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啥那帮毒贩不知道收手呢?

回答
毒品交易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利润丰厚的地下产业,很多毒贩之所以“不知收手”,是由一系列相互交织的因素驱动的。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

一、 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最根本的驱动力)

惊人的利润率: 毒品交易的利润率远高于绝大多数合法产业。原材料成本相对较低,但通过加工、包装、运输和销售,最终售价可以翻百倍甚至千倍。例如,一公斤可卡因的生产成本可能只有几百美元,但在街头可以卖到数万美元。
现金为王与洗钱: 毒品交易的收入大多是现金,这使得它能够规避一些金融监管。然而,大量的现金需要通过复杂的洗钱程序才能变得“干净”,这本身也催生了一个庞大的地下经济链条,进一步吸引了参与者。
累积效应与“养家糊口”: 对于很多底层的毒贩来说,他们可能最初是作为“马仔”或运输者参与进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看到了这份“工作”带来的可观收入,足以支撑自己的生活,甚至改善家庭条件。对于一些已经深入其中的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来源已经完全依赖于此,即使想收手,也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现实困难。
资本的逐利性: 在毒品产业中,存在着有组织的犯罪集团和大型毒枭。这些组织拥有大量的资本,他们会将利润重新投资于扩张业务、贿赂官员、购买武器、发展更高效的生产和运输网络。资本的逐利本性使得他们不断追求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高的利润。

二、 组织化与结构性因素

有组织的犯罪集团(OCGs): 毒品交易往往不是个体行为,而是由高度组织化的犯罪集团操纵。这些集团拥有严密的层级结构、分工明确的成员、强大的武装力量以及广泛的社会网络(包括腐败官员和保护伞)。在这种体系下,个体的“收手”意愿往往被集体的利益和压力所压倒。
“链条”效应: 毒品交易涉及多个环节,从种植/生产、加工、运输、分销到销售。每一个环节都有其参与者。即便是一个环节的参与者想退出,也可能因为知道太多秘密、被胁迫或面临来自同行的报复而难以全身而退。
外部压力与生存逻辑: 犯罪集团为了维持其运作,会不断招募新人,填补因被捕或死亡而留下的空缺。对于一些来自贫困地区或失业人群,毒品交易可能成为他们唯一的“出路”,即使他们知道危险,也别无选择。

三、 心理与社会因素

权力、地位与虚荣心: 对于一些毒枭或高层成员,毒品交易带来的权力感、社会地位(在地下世界)以及财富带来的虚荣感,是难以割舍的。他们享受着别人对他们的恐惧和仰视,这种心理满足感可能比金钱更具吸引力。
“沉没成本”效应: 一旦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风险,很多毒贩会产生“沉没成本”心理,认为已经付出了那么多,现在放弃太可惜,不如继续做下去,搏一把。
共生关系与社会网络: 毒品交易往往与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结构紧密相连。一些社区可能依赖毒品交易带来的经济活动(即使是黑色的),或者毒品交易成为某些人获得身份认同和归属感的方式。这种共生关系使得退出变得更加困难。
风险感知与“侥幸心理”: 尽管毒品交易充满风险,但很多参与者会产生“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会是那个幸运儿,不会被抓,不会被杀。他们可能看到的更多是被捕的案例,但他们自己相信能够“躲过一劫”。而且,相比于贫困和绝望的生活,他们可能认为冒险是值得的。
成瘾与贪婪: 有些毒贩可能本身就沉迷于毒品,他们的行为模式已经受到毒品的控制,难以自拔。此外,对财富的极度贪婪也可能让他们无法满足,即使已经积累了巨额财富,仍然渴望更多。

四、 法律与执法挑战

腐败: 毒品交易的利润可以用来贿赂执法人员、官员和政治家,从而为自己的活动提供保护伞。这种腐败是毒品交易得以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
跨境与全球化: 毒品交易往往是跨国的,这使得执法部门的合作变得复杂和困难。犯罪集团可以利用不同国家法律的差异来规避打击。
证据链的复杂性: 尤其是对于高层毒枭,他们往往通过层层代理人来运作,使得直接搜集到足以定罪的证据非常困难。
“猫鼠游戏”: 执法部门在不断打击毒品交易,而犯罪集团也在不断调整策略、开发新的毒品品种和运输方式。这就像一场永无止境的“猫鼠游戏”,犯罪集团总是在寻找新的“机会”和“漏洞”。

