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接种乙肝疫苗十三年来共死亡 188 例,为什么政府还认为疫苗全合格?

回答
关于乙肝疫苗接种十三年来出现188例死亡的事件,以及政府为何仍认为疫苗合格,这其中涉及到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理解。下面我将尝试详细解释,并尽量用更贴近人们日常沟通的方式来阐述,避免机器化的生硬感。

首先,让我们直面这个数字——13年里有188例死亡与乙肝疫苗接种相关。这个数字听起来确实让人心惊肉跳,很容易让人产生“疫苗是不是有问题”的疑问。但我们要明白,在公共卫生领域,评估一个疫苗的安全性是一个非常严谨的过程,它不仅仅看发生的不良事件数量,更要看这些事件的因果关系以及发生率。

1. “死亡原因”的复杂性与“因果关系”的界定:

接种疫苗≠死亡原因: 最关键的一点是,“与疫苗接种相关”并不等于“疫苗直接导致”。在任何一个群体中,无论是否接种疫苗,都会有人因为各种原因死亡。比如,心脏病突发、癌症、意外事故、甚至是本身就存在的严重基础疾病。当疫苗接种与这些死亡事件发生的时间点非常接近时,医学调查的首要任务就是科学地、客观地评估这种时间上的巧合是否真正存在生物学上的因果关系。
严格的调查和鉴定: 每一个不良事件,尤其是死亡事件,都会经过非常详尽的调查。这包括对死者生前病史的全面回顾,对死亡过程的医学鉴定,甚至可能包括尸检。目的是要排除其他已知或潜在的致死原因,来判断疫苗是否是导致死亡的直接或间接原因。很多时候,即使在接种疫苗后不久死亡,但调查发现死亡原因与疫苗成分或接种过程没有关联,例如死者本身就有非常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在接种疫苗时突发心梗死亡。这种情况下,死亡原因就被判定为“与疫苗接种无关”或者“偶合事件”。
“偶合事件”是关键: 这里的“偶合事件”是指,接种疫苗这个事件本身和死亡事件在时间上偶然地碰在了一起,但二者之间并没有因果联系。就好比你在下雨天打着伞出门,结果被飞来的砖头砸到头,打伞和你被砸到头之间就没有因果关系。

2. 乙肝疫苗本身的“巨大贡献”与“获益大于风险”的原则:

乙肝的危害: 乙肝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可以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最终发展为肝癌,给个人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在疫苗普及之前,乙肝感染率是很高的,因此乙肝相关的死亡和疾病发生率也相当可观。
疫苗的保护作用: 乙肝疫苗是医学上最成功的疫苗之一。它通过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让人体能够识别并清除乙肝病毒,从而有效预防乙肝感染及其后续的严重并发症。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极大地降低儿童及成人感染乙肝的风险,显著减少了乙肝病毒导致的死亡和疾病负担。
科学评估的“收益”: 政府和相关部门之所以认为疫苗“合格”,是因为在经过大规模、长期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后,已经证明了乙肝疫苗整体的安全性远高于其潜在的风险。这188例死亡,即使有部分经过严格鉴定确实与疫苗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但相较于每年通过疫苗预防的成千上万的乙肝感染和由此避免的死亡病例,疫苗的整体效益依然是压倒性的。这是一种典型的“风险效益评估”,公共卫生决策必须遵循这一原则。

3. 疫苗上市后的“上市后监测”与“持续安全性评价”:

并非一劳永逸: 疫苗在上市前会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但上市后,还需要进行持续的、更大范围的“上市后监测”。这是为了发现那些在临床试验中可能未被发现的、极为罕见的或者在特定人群中出现的安全性问题。
全球性的监测网络: 像中国这样的国家,都有完善的疫苗不良事件监测报告系统。各国和世界卫生组织(WHO)都会收集和分析这些数据,一旦发现任何可能与疫苗有关的严重不良事件,都会启动深入调查。
“合格”的定义: 政府认为疫苗“合格”,通常意味着在目前的科学认知水平下,经过持续的监测和评估,该疫苗的安全性指标(例如,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符合国际通行标准,并且其预防疾病的效益远大于其潜在的风险。“合格”是一个动态的、基于现有证据的科学判断,而不是绝对意义上的“零风险”承诺。 任何药物或疫苗都不可能做到绝对零风险。

