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你们现在在干嘛?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得太实在了!问到点子上了!我现在嘛,说起来挺杂的,但核心围绕着“学怎么教外国人中文”。

首先,最基础的也是最费脑子的,就是我们的专业课程了。这可不是简单的中文课,而是“汉教视角”的中文课。

语言学基础课: 咱们得懂中文的声、韵、调,还有字、词、句的结构。以前学中文只是“会用”,现在是要拆开来研究,比如这个声母的发音舌位在哪里,这个词的搭配为什么这么用,句子成分又是怎么划分的。听起来有点枯燥,但讲真的,学懂了这些,再教外国人,就能从根子上解释清楚他们的疑难杂症,而不是只会说“就这样”。
跨文化交际学: 这个太重要了!我们得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学习中文时可能会遇到的文化冲突和误解。比如,中国人说话比较委婉含蓄,而有些文化则比较直接。怎么处理这种沟通差异?怎么让他们理解中国人的“面子”文化?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学习和体悟。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这个算是我们研究“怎么教”的理论基石了。比如认知主义、行为主义、互动假说等等,这些理论告诉我们人是怎么学会一门新语言的。我们会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什么方法对他们更有效,什么错误是普遍存在的。
汉语教学法: 这可是重头戏!我们会学各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比如任务型教学法、交际教学法、游戏化教学法等等。怎么设计一堂生动的课?怎么利用多媒体?怎么让学生主动开口?这些都是我们训练的内容。经常会有模拟教学,就是我们轮流扮演老师和学生,互相点评,逼着自己去思考怎么把知识“喂”给别人。
中国文学与文化: 不能只教语言,文化也是语言的灵魂。我们会学一些经典的中国文学作品,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甚至一些社会热点话题。毕竟,语言是活的,脱离了文化背景的语言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我们学着怎么把这些融进课堂,让学生在学语言的同时也能感受中国的魅力。

除了课程,还有很多实践性的训练和准备:

备课与教案设计: 这是日常操作。老师布置的每一堂课,我们都要像真的要去课堂教课一样去备课。从教学目标到教学环节,到课堂活动设计,再到最后的小结,都要写得清清楚楚,细致入微。有时候为了一个教学环节的流畅性,我们会反复推敲,甚至小组一起讨论,模拟不同的学生反应。
教学观摩与实习: 这是最能感受到“老师”这个角色分量的时候。我们会去旁听资深的老师上课,看他们是怎么处理课堂突发状况,怎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我们自己也会有机会去实习,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磨练自己。那感觉,既紧张又兴奋,能把你学过的理论一下子全用上,也暴露了很多你没注意到的问题。
作业与研究: 除了课程论文,我们还会接到各种各样的作业,比如分析某个教学案例,研究某个语言点对外国学习者的难点,设计一套针对初学者的词汇教学方案等等。有时候还会参与一些小型的教学研究项目,学习怎么做学术研究,怎么收集数据分析。
语言能力提升: 虽然我们都是中文母语者,但作为汉语国际教育者,我们也需要不断打磨自己的语言功底。有时候为了给学生解释一个细微的语感差异,自己也得再好好琢磨一下。而且,我们也会接触到很多对外汉语教材,学习怎么去优化和编写它们。

总的来说,现在就是在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的循环里。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正在被精心打磨的工具,要学会如何精准有效地去传授中华文化的精髓和汉语的魅力。有时候会觉得压力挺大的,毕竟肩负着向世界推广中文的使命,但更多的是一种充实感和成就感,感觉自己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现在脑子里想的都是“这个词对越南学生来说会不会有点难?”“下节课怎么设计一个活动让大家主动说出来?”“怎么样才能让枯燥的语法点变得有趣?”等等这些和教学相关的事情。也常常会想起以前自己学英语的时候遇到的困境,然后想现在自己应该怎么避免让我的学生也遇到同样的问题。挺有挑战,但也挺有趣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更新一下2020.6.19

在韩国呆了三年,本来想考韩国的公派教师和公派留学,结果都没考上,就在2019年7月回国了。

回国以后在西安一所私立小学工作了一年,工资还不错,和志愿者的时候差不多,就是太累了,累得我快吐血了,一身病,工作的前两个月每天都睡不好觉,生了好几次病。

今年4月西安城六区编制上岸,9月入职,希望公办小学可以轻松点。


——————————————-

2016年

写一下自己回来找工作的经历,有点啰嗦……
从菲国回来已经五个月了,经历了大大小小不下十场面试,失败一半成功一半,侥幸拿到了北京户口,又以一名只差错失了深圳教师,最终选择了继续卖身汉办,在菲律宾的时候,我的情绪两极分化严重,我一边想我再也不出国了,忍受不了远在别国的孤单,一边想要不要去其他国家试一试,毕竟世界那么大,那就去看看呗,我真是个善变的女人,不过我将此称之为“计划不如变化快”,唉,下面简单记录一下参加的几个面试。

