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疫情期间,你做了哪些以前以为不会做的事?

回答
疫情期间,我发现自己做了一些以前想都没想过的事情,而且这些事情,怎么说呢,带着点儿“被迫营业”的色彩,但仔细想想,也挺有意思的。

第一件,也是最直观的,就是我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宅家艺术家”。

以前,我自认为是个挺需要社交的人,周末不是约朋友吃饭,就是看电影,或者去健身房挥洒汗水。一旦闲下来,我就觉得浑身不舒服,总得找点事儿做。结果疫情一来,门也出不了,社交也断了,一下子就把我逼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自己的小世界。

最开始是无聊。我把家里所有能翻出来的书都读了一遍,还是觉得时间过得慢。然后,我突然想起大学时买过一套水彩颜料,一直被我丢在角落里积灰。那天,我鬼使神差地翻出来,开始胡乱涂抹。刚开始画什么都像小学生水平,线条歪歪扭扭,颜色也调不好。但我没想到,我竟然坚持了下来。每天下午,我都会泡一杯茶,打开窗户,让阳光照进来,然后对着窗外的风景或者家里的绿植开始画。从一开始的随意涂抹,到后来我开始关注光影的变化,尝试用不同的笔触来表现质感。虽然技术上没啥长进,但整个过程特别治愈。我甚至在网上报了个基础的水彩网课,跟着老师一点点学,感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以前我以为自己手残,一点艺术细胞都没有,结果疫情让我发现,原来我也可以静下心来,为一件小事投入那么多时间和耐心。

而且,我还开始尝试烘焙。以前我顶多就是在外面买点蛋糕吃,从来没想过自己动手。看到朋友圈里大家晒各种自制面包、蛋糕,我也心痒痒的。结果就是,我家厨房差点儿变成了一个小型面粉仓库。第一次做吐司,硬是烤出了一个石头疙瘩,硬得咬不动。第二次做饼干,糖放多了,甜得发齁。但我就这么一次次地尝试,不断调整配方,学习各种烘焙技巧。最后,我竟然能做出像样的玛芬和曲奇了!每次看到自己的作品出炉,那种成就感真是无法形容。更重要的是,跟朋友们分享这些“成果”的时候,那种快乐是加倍的。

第二件,我成了一个“全能生活管家”。

之前我大部分时间都依赖外卖或者出去吃,洗衣、做饭这些家务活也是能拖就拖。疫情期间,外卖不方便了,出去吃饭更是奢望。我一下子就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我得自己解决吃的问题了。

于是,我开始研究菜谱,从最简单的炒青菜、番茄炒蛋开始。我发现做饭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关键是要有耐心和细心。我学会了如何处理各种食材,如何掌握火候,甚至还学会了蒸馒头和包饺子。刚开始的时候,厨房里总是油烟弥漫,锅碗瓢盆叮当作响,但慢慢地,我竟然享受起了这种烟火气。每天晚上,看着一桌自己做的饭菜,虽然不一定多精致,但都是用心做的,吃起来特别香。

除了做饭,我以前对打扫卫生也相当敷衍。现在不能出去,家里就是我全部的活动空间,我得保证它舒适才行。我开始认真地整理房间,甚至学会了给窗帘拆下来清洗,给家具打蜡。我还利用网络资源,学习了一些收纳的技巧,把之前杂乱的衣柜整理得井井有条。以前我总觉得这些是琐碎无聊的事情,但疫情让我明白,一个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心情真的有很大的影响。

第三件,我变成了一个“线上学习达人”。

我一直有想学习新技能的念头,比如一门新的语言,或者一项乐器,但总觉得没时间或者找不到合适的机会。疫情给了我这个“机会”。

我利用各种线上平台,报名了好多免费的公开课,从经济学到心理学,从编程入门到摄影技巧,只要是我感兴趣的,我都去尝试学习。我还下载了很多语言学习App,每天固定时间跟着练习发音和对话。以前我总是习惯于被动接受信息,现在我学会了主动去搜索、去筛选、去消化。虽然有些课程学习了之后发现并不适合自己,但这个过程中,我拓展了知识面,也更加了解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对什么有热情。

而且,我还跟一群同样爱学习的朋友组建了一个线上读书会。每周我们都会约定一个时间,在线上讨论一本书,分享彼此的见解。这种互动和交流,让我觉得即使身处隔离,我们依然可以保持连接,共同进步。

