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美国总统卡特见邓小平的时候,曾经指责中国人迁徙不自由,也不能自由移民。
邓小平说了一句话,给你1000万够不够?
结果卡特立马顾左右而言他。
要是今天美国敢放开移民,不限制任何条件,你信不信至少有两三亿中国人想过去?
你可要知道,那些愿意移民去美国的人,大多数可都是对美国有着心理和文化认同的。
到那个时候,美国是会高兴“还是我大美利坚天下第一”,还是觉得“卧槽,中国人要占领美国了”?
不要被“融入”、“西方”、“文明”这种意义不明的词晃了眼。题主可以考虑以下三个具体问题:
1. 电脑是一种最初由西方人发明的设备吗?电脑这一设备的发展是否全世界各个国家的技术人员共同参与的结果?你会因为电脑是一种“西方”发明而拒绝使用电脑吗?
2. 环境保护是一种最初由西方人提出的观念吗?环境保护这一观念的发展是否是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人共同参与的结果?你会因为环境保护是一种“西方”观念而拒绝保护环境吗?
3. 平等是一种最初由西方人提出的观念吗?平等这一观念的发展是否是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人共同参与的结果?如果一个人拒绝接受平等这一观念,是因为他拒绝“西方”?还是因为他拒绝“平等”?
已经是西方文明了,更准确的说,是西方文明下的次生文明。
中国对西方文明的皈依者狂热极为强烈,以至于在很多问题上比西方还西方。
比如科学,西方社会对待科学很大程度上是抱持着一种可以使用,也可以放弃的工具式态度,他们社会意识中对科学的怀疑从来没有真正消失过,中国不一样,中国社会普遍把科学视为“一抓就灵”式的万灵丹,放弃科学被普遍认为是不可接受的,中国人对待科学的态度不像是一种工具,更接近于一种伦理。
我不是在质疑科学,而是说对待事物的态度。
如果说西方社会自己在很多西方文明的结构性问题上尚且可以抱持着审视,批判,分析,观察的相对旁观(是旁观,不是客观,两者是有区别的)的态度的话,那中国社会直接就是充满热忱的全盘接受,这种接受度之高,已经到了哪怕是审视也是充满崇拜的审视,批判也是充满敬仰的批判,分析也是以确证为前提的分析,观察也是戴着虔诚滤镜的观察的程度。
如果说西方社会自己在面对诸多内生性事物时是抱持着工具理性的态度,那中国面对此类事物时则是抱持着宗教信仰的态度。
中国社会对质疑一些来自西方的东西的容忍度是要远远低于西方社会自己的。
除了科学外还有很多其它东西,甚至可以这么说,中国的现代化,实质上就是西方化,因为中国已经不具备内生性现代化的能力了,现代化要素完全依赖进口,而西方是现代化的起源地,他们对现代化的理解,特别是许多技术性细节的理解实际上是要远比我们深刻的,这导致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现代化要素高度依赖进口的社会阶段。
中国的去文明中心化和文明边缘化事实上已经不可避免,而这种去文明中心化和边缘化带来的收益非常大,这种收益反证了去文明中心化和边缘化的合法性,形成了正向反馈,加深了路径依赖。
最典型的一点就是,中国社会在逐渐接纳绝对化叙事,传统中国社会实际上是几乎不存在绝对化叙事的,绝对化叙事被认为是一种错误的思维方法,相对化叙事才是中华文明的典型特征,但现状是,绝对化叙事已经在中国生根发芽,类似的还有具体化叙事,中华文明传统上实际上更多的讲求模糊化叙事,具体化叙事不是没有,但所占比例不高,而现如今,具体化叙事开始具有某种道义上的优越性,彻底取代模糊化叙事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不信你看看有多少网络论战,正事不谈,先就某一措辞的具体定义大战三百回合,等战完之后,一开始想说啥都给忘了。
这种叙事方法上更迭意味着深层社会意识的置换,说明中国社会真的已经西方化的非常彻底了。
但是西方文明中一些真正精髓的东西中国社会反而接纳的非常缓慢,比如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这种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相分离,意识和实践并行不悖,宗教和世俗一分为二的概念,是西方社会为了处理观念和现实之间的差异,为了在照顾现实的同时坚守观念而发展出来的特殊思想工具,这种工具在西方社会的历史上发挥了巨大的正面作用,这种有用的工具中国接受的又很慢,导致中国吃了不少暗亏。
至于这种态度上极度虔诚,但实际上接纳程度并不完整的西方化对于中国究竟是利是弊,恐怕只有时间能回答。
融入?