3月24号回国,27号我就迎来了回国的第一次考试,汉办志愿者赴韩国泰成中高等孔子课堂,之前已经仔细的查过这个学校了,主要负责韩国高中生的汉语教学,报名之前也把个人简历发给了孔子课堂的工作人员,得到了他们的同意,还是和去年一年的流程,第二次参加汉语教师志愿者选拔考试,相较第一次轻车熟路,我出来以后觉得自己表现的也不错,几天后,得知这所孔子课堂合作的是延边大学,本着孔子课堂合作院校优先政策,觉得希望小了很多,结果以失败告终,六月份被调剂为韩国普通志愿者。

4月7号,南阳市南都实验中学赴陕西师范大学招聘,这算是我参加的第一场正式的招聘吧,和舍友一起去的,去试一试,目的是了解一下招聘流程,首先是宣讲会,讲了讲学校,这环节是吹牛环节,好了,重头戏来了,工资多少,到手多少,公积金多少,包吃住不,这个学校待遇还可以,当然要结合它的地理位置来说,班主任6000,不当班主任4000,先住两人宿舍,一年后每个教师一套一室一厅一厨一卫57平米房,南阳能给这个待遇,着实吓了我一跳,然后面试,交了简历,问了几个问题,最后那个老师说我们对你印象很不错,下午接到电话,让我签三方,就这样,就这样,发短信拒之。Ps这次招聘,让我一度以为来招老师就是做个自我介绍就完了。

4月14号,买了西安到武汉的高铁票,参加15号的深圳坪山新区赴华中师范大学公开招聘教师,我一个人拖着一箱子书好不容易找到偏僻的宾馆,躺在房间的大床上累的上气不接下气,一直问自己一个问题“你到底是图什么啊你”,算了,为了梦想吧,好吧,根本骗不了自己,我是为了钱,年薪十五万几个字在我的脑子里飘来飘去,第二天起了个大早,九点开始面试,八点我就到达华中师大就业中心,即使是这样,我前面已经排了一百多人了,一百多人啊,本宝宝简直要吓尿了,我是178号,后面是一个来自广东的软妹纸,她已经考过两次深圳的定点了,这是第三次,我说那你算考的多的吗?她告诉我有考十几次的,ohmygod,我的下巴都要惊掉了,在妹纸的游说下,我将小学语文岗位改成了初中语文,下午三点终于轮到我了,首先是自我介绍,然后考官问了几个问题,然后给了一份卷纸,解析一句诗,并根据这首诗编写故事,然后现场交上去,那个老师竟然说我的字写的丑,太过分了,我已经很努力的一笔一画的写了,再说,你知道就行了,干嘛说出来,多伤我自尊心,我就接了一句“我觉得我写得还可以”,“什么,还可以,哪里还可以?”算了,懒得和你计较,考试结束的时候已经下午四点了,这时候我只想初审的时候就把我刷了,这样我明天就回西安,还能省几天住宿费,有钱了不起啊,大爷我还不去呢,还是没能如愿,第二天我去了武汉博物馆,这时候收到了短信,通知我参加明天的复试,回去准备了一下午,第三天参加复试,这一次初中语文总共招3个,所以有18个人来参加复试,大家进场交手机,然后抽号,我抽到了第18号,轮到我估计到中午了,那天武汉特别冷,我穿了一件风衣都已经冻得直打哆嗦(绝对不是因为怯场),一杯接一杯的喝热水,可看到广东妹子一半都光腿职业装,我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北方姑娘简直太矫情了,果然还是数我最没经验,大家在候考室拿着这一本面试题背啊背,我真的是只带了脑袋就来了,和旁边一起候考的广东小哥聊了两个小时,还学了几句粤语,我跟小哥说说不定我们可以等到吃工作餐(下午的考生免费提供工作餐),结果被小哥鄙视了一顿,12点终于到了,轮到我啦,两个问题1.结合新课改谈谈怎样以学生为中心?2.如果有家长投诉你过于严格,你怎么办?吧啦吧啦吧啦一顿忽悠,当场出成绩,9个人进笔试,我第5,然后我就在宾馆里背啊背啊背,越背越觉得自己可怜,连个说话吐槽的人都没有,第五天参加笔试,笔试完我就回西安了,我亲爱的西安,有我亲爱的学校和我亲爱的同学,好亲切,没过一周,成绩就出来了,综合成绩我还是第5,第3名弃权(考上了北京有户有编的学校),录了第1,第2,第4,我的内心是崩溃的,我的心在滴血,我的钱,十五万,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第四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那么四呢,赴温州一所国际学校,去之前专门问好了薪资,年薪十万,结果到了以后,老师当场改口,说扣除五险一金到手五千,你倒是给我讲讲,五险一金怎么能扣到手五千了,第三天我就飞回了西安。