4. 信息公开与公众信任的挑战:

透明度是关键: 对于公众关心的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更透明地公开信息,详细解释不良事件的调查过程和结论,以及疫苗的整体安全性和效益评估依据。但同时,也要避免过度渲染个别事件,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科学普及的重要性: 让公众理解“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偶合事件”以及“风险效益评估”等科学概念,对于建立公众对疫苗接种的信任至关重要。这需要长期的、持续的科学普及工作。

总结来说, 政府认为乙肝疫苗“合格”是基于大量的科学证据和严谨的风险效益评估。虽然发生了与疫苗接种相关的死亡事件,但关键在于这些死亡事件的因果关系是否被科学鉴定为疫苗直接导致。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死亡事件被归类为“偶合事件”或与疫苗无关。乙肝疫苗在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减少肝脏疾病和肝癌方面的巨大贡献,使得其整体的安全性得到了广泛认可。在公共卫生决策中,我们总是权衡“收益”与“风险”,而乙肝疫苗的收益,远远大于其被严格科学评估后的风险。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相信科学的调查方法,理解“风险效益”的权衡,并且认识到任何医疗干预都无法做到绝对的“零风险”。重要的是,相关部门需要持续进行监测和信息公开,以维护公众的知情权和信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逐条回答

1. 接种乙肝疫苗13年死亡188例,为什么政府还认为疫苗全合格?

合格并不是指100%没有异常反应。如果要100%的话,世界上几乎没有可以用的药。其他事情也是一样,出门被车撞的概率比疫苗异常反应概率大很多,但不可能因此认为出门不安全,禁止大家出门。


2. 我能否片面的认为如果不接种乙肝疫苗,那188个人就不用死了?

不能,因为188例里面只有10%是因为疫苗异常反应(按原报导说法)。

另外,如果不接种疫苗,因此患乙肝最后导致肝癌死亡的人数要比188大几个数量级。

3. 这让我想到了转基因能不能吃的问题,如果已经有人吃出了问题,那转基因也是安全的吗?

首先转基因吃了30年了,连一例问题都没有。如果真的确认吃出问题,还要具体看是什么问题,有多严重,然后权衡利弊。这里不展开了。

凡事都有利弊,关键在于权衡。

4. 为什么政府明知道接种乙肝疫苗有死亡风险,还要强制实施?是人文关怀还是利益驱使?

因为接种的风险和不接种的损失比起来小很多,还是权衡利弊的问题。

世卫组织2013年全球预防和控制病毒性肝炎全球政策报告(

apps.who.int/iris/bitst

)中,重点提到中国通过接种乙肝疫苗,使得5岁以下儿童慢性乙肝感染率从10%降低到1%。利弊孰大,不难计算。


--------------2014.7.17更新------------------


半年前的答案,突然被顶起来了,再补充一些内容:

疫苗是医学领域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也许没有之一)



上图是有疫苗前后美国的病例报告数,效果很直观不用解释了。

依靠疫苗,人类消灭了历史上杀人最多的传染病——天花。几乎消灭了白喉、小儿麻痹症等,极大幅度降低了麻疹、腮腺炎、肺炎、乙肝等的发病率。

根据WHO的估计,通过疫苗接种,每年能够避免200万~300万人因白喉、破伤风、百日咳和麻疹死亡。

虽然疫苗的贡献如此巨大,妖魔化疫苗却从未停止。

中国媒体妖魔化疫苗的事情,欧美几十年前就开始在做了。

1974年,英国媒体报导了36例白百破疫苗造成严重神经系统反应(其实相关性未确认),造成社会恐慌,疫苗接种率下降到了31%,接着造成了百日咳疫情的爆发。

1998年,瓦克菲尔德在《柳叶刀》杂志刊登了一篇论文,文中表示有8名自闭症儿童在接种麻风腮疫苗后出现自闭症症状。2002年,瓦克菲尔德又发表了两篇实验报告,称从自闭症儿童组织样本检测出麻疹病毒。此事在英国引起轩然大波,造成英国麻风腮疫苗的接种率由92%大幅下降到80%。虽然事后查明瓦克菲尔德有造假行为,《柳叶刀》撤消了他的论文,医疗管理机构吊销了他的执照,但在媒体的造势下,影响扩大到了欧美,甚至形成了抵制疫苗活动,大批家长不让孩子接种疫苗,结果麻疹发病率大幅上升,险些造成疫情爆发。