你搞笑吧!14亿人融入5-7亿人?
你敢融,人家敢收吗?
再说,这么大体量两个文明,融入也需要时间吧?总不能今天说融,明天就入了?
在这个融入过程中,我们这边有一神教吧?教堂到处都有吧?戴华盛顿、丘吉尔的像章没人管吧?黑人白人走在咱们的街头不会被袭击吧?
那人家那边呢?孔子学院能到处开吗?带着教员的像章可以吗?华人走在地铁、街头被袭击的还少吗?
我还是直白地告诉你,你的花花肠肠不过就是:我们全盘接收西方的糟粕!我们敞开了门跪迎洋大人!
更直白一点,你无非就是想:全盘接受西方的社会管理方式。以为摇身一变,就能和西方高兴快乐地一起玩耍了。
还美其名曰“融入”!高华都“放弃治疗”,自己玩自己的小圈子了。因为压根就融不入!
你所谓的融入,不过是让洋大人赚钱赚得好看些。
相关回答
盎撒人:兔子,你为什么不跟我们融合,你看整个世界都不喜欢你,他们都把你当做威胁。
兔子:唉……
盎撒人:怎么了?
兔子:我第一次尝试融入别人的时候是春秋战国时期,融着融着,别人跟我一起变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汉族。
第二次我尝试融入别人是在魏晋南北朝,我主动融入那些北方逃难过来的少数民族,融着融着他们就变成了汉族。
第三次,那时候还是宋辽金元,这次我学聪明了,主动去边疆地区融入他们,融着融着他们要不加入了汉族,要不变成了汉族的兄弟民族。
第四次融合,是在清代,我们几个民族一起平定边疆,抗击外敌,逐渐奠定了中国现在的版图,大家融着融着,就加入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我想跟你融合,你敢吗?
昂撒人:打倒中华帝国主义!!!
说个有意思的地方吧。
相信你也总能在网上看到,国外的主要反华先头军,叫的最狠的那一波人,基本上都是前几代的移民。
这群移民很有代表性:不是出国求学的留学生,基本为移民(或偷渡)海外的华人。因为认为国家孜弱或者特殊时期的迫害离开祖国,在国外已经经过好几代了,连中国话都已经不会说了。
又憎恨自己祖国,又狂热的爱西方文明,以至于愿意直接以非法手段偷渡,写文章搞运动背刺自己祖国的一拨人,这群人毫无疑问是最渴望融入西方文明的群体了吧?
结果却很搞笑,如果你经常看他们的推特的话会发现,他们的推文差不多总是一半在骂中国政府,一半在表示自己受到所在国的歧视。但一部分把自己受到歧视的原因归结于前者,以此得到了自我安慰。
(后来推特华语圈甚至发起了一次运动,即骂中国的推特不要说任何自己所处国家不好的话,以此给小粉红留下话柄。想说自己的国家的问题要另开小号。)
拼命攻击中国人的一切,是在歧视下被迫努力证明“虽然是一身黄皮,但我跟他们不是一路人,我是跟你们欧洲人一伙的。”
那么融入的结果如何呢?
