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军舰的炮塔布设这么靠后啊,那舰首甲板下面是干什么用的,装什么设备?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相当好,也触及到了军舰设计中一个非常核心的考量——配重与性能的平衡。军舰的炮塔布置位置,特别是靠后的设计,绝非随意为之,而是背后有着深厚的工程学和战场需求的逻辑。

首先,我们来聊聊为什么炮塔会选择往后布置。这主要有几个关键原因:

1. 舰艏的“自由度”与“挥舞能力”:
舰艏是军舰最先接触海浪的部分。一个设计良好的舰艏能够更好地劈开波浪,减少舰体在恶劣海况下的颠簸和下沉。如果把沉重的炮塔布置在舰艏,就像是在船头挂了一个巨大的铁块。这意味着:
增加舰艏下沉风险:在高速航行或遇到涌浪时,舰艏更容易下潜,甚至可能“没过”甲板,导致大量海水涌入舰体,威胁稳定性。
影响操纵性:沉重的重量集中在船头,会显著改变舰艇的重心,使得舰艇在转向时更加迟钝,影响其灵活机动性,这在海上交战中是致命的。
恶劣天气下的生存性:想象一下,在狂风巨浪中,你希望船头是轻盈地掠过波浪,还是被沉重的炮塔拖着往下砸?靠后的炮塔设计,能让舰艏在风浪中更自由地“挥舞”,保持更好的浮性和稳定性。

2. 射界与火力覆盖范围:
虽然将炮塔布置在最前面似乎能提供最广阔的向前射界,但实际上,军舰的主炮射界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炮塔本身的结构限制、舰体前部结构的影响以及舰载人员的安全。
炮塔后置的广阔射界:有趣的是,将炮塔适当后置,反而能为炮塔的旋转提供一个相对“干净”的空间。舰艏的超结构,比如舰桥、雷达等,如果过于靠前,会阻碍炮塔的旋转,限制其射界。将主炮塔后移,可以避开这些结构的影响,获得更好的前后向射界,甚至能实现越过舰体前部的射击(虽然这不是炮塔设计的首要目标,但也是一个优势)。
火力支援的灵活性:在现代海战中,军舰不仅仅是与敌舰对射,还常常需要提供对陆火力支援。后置的主炮能够更灵活地调整射击角度,覆盖更广泛的陆地目标区域,而无需频繁进行大角度转向,从而节省宝贵的时间和燃料。

3. 结构强度与抗冲击能力:
军舰的结构设计需要承受巨大的冲击,包括炮弹爆炸的后坐力以及来自敌方炮弹的直接命中。
舰体纵向强度:舰体就像一根“梁”,它的强度在纵向上分布。将沉重的炮塔直接安装在舰艏,相当于在“梁”的末端施加一个很大的力,这会对舰体结构造成额外的应力集中,可能导致结构疲劳或损坏。将炮塔后移,可以更好地利用舰体本身的结构强度来分散这些力。
防护的考量:虽然炮塔本身有装甲防护,但炮塔座圈以及炮塔下方的弹药升降机等关键部位也需要保护。将这些关键部位布置在舰体的中部或后部,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舰体内部结构作为额外的防护层,同时也可以将可能出现的弹药爆炸的危险限制在相对可控的区域。

那么,在炮塔后面的舰艏甲板下面,都藏着些什么呢?

你问到了点子上,舰艏的甲板下并非“空无一物”,而是大有乾坤。尽管它不像主炮塔那样是显眼的火力输出点,但这里布置的设备对军舰的整体运作至关重要:

1. 舰艏的声纳设备(球鼻艏声纳):
这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很多大型军舰,特别是水面作战舰艇,都会在舰艏的水线以下安装一个“球鼻艏”(Bulbous Bow)。球鼻艏内部通常就安装有舰艏声纳。
工作原理与作用:声纳通过发射声波并接收回波来探测水下目标,如潜艇、水雷,以及测量水深。舰艏位置是其理想的安装地点,因为它可以将声纳收发阵列浸入水中,减少水面波浪的干扰,获得更好的探测距离和精度。同时,球鼻艏本身的设计也能优化水流,减少航行阻力。
重要性:在现代海战中,反潜作战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强大的舰艏声纳是发现和跟踪潜艇的第一道防线,其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编队的作战效能。

2. 首部主锚和锚设备:
虽然舰艏看起来很空旷,但通常会布置主锚系统。在船舶停泊时,需要强大的锚来固定船体。
位置选择:舰艏是船舶最自然、最适合放下锚链的位置,因为它提供了最直接的向下和向前的拖拽力,能够有效地将船体固定住,抵御风浪和洋流的冲击。
设备构成:这里会包含主锚、锚链、绞锚机(卷扬机)等一系列设备。这些设备虽然体积庞大,但通常巧妙地集成在舰艏的甲板下或甲板之上,通过舱门进行保护和维护。