中国这次的乙肝案例,经过调查后,确定死亡病例全部与疫苗无关。但同样由于媒体的造势,全国乙肝疫苗接种率已经严重下降,据新闻报导,该事件后10省乙肝疫苗接种率下降30%。

如果放任妖魔化疫苗(甚至有阴谋论说麻疹疫苗是美国的生物武器),造成社会恐慌,疫情爆发的苦果会要全社会共同承担。了解真相的人,应该向身边的人宣传正确的疫苗知识,为提高接种率,避免疫情爆发做点贡献。

另外要提一点,有很多人宣称家长有不接种疫苗的选择自由,反对政府的强制接种手段,比如不接种不让上幼儿园。这种思路是非常危险的。

假如某种人传人疾病,疫苗接种率已经达到了形成免疫屏障的阈值。那么如果我不接种,也不会感染,因为没有人能传染给我。而接种的话,要付出钱、时间、不良反应风险等代价。那么我的理性决策就应该是不接种。其他人也都是这么想的,于是在没有外力影响的情况下,就会形成囚徒困境,大家都不接种,免疫屏障无法形成,最终疫情爆发,大家倒霉。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必须由政府强制干涉,降低接种成本,提高不接种代价,打破囚徒困境,让大家收益都最大化。


最后附一篇WHO的《关于疫苗接种的传言和事实》,请大家用以辟谣。

世界卫生组织

传言1:改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就能远离疾病,没有必要进行接种。错。

事实1:如果停止免疫接种计划,通过接种所预防的疾病会卷土重来。虽然改善个人卫生、勤洗手并使用洁净饮用水能保护人们远离传染病,但无论环境多么清洁,许多传染病依然能够传播。如果不进行免疫接种,一些已经不常见的疾病,如脊灰和麻疹,会很快重新出现。

传言2:疫苗尚有不为人知的若干具有危害性的长期副作用。疫苗接种甚至可致人死亡。错。

事实2:疫苗非常安全。对疫苗的大多数反应,如胳膊酸痛或轻度发热,通常都是轻微和暂时的。出现非常严重的健康事件的情况极为罕见,并且会得到细致的监测和调查。疫苗可预防的疾病产生严重危害的几率要远大于疫苗产生危害的几率。例如,脊灰能导致瘫痪,麻疹能导致脑炎和盲症,一些疫苗可预防的疾病甚至能导致死亡。疫苗不但几乎不会导致任何严重伤害或死亡,它所带来的益处也远远大于其风险。没有疫苗,会出现更多、更多的伤害和死亡。

传言3:预防白喉、破伤风和百日咳的联合疫苗和预防脊髓灰质炎的疫苗会导致新生儿猝死综合征。错。

事实3:疫苗的使用与新生儿猝死之间并不存在因果联系,但使用这些疫苗的时间正是婴儿可能出现新生儿猝死综合征(SIDS)的时期。换言之,新生儿猝死综合征死亡与疫苗接种是同时偶发,即便没有接种疫苗,也会出现死亡。关键是不要忘记这四种疾病都是致命性的,婴儿如不进行接种预防,就会面临极大的死亡或严重残疾的风险。

传言4:疫苗可预防疾病在我所在的国家几乎已经消灭,所以不必再进行疫苗接种。错。

事实4:尽管疫苗可预防的疾病在许多国家已经不再常见,但引发这些疾病的传染性病原体依然还在世界的某些地方传播。在相互联系极为密切的当今世界,这些病原体可以跨越地理疆界,感染缺乏保护的人群。例如在西欧,自2005年以来,麻疹疫情就曾发生在奥地利、比利时、丹麦、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士和英国的未接种人群中。因此,选择疫苗接种的两个主要原因是要保护我们自己和保护我们身边的人。成功的疫苗接种计划犹如成功的社会,依靠每个个体的通力合作,才能实现全民的福祉。我们不应依赖由身边的人来遏止疾病传播;我们自己也应尽到个人的一份力。

