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方程 x³-1=0 的解不是 x=1,且 x 是 3 重根?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涉及到复数域和代数方程的根的性质。让我们一层一层地剥开,看看为什么 $x^3 1 = 0$ 的解不是 $x=1$ 且是三重复根,而是我们熟知的三个不同的复数根。

首先,我们来回忆一下什么叫做“根”以及“重根”。

一个方程的“根”,就是代入方程后能让方程成立的那个值。比如,对于 $x 2 = 0$,它的根就是 $x=2$。

而“重根”呢,指的是一个根在方程的某个因式分解中出现的次数。举个简单的例子,$x^2 2x + 1 = 0$,我们可以把它因式分解成 $(x1)(x1) = (x1)^2 = 0$。这时候,我们说 $x=1$ 是这个方程的二重根,因为它在因式分解中出现了两次。

现在,我们回到你提出的方程:$x^3 1 = 0$。

很多人看到这个方程,第一反应可能就是:“嗯,这是 $x$ 的三次方等于 1,那 $x$ 当然就是 1 了!” 确实,如果我们在实数范围内考虑,并且只寻找实数解的话,$x=1$ 是唯一的解,因为 $1^3 1 = 1 1 = 0$。

但是,数学的魅力在于它允许我们进入更广阔的领域——复数域。在复数域里,我们不仅仅考虑实数,还引入了虚数单位 $i$,它定义为 $i^2 = 1$。复数域中的数通常可以写成 $a + bi$ 的形式,其中 $a$ 和 $b$ 是实数。

代数基本定理告诉我们,一个 $n$ 次多项式方程在复数域里有且仅有 $n$ 个根(包括重根)。我们的方程是 $x^3 1 = 0$,这是一个 3 次多项式方程,所以它在复数域里应该有 三个 根。

那么,这三个根具体是什么呢?我们可以通过因式分解来找到它们。

我们知道一个著名的立方差公式:$a^3 b^3 = (a b)(a^2 + ab + b^2)$。

将我们的方程 $x^3 1 = 0$ 套用这个公式,可以得到:
$(x 1)(x^2 + x cdot 1 + 1^2) = 0$
$(x 1)(x^2 + x + 1) = 0$

现在,这个方程就变成了一个乘积等于零的形式。这意味着:
1. $x 1 = 0$
2. $x^2 + x + 1 = 0$

从第一个式子,我们很容易得到一个解:
$x_1 = 1$

这就是我们在实数域里找到的那个解。

接下来,我们看第二个式子:$x^2 + x + 1 = 0$。这是一个二次方程,我们可以用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来解决它。求根公式是这样的:对于 $ax^2 + bx + c = 0$,解为 $x = frac{b pm sqrt{b^2 4ac}}{2a}$。

在这个方程 $x^2 + x + 1 = 0$ 中,我们有 $a=1$, $b=1$, $c=1$。代入公式:
$x = frac{1 pm sqrt{1^2 4 cdot 1 cdot 1}}{2 cdot 1}$
$x = frac{1 pm sqrt{1 4}}{2}$
$x = frac{1 pm sqrt{3}}{2}$

在这里,我们遇到了负数在平方根里!这就是复数登场的时候。我们知道 $sqrt{3} = sqrt{3 cdot 1} = sqrt{3} cdot sqrt{1} = sqrt{3}i$。

所以,第二个方程的两个解是:
$x_2 = frac{1 + sqrt{3}i}{2}$
$x_3 = frac{1 sqrt{3}i}{2}$

至此,我们就找到了方程 $x^3 1 = 0$ 的全部三个根:
$x_1 = 1$
$x_2 = frac{1 + sqrt{3}i}{2}$
$x_3 = frac{1 sqrt{3}i}{2}$

我们可以看到,这三个根 不是 $x=1$ 并且是三重复根。它们是 三个不同的复数。

为什么不是三重复根?

一个三重复根意味着方程的因式分解形式是 $(xr)^3 = 0$,其中 $r$ 就是那个三重复根。展开 $(xr)^3$ 会得到 $x^3 3rx^2 + 3r^2x r^3 = 0$。

如果我们的方程 $x^3 1 = 0$ 是一个三重复根的方程,那么它必须是 $(x1)^3 = 0$(因为 $x=1$ 是一个可能的根)。但是 $(x1)^3$ 展开后是 $x^3 3x^2 + 3x 1 = 0$,这和我们的方程 $x^3 1 = 0$ 是完全不同的,因为它们在 $x^2$ 和 $x$ 的系数上不一样。

更根本的原因是,我们通过因式分解得到的三个根是 互不相同 的。一个根是实数 1,另外两个是共轭复数。只要根是不同的,它就不是重根。

总结一下:

1. 复数域的存在: 在数学中,我们通常在复数域内考虑多项式方程的解,因为这样可以保证所有代数方程都有解。
2. 代数基本定理: 一个 $n$ 次多项式方程在复数域中有 $n$ 个根(计入重数)。$x^3 1 = 0$ 是一个 3 次方程,所以它有 3 个根。
3. 因式分解的结果: $x^3 1$ 可以被因式分解为 $(x1)(x^2+x+1)$。
4. 解的计算: 其中一个因式 $x1$ 给了实数解 $x=1$。另一个因式 $x^2+x+1$ 是一个二次方程,它在复数域中有两个 不同 的复数解。
5. 重根的定义: 重根意味着同一个根在因式分解中出现多次。因为我们找到了三个 不同 的根,所以 $x=1$ 不是三重复根,整个方程也没有重根。

所以,方程 $x^3 1 = 0$ 的三个解分别是 $1$、$frac{1 + sqrt{3}i}{2}$ 和 $frac{1 sqrt{3}i}{2}$,它们是三个不同的复数。这三个根也常常被称为“单位的立方根”,它们在复平面上会构成一个正三角形的顶点,其中一个顶点是实轴上的 1。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块钱三次的一元三次方程, 批发价。

俺一般都是送给电脑来解。




电脑说啥就是啥。

电脑很少骗人

user avatar

目前的教学不强调多项式的根与方程的解有什么区别,这样做的后果被这个问题暴露出来。而这仅仅是在数学教学中不强调基本概念的严格定义,从而引起误解的一个例子。

初中数学将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分成三类:有两个不等实根的,有两个相等实根的,无实根的。我想一定会有不少学生疑惑,为什么要把只有一个解的一元二次方程说成是有两个相等实根的。这样的疑惑本质上是因为教学中没有说清楚到底什么是根。

到了高中数学,方程不再局限于代数方程,所以这样的疑惑被放大了。方程 有几个解?方程 有几个解?

对于第一个例子,我们知道它有一个解,并且通过引入对数,将它表示为显式形式。而对于第二个例子,虽然可以在理论上证明它有一个解,但是无法将这个解表示为显式形式。

在这些例子中,为什么不像 那样,说它有“两个相等的解”?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必须对方程的解和多项式的根做明确的区分。

