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总有种感觉:其实现在国人心目中的孙悟空和哪吒的形象是建国后在大闹天宫和哪吒闹海动画里再创造的“革命者”形象,而不是古典叙事中“未经教化的流氓”形象。
西游记和封神演义文本里的大闹天宫和哪吒闹海基本上都属于人物“改邪归正”前的“劣迹”,而且很好玩的是二者的改正都和“皈依佛门”有关(当然封神里面根本没有佛教,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莲花化身”是什么意味)。
然而建国后本着百花齐放的原则古典作品中的材料自然要被符合新时代的方法发扬再创作。于是孙悟空便脱下传统美猴王扮相中象征等级的黄袍金甲雉鸡翎,而以虎皮裙短打扮的朴素革命(行)者形象带领花果山苏维埃推翻天庭(动画里没有五指山)。哪吒的一切原著中的无理取闹的争斗都被龙宫方各种压迫性非正义行为正当为“哪里就有反抗”,最后完成了伟大的精神弑父,脱胎换骨,重得自由,扫除一切害人虫(龙) 并且没有被爹困在塔里被逼着给姜子牙打工。最好玩的是,在大闹天宫里,哪吒的形象是围剿花果山苏维埃的反动走狗,令彼时六七岁的在下心里十分矛盾。。。
而且这种现代性的对闹海闹天的诠释并不限于两部经典动画,解放后的对这两个故事的传媒出版作品大都用了这个革命化的基调。
所以传统叙事中的孙悟空哪吒的“破坏者”形象和解放后现代认识中的是不一样的:前者是一种展示不受控制的暴力的“心猿意马”的负面形象,是要被取经和封神的道路规训的,而后者则是砸碎一切锁链的正面形象,根本不需要取经与封神的救赎。
所以对哪吒的“诋毁”就很好理解了,任何基于文本的古典的闹海叙事对于解放后树立的哪吒形象就是对革命性的否定,是“投降派”。正如列子愚公移山中的“帝”相对老三篇愚公移山的“全中国的人民大众”也是否定,是“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至于在下更喜欢怎样的形象:由于在下看动画早于看书,所以对闹天闹海里的革命者与反叛者的形象喜欢的不行,以至于后来读西游记一直有种莫名的郁愤。“大圣归来”固然使人热血沸腾,但当我看到近年来美猴王最伟大的形象又被披上金甲金冠之后,内心总是不免有些伤感的。
至于封神演义—那书也能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