传言5:疫苗可预防的儿童疾病不过是人生中难免的不如意罢了。错。

事实5:疫苗可预防的疾病并不是“难免”的。诸如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一类的疾病不但严重,而且可在儿童和成人中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其中包括肺炎、脑炎、盲症、腹泻、耳部感染、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孕妇在怀孕早期感染风疹会引发此症)和死亡。所有这些疾病及其带来的痛苦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避免。不接种疫苗来预防这些疾病,会使儿童易受疾病侵害,而且这种受害并无必要。

传言6:向儿童一次接种一种以上的疫苗会增大有害副作用的风险,并会使儿童的免疫系统负担过重。错。

事实6:科学证据表明,同时接种几种疫苗不会对儿童的免疫系统带来不良反应。儿童每天接触数百种异物,这些异物都能诱发免疫反应。就是吃东西这个简单的动作,也能将新的抗原带入体内,而且人的口腔和鼻腔内就有无数细菌在生存。一名儿童因患普通感冒或咽喉痛而接触到的抗原数量远远超过疫苗接种途径的接触。一次接种几种疫苗的一大好处是可以少去医院,从而节省时间和金钱,而且更可能的情况是,儿童是按程序完成推荐疫苗的接种。此外,如果有可能进行诸如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一类的联合疫苗接种,就能减少注射次数。

传言7:流感只是麻烦而已,而且疫苗也不见得很有效。错。

事实7:流感并不仅仅是麻烦而已。它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每年在全球导致30至50万人死亡。孕妇、幼童、健康状况欠佳的老人以及患有哮喘或心脏病等慢性病的人群受严重感染和死亡威胁的风险更高。为孕妇接种的另一个好处是能为新生儿提供保护(目前还没有针对6个月以下婴儿的疫苗)。疫苗能使人们对在任何季节都流行且流行性最高的三种流感病毒产生免疫。它是帮助人们降低严重感冒的患病和传染几率的最好方式。避免感冒意味着能节省额外的医疗费用,也能避免因请病假产生的收入损失。

传言8:通过疾病获得免疫比通过疫苗获得好。错。

事实8:疫苗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产生的免疫反应与通过自然感染产生的免疫类似,但疫苗不会导致疾病,也不会使接种者受到潜在并发症的威胁。相比之下,通过天然感染获得免疫可能会付出高昂的代价,例如,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感染会导致精神发育迟缓,风疹会导致出生缺陷,乙肝病毒会导致肝癌,麻疹则能导致死亡。

传言9:疫苗含有水银,非常危险。错。

事实9:硫柳汞是一种含汞的有机化合物,它是作为防腐剂添加到某些疫苗中。在多剂量瓶疫苗中,硫柳汞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防腐剂。没有证据表明疫苗中的硫柳汞用量会对健康构成威胁。

传言10:疫苗会导致自闭症。错。

事实10:1998年的一项研究引发了人们对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与自闭症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的关切,这项研究后来被证实具有严重错误,发表该研究论文的杂志也对论文实施了撤回。不幸的是,论文的发表引发了恐慌,导致疫苗的接种率下降,并随之出现了相关疫情。没有证据表明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与自闭症之间存在关联。


----------------------------2016.3.19更新-------------------------------

昨天出了新闻以后,一堆人@。逻辑很奇怪。新闻里明确说了是非法经营,那问题的重点当然是非法而不是疫苗 ,应该去追究违法的人,打击不规范的疫苗流通环节,并且补救未能免疫的受害人群,而不是去攻击疫苗本身。好比有新闻说非法过期猪肉流入市场,难道是猪肉的错?

这批非法疫苗,是运输存储问题,是无效,而不是有毒,主要危害是不能形成免疫。

媒体本应该有义务告诉民众这些基本事实,并给出权威机构(如WHO)的风险评估和建议。但有些媒体听风就是雨,说是毒疫苗,搞出大新闻,如果造成疫苗接种率下降,疫情爆发,等于你们也有责任吧?