前段时间那个日本钢琴大师海野雅威上街走着走着,被一群白人当成中国人差点打成残废的新闻,其实有个细思极恐的问题:这证明他们一般会问都不问就上去殴打华人,只是这次错打了日本人(还是钢琴大师),才能上新闻。如果没打错,打的确实是华人,那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这还不是什么穷乡僻壤发生的事情,是美国纽约。
我问你,这些人融入西方的需求够不够强烈?
我问你,这些人舔的水准够不够高?
结果连这群人都融不进去,你打算怎么舔,用什么姿势舔,才能以此来融入西方?
能做到教教我,朋友刚送我条京巴。
鲁迅的《祝福》里,祥林嫂以为花钱捐了门槛,别人就能把他当人看了。因为吃斋念佛的大太太也是这么说的,庙里的人也是这么说的,所以她省吃俭用一年捐了门槛,结果祝福到来的那天发生了什么?
你以为思想和整体融入西方了,西方就会把你当文明人看待。因为西方发言人是这么说的,流行作品里也是这么号召的。可苏联放弃政体解体后,仍旧是西方的头号政敌。反倒是越南和阿拉伯没改变国家制度只是当了条狗,成为了西方世界的好朋友。
当对方对异种的认知只有敌人和狗两种的时候,其实你基本上没什么选择的。
那你没事为啥不去割了,变个性啊?
这是什么问题,题主是暑假作业太少了嘛?
如果题主说的西方文明是指真正的”文明”而非打着文明旗号的国家,那么中国不但早融入了西方文明,而且还因为在融合过程中吸纳了优点排除了缺点,所以反过来开始引领西方文明走向更科学,更现实的道路上。
如果题主说的是打着西方文明的国家,那么答案很简单,一个干超市和作坊的正经商人,不纳个投名状,怎么能被黑涩会、毒F和老鸨们接受呢。
很幸运,因为我们就是那个要纳的投名状。
虽然我最近经常试着避开敏感话题,但是我依然想说,非常讨厌这个题目——这个题目默认的是“西方文明”是世界文明的中心,其他的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必须要融入。
西方学者在过去30年一直在不停的自我批判和反省,在谢罪,认为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西方根本就不是世界文明的中心。欧洲殖民者给全世界很多民族带来了灾难——这已经是东西方社会科学界的共识了。你无法在任何一个被认可的英文学术刊物找到敢自称欧洲/美国是世界文明中心的论文,全部都是批判美国的世界霸权,都是反思后殖民主义。
对后殖民主义反思的高潮其实是四五十年前了——是1970-1990年之间的研究高潮,对欧洲/美国中心论的全面反思。从1961年心理学家Frantz Fanon的殖民思想对被侵略的国家的人自信摧毁开始讨论,到1978年E.San Juan的批判所谓“西方文明对东方文明的指导是个洗脑谎言”,西方为了合理化自己的侵略,诋毁其他国家的文明,并且把西方和“先进+科技+发达”联系;把非欧洲文化,比如印第安,印度,中国,菲律宾,越南,非洲文化和“落后+原始+愚昧”挂钩。也可参考印度学者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的讨论。她和另外一个印度裔学者Homik.Bhabha批判过很多现有的国际概念都是在暗示西方中心论。《the Location of Culture》(1994年出版)中讨论到,西方划分的伊斯兰世界,儒家文化世界,佛教文化世界,或者印度教文化世界,在英文语境里,本身有跟西方文明对立的意思。因为西方文明认为自己对应“第一世界”,其他文化对应的是“第三世界”。
所以,我个人非常非常非常讨厌你这种说法。在文化学的概念里,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文化并没有高级和低级之分,就是这个原因,在知乎上我看到很多国人嘲笑非洲的文化落后,懒惰时,我也会劝解,因为我并不认为中国的文化高于其他国家;但同时,我也不认为西方的文化和文明优于我国。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是一个互相借鉴学习的过程,是平行的。不存在谁高于谁,谁强迫谁去融入对方。