第五次,第六次,西安的两所艺术高中,都考上了,西安的工资真是令我太伤心了,即便你是我最喜欢的城市。

第七次,北京的一个学校,有户无编。

最终,接到汉办电话,有去韩国的补录名额,果断韩国,再见北京!

希望明年回来找工作的时候,比今年的情况好一点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得太实在了!问到点子上了!我现在嘛,说起来挺杂的,但核心围绕着“学怎么教外国人中文”。首先,最基础的也是最费脑子的,就是我们的专业课程了。这可不是简单的中文课,而是“汉教视角”的中文课。 语言学基础课: 咱们得懂中文的声、韵、调,还有字、词、句的结构。以前学中文只是“会用”,现在.............
  • 回答
    您好!看到您儿子这么小的年纪就有如此扎实的识字和词汇基础,真是太棒了!这说明他在语言学习上非常有天赋和潜力。关于您提到的“优先读汉语书还是英文书”,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尤其是在孩子早期语言发展阶段。没有绝对的对错,关键在于如何根据您孩子的具体情况、您的家庭目标以及长远规划来做出最适合的选择。我.............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深度!要回答“目前哪种汉语方言读唐诗最押韵”,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押韵”以及唐诗本身的特点。一、 理解“押韵”与唐诗 什么是押韵? 在诗歌中,押韵是指词语在韵母上的相似或相同,从而在听觉上产生和谐、有节奏的呼应。汉语的声母、韵母和声调共同构成了字音,而押韵主要关注的.............
  • 回答
    说实话,汉语言文学专业嘛……就像是钻进了一个装满了故事、诗歌、历史和思想的巨大宝库,然后你得自己慢慢地一件一件地淘。刚开始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有点儿“玄乎”,怎么都是些古人的文字,感觉离自己的生活有点儿远。但你一旦沉下心来,就会发现,这些文字里藏着太多东西了。初尝滋味:文字的魔力与脑力的拉扯刚进大学.............
  • 回答
    古代文人努力阅读《左传》、《汉书》等史书,以及现代人阅读这些经典史书的价值,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分析。 一、古代文人为何努力读《左传》、《汉书》等史书?古代文人,尤其是士大夫阶层,他们的人生轨迹与政治、社会紧密相连。阅读史书对他们而言,绝非仅仅是消遣或学术研究,而是关.............
  • 回答
    在现代汉语的书面语中,虽然不像日语那样存在系统性的“训读”(Kun'yomi),但我们仍然能观察到一些与“训读”现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用法,它们反映了汉字在历史演变和文化传播过程中,在语义和读音上的灵活适应。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日本的“汉字训读”。简单来说,训读就是日本在引入汉字后,为汉字匹配上.............
  • 回答
    从“一”读到“一亿”,这趟汉字之旅可不是简单的数字叠加,而是要串联起无数个承载着不同含义的字词。想要准确计算出总共需要多少个汉字,得先理清楚我们是怎么“读”的。咱们通常说的“读数字”,可不是把每个数字像珠子一样串起来念,而是要用我们熟悉的中文表达方式。比如,我们要读“一百二十三”,我们读的是“一百二.............
  • 回答
    晚明时期大屠杀频发,而你观察到其中不少是汉人官员或士人所为,这确实是晚明历史中一个令人痛心且复杂的问题。将这些行为简单地定性为“汉奸”可能有些过于笼统,但你指出的现象背后,确实存在着晚明社会深层的结构性、政治性和思想性原因,使得一部分原本应该捍卫家国的人物走向了背叛或助纣为虐的道路。要理解为何晚明会.............
  • 回答
    日语汉字音里,有些词日本人自己念的是训读,但追溯到源头,那念法其实是来自古汉语的发音,只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汉语本身发音变了,而日语保留了更接近古汉语的读音。这类例子,我能想到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下面这几个,咱们一个一个来掰扯掰扯。 1. 「うつくしい」(美しい)这个词,大家看字面就知道,就是“美丽”的.............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日语里所有的汉字都只用训读来发音,那会是一个怎样奇特而又充满挑战的语言世界?这不仅仅是发音上的改变,更可能深刻地影响到日语的书写、学习、文化乃至社会。首先,最直观的变化就是词汇的理解难度会大大增加。日语汉字 الأصل就兼具音读(源自汉语发音)和训读(日语固有词汇的发音)两种系统,这本.............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挺有趣的,因为它触及到语言学习中一个非常微妙的认知过程。对于一个精通日语的中国人来说,看到汉字时,他的第一反应,或者说大脑自动触发的处理方式,并不是单一固定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细致地拆解一下:1. 汉字的“表意”与“表音”的双重属性首先要明确,汉字本身就是.............