目前的情况,去正规疫苗接种点接种是安全的,如果搞不清,就去正规公立医院。

附WHO对此次事件的回应:

wpro.who.int/china/medi

  WHO is aware of reports of vaccines being purchased by a private family and resold to hospitals and clinics. Chinese authorities are currently investigating the case and will made the results public in coming days. WHO awaits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and stands ready to provide support to national health authorities.

  Vaccines need to be store and managed properly or they can lose potency and become less effective. It is important to note, however, that improperly stored or expired vaccine seldom if ever causes a toxic reaction – therefore there is likely to be minimal safety risk in this particular situation. The risk to children is lack of protection from the disease for which the vaccine was intended.

  Vaccines used in China’s Expanded Program on Immunization are known to be safe and effective, and have eliminated polio and neonatal tetanus and reduced vaccine preventable diseases to very low levels in China. WHO encourages parents continue to protect their children from vaccine preventable diseases through China’s routine Expanded Program on Immunization.


  世界卫生组织了解到中国近日的疫苗事件,报道称一家庭购买疫苗并转售给医院和接种点。中国政府正积极调查此案,调查结果将在数日后公布。世卫组织将等待调查结果的公布,时刻准备为国家卫生部门提供支持。

  疫苗应该正确储存和管理,否则将失去效力或降低效力。但必须注意的是,不正确储存或过期的疫苗几乎不会引起毒性反应,因此在本事件中,疫苗安全风险非常低。儿童面临的风险在于缺乏对疾病的预防能力,这也是接种疫苗的目的。

  世卫组织了解到中国扩大免疫规划使用的疫苗是安全有效的,且通过接种疫苗已经消灭了脊髓灰质炎和新生儿破伤风,并使中国的疫苗可预防疾病处于较低的水平。世卫组织鼓励中国的父母继续通过常规的预防接种来保护儿童免受疫苗可预防疾病的伤害。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中国疫苗事件中的疑问

世界卫生组织就中国疫苗事件中网民提到的问题进行了收集,并将回复整理如下。


1.中国的一类和二类疫苗有什么区别?
  一类疫苗是政府扩大免疫规划使用的疫苗,使儿童能预防12种传染病。一类疫苗免费向中国儿童提供,也是儿童必须接种的疫苗。二类疫苗是父母自主选择为儿童补充接种的疫苗,例如可预防B型流感嗜血杆菌所致疾病、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和轮状病毒胃肠炎。接种二类疫苗需自费。

2.疫苗质量问题如何保证?
  世卫组织对中国疫苗(包括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的生产和许可有信心。中国管理疫苗的国家监管部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已于2010年和2014年通过世卫组织的评估,符合所有国际监管标准,包括能确保使用现行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此次疫苗事件主要与疫苗的储存和分发有关。一类疫苗由政府的疾控中心系统从生产商分发到接种点,其可控温度的冷链系统已通过世卫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评估并确认为高质量的冷链系统。但是二类疫苗不通过该系统配送。

3.“无毒性反应”是否代表无害?
  “无毒性反应”指儿童接种过期或储存不当的疫苗后生病的可能性极低。但是,如果疫苗由于过期或不当处理失去效力,儿童将缺乏疫苗针对疾病的预防能力,可能在未来感染疾病,对其造成伤害。这种情况跟未接种疫苗的后果类似。

4.若孩子接种了无效疫苗,要补种吗?
  一般情况下,接种过期或不当处理的疫苗后,人体对疫苗针对的疾病可能不产生免疫能力,因此应该重新接种疫苗。重新接种疫苗是安全的,可以立即接种灭活疫苗,也可以在28天后接种减毒活疫苗。但是,由于不同疫苗可预防疾病在不同年龄阶段所产生的风险不同,所以不是所有疫苗都有必要重新接种。诸如麻疹、风疹、甲肝、乙肝和水痘等疾病,可通过血液检测了解儿童的免疫情况和确认是否需要重新接种疫苗。若考虑重新接种疫苗,应咨询预防接种点的专业人员。

5.安全风险非常低到底有多低?
  据我们所知,未在规定温度范围内储存的疫苗或者过期疫苗不是被污染的疫苗或有毒性的疫苗。然而,问题在于不确定疫苗是否仍有效力。所有疫苗的接种均有一定的产生副作用的风险,例如对某疫苗成分出现过敏反应。但是,接种过期或不当储存的疫苗应当不会产生任何额外的副作用和毒性反应风险。