问一一个问题,谁才是西方
东罗马开始是东方。查士丁尼攻进罗马后又变成了西方,丕平献土以后就变成了东方。教皇在查士丁尼还是法兰克是西方正统的问题上,表现的和江南大儒差不多。今天西方采取调和价值观,查士丁尼的民法大权是西方成就,加洛林也是西方。
中世纪之前的历史暂且不论,问问一个问题西班牙法国谁是西方国家?15世纪的标准和18世纪的标准一模一样吗?今天西方照样觉得15世纪到18世纪西葡不仅仅是西方恐怕还是西方正统,后来评价是非洲国家,当然20世纪的说法是就一在欧洲的拉美国家
大航海时代,西班牙和葡萄牙都是西方无可质疑。毕竟总不是拉美有色人种搞得全球航行的吧,今天西班牙葡萄牙衰落以后,马上给西班牙葡萄牙有色人种的帽子。当时,巴黎市民爱西班牙,估计天天想着如何能让法国融入以西班牙代表的西方,反西班牙的国王进巴黎被堵。法国人挤着头希望融入西班牙天主教世界的一员。巴黎围城战就是热爱西班牙的法国人反抗法国合法君主的战斗。这不比和平演变牛?
法国虽然辩经失败(詹森派没有辩论过耶稣会),但是入了比利牛斯的关啊。入关成功后,局势大变
打赢对西战争以后。西班牙就变了非洲国家,法国人讨论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不是比利牛斯。在西班牙葡萄牙鼎盛时期,收复失地运动代表伊比利亚敢于与异教做斗争,信仰坚定,法国人需要向伊比利亚学习。在西班牙葡萄牙衰落时期,收复失地运动代表作伊比利亚受外来影响过重,需要向法国学习纯正天主教信仰。人民开始讨论一个新的问题,如何让西班牙和葡萄牙融入以法国代表的西方。于是在西班牙和葡萄牙出现了大量亲法者和逆向民族主义者
聊完拜法和西法,在获得西方头衔和失去西方头衔的问题上。我们可以看出,问题仅仅在于实力。
再聊一聊新教意识形态,天主教名字就叫普世教,当然代表普世价值。新教今天被当成西方文明的代表,不过是因为其赢了。英国国教在当年听起来,也就和xx特色差不多。
前文以提到,巴黎市民顽强抵抗新教徒国王的时候,新教徒在欧洲的名声和共产主义估计也差不了多少。刚果国王笃信天主教,和荷兰结盟赚钱和抗击葡萄牙后,还要喷荷兰是加尔文逆党,像极了今天的立陶宛智利等国,赚社会主义的钱,为普世价值奋斗。爱尔兰天主教徒纷纷逃亡拉美做拉美总督,例如墨西哥总督,路易斯安那总督,智利开国元勋爱尔兰人都做过。我可以轻松说出许多跑到西班牙殖民地的爱尔兰裔,反过来的有多少?
假设18世纪有网络,有外交部发言交锋
西班牙喷英国只需要说 听说你立宪好,新教徒统治好,怎么一堆天主教移民我拉美呢[好奇]?
英国也只能指责:西班牙的黑色历史!你的帝国建立起来就屠杀印第安人,并且无限复读早期西班牙对印第安的屠杀问题。
真是像极了今天的某国。
西班牙煽动13殖民地的印第安和黑人移民佛罗里达获得自由,组建seminole边防军,对13殖民地南部边防造成损害,煽动爱尔兰独立,煽动苏格兰的詹姆士党人运动,最后和法国一起把美国分裂了出去。不仅五独俱全还赢了其中一独。当年天主两大帝国站在人权的制高点,颇像今天的某国。爱尔兰人民和苏格兰高地人民随时准备接受西法两大天主教强权的解放。美国大儒也高喊,法国对印第安远胜英国(Francis Parkman)。法国对黑人远胜英国(我看到过这一言论,出处在找,哪天补上)。法国和西班牙高举天主教普世的旗帜,煽动英国内乱(这一方面,西胜于法)。
今天,天主教霸权衰落后,呸!清教伦理和资本主义。五月花号进美国公民考试(这个以后再叙诉)。天主教被视为劣等宗教。拉美天天被美国渗透,拉美裔在美国打工。逃离古巴的古巴裔在美国封王拜相,一如当年逃离英国的爱尔兰裔一样在西属美洲封王拜相一样。攻守之势,异也!