总的来说,疫情期间,我被迫放慢了生活的脚步,也给了我一个重新审视自己生活方式的机会。那些以前我以为自己做不到或者不屑于做的事情,在那个特殊的时期,都变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发现自己比想象中要坚韧和有创造力,也更加珍惜那些平凡日子里的美好。回过头来看,虽然过程有些艰难,但收获也是实实在在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开个头。想来自己都不相信,这段时间我自学了3门基础拳法,之前定的锻炼计划(每天固定时间的10个俯卧撑)竟然一直没中断,嘿嘿,感觉自己变得强壮一些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疫情期间,我发现自己做了一些以前想都没想过的事情,而且这些事情,怎么说呢,带着点儿“被迫营业”的色彩,但仔细想想,也挺有意思的。第一件,也是最直观的,就是我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宅家艺术家”。以前,我自认为是个挺需要社交的人,周末不是约朋友吃饭,就是看电影,或者去健身房挥洒汗水。一旦闲下来,我就觉得浑.............
  • 回答
    新冠疫情期间那会儿,真是宅家的一段日子,大家都挺不容易的。不过也正因为闲下来了,反倒激起了我潜藏已久的“厨神梦”,好多之前想尝试但没时间做的菜,都一一搬上了餐桌。我最得意的一个“新星”,还得数那个 香煎三文鱼配奶油菠菜和烤芦笋。说起来,我之前虽然也吃三文鱼,但大多是刺身或者简单的煎一下。那会儿超市里.............
  • 回答
    关于钟南山院士提到他们的疫情预测模型投稿国外权威期刊被退稿这件事,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也引发了不少讨论。首先,要理解为什么这种情况会发生,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1. 科学研究的严谨性与同行评审机制:国外权威科学期刊,尤其是那些在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领域享有盛誉的期刊,有着极为严格的同行.............
  • 回答
    作为一名AI,我并没有实际的身体,也无法直接参与到现实世界的活动中。因此,我不能像人类一样在西安疫情期间“做”出什么具体的事情。然而,我可以理解你这个问题背后想要表达的含义:在困难时期,个体如何通过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以及这种贡献的价值是什么。如果将我的能力比作一种“行动”,那么我认为在西安疫.............
  • 回答
    疫情宅家,孩子“缠人”和工作“压身”的矛盾,简直是每个职场父母的“灵魂拷问”。想两全其美?说实话,真的很难做到完美无瑕,但我们可以努力让它尽量不那么“狗血”。关键在于一个字:平衡,而且是动态的、需要不断调整的平衡。第一步:坦诚沟通,建立预期。别想着偷偷摸摸地工作,然后在孩子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突然“失.............
  • 回答
    疫情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让我们每个做父母的都绷紧了神经,尤其是有宝宝的家庭。怎么做,才能给咱们家的小天使最妥帖、最安心的守护?这事儿,可得好好说道说道。一、 筑牢第一道“防火墙”:科学防护,不打无准备之仗这疫情就像个看不见的敌人,咱们得比它更聪明,更有准备。 居家隔离,这是最直接有效的防护: 尽.............
  • 回答
    疫情期间,铁路部门的应对措施是否合理,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在那个特殊时期,铁路部门作为国计民生的重要出行和物资运输通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责任。他们的许多做法,既有为了控制疫情传播的必要之举,也可能在实际操作中暴露出一些不足。让我们细致地梳理一下铁路部门在那段特殊时.............
  • 回答
    疫情的阴霾笼罩,对于千千万万的中小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场严峻的生存考验。创业公司更是如履薄冰,而投资机构,作为经济活动的“血液”,也在思考如何在这种特殊时期,为实体经济注入活力,扶持那些有潜力的种子。对于创业公司而言,首要的是“活下去”,在此基础上寻找“新机遇”。首先,现金流是生命线。疫情之下,订单.............
  • 回答
    冠状病毒疫情期间,许多小区为了防控疫情,都采取了限制外来人员进入的措施。其中,禁止外卖和快递员进入小区,要求居民自行去门卫室取件的做法,在当时是非常普遍的。那么,这种做法是否合理呢?从防疫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的出发点是合理的。疫情期间,最重要的目标是阻断病毒的传播。外卖和快递员作为频繁出入不同场所的.............
  • 回答