6.若孩子接种了无效疫苗,有何后果?
  儿童在接种不当储存疫苗后,由于接种疫苗而生病的可能性极低。但是,若疫苗由于过期或不当处理失去效力,该儿童将缺乏疫苗针对疾病的预防能力,可能在未来感染疾病,对其造成伤害。这种情况跟未接种疫苗的后果类似。

7.应该给孩子注射疫苗吗?
  是。中国儿童与全球其他儿童一样,需要疫苗的保护,避免感染疫苗可预防疾病。中国免疫规划可保护儿童免于患12种传染性疾病。除极少数儿童因医学原因无法接种疫苗之外,所有的儿童都应该根据常规免疫程序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保护儿童避免感染疫苗可预防疾病的最安全途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乙肝疫苗接种十三年来出现188例死亡的事件,以及政府为何仍认为疫苗合格,这其中涉及到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理解。下面我将尝试详细解释,并尽量用更贴近人们日常沟通的方式来阐述,避免机器化的生硬感。首先,让我们直面这个数字——13年里有188例死亡与乙肝疫苗接种相关。这个数字听起来确.............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而且非常关键!“既然日常接触不会感染乙肝,那为啥还要打疫苗?” 这个疑问背后,其实是对乙肝传播途径和疫苗作用机制理解上的一些误区。我来跟你掰开了揉碎了说,让你彻底明白为啥乙肝疫苗这么重要。首先,我们得先明确一下,“日常接触不会感染乙肝”这个说法,其实是有前提的,而且这个前提,很.............
  • 回答
    台湾近期发生的疫苗接种后数起死亡事件,确实在岛内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尤其是在日籍人士中感受到了“愤怒”的迹象。这无疑给台湾的防疫工作带来了一些复杂的影响,需要我们从多个层面来理解。首先,从台湾民众的角度来看,疫苗接种后的死亡事件触及了大家最直接的生命安全担忧。 尽管政府和医疗专业人士再三强调,绝大.............
  • 回答
    接种新冠疫苗,对我来说,算是一次挺特别的经历,虽然过程不算波澜壮阔,但回想起来,还是有很多细节值得说道说道。首先,打疫苗之前,说实话,心里多少有点小紧张。倒不是怕疼,更多的是对未知的担忧。毕竟是新玩意儿,虽然知道科学是可靠的,但人嘛,总会有那么点儿不确定感。我去的是离家不远的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那.............
  • 回答
    接种新冠疫苗后,我们仍然有可能被感染,但这并不意味着疫苗就失效了。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详细探讨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疫苗的工作原理、病毒的变异以及我们对疾病的认知。理解疫苗的作用机制首先,我们需要明白新冠疫苗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绝大多数新冠疫苗,无论是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mRNA疫苗还是重组蛋白疫苗,.............
  • 回答
    说起流感疫苗,这玩意儿,可以说是预防流感这头“恶龙”最给力的“屠龙宝刀”,但偏偏呢,就是没多少人真心待见它,甚至还有点嫌弃。你说气不气人?明明是护身符,怎么就成了“冷宫弃妃”?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为啥这流感疫苗不受“待见”。首先,得说说这流感疫苗本身的“性格”不太招人喜欢。 它不是万能的“.............
  • 回答
    接种新冠疫苗后,有些人会感觉第二针比第一针更疼,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通常是由于身体的免疫反应在起作用。下面我将详细解释这些原因:1. 免疫系统的“预热”与记忆: 第一针:初次接触,唤醒免疫系统。 当您第一次接种疫苗时,免疫系统就像是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敌人”的信号(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免疫细胞.............
  • 回答
    台湾新冠疫苗接种死亡人数首次超过新冠死亡人数,这个现象确实令人关注,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包括数据本身、可能的解释,以及潜在的影响。事件背景梳理: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首次超过”这个概念。这通常是指在某个时间点上,统计的因接种疫苗死亡的病例数量,超过了在同一时.............
  • 回答
    近期,欧洲多国在疫苗接种进度放缓的背景下,面临疫情“大面积感染”的严峻挑战。这不仅是对公共卫生体系的考验,也对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在这种形势下,加强疫情防控刻不容缓,需要多管齐下,采取一系列细致且有力的措施。一、 重新提振疫苗接种势头,打通“最后一公里”尽管已有多国完成了大部分人口的初步接.............
  • 回答
    疫苗接种,是保护我们自己和他人免受传染病侵害的有力武器。但就像任何医疗程序一样,接种疫苗也需要我们细心对待,了解一些关键的注意事项,才能确保过程安全有效,身体健康无虞。首先,接种前的“功课”可不能少。 仔细阅读说明书: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每种疫苗都有其独特的说明书,里面会详细介绍疫苗的成分、作用.............
