浒传看成敌人,然后向他们分析。

老师说

不要读死书,死读书。

老师还说,读书百变,其义自见……

老师还说过很多……

驻马店革新派基督教徒说

冬至过了那整三天,耶稣降生在驻马店。

三仙送来一箱苹果,还有五斤肉十斤面。

小丫鬟手拿红鸡蛋,约瑟夫忙把饺皮擀。

店小二送来红糖姜水,喊一声:玛利亚大嫂,你喝了不怕风寒。

约瑟公,你坐下,听俺说说知心话。

木匠你成亲后,娶的就是玛利亚。

她没过门就怀孕,知道你心里有想法。

孩儿他爹竟是谁?你每天每夜睡不下。

这小孩是生灵造,借着他娘胎到地下。

代世人偿罪孽,就是以马内利弥赛亚

这本是上帝的旨,你休要怀疑玛利亚。

上面这段的三观虽然不行,但是体现了跟题主一样的质疑精神。这很好……

user avatar

水浒传里面有地痞泼皮,今天社会也有流氓无赖。

水浒传里面有霸占一方的地头蛇,今天社会也有占着一方资源的土鳖。

水浒传里面有西门庆,今天社会也有隔壁老王。

水浒传里面有四大奸臣,今天社会也有各种碳官。

水浒传里面有没出息富二代高衙内,今天社会也有没出息富二代汪丝聪。

什么样的人会觉得水浒传过时?看惯武侠小说那些傻子打架的人会问,林冲为什么不一刀砍了高衙内?你在生活中面对富二代,不也是一副怂相?