3. 浮力舱和配重块:
为了更好地平衡舰艇的重心,特别是考虑到后部有相对集中的重型装备(如后置的炮塔、机库等),舰艏的甲板下可能会设计有额外的浮力舱,或者布置有固定的配重块。
平衡重心:通过科学地分配重量,确保舰艇在各种状态下都能保持良好的稳定性,提高操纵性能,减少倾斜和摇摆。
结构支撑:这些空间也可能用于加强舰体的结构,特别是舰艏部位的强度,以承受海浪的冲击。

4. 航海和导航设备舱室:
虽然主要的舰桥位于上层建筑,但一些辅助的航海设备、电缆通道以及与舰艏声纳、锚设备相关的控制和维护舱室,也可能会设置在甲板下方。这些舱室保证了整个舰艏区域设备的正常运转。

5. 储存舱室或备件存放区:
在一些设计中,舰艏的甲板下也会被用作额外的储存空间,存放一些备件、工具或者其他非关键性物资。

总而言之,军舰炮塔的后移是一个综合考虑了航行性能、战场生存能力、火力效能和结构强度的结果。而看似空旷的舰艏甲板下,则隐藏着对探测敌情、稳固停泊以及保持舰艇平衡至关重要的关键设备。这种布局充分体现了船舶工程的精妙之处,是现代军舰设计智慧的结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事的确是单舰特色

你们这些抢着回答的,脑筋转错了。虽然集中布置炮位可以缩短装甲区,但是这玩意是CA啊,CA你缩短装甲区个鬼啊!本来装甲也就是炮塔和锅炉啊!这就是拍脑子想当然了。一般情况,yes,但是巡洋舰一般不吃这套。

