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对比同时期列强的统治者,他就是个庸人。
简单列举一下,华盛顿,拿破仑,叶卡捷琳娜,特蕾莎。
并且乾隆时期英国进入了蒸汽时代。
伏尔泰和孟德斯鸠也是这个时代的人。
剃发异服都是小事,但是思想是大事。
如果仅仅是剃发异服,但思想和科技紧跟时代,我想也不会有这么多人喷满清,喷乾隆了。
剃发易服推行下去之后,并不是全国一夜之间全部毁掉旧衣服做新衣服,也不是立刻完全穿旗人的衣服。实际是禁掉各类比较独特的明显的汉族服饰,特别是一些正装和礼服例如道袍、襕衫、深衣等,同时允许对部分便装进行改造,把明显的汉服特征去掉,换上满清元素,表示臣服(降了)。
太多人把剃发易服想象成民国初年剪辫子那么文明了,民国剪辫子是一群士兵拿着剪刀在街上看到有辫子就给摁着剪了。剃发易服可没这么文明,大致流程就是贴一堆告示,喊一群人传话下去,某日前按要求执行完毕,逾期杀无赦,时间一到,就拿着刀在街上在城门口在一切看得到的地方,看到有不合格的就直接杀了,用屠杀的手段保障执行下,只有苟且活命还是死个壮烈二选一,不是求个饶我明天就改我穷买不起啥的就能糊弄过去的。
拆个衣服领子加俩扣子,用不着十天半个月也用不着几文钱。刀架脖子上了,没有快不快的问题了。
下面是清初文人的普遍打扮,能够看出头发秃了,衣服就是原本交领式的长衫去掉了衣领,魔改一番后,就成了这般模样,鞋子也没有换,既然意思到位了表示已经易了,那么进城便不会被砍脑袋。底层民众穿的各类交领式的短衫也差不多,把衣领拆了,表示降了,满清要的就是臣服。
顺便,后来满清发现这个幅巾也是汉人衣冠很有代表意义的东西不是简单一块布,又把金钱鼠尾遮了,于是幅巾也被禁了。
说到农村的话,一些躲在鸟不拉屎的山沟沟里的,确实能躲得一时,甚至有个别躲在极偏远的地方一直躲到近代的,但并不是只管上层而不管基层,在朝廷已知的那些村子,看得到的地方幸免不了。随着满清的屠杀逐渐停止,局势逐渐安定下来,康熙的不加赋到乾隆的摊丁入亩政策后,多数隐匿在鸟不拉屎的犄角旮旯里的人或者不再躲藏、或者逐渐被找到,而这些人需要生活下去,也就不得不剃发易服了。
到此时,已经过去了百年。明末的遗民已经死光了,清初尚且保留的一点点女装也坏光了,再做新的,也就更容易被满清服饰给带歪了,女装也就在这个时候崩坏了。
然后,私藏明代服饰也是重罪,孔府藏了一批衣服保留至今也实属不易,成为还原明代服饰的重要文物。
说到幅巾,补两张图。分别是文物以及现代复原仿制的。
就剃发来说,可能是因为弘历已经魔怔化了,甚至认为你取名虽然引自《孟子》,但还是在讽刺本朝剃发国策。
「至阅伊同校书之徐首发、沈成濯、二名。更堪骇异。该二犯、一以首发为名。一以成濯为名。四字合看。明是取义孟子牛山之木若彼濯濯。诋毁本朝薙发之制。其为逆党显然。实为可恶。」——《清高宗实录》卷之一千六十六乾隆四十三年。
而对于以唱戏为名的蓄发者,弘历也是给予关注,一方面抬出男女混迹的伦理担忧,一方面又拿「国朝定制」大棒挥打,要求巡抚将这些戴上枷锁表示惩罚(虽然最后也补充说不要闹得太大)
「又谕、闻得江苏地方优伶中唱旦之人。近日竟有蓄发不薙者。在若辈以学艺为生。或自留粗辫。以便簪饰之用。其事尚属近情。若竟全行蓄发。与妇人无异。既恐男女溷杂。易启奸淫之渐。甚或诡名蓄发。阴违国朝定制。此则更有关系。萨载现任巡抚。且兼理织造。务宜留心体察。严行查禁。如遇有此等蓄发唱旦者。勒令改薙。并以枷责示惩。毋任浇风渐长。但不必视为紧要事件。办理过涉张皇。致骇观听也」——《清高宗实录》卷之九百十九乾隆三十七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