即使18世纪的天主教的比利时资本主义和工业化发展的远比荷兰好。也逆转不了人们的看法了。天主教垃圾,新教牛逼已经深入人心。
如今中美之势,颇似当年西英。20世纪今天的社会主义国家所面临的困境,恐怕当年的新教国家都面对过。关键在于一点,能不能破局。成则如15世纪西班牙葡萄牙,17世纪法国荷兰,18世纪英国。败则如20世纪德国苏联。
早已融入,大学之现状堪为例证。
近代以降,百科尽从西学。连大学本身亦出自西洋教化,第一所大学即西式学堂。理工各科自不必赘述,文科列术也无一不引自西学。文,史,哲,经,法,管,艺,悉数以西洋之学为范式。四书五经与二十四史,仅在写硕博论文之时方有举进借阅,用毕即退回书馆束之高阁。中文系之文法乃尽数译自欧陆,甚至汉文之标点也寨自英文,仅书名号例外也。连汉文中象征男女平权之“她”一字,也出自1914年赵元任先生参照盎-撒文之she而创制。若论尚有未融入西学者,唯筷子合餐与汉字也。然庚瘟以来,筷子合餐制之合理性亦饱受诟病,弃筷使叉分餐之势恐仅为时间问题。至于汉字,也历经软笔而硬笔,及至键盘,仅剩尻尾未入西学矣:
1)计算机等一众奇技淫巧之普及,已然使汉字变为提笔忘字之物,只能识读,不可书写矣;
2)若不借助拉丁拼音,学童概不能识字;
3)商号匾牌,市井物件,尽以拉丁字母装饰之,汉字已然成为小众书法矣。
综上所述,我华夏文化不是不融入,实乃有些习俗融起来慢也。
补充一下
中国西化有一个过程。
第一是洋务运动,这个时期可以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保留中国文化,学习西方技术。这个时期人的生活习惯,教育,制度,世界观还是中国的。
第二是辛亥革命。这个时期就已经是全盘西化了。总统议会,政治军事文化全盘复制。这个时候已经充分融入西方文明。上层从服装到发型,衣食住行全面西方化。
这个时期,已经有大量日本的二手西方文明,我们今天用的大量词,都是日本人用翻译过来的,重新定义的。只在穷而闭塞的地方保留中国传统文化。这是并存期。
第三阶段是建国后,把苏联的二手西方文明(俄国底子有蒙古,东罗马,技术是先学法国,后美国,再德国)全套搬过来,与民国融入的西方文明在融合。经过几十年改造,中华传统文明已经变的稀有了。
第四阶段是改革以后,把新的西方文明与陈旧的二手苏联传播西方文明再融合。实现工业化。
到今天,能正常写一封民国时期文人的信的人已经没有多少了。用笔墨纸砚,用传统的词语文法。
这是1949年的信,这才70多年。现在的孩子不用说写,能把字认全做不到100%
庆龄先生:重庆违教,忽近四年。仰望之诚,与日俱积。兹者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敬希命驾莅平,以便就近请教,至祈勿却为盼!专此,敬颂,大安!毛泽东,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九日。”
——分割线——
这是1900年的中国,基本没有融入西方文明。
这是1900年的美国,当时的西方文明
这是1930年的上海。我们没有融入西方文明?
这是1970年的纽约
这是1970年的北京,我们没有融入西方文明?