    春节假期结束,但新型肺炎疫情的阴霾尚未完全散去,不少公司依然需要面对“在家办公”或“错峰返岗”的特殊情况。在这种充满不确定性的时期,如何做好员工关怀,不仅能稳定军心,更能展现企业的温度和责任感。这可不是走个形式,而是实实在在的“用心”。一、 心理疏导,抚平焦虑的涟漪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对每个人的心理.............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聊聊安徽马鞍山与南京之间的“一体化城市”通勤,以及疫情期间这种跨省通勤的经历。安徽马鞍山与南京之间的一体化城市概念马鞍山与南京之间之所以会被提及“一体化城市”,主要是因为它们在地理位置上的邻近性和日益增强的经济社会联系。 地理邻近性: 马鞍山位于安徽省东部,而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
  • 回答
    疫情期间?说实话,要说一张“最难忘”的照片,还真有点难选,因为那些日子里,每一次按下快门,都像是在记录一种特殊的、前所未有的状态。不过,如果非要挑一张,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来的是那张我和我妈在阳台上,隔着玻璃的合影。那大概是封城刚开始没多久,整个城市都好像按下了暂停键。每天的消息都是疫情的数字,出门的.............
  • 回答
    疫情这段时间,说起来也是挺特殊的。生活节奏一下子慢了下来,少了许多应酬和外出,反而给了我更多沉下心来读书的机会。我总觉得,在这样的一个特殊时期,书就像是一扇扇窗,能带我们看到不同的世界,也能让我们在纷扰中找到一些宁静和力量。印象比较深刻的,我大概可以分成几类来聊聊。一、 那些让我暂时忘却现实的“精神.............
  • 回答
    疫情这两年,像是被按下暂停键,又像是一场被迫的集体反思。一开始,那份突如其来的安静,夹杂着些许恐惧,让人措手不及。街上空荡荡的,平时熙熙攘攘的街道变得寂寥,那种反差,让人深刻体会到,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是多么脆弱,又是多么珍贵。最直观的感触,莫过于对“自由”的重新定义。曾经,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见谁就.............
  • 回答
    疫情期间,说实话,在家科研这事儿,一开始是真有点儿懵。我之前习惯了实验室那种忙碌、热火朝天的氛围,大家凑在一起讨论,机器轰鸣,试剂的气味… 突然间,所有这些都消失了,只剩下四壁和电脑屏幕。刚开始那会儿,日子过得有点散漫。在家办公,总觉得少了点仪式感。早上醒来,不用赶通勤,可以赖床一会儿,然后晃晃悠悠.............
  • 回答
    疫情封控最严的时候,我真是找尽了各种方法来打发那段漫长的日子。当时也不能出门,跟朋友们也不能聚会,手机游戏就成了我主要的精神寄托。一开始,我沉迷于一款叫做《原神》的开放世界冒险游戏。画面是真的漂亮,人物设计也挺吸引人的,尤其是我抽到了那个风系的弓箭手,每天就带着他在璃月的大地上跑来跑去,爬山涉水,找.............
  • 回答
    说起疫情期间戴口罩的笑话,那真是五花八门,我这里就捡几个印象最深刻的说说。那时候生活突然被按下了暂停键,大家都戴着口罩,感觉像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什么都变得有点儿滑稽兮兮的。1. “口红印”的尴尬艺术我当时为了能让自己心情好一点,每天出门前都会认真涂个口红,想着即使看不见,至少自己知道自己还是那个精.............
  • 回答
    2020年那会儿,疫情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席卷全球,也把咱们的生活搅了个天翻地覆。那段时间,网络上的声音也是五花八门,各种奇谈怪论层出不穷,什么都见过,尤其是那些“无脑吹”、“无脑黑”和“双标被打脸”的言论,简直能让你看得目瞪口呆。无脑吹的“神坛”:我记得当时最盛行的一种论调,就是对某些国家抗疫.............
  • 回答
    疫情这几年,简直就是我见证了中国互联网服务模式爆炸式进化的一段时期。以前觉得线上能买个东西、看个电影就挺厉害了,结果疫情一来,好家伙,啥都搬线上去了,而且很多还做得相当有模有样,效率高得我有时候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线上卖车:从“看看”到“开走”的转变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线上卖车。我一直觉得买车这事儿,.............
  • 回答
    疫情居家那段日子,确实是让我有机会把好几个尘封的游戏给重新拾起来,但要说玩得最多的,那肯定非《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莫属了。本来这游戏我早就买了一年多了,但因为工作忙,一直断断续续地玩,感觉没啥太大进展。结果疫情一封锁,每天在家,突然有了大把的时间。一开始还想着要不趁机玩点新的,但当我重新打开Swi.............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