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新国标要求电动自行车必须有脚蹬?

回答
问到点子上了!说起电动自行车新国标里那“必须有脚蹬”的规定,这可不是凭空而来的,背后有挺多讲究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

首先得明白,新国标的出台,最核心的目的就是解决过去电动自行车“失控”的乱象。你可能也见过,以前那种速度快得吓人、体积跟小摩托一样大的“电动车”,在城市里穿梭,安全隐患太大了。交警管也不好管,因为它们既不是自行车,也不是摩托车,界限模糊。

新国标的出台,就是要把这类“非驴非马”的电动车彻底归类,并且给它们一个明确的定位。那么,脚蹬在这儿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1. 界定“非机动车”属性的关键标志

你想想,什么叫自行车?最原始的定义就是靠人力骑行的两轮车。哪怕后来有了电动助力,它的根子还是自行车,是属于非机动车的范畴,可以在自行车道上骑行,管理上也要遵循非机动车的规则。

新国标要求电动自行车必须有脚蹬,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以此来界定它依然是“带助力”的自行车,而不是脱离了人力驱动的电动车辆。有了脚蹬,就意味着你可以选择用人力骑行,或者在骑行过程中通过脚蹬来辅助发电或者提供动力。这就在物理上区分了它和那些纯粹靠电池和电机驱动、不需要脚蹬的电动摩托车或者电动滑板车。

2. 保障骑行安全和可控性

脚蹬的存在,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保障骑行者的安全和车辆的可控性。

紧急情况下的制动和转向辅助: 在一些紧急情况下,比如电池突然耗尽、电机故障,或者需要更精细的操控时,有脚蹬的电动自行车,骑行者可以通过踩踏来维持车辆的平衡、调整方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辅助制动(虽然主要还是靠刹车系统)。这给了骑行者更多的应变能力。
防止“油门车”化: 如果一个电动车没有脚蹬,并且速度可以很高,那么它很自然就会被骑行者当作“油门车”来使用,习惯性地依赖电机。而有了脚蹬,就鼓励了骑行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参与到骑行过程中。即使你主要依靠电力,在爬坡或者需要加速时,你仍然可以踩几脚,这是一种人机结合的模式,而不是完全由机器代劳。

3. 规范市场,区分产品类型

过去市场上的电动车种类繁多,鱼龙混杂。有些车虽然标榜“电动自行车”,但性能参数已经远远超出了自行车范畴,甚至比一些低速电动摩托车还要强劲。

新国标强制要求脚蹬,也是为了规范市场秩序,明确产品界限。这样一来,那些没有脚蹬、速度快、性能强的电动车,就被明确划归到电动摩托车管理(需要驾照、牌照等),而只有具备脚蹬并且符合一定速度、续航等限制的车辆,才能被认为是“电动自行车”,继续享受非机动车的便利。这有助于消费者区分产品,也方便了交通管理部门进行分类执法。

4. 国际通行做法和历史延续性

其实,要求电动自行车具备脚蹬,并不是什么中国独创的规定。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对于电动自行车的定义,都强调了“人力骑行是主要方式,电力辅助是补充”这一核心理念。脚蹬就是体现这一理念的最直观的物理特征。从自行车的发展历史来看,脚蹬一直是自行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国标在这一点的要求,也是对国际通行做法的一种借鉴和靠拢,同时也保持了自行车品类的历史延续性。

举个例子来体会一下:

你开燃油车,偶尔踩一下油门,大部分时间车子自己在跑。但如果你开的是一辆需要你自己踩踏来提供动力的自行车,遇到上坡的时候,你肯定会使劲踩,甚至低档位更用力地蹬。电动自行车有脚蹬,就介于两者之间。你可以在平地上轻松骑行,遇到需要时,稍微蹬几下,帮助电机,也锻炼身体,同时也能让电池续航更久一些。这种“可踩可不踩,踩了更有力”的模式,就是新国标想看到的。

