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理解是:你说的左倾应该是中国定义下的左倾,是国际上的“右”,表现为保守主义、民族主义,这与近几年的国际环境有关,是全球化梦碎的结果。(下面左倾、右倾都遵循中国的定义)
在知乎开放注册之前,这里应该是较为右倾的,或者温和左倾,也代表了大部分真正的“精英”阶层——或不如说拥有更多人文素养的人的主流态度。了解更多的思想流派(不是“人生哲学”)和历史知识(不是“阴谋秘辛”),才能不为现实环境完全局限,才会有更包容的心态和更宽视野的想法。没有一个真正的现代“精英”会吹捧自己是“民族主义者”、“大汉中心主义者”或者“社会达尔文主义者”。
不过你现在可以发现,大部分知乎er的人文素养停留在高中政治和历史课本。我国的素质教育绝对是千秋伟业,但遗憾的是人文教育确实需要普及,往往大家还没入门儿就被清一色的“成功学”和“政治概论课”给扼杀了。现在充斥的很多贬低人文学科、鼓吹科技至上的观点,本身就是不太“精英”的——似乎人文教育确实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政经哲专业原先就属于贵族教育,现在依然如是(并没有说这种现象“正确”的意思)。
开放注册后涌入的大量群体,并不是真正的中产阶级,因此现在知乎的舆论环境无法代表“精英阶层”(这个词常常和公知混为一谈,已经被知乎er污名化了)。这些新涌入的群体可以不发表观点,但会成为“沉默的大多数”,用流量、赞同数簇拥起新的“意见领袖”。可以类比一下被他们疯狂唾弃的美国“红脖子们”,现实是大量反女权(然而女权/父权的定义都没几个人下清楚)、反多元化并且存在种族歧视心理的中国网民,与他们处境相似,也是在全球化趋势和自由市场竞争中感到威胁的男性群体,传统保守的价值观对他们更有利。在政治环境向左、知乎用户下沉、“民意”压倒一切的情况下,发现知乎左倾是非常正常且必然的。
要真正了解所谓“精英阶层”的想法——事实上没什么门槛,海螺社区、三联学术通讯之类都是很好的公众号,当然最直接的还是去读书或者读论文。透过知乎之类的大众交流平台可以看到当前的政治风向,但无法了解前沿的思潮和前瞻的视角,而这些正是刻板印象中“精英阶层”拥有的。
胡言乱语,不足为信,如有冒犯,多多包涵。
地球是圆的,有些右壬右过头了就变成了佐壬。
历史上的墨索尼尼、希特勒、北一辉之流不都称自己是社会主义者么?
这不是偶然的,因为“生意在大街上”——这是任何兜售假货的街头骗子和诈骗犯都知道的道理。
大多左倾?光是肉体上消灭其他种族的言论我都看见过不止一次了。这种言论连纳粹都自愧不如了,反纳粹反法西斯的现在都成圣母了,你还和我谈左倾是不是太奢侈了?
知乎代表精英阶层?最多代表自以为是精英那批人吧。我也没看到知乎有几个左倾的,倒是右派和极右有几个。
1.顶层的政左经右方针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知乎。知乎也是似左实右。
2.知乎本是个学生论坛,我国基础教育人文素养本来就少,应试教育又以社达为核心,培养出来的大部分人既社达,又视野狭隘,是右翼民粹良好土壤。
3.中文政键圈和西方民科圈一样,反智主义盛行,参与者以中下层屌丝为主,如果移步知乎科学区,应该好些。
回答被建议修改了。
高林桑开这炮大概是晚了15年。
放到15年前,迫真硬点老□□□闭门造车□□□□还算是有几分道理,今天你还要说□□翻身的老话,我只能打个?
在担心所谓的“□□□□”当中冒出个“□□□□”这种费拉之前,我还不如担心一转皮大帅直升机送我去填海。
在褪去各种话术之后,无非就是市民阶层的声音在互联网被放大的结果。
当然,在今天的知乎还需要科普什么是“□”?什么是“□”?
这只能说明知乎大部分用户在□□知识层面的匮乏……反过来也印证了知乎不可能是□□□□的论坛。
当然,今天的知乎上:
各路□□学带V在肃□,
□□主义带V在□佐,
中道□□日子壬在肃□,
迫真□□主义者在□佐,
□□中介们也在肃□,
迫真□壬、□资也在□佐……
有那个派别不把自己的反对派叫做“佐壬”呢?
这不叫知乎用户□倾,这波叫做宁汉合流。(OC)
当然,“汪总裁”和“蒋校长”们如何“戒急用忍”如何谱写“中国之命运”那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