总结来说,毒贩“不知收手”并非单一原因,而是经济诱惑、组织严密性、心理依赖、社会环境以及执法挑战等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对于许多底层参与者,这是一种生存的无奈;而对于组织者和领导者,这是一种权力和资本的追求。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经济、社会、法律和国际合作等多个层面进行综合治理,打破其赖以生存的土壤。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收手以后,通过这些钱洗白发家的

那就不是毒贩了

他们就是正经的有钱人了。

你就不会知道了

被抓住的,要么是头一次看还没赚够钱

要么就是赚了钱以后收不了手的

比如说以贩养吸,自己吸毒,自己也要贩毒。

又或是觉得这个来钱太快了,所以不愿意收手

这么说吧

我看过一个电视剧叫红蜘蛛3水中花

里面那个叫章建华的毒贩

他手下一个销售人员被警察给抓了

把他给供出来了。

但这个人也不知道,这个毒犯,具体是什么人

连真实姓名和电话都不知道

然后这个毒犯,立刻准备把所有的毒品全部销毁

拿着赚的钱跑路

但这个时候那个被抓的人想起来了

有一天看见他在商场里面买东西,刷过卡

警方通过刷卡记录查到章建华的情况,把他抓捕了

那么假如那天,这个销售人员没有在商场里面看到章建华呢?

那么他就有足够的时间,消灭厂里面的所有的证据

然后把贩毒人员和制毒人员全部解散

拿着钱跑路了

到时候厂里面的制毒的工具,还有剩余的毒品,全部被销毁掉

就算是警方后来抓住他或者他的马仔,也无法证明他贩毒啊

那他就可以拿着赚的钱跑了……

所以收手了的,你就不知道了

被抓的就是没有收手的,或者来不及收手的

user avatar

美剧里不知道而已,真实的是知道的

比如中国著名毒枭杜月笙就是典型的知道收手

他现在已经是成功学经典案例了,天天在营销号上教你如何做人,你怎么能说他不知道收手呢?

三大亨都知道收手,能做更好的生意,为什么要贩毒呢?你真以为贩毒是很好的生意吗?

比如沙逊家族就收手去做金融了,南美也有大佬在卖牛油果,东南亚的从政了

干不好的毒贩才不收手,真正干得好的早晚会改行

能放高利贷,能从政,谁特么干脑袋别在裤腰上的生意啊?

世界上最好的生意是权力和欺骗

贩毒这种高投入,不一定高回报的生意也就下层阶级才会一直有兴趣

同样是暴力和冒险,你去割印第安人的头皮,就是伟大的美国精神

去贩毒,你要不10克就被枪毙,要不就给联邦政府交税,乞丐才会觉得这是好生意,怎么可能不想收手?

没有资格收手而已……

user avatar

有一些知道收手,但是即便收手了也是死路一条。

有一些是没法收手。

1、收手了也没有用的例子

右边的那个人叫刘招华。

世界上最大的冰毒的毒贩,其冰毒产量世界第一,至今记录没有打破。

其生产的冰毒被称之为“天晶”,是目前唯一的一个缴获的拆分后的高纯度的冰毒,所谓拆分就是直接以左旋盐酸甲基苯丙胺,右旋盐酸甲基苯丙胺方式存在。

这个人,1999年之后就没有制毒贩毒了。

还跑到桂林种红豆杉。准备靠提纯紫杉醇等抗癌药发财。

这样的大毒贩,收手了又能怎么样?

比如刘招华声称他生产了31吨冰毒,卖掉了19吨多。全部是销往国外的。

事实上19吨多的确是全部销往国外的。

不过正如警察说的,销往国外难道就要表扬你?

最后他判了死刑。

2、谭晓林

谭晓林可以说是当时的中国首富。当年他接受记者采访时候就说,他手上有几亿的现金。那个可是99年。反正比现在国内的首富要有钱。

这个人1999年陈炳锡、刘招华事发后。他依然无法收手,大肆的贩毒。

他是事实上的金三角地区往中国运毒的总代理。

当年几亿的钱就是靠贩毒赚来的。

即便被通缉,他也无法收手。他收手,后面的军阀直接干掉他。

3、收手的犹太毒贩

犹太毒贩是往中国贩毒的。

不过沙逊是真的收手了。世界上第一次禁毒大会,就是在上海的沙逊大厦里开的。

不过现在美国有一个医药公司叫普渡的。

就是犹太人的。

他们疯狂的卖奥施康定这种阿片类的药。

这种在美国是合法的。

普渡这种行为,更为恐怖……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