  • 回答
    战国时代的日本人学习汉学,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更像是当时精英阶层的一种“硬技能”和“软实力”的结合。我们得好好掰扯掰扯,他们到底怎么学的,又是怎么用的。怎么学的?那可是一门“技术活”!首先,别以为他们跟现在我们学外语一样,报个班、买本书就行。在战国那个时代,识字率可不高,更别说掌握汉文了。能接触到汉学.............
  • 回答
    孩子,你这个问题问得真棒!为什么“鸟”字要读 niǎo,不读别的,这背后可是有很长很长的故事呢。汉字的读音,就像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是慢慢演变过来的,不是一下子就定下来的。你问的这个问题,其实触及到了汉字“形、音、义”三个基本要素。我们说汉字,一般都会想到它长什么样子(形),它有什么意思(义),.............
  • 回答
    “读博读傻了”这句话,虽然带着些许戏谑和自嘲,但背后隐藏的体验却是复杂而真实的。它不是指真的智商下降,而是指在漫长的博士研究过程中,因为压力、孤独、研究的深入和反复,以及对某些概念的过度沉迷,导致思维方式、情感状态、社交能力甚至是生活习惯发生一系列微妙甚至显著的变化。下面我将从几个维度,尽量详细地描.............
  • 回答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故事如同璀璨的星辰,穿越时空,触动人心,让我在阅读时不禁潸然泪下,或心潮澎湃。其中,有几个故事尤其让我动容,它们不仅是历史事件的记录,更是人性深处情感的写照。1. 司马迁的《史记》:忍辱负重,终成一家之言司马迁的故事,在我看来,是关于坚韧、勇气和不屈精神的极致体现。想象一.............
  • 回答
    电气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EE)作为一个在现代社会中至关重要的学科,其在全球范围内的需求都非常旺盛。因此,读电气工程学科出国深造,绝对具有显著的优势,而且这种优势体现在多个层面。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电气工程专业出国留学的优势: 一、 学术和研究优势:1. 接触前.............
  • 回答
    “读文科真的代表没前途吗?”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也常常让家长和学生困惑的问题。 答案绝对是否定的,读文科绝不代表没有前途,但前途的“形状”和“路径”与理科可能有所不同。为了更详细地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剖析:一、 “前途”的定义与多元化: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前途”是什么。如果“前途”狭隘.............
  • 回答
    “读博真的那么好吗?仅仅从经济效益来看,读博值得吗?”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在中国当下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下。我们来详细地剖析一下这个问题,重点关注经济效益,但也会捎带提及其他角度,因为纯粹的经济效益分析往往是不全面的。 读博,从经济效益角度来看,值不值得?结论先行: 从纯粹的、短期的经.............
  • 回答
    读史,无论是看文言还是白话文,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乐趣,选择哪种方式“更好”取决于你的个人目标、兴趣以及你想要从中获得的深度。下面我将详细分析文言文和白话文在读史方面的优劣,帮助你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 一、 文言文读史:原汁原味的历史记录与深度体验文言文是古代中国的书面语,古代史籍大多以文言文写成。.............
  • 回答
    读一个非常冷门的专业,就像是踏入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花园,这里有独特的风景,也有别人难以理解的风景。这种体验,可以说是既孤独又自由,既充满挑战又带来独特的成就感。以下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描述这种体验:1. 信息获取的“寻宝”过程: 资料搜寻的艰难: 当你决定进入一个冷门专业时,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资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