水浒里的每一个人,在现实社会上都能找到。排比句我就不一一写了。

~~~~~~~~~

水浒传可以说是把人性那点事全写透了,一个个活生生的,真实的人性组成的社会写照,这个社会写照在哪个年代,哪个国家都一样,除非不是人。

多体验体验社会,大家都是普罗大众,你也是,没有超能力,没有牛逼的爸爸,没有主角光环,没有奇遇,你掉下山崖不会捡到绝世神功。

你以为你是大侠?结果你只能是个陪着武大郎卖炊饼的郓哥,打份工,赚点钱的普通人而已。

好好学习学习水浒里的人物,是如何面对困境的,总结他们的经验教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这个就叫学习,看爽文是得不到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水浒传》作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其文学价值和历史影响力毋庸置疑。然而,关于它所传递的价值观是否过时,以及是否适合学生阅读,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水浒传》传递的核心价值观在分析其是否过时和是否适合学生阅读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梳理《水浒传》传递的核心价值观: 忠义: 这是《水浒.............
  • 回答
    .......
  • 回答
    水浒传里杨雄杀潘巧云,这事儿说起来,确实让人觉得残忍,甚至有些过火。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看看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得说清楚潘巧云这人。她嫁给杨雄,那会儿杨雄虽然是个头领,但也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家,只能算是个安稳的男人。潘巧云这姑娘,年轻貌美,又是个心思多的,嫁过来没多久,就觉得日子太.............
  • 回答
    在《水浒传》中,晁盖与宋江之间的权力关系复杂,其根本原因在于两人性格、政治智慧、权力结构以及历史背景的差异。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晁盖为何无法驾驭宋江: 一、性格与价值观的冲突1. 晁盖的理想主义与宋江的现实主义 晁盖作为梁山泊的早期领袖,性格正直、重义气,追求“替天行道”的理想主义。他重视.............
  • 回答
    《水浒传》中晁盖的“被架空”是一个复杂的政治斗争过程,涉及权力转移、人物性格差异以及梁山内部派系斗争等多重因素。以下是这一过程的详细分析: 一、晁盖的崛起与初始权威1. 智取生辰纲的功勋 晁盖作为《水浒传》中“聚义”的核心人物,最初以“七星聚义”劫夺生辰纲的壮举闻名。这一事件不仅让梁山从草莽.............
  • 回答
    《水浒传》之所以如此精彩,除了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梁山好汉之外,那些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配角也功不可没。他们或推动情节发展,或展现人性百态,或以其独特的个性成为读者津津乐道的人物。以下我将为您详细介绍几位我认为是《水浒传》中最精彩的配角:一、 孙立——治军严谨,深藏不露的“军师”孙立,人称“病尉迟”,是.............
  • 回答
    《水浒传》中对人物饮食的夸张描写,绝非偶然,而是作者施耐庵(或罗贯中)精心设计的艺术手法,具有多方面的深刻用意。这些惊人的食量和豪放的吃喝场面,不仅极大地增强了小说的趣味性和传奇色彩,更重要的是,它们承载着作者对人物性格、社会现实以及时代精神的深刻洞察和表达。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作者为何要这样写:一、.............
  • 回答
    《水浒传》作为一部以“逼上梁山”为主题的古典小说,着重刻画了一群被逼无奈、有血有肉的梁山好汉,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是故事的主线。然而,仔细审视小说内容,确实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水浒传》中的好汉,基本上都是由社会上的某些特定阶层或群体涌现出来的,很少有我们通常理解的、在底层辛苦劳作的小喽啰(例如普通农.............
  • 回答
    关于阎婆惜为何不珍惜宋江,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归咎于阎婆惜“不识好歹”。宋江给她的钱财固然不少,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尤其是在那个时代背景下,远不止是金钱可以衡量和维系的。咱们一层层地掰扯掰扯。首先,得看宋江给了阎婆惜多少钱财,以及这些钱财对阎婆惜来说意味着什么。宋江那时候在郓城县也算是个.............
  • 回答
    关于晁盖在临死前为何不将头领之位让给宋江,反而把“梁山泊主”的重担托付给捉住射死自己的英雄(也就是吴用),这确实是《水浒传》中一个颇为耐人寻味的情节。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的方面来掰扯掰扯。首先,得说说晁盖当时的心境和临终遗言的真实意图。晁盖在射箭那一刻,受了致命伤,生命垂危。这个时候,一个.............
  • 回答
    在《水浒传》这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中,宋江的形象,一直是个备受争议的焦点。要断言他是绝对的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恐怕难下定论,更像是一个披着侠义外衣的复杂个体。从他初登场时的“孝义黑三郎”,我们就看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梁山好汉。他对父亲的孝顺,对朋友的仗义疏财,这些无疑是传统意义上的正面品质。尤其是在江湖.............
  • 回答
    《水浒传》中的王伦,作为梁山泊早期的一位首领,他的错误是多方面的,并且这些错误最终导致了他的死亡以及梁山泊的发展停滞。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分析:一、心胸狭隘,妒贤忌能:这是王伦最致命的错误。他本身武艺平平,虽然因为早年在江湖上的资历和一些权谋,成为了梁山泊的头领,但他的能力和格局与后来的.............
  • 回答
    《水浒传》里那些让人背后发凉的细节,可不是一两句就能说完的。咱们不聊那些广为人知的情节,就抠抠那些藏在文字缝隙里,细一琢磨就让人心底发毛的玩意儿。1. 鲁智深与金翠莲的“缘分”:一场悲剧的冷酷开端大家对鲁智深路见不平,拳打镇关西的故事耳熟能详。但很少有人注意到,鲁智深和金翠莲母女的这次相遇,看似是侠.............
  • 回答
    这事儿啊,得从鲁智深那个人物说起。你想啊,那时的官家,尤其是提辖这类的武官,手里多少有点权势,在百姓眼里那可不是一般人。鲁智深这人,又长得魁梧,声如巨钟,再加上他身上一股子江湖气,寻常人见了,心里就先有几分畏惧。再说店家,他们做生意,图的是一个安稳,也得看客人是什么来头。鲁智深是经略府的提辖,这可不.............
  • 回答
    金枪手徐宁,在《水浒传》这部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中,无疑是一位极为引人注目的角色。他不像那些出身草莽、性格桀骜不驯的头领们那样张扬夺目,却以其精湛的武艺、忠厚的品性以及一段堪称“被逼上梁山”的无奈经历,在梁山众好汉中占据了独特的一席之地。要说徐宁,我们得先聊聊他的出身与特长。他本是京城八十万禁军枪法教.............
  • 回答
    《水浒传》这部家喻户晓的古典小说,固然写得波澜壮阔,人物形象也栩栩如生,但细细琢磨起来,里面确实有不少地方叫人觉得有点“不对劲”,不像是咱们现实生活中会发生的事儿。下面我就来掰扯掰扯,看看有哪些地方,在咱们这普通人的眼里,显得格外离谱。一、 好汉们这身板,仿佛自带“主角光环”的“神力”咱们先不说那些.............
  • 回答
    《水浒传》中,梁山泊一百零八将,地煞星三十六员,虽然名号众多,但要论武艺高强,能够位列地煞前五的,在我看来,定是以下几位,他们的身手确实是名不虚传,让人看得热血沸腾。首先,我要提的便是“浪子”燕青。别看他年轻,一张俊脸,文弱书生的模样,可他的本事可不是盖的。这位燕青,那才是真正的文武双全,十八般武艺.............
  • 回答
    鲁智深手中的那根禅杖,可不是寻常的和尚拿来敲经文的普通法器,那是一件实打实的、能辟易群雄的了不得兵器。咱们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从名字上说,它叫“降魔杵”,也叫“金刚杵”。这名字一听就不是凡品。降魔杵,顾名思义,就是用来降服那些心魔外魔的。在佛教的语境里,金刚杵象征着不可动摇、坚不可摧,是智慧和力量.............
  • 回答
    这句话出自《水浒传》,意思是梁山好汉们在军中行礼,不直接说“下拜”二字,而是用“剪佛”来代替。这背后的原因,以及“剪佛”这个词的由来,得从当时的一些社会背景和习俗说起。“下拜”二字为何说不得?在古代,尤其是封建社会,“拜”这个字有着非常隆重的含义,常常用于祭祀、朝拜君王、拜神明等等。而“下拜”更是表.............
  • 回答
    《水浒传》这部书,要说印象最深的片段,我脑子里最先蹦出来的,不是那什么大场面上的厮杀,也不是哪个英雄的义薄云天,而是鲁智深拳打镇关西那一段。别看这事儿说起来简单,就是打死了一个泼皮,但对我来说,这前后铺垫,这人物的性格展现,还有那股子冲动又仗义的劲儿,简直绝了。你想想,鲁达,一个看守菜园子的提辖,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