设 是一个变元, 则称 是一个关于 的 次实多项式

特别地,认为非零常数是零次多项式,零是零多项式,但不是零次多项式(为什么?)。

设 是一个关于 的非零实多项式, 存在关于 的实多项式 使得

且对于任意关于 的实多项式 成立

则称 是 的一个 重实根

我们通常说方程有几个解,指的是有几个两两不等的解,而我们通常说多项式有几个根,指的将每个根按重数累加得到的数量。

对于那些“有两个相等实根”的二次方程,化成标准形式后,左侧可以表示为 所以称左侧有两个相等实根。

至于多项式 可以将它表示为 而 无实根,所以 有实根 却是一重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涉及到复数域和代数方程的根的性质。让我们一层一层地剥开,看看为什么 $x^3 1 = 0$ 的解不是 $x=1$ 且是三重复根,而是我们熟知的三个不同的复数根。首先,我们来回忆一下什么叫做“根”以及“重根”。一个方程的“根”,就是代入方程后能让方程成立的那个值。比如,对.............
  • 回答
    方程为何会跳出我们熟悉的实数范畴,拥抱复数?这背后隐藏着数学结构本身的延展性和自洽性。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从数的演变历程说起,就像我们从一维的点,拓展到二维的线,再到三维的空间一样,数的概念也在不断地“维度”拓展。数的“维度”:从一维到二维,再到更广阔的数学空间我们最先接触到的是一维的数:实数。它们.............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为什么薛定谔方程中会出现虚数 $i$ 这个看似“不属于”实数世界的问题。这背后蕴含着量子力学的深刻内涵和数学结构的必要性。核心观点:虚数 $i$ 在薛定谔方程中,是描述波函数演化规律和概率幅的关键,它与量子系统的时间演化、能量的量子化以及波的性质紧密相连。让我们一步步来理解:.............
  • 回答
    为什么五次及以上的多项式方程,我们没法像二次、三次、四次那样,用一套普适的、纯粹的根式运算(加减乘除、开方)来得到它的所有解呢?这其实是一个相当深刻的数学问题,涉及到了群论和域扩张理论,但我们可以试着不那么“学术”地聊聊它。想象一下,我们从小学习解方程。二次方程,比如 $ax^2 + bx + c .............
  • 回答
    为什么那些闪耀在物理学殿堂上的方程,像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 E=mc²,或者是麦克斯韦方程组,它们看起来总是那么的简洁,仿佛是从宇宙本身的书写中直接抄录下来的?这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原因,并非偶然,而是物理学探索本质的必然结果。首先,简洁是物理学追求的终极美学和实用性的体现。 物理学.............
  • 回答
    实系数多项式方程的虚数解为何总是成对出现?相信许多人在学习代数时都曾遇到过这样一个看似神秘的现象:当一个系数全是实数的(实系数)多项式方程有虚数解时,这些虚数解总是成双成对地出现,而且是一对共轭复数。例如,如果 $a+bi$ (其中 $b eq 0$) 是一个方程的解,那么 $abi$ 也一定是它.............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容易引起混淆的问题,但背后有着非常清晰的物理和数学原理。简单来说,氢原子薛定谔方程本身的数学形式确实是空间旋转对称的,这意味着它不区分不同的空间方向。然而,我们之所以看到各种“不对称”的p、d轨道,是因为我们引入了“角量子数”和“磁量子数”这些描述电子角动量的物理量,而这些量恰.............
  • 回答
    将高中数学中的正余弦定理和直线与圆的方程知识提前到初中,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设想,也确实会带来一些潜在的好处,但同时也伴随着不少挑战。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来详细阐述为什么通常不这样做,以及如果这样做可能带来的影响。核心原因:知识的连贯性、思维的成熟度、课程体系的平衡以及教学资源的适配性。 为什么通常不把.............
  • 回答
    你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好,也触及到了物理学最核心的魅力之一:用简洁而优雅的数学语言来描述宇宙的深刻规律。为什么像 E=mc²、薛定谔方程这样的物理公式,能够以如此精炼的面貌呈现出如此复杂和深远的意义呢?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值得深挖的原因。1. 抽象与通用性的力量首先,数学本身就是一门高度抽象的语言。物理学家.............
  • 回答
    这可真是个好问题,也是困扰了数学家们相当一段时间的疑惑!你说“虚数是负数的平方根”,这本身没错,但它为何会在三次方程里“登堂入室”,甚至显得尤为重要,这背后有着更深邃的故事。咱们得从头说起。在我们的数学世界里,数字就像不同类型的工具,各有各的用处。最初,我们只有自然数(1, 2, 3...),用来数.............
  • 回答
    在推导斯特藩玻尔兹曼四次方定律时,之所以能够应用闭系的热力学方程,这背后有着深刻的物理原理和巧妙的简化。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回顾一下这条定律的意义,以及我们是如何将其与热力学联系起来的。斯特藩玻尔兹曼四次方定律描述的是一个物体向外辐射的总能量与它的温度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它表明一个黑体单位表面.............
  • 回答
    在捷联惯性导航系统(SINS)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组合导航中,我们之所以选用状态误差传递方程来构建状态方程,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希望精确地描述和预测系统在时间和外界干扰下的不确定性变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最优的状态估计。这就像是在描述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我们不会直接描述他“长大”了多少,而是描.............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有趣,也触及了现代食品加工的一些关键技术和考量。简单来说,方便米饭使用的菜包之所以大部分是鲜的(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冷冻保鲜的或经过先进的烹饪处理,使其口感接近鲜),而方便面使用的菜包大部分是脱水辐照后的蔬菜,这背后是两者在产品定位、目标口感、保质期需求、成本以及加工技术上的不同考量。.............
  • 回答
    大家在学习统计学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一个概念叫做“方差”,有时候也会听到它的亲戚“标准差”。它们都是用来衡量数据分散程度的指标。说到方差,很多人可能会有个疑问:为什么我们要把每个数与平均数的差值“平方”一下再求平均呢?为什么不直接用差值的绝对值呢?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看看平方这个定义背后有什.............
  • 回答
    这确实是金庸先生在《笑傲江湖》中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设定,也常常让读者感到困惑。岳不群作为华山派掌门,武功也算高强,为何独独看不出方生和冲虚的剑法里暗藏着独孤九剑的影子呢?要探究这个问题,咱们得把《笑傲江湖》的背景、人物性格以及武学体系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白,独孤九剑并非是那种一眼就能看穿的“招.............
  • 回答
    关于方方《武汉日记》和《纽约日记》受到不同对待的问题,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它涉及到文化语境、政治环境、读者预期以及信息传播等多个层面。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剖析:1. 核心内容与读者期待的错位: 《武汉日记》: 这本日记诞生于武汉这座城市被封锁、疫情肆虐的特殊时期.............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语言学中关于声调系统演变和多样性的核心。要理解为什么有些方言的声调数量比普通话多,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探讨:1. 普通话声调的形成:历史的“简化”首先,我们要明白,普通话的四个声调并非凭空出现,而是汉语声调系统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演变的结果。在古代汉语,特别是中古汉语时期.............
  • 回答
    四川方言自带幽默效果,这是一个普遍的感受,但要详细解释其原因,则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这并非单一因素能够解释,而是语言本身的特点、文化语境、以及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一、 语言本身的特点:1. 声调的起伏和变化带来的喜剧感: 四声八调的丰富性: 四川方言(尤其是成都话为代表.............
  • 回答
    品牌方允许Costco的价格明显低于其他超市市场价格,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背后涉及多方因素和精密的商业策略。虽然看起来是品牌方在“亏本”甩卖,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双赢甚至多赢的策略,能够为品牌方带来长期的、更显著的利益。以下是详细的解释:一、 Costco的独特商业模式和对品牌方的吸引力首先,理解C.............
  • 回答
    咱们来聊聊为啥计算样本方差的时候,分母要用 n1,而不是简单粗暴的 n。这背后其实藏着一个统计学里挺重要也挺有意思的“小秘密”。想象一下,你手里有一堆数据,比如你测量了班里 10 个同学的身高。你想要知道这 10 个同学的身高有多“散开”,也就是他们的身高是差不多,还是差异很大。这个“散开”程度,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