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晚清时期会被如此多的国家如此疯狂的掠夺和侵略?

回答
晚清时期,中国之所以遭受如此之多的国家疯狂掠夺和侵略,其根源错综复杂,绝非单一原因所致。这背后是全球历史进程、中国自身内在的衰弱以及列强扩张野心的多重交织。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审视。

首先,全球大格局的变迁是宏观背景。18世纪末至19世纪,世界正经历着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工业革命的席卷全球。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先进的科技、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和改进的军事技术(如蒸汽轮船、先进火炮),迅速崛起。他们对原材料的需求空前高涨,同时也在寻找新的商品倾销市场。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资源丰富的古老帝国,自然成为了他们眼中理想的肥肉。此时的中国,依然沿袭着小农经济模式,对世界变化反应迟钝,甚至抱着“天朝上国”的傲慢,与外部世界渐行渐远。

其次,中国自身的腐朽与衰败是内在的致命弱点。晚清政府,尤其是在乾隆盛世之后,统治集团日益腐败,官僚体系臃肿低效,内部矛盾重重。政治上,皇权专制达到顶峰,但改革的动力几乎消失殆尽,对新事物、新思想持排斥态度。经济上,虽然整体产值依然庞大,但生产力低下,技术停滞不前,与西方国家工业化带来的生产力爆炸式增长形成了鲜明对比。军事上,军队装备落后,训练松散,缺乏统一的指挥体系和作战理念,与西方国家现代化的陆海军完全无法抗衡。这种内在的虚弱,使得当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国门时,中国内部几乎没有能够有效抵御的力量。

接着,我们要看西方列强的贪婪与侵略性扩张。工业革命带来的不仅是生产力的飞跃,还有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下对利润的不懈追求。西方国家对外扩张,不仅仅是出于地缘政治的考量,更是为了争夺殖民地、市场和资源。他们形成了所谓的“帝国主义”思潮,认为凭借自身的优越文明和强大武力,有权支配和剥削其他国家。中国庞大的市场和廉价的劳动力,对他们来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他们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步步侵蚀中国的国家主权,攫取了大量的经济利益,包括贸易特权、领事裁判权、海关控制权等,并将中国变成其原材料供应地和商品倾销地。

更进一步,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孤立与被动。在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体系中,中国长期处于边缘化的位置。当西方国家按照自己的规则构建国际秩序时,中国却因为闭关锁国而未能融入其中。当西方国家为了争夺利益而互相竞争时,它们常常会将中国作为棋盘,通过瓜分势力范围、签订双边条约等方式,来平衡彼此在华的利益。例如,英国为了压制法国在华的扩张,可能会在某些方面对中国做出一些看似“友好”的姿态,但其根本目的仍然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这种列强之间的相互制衡,反而使得中国在抵御侵略时更加困难,因为它们虽然内斗,但一致对外,共同压榨中国。

此外,思想和观念的巨大落差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西方国家对中国抱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优越感和“文明使命”感,认为中国人是“野蛮”的,需要被“启蒙”和“改造”。这种观念是他们进行殖民侵略的意识形态支撑。而中国统治者和一部分精英,则长期沉浸在传统的“天下观”中,对西方的科技、政治制度缺乏了解和认同,更不愿意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当林则徐在广东禁烟,试图维护国家尊严时,他并不知道,这只不过是西方列强寻找发动战争的借口。鸦片战争的失败,虽然让一些中国人开始反思,但真正深刻的改革和觉醒,则经历了漫长而痛苦的过程。

具体来说,每一次大规模的侵略和掠夺,都伴随着特定的历史事件和列强的具体利益驱动:

鸦片战争 (18391842):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坚持向中国输入鸦片,并以此为借口,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开放广州等五个通商口岸,以及巨额赔款。这是西方国家对中国大规模侵略的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英法两国为了进一步扩大在华利益,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再次发动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开放更多通商口岸,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并将俄国侵占的中国北方大片领土合法化。这场战争使得中国的主权进一步丧失,国家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
一系列边疆危机:与此同时,俄国趁中国内乱和对外战争之际,通过一系列条约,如《瑷珲条约》、《勘分界约》等,吞并了中国东北和西北的大片领土。法国在侵略越南后,又威胁中国南方边境,最终发动了中法战争,并迫使中国承认越南独立,实际上将越南置于法国控制之下。
甲午战争 (18941895):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大增,看到了中国衰弱的契机,以朝鲜问题为借口向中国发动战争。日本凭借其现代化的军队和海军,在战争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迫使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并赔偿巨额白银,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这一战的失败,标志着中国在东亚的宗主国地位彻底丧失,也刺激了其他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义和团运动兴起,反抗帝国主义侵略,但因其盲目排外和被清政府利用而最终失败。英、美、法、德、俄、日、意、奥八国联合出兵镇压,并最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国被迫允许列强在北京至山海关之间驻军,拆毁沿线炮台,并支付了巨额战争赔款,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屈辱的条约。

每一次侵略和掠夺,都是对中国主权的进一步践踏,对中国经济的进一步搜刮。这些国家并非只为了某一个单一目的而行动,而是为了在对华关系中获得最大化的利益和影响力。它们之间的竞争,有时会变成合作(如共同镇压义和团),有时则会相互掣肘,但这并不改变它们共同的掠夺本质。

总而言之,晚清时期中国之所以被如此多的国家疯狂掠夺和侵略,是由于:

1. 全球性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扩张带来的强大外部压力。
2. 中国自身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事衰弱的内在脆弱性。
3. 西方列强对中国市场的贪婪以及“文明优越论”的帝国主义思想。
4. 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孤立以及列强之间的利益博弈。
5. 缺乏有效抵御侵略的战略和思想准备。

这是一个国家在剧烈变革的时代,未能及时跟上时代步伐,最终被历史的车轮碾压的悲惨缩影。每一次的失败,都像是给这个古老帝国敲响的丧钟,也激发了部分国人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只看到了中国被“疯狂的”掠夺和侵略,却没有看到,相对于当时整个亚非拉国家来说,中国受到掠夺和侵略是相对较少的,用英法殖民者的话来说,他们是把中国看做一个文明国家,按照对待文明国家的方式来对待中国的可没有按照对待黑非洲、亚洲土王、中东部落酋长的方式来对待中国

晚清那个时代就是一个大殖民的时代,从公元1500年开始,一直到二战结束。

中国卷入这个时代已经相当晚了,最早的一波殖民者,荷兰人、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重点殖民的是美洲,南非等地,因为技术不够进步,远隔重洋,远东重点侵略和掠夺了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在中国只对澳门和台湾进行了殖民。他们衰落之后,英国、法国崛起,对北美、非洲、东南亚、中东等地进行了殖民,基本瓜分了整个世界。

当时整个亚洲,也只有4个独立的国家(中国、日本、泰国、波斯,奥斯曼帝国不算亚洲国家),非洲全部是欧洲势力范围,美洲印第安人、玛雅人、印加人以及澳大利亚土著都被杀光了。

所以近代史上中的中国不是最悲惨的,比我们惨的国家和民族多得是,比惨没有任何意义,试图从什么“社会心理学”上去追究为什么我们会被侵略恐怕是找不到答案的。当时国际形势就是那个样子,落后就是原罪。

与其纠结于过去,与其期盼别人的怜悯,不如鼓起勇气,在牢记历史的同时,砥砺前行。

————————————————————

评论中很多人不接受西方列强的观点,答主也一样不接受,只是看的书多了,给大家提供一下西方列强的视角而已,觉得我“感恩”“跪舔”“私货”的大可不必。

历史就是历史,有问观点和问题不因为你不喜欢就不存在。

其实西方列强还有很多,我们看起来非常政治不正确的观点,这些观点是真实存在的,甚至有些观点影响到了现在西方国家对华的看法。我们不同意,但是应该有所了解。

比如,评论中有人把西方列强和殖民者之间划等号了,其实在很多西方列强看起来,中国一样有殖民行为。在近代相关文献里,很多西方殖民者是把“汉地十八省”和中国其他部分割裂开的,比如我们认为的“闯关东”是国内民众迁徙,但是在近代欧美学者眼中,其意义完全不一样。近代西方列强各种文献中,“满洲”以及其他地区,都是和“汉地十八省”平行的地域。抗战以及建国后,历届政府都宣称这些都是自古以来的中国领土,类似“满洲”这种称呼逐渐不再出现,国外学术界主流也逐渐接收了这个观点。但近代史上真的不一样。

