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我唱个反调。
戚继光能把军队训练的这么强,有个关键的问题。
朝廷支持不差钱
戚继光的南兵,薪水是北兵的四倍左右,君不见,戚少保死了,钱没了之后,他的军队没多长时间就因为欠饷哗变最后被明军内部清理了。
在北方,戚继光就做了两件事:
1,修城墙,修了一大堆城,然后坚守不出,外面坚壁清野,任北方游牧肆意掳掠城下民众。
2,调来三千浙江军,他们军容整肃,拿来教育北军。
然而三千浙江兵薪水是北兵的将近四倍,天天蹲在城里喝茶水。
钱多活少不死人,当然好教育了,你让戚继光带着兵出关打打试试。
换成戚继光显然是没问题的。
现在的人都只以为戚继光是抗倭英雄,只跟倭寇打,实际上戚继光也担任过蓟镇总兵官,拱卫京师,多次打退击败过游牧骑兵。
而戚继光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在于练兵,历史上能练出戚家军这样部队的很少,说实话,拿袁崇焕跟戚继光比,简直就是对戚继光的污蔑,能跟戚继光比的,怎么也应该是岳飞这个层级。
而戚继光的作战方式也是非常灵活,不拘一格,无论是他在南边对付倭寇,还是在北方对付游牧骑兵,都是有针对性的战术和策略。
对付倭寇时,自制长刀,改良与之匹配的刀法,自创战阵。而在对付北边骑兵时,又根据北边官兵怕死的特点,创建车营,重修并完善长城设施。
著有《盛世危言》的郑观应有段话写得好:
古之为将者,经文纬武,谋勇双全;能得人,能知人,能爱人,能制人;省天时之机,察地理之要,顺人和之情,详安危之势。凡古今之得失治乱,阵法之变化周密,兵家之虚实奇正,器械之精粗巧拙,无不洞识。如春秋时之孙武、李牧,汉之韩信、马援、班超、诸葛亮,唐之李靖、郭子仪、李光弼,宋之宗泽、岳飞,明之戚继光,俞大猷等诸名将,无不通书史,晓兵法,知地利,精器械,与今之泰西各国讲求将才者无异。
袁崇焕要求的军饷总额是每年480万,就这么点钱还经常性拖欠,戚家军的饷银是每年每人18~43两,除去粮草、武器、盔甲、马匹等等,还能养几个兵?与其讨论戚继光能不能拯救大明,不如讨论给崇祯选一根什么颜色的绳子好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