总而言之,新国标要求电动自行车有脚蹬,是为了从根本上区分车辆类型,强化其“非机动车”属性,保障骑行安全和可控性,规范市场,也是顺应国际惯例。这一规定,是为了让大家在享受电动助力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能在一个更安全、更有序的交通环境中骑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骑电动自行车的人吐槽脚蹬子没用,实际上这恰恰证明了所谓的电动自行车这东西,本身就是原本不应该大量存在的鸡肋。

人们实际上需要的是电动摩托车,而不是什么的电动助力的自行车!这完全就是一张伪装皮。但是电动摩托车就和电动汽车一样,完完全全和接受机动车管理,上机动车牌照,考机动车驾照上机动车保险交税。有电动摩托车需求的车主们都愿意接受这些吗?

讨论什么如何管理电动自行车,还不如直接讨论为什么不全面允许电动摩托车上路问题。

只要你决策者有决心取消所有城市禁摩,就能撕开这里绝大多数人表面上吐槽电动车标准,吐槽禁摩政策,其实是想占不用上机动车牌考摩托车驾照、游走于灰色地带便宜的心理。我这可不是瞎说的,我们这儿不禁摩托车,照样满大街电动车乱窜,有灰色地带凭什么不占呢?

你不想着取消一些大城市的禁止摩托车的政策,揭开这层画皮,当然就会给人留下找借口的口实和理由,怪谁呢?实际上那些不禁摩的城市就不存在电动车问题了吗?一样存在!还是那句话,有灰色地带的便宜谁不占的?

但只要你讨论,禁摩就是理由。

不再禁摩,把一切车辆规规矩矩的划分成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干掉灰色地带的电动自行车和四轮老头乐,逻辑上一点毛病也没有。但为什么不做呢?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人家发达国家没有到处上路的老头乐,我们却这么多?

我们进入机动车社会才多少年啊?我们的不发达地区这么广大老百姓真的都那么有钱养机动车吗?(这里说的没钱不是绝对化的没钱,逼到那份上也能买,但是主动承受的能力和意愿低还是因为不富裕)

但出行需求摆在那,小小的舒适度提升需求也应当满足,却有一代人因为历史条件限制,人生的绝大多数时间根本没有接触过机动车就已经老了,能逼他们在五六十岁以后都去从头考驾照吗?别忘了发达国家老爷爷们能开车,是因为人家在20岁的时候就已经开车了,我们的老大爷们20岁的时候,很多家庭自行车恐怕都没有吧?

法理上说不通的现实需求,这些年不就是靠灰色地带填补的吗?现在的电动车政策虽然收紧了这个灰色地带,实际上还是在保留着。但这个地带不可能永远存在,迟早一天会。彻底消失。

那些说拉动政商经济的人,你们想一想,如果把所有出行车辆明明白白地分成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全都放开让你们上路,让所有存在电动摩托车需求的人,全都规规矩矩的全都上牌,考驾照,每年交保险,交机动车的税费,这对经济和财政收入的拉动,不比现在这种电动车政策大得多?电动车的用户真的就占便宜了吗?真的需要来一笔钱,放开所谓的摩托车需求,卖车上牌保养交保险交税,不比这个电动车政策收入大?

说白了,制定政策的人很明白,规范的机动摩托车需求是假的,没有市场,不受机动车管理的机动车出行需求才是真的,才符合当前普遍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这才是想管却又没办法直接治本的根本原因。

user avatar

扣字眼来说 电动自行车是 电动的自行车,那既然是自行车肯定要有脚蹬,不然只能叫电动两轮车。

代驾们骑的那些小尺寸折叠车还好,

看了下绿源的一款新国标电动自行车,还是包车的样子

用脚蹬简直是强人所难,轮径这么小,车身这么重,用脚蹬不得累得跟孙子似的。就算强行装了吧,两个脚踏距离位置这么远,腿张开都能写个人字了,反正夏天的女孩子穿着短裙张开双腿用力蹬的画面太美我想看又不敢看。