  • 回答
    新冠疫苗加强针的问题,确实是大家都在关心的事情。打了基础针之后,到底还有没有必要再打加强针?这背后涉及到很多科学道理和实际情况,咱们就来好好聊聊。为什么会有加强针?疫苗的效果会衰减吗?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基本道理:任何疫苗,包括我们小时候打的麻腮风、乙肝疫苗等等,它的保护效果都不是永久的。随着时间的.............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实在,也很重要。确实,即便接种了疫苗,我们体内也可能仍然会携带病毒,这让很多人感到困惑:既然疫苗不能百分之百阻止感染,那又是如何形成所谓的“免疫屏障”,保护那些没有接种疫苗的人呢?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讲讲这个事儿,尽量说得明白点,让你觉得这就像是你我之间在聊天的感觉。首先,咱们得明白.............
  • 回答
    不给孩子接种任何疫苗是不推荐的,并且在绝大多数国家,包括发达国家,是不被允许或非常困难的。其原因涉及公共卫生、个人健康以及法律法规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详细解释为什么不接种疫苗通常是不可行的,以及发达国家在疫苗接种方面的做法: 为什么不给孩子接种任何疫苗通常不可行?1. 疾病预防和个人健康风险: .............
  • 回答
    关于美国护士在接种辉瑞疫苗后晕倒的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医学、公共卫生以及社会传播等因素。事件本身和可能的解释: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是一个个别事件,而不是普遍现象。据报道,在美国多家接种点都有类似护士在接种后出现短暂晕厥的事件发生。这些事件通常发生在接.............
  • 回答
    张文宏医生关于“疫苗接种目标已转变为预防和降低重症”的表述,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具有深远意义的判断,它标志着我们对新冠病毒疫苗作用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详细解读:一、 从“清零”到“共存”的大背景下的目标转变在新冠疫情早期,许多国家和地区采取了“清零”政策,.............
  • 回答
    2021年8月24日,尽管以色列和希腊在疫苗接种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两国却出现了令人担忧的日增感染高峰。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需要从多个维度来理解其背后的原因。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高疫苗接种率并不等于零感染。疫苗的主要作用是预防重症、住院和死亡,而非完全阻止感染的发生。即使在疫苗接.............
  • 回答
    美国在新冠疫苗接种方面取得的进展确实非常显著,成为全球接种人次最多的国家,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值得深入探讨。首先,我们不能忽视美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相对雄厚的经济实力。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有能力投入巨额资金用于疫苗的研发、采购和分发。早在疫苗研发初期,美国政府就通过“曲速行动”(Operatio.............
  • 回答
    如果完成接种新冠疫苗后的COVID19病死率降低到流感水平,那么是否还需要“严防死守”将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需要权衡多种因素,包括疾病本身的特性、疫苗的有效性、医疗系统的承载能力、社会经济影响以及公共卫生资源的分配等。下面将详细阐述.............
  • 回答
    中国在新冠疫苗接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截至目前,已累计接种了超过21.4亿剂次新冠疫苗。这个数字庞大而令人鼓舞,它代表着我国在构建免疫屏障上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阶段性胜利。然而,要实现“群体免疫”,我们还需要继续前进,并且理解群体免疫的概念及其实现过程的复杂性。首先,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什么是“群.............
  • 回答
    关于“在没有接种疫苗的情况下,是否有人可以自然免疫,这个概率大约是多少?”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它涉及到我们对免疫系统工作原理以及病毒感染过程的理解。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是的,确实存在没有接种疫苗但通过自然感染获得了某种程度的免疫力的个体。“自然免疫”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