北京现代街景
现在那还剩什么中华文明?
你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西方文明的教材。
你不学三纲五常,不学四书五经,不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启蒙。没有童生,没有秀才。
你学的教材除了语文,都是西方文明教材翻译,或者日本二手翻译过来的。
你用的词,大量来在于日本翻译过来的二手汉字词。
你上的小学中学大学体系是西方文明。
你的世界观是西方的。你已经不要学中华文明的世界观了,你不知道中华文明的哲学所以知乎黑中医是政治正确。
你穿的衣服是西方的。
在西方文化入侵前,没有西装夹克运动服旅游鞋,甚至皮鞋都不多。
中华文明的衣服以前也很少用纽扣,很不用说拉链,魔术贴。
吃的食材是西方的。连小麦都是传入的,不用说玉米辣椒土豆地瓜,你吃的猪肉已经很少是本土猪种了。
你用烹调灶具是西方的
中国以前是大锅土灶烧柴,所以很多传统美食都不是以前的味道了。
你用冰箱是西方的,西方用冰箱的时候,中国还没有电。
你住的房子是西方样式的,中式的房屋你已经住不习惯了。入门正厅,两边厢房的结构已经不造了。中式的装修家具陈列字画也不流行了
你出门穿的鞋是西方的,千层底不用橡胶的步鞋,草鞋,中式靴子你已经不穿了
你坐的车是西方的。奔驰发明汽车的时候,中国还用轿子。
你上班用的电脑是西方,进的办公场所是西方建筑,所有装修家具是西方的。
你要在身边找一个原汁原味中华文明的东西都不容易,这还不融入?
马克思是德国人,共产国际都不是中国文明发展出来的。全套社会制度,官僚体系都是学的。连少先队队歌都是苏联歌填词。
事实是中华文明一直在融入西方文明,融入内容之多,程度之深,已经快把中华传统文明挤压的没有了。
西方曾经是列强是因为他们的现代化。
不是因为他们搞宗教。
不是因为他们的落后治理理念。
不是因为他们的海盗掠夺习性。
不是因为他们的陈旧制度。
不是因为他们对异族的灭绝和侵害。
更不是因为他们所吹嘘的灯塔和普世。
而现代化带来的先进和代差优势,恰恰掩盖了西方文明的以上劣根性和虚伪性。
我们的先烈改造了中国,使之现代化。
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去融入这些劣根性?
我们应该做的是帮助他们改改。
让他们改过自新。
当年苏联把自己大卸八块,从堂堂两超之一,变成一堆被美国随便颐指气使的独联体,接受美国的休克治疗,武器清仓大甩卖,拆了自家核武器库,人均寿命暴跌,科学家工程师大量流失,就为了融入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然而得到的是什么?是美国及其北约盟友的羞辱。他们还是白人呢,人家都看不上,你一个黄种人国家还融入西方文明,你爱美国,美国爱你吗?中国就是看到了苏联的下场,所以丢掉幻想,对美国异常警惕,果不其然,九十年代三大恨随之而来。
试图融入大斯拉夫文明。问题是,斯拉夫文明到底算不算西方文明。
西方文明没有救世主,也不想当救世主
但他们救世主心理却厉害得很
但西方国家以及港台的一些人就有这种心理,你看看他们是怎么评价那些和他们不一样的国家和地区的就知道了。
这让我想起了我初中时的一件事:初三时,有一节课下课,我们班有个同学在外面玩的时候发现隔壁班有两个学生打闹,就是普通的嬉戏打闹而已。
此人直接跑过去帮其中一个学生打另一个学生。结果出大乌龙:这两人都不认识他
人家问他怎么回事,他说:“看那个人在打你就来了”
乌龙澄清后,按理说你得给人家道歉吧。
此人不仅不道歉,反而强词夺理、诡辩一番
放学后就被这两人叫的人给打了
人家不要。
金灿荣老师讲西方看待俄罗斯的心态——知道你是我爸爸的儿子,但是你母亲是谁就不知道了。
何况我们这种异父异母的亲兄弟?