可能新国标在学欧盟标准,欧盟允许卖的都是电动助力自行车Pedelecs或者叫EPAC(Electric Pedal Assisted Cycle),

样子与自行车差不多,无非多了电池电机等电部件

标准是

  1. 限速25KM/H
  2. 电机功率250W
  3. 不能用转把,只能用助力模式,靠脚蹬

质量一般在35KG左右,不算太重,不需要怎么补钙也能蹬得跟风火轮似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问到点子上了!说起电动自行车新国标里那“必须有脚蹬”的规定,这可不是凭空而来的,背后有挺多讲究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得明白,新国标的出台,最核心的目的就是解决过去电动自行车“失控”的乱象。你可能也见过,以前那种速度快得吓人、体积跟小摩托一样大的“电动车”,在城市里穿梭,安全隐患太大了。交警管也.............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而且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国家推动国企等企业计算机系统向Linux环境迁移,背后有着一系列深思熟虑的战略考量和技术优势。这并非一蹴而就的决策,而是基于对信息安全、经济成本、技术自主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综合评估。下面我将从几个核心维度进行详细分析,力求深入浅出,展现这个决策背后逻.............
  • 回答
    你的问题一点也不弱智,反而触及了一个非常有意思也很有现实意义的话题。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国产电影里似乎总少不了“爱国”的元素,而好莱坞或者其他国家的电影就没那么“直接”呢?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复杂的原因,涉及到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甚至产业发展模式等等。首先,我们得承认,爱国主义是一个非常普.............
  • 回答
    在日本的电车和地铁里,你经常会注意到,在车厢最前方和最后一节车厢里,客舱与驾驶室之间会安装一面玻璃。这可不是什么可有可无的装饰,它可是大有来头的,背后有着不少学问和考量。为什么要有这扇玻璃?这扇玻璃,我们姑且称它为“驾驶室观察窗”或者“乘务员通道窗”,它的存在,主要是为了实现几个关键功能:1. 安.............
  • 回答
    国内关于“与新冠共存”的讨论,可以说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现象,背后涉及的群体和考量也非常多样。这股声音的出现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疫情的发展、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以及对病毒认识的深入而逐渐形成的。出现“与新冠共存”声音的背景和原因要理解这些声音的来源,首先需要审视整个社会背景:1. 疫情的常态化与病毒.............
  • 回答
    关于苏联在二战后为何不直接将东欧新建的社会主义国家吸纳为加盟共和国,而是选择组建华约,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地缘政治考量、意识形态主张以及对苏联自身内部稳定和国际形象的权衡。简单地说,直接吞并并非最优解,甚至可能带来更大的麻烦。首先,我们得理解当时苏联的战略目标。在经历了惨烈的卫国战争后,苏联最迫切的需求.............
  • 回答
    汽车新排放标准实施,对咱们消费者来说,最关心的无非就是买车和卖车上的变化。特别是“国6b”这个新标准一出来,很多人心里都有点打鼓:是不是以后车就不好卖了?二手车能不能过户?新车是不是更划算?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些事儿。1. 19年7月1日实施的“国6a”和“国6b”,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得明确一个.............
  • 回答
    您这个问题问得挺深入的,触及到了麻将作为一种游戏,其设计理念和演变过程中的一些有趣之处。其实,国标麻将之所以保留花牌,这背后并没有一个“必须”要如此的强制性规定,更多的是一种历史的传承、游戏平衡的考量,以及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策略性,即便这种趣味和策略与“运气”二字紧密相连。咱们这么想,麻将从它诞.............
  •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为什么我们学数学分析的时候,教材里定义函数在某点极限,都要加上“在去心邻域内有定义”这一条。这可不是多此一举,里头藏着挺深刻的道理呢。想象一下,我们想知道一个函数 f(x) 在 x₀ 这个点“附近”是个什么样子。这不是说它在 x₀ 这个点本身的值,而是它非常非常靠近 x₀ 的时候,值会.............
  • 回答