这是巴西巡洋舰计划A。

所以说啊,知乎这种拍脑子指点江山的风气还真是··· ···别急,稳住,稳住啊!别浮躁。

没错,就如同上面答主所说,这是扎拉原本按照秀珍战巡设计搞出来的类主力舰布置方式,是巡洋舰里的异类。没有普遍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相当好,也触及到了军舰设计中一个非常核心的考量——配重与性能的平衡。军舰的炮塔布置位置,特别是靠后的设计,绝非随意为之,而是背后有着深厚的工程学和战场需求的逻辑。首先,我们来聊聊为什么炮塔会选择往后布置。这主要有几个关键原因:1. 舰艏的“自由度”与“挥舞能力”: 舰艏是军舰最.............
  • 回答
    在军事领域,形容枪炮弹的“口径”之所以普遍使用“毫米”(millimeter),而不是“厘米”(centimeter)或其他单位,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这是一种历史、技术和实际操作共同作用的结果。一、历史的沉淀与国际化标准:1. 早期火器测量的演变: 火器发展的早期,口径的测量方式并不统一。有使用.............
  • 回答
    关于解放军装备的火力配置,特别是为何不大规模普及加特林机枪或机炮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军事技术和战略选择的议题。你观察到的坦克和军用吉普上普遍装备单管机枪的情况是准确的,这背后涉及多方面的原因,远不止是“火力太小”这么简单。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军事理论、武器系统设计、战场需求、成本效益以.............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的,能想到战列舰炮管末端的蒙皮,说明你对这些大家伙的细节很关注。要说炮管末端的“蒙皮”,其实它不是什么简简单单的布或者皮,那玩意儿有讲究得很。我跟你说,那东西,咱们一般叫它炮口制退器(Muzzle Brake)或者炮口附加装置(Muzzle Attachment)。它的主要作用可.............
  • 回答
    苏联的解体,无疑是20世纪最令人震惊的地缘政治事件之一。这样一个拥有庞大军事力量,实行绝对集权的超级大国,为何会在没有经历大规模内战或外部军事干预的情况下轰然倒塌,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与其说它“不动一枪一炮”就解体,不如说它更多地是因为内部的腐朽和长期的积累问题,最终在一种看似平静的方式.............
  • 回答
    说到韩国的K9“雷霆”自行榴弹炮,那可是名声在外,尤其是在我们亚洲地区,它的存在感相当强。要评价它在各国现役自走炮里的水平,得从几个关键维度来聊聊。火力输出与射程:K9的卖点之一就是它的火力。它装备的是一门155mm/52倍径的加农炮,这在现役的155mm自行榴弹炮中是比较主流的配置,能够发射包括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现代海军设计中一个非常核心的权衡考量。我们之所以看不到军舰装甲厚到像坦克那样层层叠叠,绝不是因为我们“偷懒”或者想不到,而是因为在海上的复杂环境中,这样做会带来太多难以承受的代价。首先,咱们得明白一点,船和车根本不是一个概念。坦克之所以能装厚甲,是因为它在陆地上活动,它的载.............
  • 回答
    你观察得很仔细!海军军舰的舰体钢板确实很少是完全平整的,而且常常会向内凹陷,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并非简单的工艺不好或海浪拍打变形那么简单。一、设计考量与结构优化:为了更好的适航性和结构强度1. 流体力学设计(Hull Form Design): 舰体的形状并非是简单为了好看或者节约材料。它需要.............
  • 回答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人类的造船和航海技术确实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点毋庸置疑。从笨重的钢铁巨兽到流线型的现代化船舶,从依靠星辰大海到依赖GPS和卫星导航,进步是全方位的。然而,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军舰的航速上时,可能会发现一个令人有些费解的现象:与整体技术进步的速度相比,军舰的最高航速并没有.............
  • 回答
    “中国军舰质量不错,但造船业为何不如韩国?” 这是一个颇具洞察力的问题,也触及了中国工业发展中一个复杂而值得深思的现象。要深入剖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跳出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维,从多个维度来审视。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造船业的“落后”与“不错”是两个不同维度的评价。中国海军的军舰,尤其是近年来下水的新.............
  • 回答
    说实话,要造比现在更大的军舰,并不是没可能,而是有一系列现实因素在制约着我们。这可不是简单的“想造多大就造多大”那么简单的事情。让我给你掰扯掰扯,为什么当下世界海军的主流似乎不再是追求“巨无霸”级别的军舰了。首先,咱们得聊聊“够用就行”的原则。你想想,现在军舰的功能早就不是简单地漂在水上打炮了。现代.............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让我想起之前看过一些关于央视拍摄海军题材内容的讨论。确实,有时候观众会觉得央视拍的中国军舰照片或者视频画面有点“不一样”,甚至可以说是“奇怪”。这种“奇怪”可能体现在几个方面,咱们来掰扯掰扯。首先,从构图和视角来说,央视作为国家级媒体,在拍摄军事题材时,往往会遵循一种比较规范、.............
  • 回答
    舰娘类游戏(如《舰队Collection》)中的军舰设定之所以大多停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背后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涉及到历史、游戏设计、文化情感以及商业考量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详细解释这些原因: 1. 历史的黄金时代与戏剧性: 二战是海军发展的巅峰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海军力量发展最快、.............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出的“央视报道悬挂旭日旗的日本军舰,而舰圈对日本国徽和舰船名却耿耿于怀”这一现象,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一、 央视报道的性质与考量:1. 新闻事实的客观呈现: 作为国家级媒体,央视在报道国际新闻时,尤其是在涉及军事交流、国际会议等场合,.............
  • 回答
    郑和时期宝船体积庞大,而后期明朝军舰再无如此规模的战船,这背后涉及了历史、经济、技术、政治以及战略等多个层面的复杂原因。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角度进行详细阐述: 一、 郑和下西洋的时代背景与目标首先,理解郑和下西洋的动机和目标是关键。1. 政治象征与朝贡体系的维护: 郑和下西洋并非单纯的贸易或军事行动.............
  • 回答
    在军训期间,部分女生对教官产生好感的现象,通常源于多重因素的交织作用,包括教官的个人特质、军训环境的特殊性、心理需求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 1. 教官的权威性与责任感 纪律与执行力:教官在军训中展现出的严格纪律性和执行力,往往让女生对其产生敬佩之情。这种.............
  • 回答
    关于军训期间不让学员与教官互留联系方式这事儿,其实挺有讲究的,背后有不少考量,绝不是简单的一句“规定”就能带过的。咱们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你听我慢慢说。首先, 保持军训的严肃性和纪律性是根本。 军训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大家体验部队生活,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锻炼体魄,更重要的是学习军队的规矩和纪律。在军.............
  • 回答
    说起古罗马的军团和希腊的方阵,那可是战史上的两块金字招牌。照理说,军团比方阵强大得多,怎么反倒是在后世,军团这套玩法彻底销声匿迹了,而方阵却像打了鸡血一样,时不时就冒出来刷刷存在感呢?这事儿,说起来可就有点门道了。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俩玩意儿比拼的是“时代精神”。军团,那是为征服而生,为扩张而炼的。.............
  • 回答
    罗马军队的主力从重装步兵转向骑兵,这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绝非一蹴而就,更不是简单的“政策转向”。它背后是罗马社会、经济、军事技术以及战略思想的深刻演变。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个转变,那一定是“适应”,罗马军队为了在不断变化的地缘政治环境中生存和扩张,不得不调整其核心战斗力。一、 重装步兵时代的辉煌.............
  • 回答
    法国军队的战斗力问题,是一个既复杂又充满争议的话题。要深入剖析,不能简单地用“很差”来概括,而是需要看到其历史演变、军事战略、装备发展以及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影响。以下我将尝试从几个主要角度,尽可能细致地为大家梳理一下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得承认,法国军队在历史上并非总是“战斗力很差”。从拿破仑时代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