西方文明一直都没有解决神权社会大问题,他们不过是掌握了工业化民族集群而已,他们文明成果有啥,现在还在柏拉图的账本躺着没有进步。
西方文明成果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它的成果和优秀人才与社会对立是分不开的。
西方文明最大的特点和毛病就是,精英总认为群体是愚蠢的,原因很简单,西方是神权社会,整个社会结构就是宗教奠定的,优秀的科技人才们就是在与神权社会对抗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所有聪明人都知道上帝不存在,可是社会却是信神的宗教构成的,整个西方文明在1900年之前信神的人比例超过90%以上,这一百年才在慢慢改变,信神的人在欧洲整体还在50%左右,这部分人通过选票继续控制社会。
每一个优秀的西方人才必须拥有强大的独立人格,才不会被宗教社会同化,在中国优秀的人才一定要通过考试进入权力阶层,然后改造社会,这是中国普遍认可的路径。
在西方,显示贵族们掌握权力,直到一战结束后,西方步入发达社会后,开始民选,可是西方人严重政客形象和小偷骗子重合,政策法律制度,把政客像小偷一样防着。
而政客们通过各种谎言欺骗民众,挑起民族对立、社会族群对立获取政治利益。
西方的文明在于他们富有了,可是哲学本质没有解决,就是哲学统一的对抗社会群体,但西方的底层群体又确实是信神的低智人群,他们的哲学就是始终提倡柏拉图那套群体是愚昧的延续。
最近很多大V博主在推送的《乌合之众》这本书,就这种哲学的延伸,这本书一人鼓吹群体就是愚昧的延续,但是没有提出解决办法。就像一个人不断挑毛病,可是没有建设意见一样,空有批评,没解决方案。
西方文明至今也没有开出解决他们问题的药方,让中国融入一个病态的分裂的社会里,就像一个穷孩子看在旁边邻居靠抢劫富起来以后,非要跑去认爹一样。
他们的社会问题随着不能依靠抢劫创造财富,会迸发出更多问题,最好等着看他们胡乱解决问题涨经验,不要凑过去亲人家屁股,必经他们自己的屎怎么都擦不干净。
题主为何不自带女子财货融入我家呢?汝可为我门下走卒,吾将善用之;汝之财货吾为汝好生保管,生发利息吾将分红与汝;汝好生替吾奔走,汝妻子吾养之,汝勿虑也。
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要融入西方文明都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要总结起来无非是这几步。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西方文明,这需要开眼看世界的过程。这个过程里包括大规模的翻译、引进,也包括跟风的购买、模仿。比如说日本明治维新、买军舰、买马车、买洋车、修鹿鸣馆、明明是东方人身材却一定要穿欧洲式制服。这就是一个模仿、引进、学习的过程。但这并不足以融入西方文明。
因为西方文明也不是来济世救人的。它也是一个自私自利的文明。你愿意买西方的东西自然好,你愿意拿三万双鞋换几支步枪自然好。可如果你也要工业化也要自强求富,而且真的自强了,那矛盾自然就随之而来。
于是在盲目的西化之后往往会进入一个反思、愤怒的阶段。我这么爱你、你这么对我?的阶段。这个阶段里觉得被辜负、被伤害的一方会发现“老祖宗的好处”,比如日本就发现了他们的活祖宗也就是“天皇”,看到了日本作为东方文明的独特之处,一群原本已经习惯了在“华族会馆”吃西餐的人突然又发现了“天闹黑嘎”所代表的两千多年的东方文明!要跟西方文明对抗、甚至要用东方智慧拯救冷漠落后的西方文明了。然后不用说自然就是大xx圣战。然后今天的日本就是一个西方国家了。