    关于私人收藏的文物,这确实是一个牵动人心的问题,涉及文化传承、国家利益,也触及个人财产权和情感。当专家“要求”私人手中的文物归于国家时,背后有很多深层的原因和复杂的考量,而“一半价值一半补偿”的模式,虽然听起来公平,但在实际操作和理念上,也存在着不少挑战。为什么专家会“要求”私人文物归于国家?首先,.............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琢磨不透的现象,也是很多职场人心里头的一根刺。咱们就从史丹利这个“例子”说起,聊聊为什么外企的遣散费常常显得那么“大方”,而国内一些企业在这方面就没那么“上道”了。首先,得把“劳动法”这东西摆明白。我国的《劳动合同法》是有明确规定的,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基本原则是“N+1”。.............
  • 回答
    2020年了,国内高校的博士们,尤其是在某些前沿领域,其学术能力和科研水平绝对不容小觑。很多人在毕业时就已经发表了高水平的论文,掌握了扎实的科研技能,甚至在博士期间就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果。按理说,这样优秀的人才,应该能够顺利在國內高校找到教职。然而,现实却是,许多高校教职的招聘信息里,“有海外经.............
  • 回答
    在国内法学界,围绕刑法四要件的讨论确实存在着一个有趣的现象:一边是某些法学院依旧在教授和强调源自苏联的传统刑法四要件(构成要件、违法性、罪责、刑罚),而另一边,日本和德国在刑法理论发展上,特别是对这些基本要素的理解和表述上,已经出现了显著的深化和演变,并且这些新理论似乎正在被国家司法考试所采纳和重视.............
  • 回答
    国家选择建设城市群,而不是单纯地推动小城市发展,是一个复杂且具有深远战略考量的决策。这背后涉及经济发展规律、资源配置效率、国家竞争力以及社会稳定等多方面的因素。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一、 城市群的本质与优势:协同效应和规模经济城市群并非简单地将几个城市堆叠在一起,而是指以一个或多个特大城市为核.............
  • 回答
    国家对K12教育培训机构进行“双减”政策的整顿,其原因错综复杂,并不仅仅是为了“一下子整顿”或造成失业。这是一个涉及多方面考量的重大教育政策调整,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和长远的目标。关于失业问题,这确实是政策实施过程中一个不可避免的阵痛,但政策制定者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并在努力寻求缓解方案。以下.............
  • 回答
    近些年,你有没有觉得,身边似乎到处都是孩子补课的身影?小小的年纪,学业压力就已经像一座山一样压在肩头。这背后,正是无数校外培训机构在默默“添柴加火”。而最近,国家这一系列“双减”政策的推出,可以说是狠狠地给这些机构泼了一盆冷水,也引发了社会上广泛的讨论。那么,国家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背后的原因,其实.............
  • 回答
    要说清楚国家为什么对改装车进行严打,得从几个主要方面来掰扯,而且这事儿确实挺复杂的,不是一句话就能说透的。咱们从最直接的原因说起,也得往深了挖挖。一、 安全第一,这是最根本的出发点。你想啊,一辆车出厂的时候,它的设计、制造、测试,都是为了保证在各种正常和非正常情况下都能相对安全地运行。这涉及到车身结.............
  • 回答
    国家设立预备役,这背后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前线缺人就拉来顶替”那么回事。它是一个复杂且庞大的体系,涉及到国家安全战略、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方方面面。咱们来掰扯掰扯,为什么国家要费这么大劲去养活这么一群“准军人”。首先,最直接、最核心的原因,那肯定是应对大规模冲突和战争。你能想象一下,一场现代战争,尤其.............
  • 回答
    国家限制游戏版号发行数量,这背后确实是牵扯到了一系列复杂的考量和目标。想要把这个问题讲透,咱们得一步一步来分析。首先,最直接也是最常被提及的原因,就是保护未成年人。咱们都知道,游戏这东西,一旦沉迷起来,对年轻人的影响可不是闹着玩的。它会挤占他们的学习时间,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甚至可能导致一些不良行为.............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一个非常核心且复杂的话题,涉及到中国历史、文化、政治和社会等多个层面。要理解为什么中国至今仍保留民族划分,而非强行统一归化,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原因。历史的烙印:多元共存的根基首先,中国并不是历史上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度。我们常说的“中华民族”是一个集合概念,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众多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