这个过程古往今来出现都在不断重演。德意志人1830年站在斯特拉斯堡得莱茵河大桥上看着三色旗流口水就是第一阶段。跟着威廉二世要打两种文明的战争,要用德意志的忠诚、荣誉感,拯救自私冷漠的西方是第二阶段。而且第二阶段还有小胡子阿道夫的下半场。还有作为东西方冷战的排头兵的第三场。最终德国也是西方国家了。
俄国从彼得大帝强行刮胡子开始第一步,到卫国战争、神圣同盟、欧洲宪兵都是漫长的模仿的过程。然后随着克里米亚战争进入第二阶段,文化上开始西欧派与斯拉夫派之争。然后一直折腾到现在也没搞清楚自己到底是不是西方文明一分子。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现在应该不太有人觉得伟大的东正教文明是西方救星了。
所以综合这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每个文明都有“我要西化”“我要揍欧洲!”“我揍欧洲是为欧洲人好!”“我好像成了欧洲”这么一个过程。只不过因为距离、因为体量的大小,这个正反合的过程持续的时间长度各不相同。
真正不融入西方文明的文明,是不知西方为何物的文明。一旦开始了认识西方、学习西方的进程,你就会发现其实它是不可逆的。因为西方文明“自私冷漠”得特点说到底就是人性的最大公约数。要学好很难,要荣誉、忠诚需要花力气,但自私冷漠、这玩意不用学。要克己奉公不容易要吃点喝点、两个饱一个倒很容易。
所以你从这路问题的讨论里也能明白我们到底有没有西化、西化到哪一步了。
同等体量,你看看十六世纪之后的美洲大陆原生文明是怎么“融入”欧洲基督教文明的,就能想象得到中国“融入”之后是什么情况。
你知道美洲大陆原生文明现在是什么样子吗?还有多少人?有哪些政治、文化势力?有哪些大企业家、大文学家、大科学家、大艺术家?美洲大陆原生文明除了变成英语文明里某些文艺作品的素材、边角料,还剩下什么?
如果中国“融入”欧洲基督教文明,就是下一个“印第安人”。我们就会变成极少的“Native Chinese”,住在神农架里,每天白酒鸦片管够,醉生梦死,或者穿着兵马俑戏服和游客拍照。中国文化就会彻底变成好莱坞里表现的那个样子。剩下一些“融入”的“高等Chinese”说着英语,染着紫色头发,变成驯服的工具人,还无比自豪。
因为我国主导“融入”的那群精英压根不懂什么叫做西方文明。
转了一圈,到头来还是东方思维。
“言必称希腊”不是融入西方文明,而是东方“天朝上国”理念朝着西方的投射。
拿着西方的“经文宝典”当复读机也不是融入西方文明,不过还是东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皇上圣明”的变种。
写《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法制史比较研究》是永远融入不了西方的。
真正的融入西方文明是:
一踏上西方的土地就要喝酒(至少也得喝奶),吃肉。没钱就去借,债主上门就拖,拖不过就跑路。
跟导师不要说“学生谨记教诲”,要说“sir ,你那篇paper就是坨shit,但幸亏有我这个天才student,从里面悟出了宇宙真理,晚上咱哥俩边喝酒边说,另外,请教您一个问题,我刚买了把shotgun,就是不知道子弹是该用7号还是5号”。
碰见喜欢的女孩子不要暗下决心好好学习娶她回家,而是要赶紧开着自己那辆除了喇叭不响哪都响的十八手汽车停到她跟前“woman ,我和你困觉”。
走在路上的时候,看见狗打架要停下来,边傻笑边往地上吐痰。
停车,下来,站在路边尿尿,跟路过的卡车司机要烟抽。
刷信用卡买肉饼,调戏收银妹子,问她哥哥晚上在不在家。
穿西装但不刮胡子,给寡妇送花,要跟她生孩子。
被警察反铐双手时要微笑。
欢迎大家补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