至于不平等条约,我们印象中都是晚清政府被帝国主义列强占便宜。不过晚清政府也曾经对朝鲜签署过不平等条约。1882年朝鲜发生“壬午兵变”以后,清王朝加强了对朝鲜的控制,与之签订了包括《中朝商民水陆贸易章程》(1882年)、《仁川口华商地界章程》(1884年)在内的一系列条约,清朝在朝鲜获得了领事裁判权、海关监管权、外交监督权等许多特权,清政府还通过《仁川口华商地界章程》在朝鲜获得了“仁川租界”——这些条约都被朝鲜/韩国认为是不平等条约——当然我们认为当时中国和朝鲜的地位本来就是不平等的,是宗主国与藩属国的关系,因此这些条约也无可厚非。只是当时的朝鲜/日本都不这么认为。

还有人认为中国近代被侵略是因为没有工业化。这恐怕也有问题。鸦片战争前,中国确实是纯粹的农业国,但是洋务运动之后,中国实际已经开始工业化了,尽管程度很低,不过在亚洲也是首屈一指的。而这种工业化并不能避免中国后来被侵略。因此,简单用没有工业化来解释中国被侵略恐怕是过不去的。

还有人认为,中国人民的反抗是帝国主义不敢侵略中国的主因。我承认这一点,但是提醒一下,中国人民当然反抗了,不过印度人民也反抗了,印度土军起义也曾经轰轰烈烈,为什么英国还是完全统治了印度?还有,如果1900义和团运动确实使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遏制了不少,但是为什么五年后的1905年,日本就敢发动日俄战争攫取中国东北作为势力范围,以及为什么三十年后的1931年日本人还敢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还有,庚子赔款4.5亿两白银,加上利息快10亿两白银了,我们觉得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不过同期英国人在南非打的布尔战争,花费2亿英镑,按照当时1英镑=6两白银计算,英国打布尔战争花费了12亿两白银,基本拖垮了大英帝国。还有,二战结束后,日本总共赔偿了22.3亿美元,相当于庚子赔款的12.6倍。嗯,这还是中美苏等大国都放弃了对日索赔,不然仅新中国对日索赔就有500亿美元,相当于甲午战争清政府对日赔偿的470倍、庚子赔款的近200倍。一战德国战败后,需要赔偿200亿马克,相当于7000吨黄金,之后又被追究到2000亿马克,一直到2010年才还清。——所以,胜利总是比较廉价的,失败才是昂贵的。

中国在帝国主义大殖民时代勉强保持了国家独立,既有自身体量大、人民反抗、精英阶层不断努力等等内部因素,也有欧洲列强离中国太远、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等等诸多外部因素。我们分析当时的情况,往往喜欢分析内部因素,但是忽略了外部因素,这一点我觉得有必要注意。

user avatar

已经被警告了,说我在宣扬“大民族主义”,不尊重满族。要举报这个答案,还发私信xxxxx我。

问题是,我不过是把满清做的事情讲出来了而已,怎么就“大民族主义”了呢?

还不尊重满族,请不要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满族公民与你们这些为满清洗地妄图恢复特权的满遗捆绑在一起。

————————————————————————————————————————

回复看了很多,但是这些人在为满清的辩护上无非就是:

1、中国历史上爆发了多次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所以满清的屠杀就是应该“理所当然”或者说“正常”的,因为历史上哪怕汉人王朝都有,所以为何满清做的要被单独拿出来批评?

答案:从白起长平之战杀俘虏40万,再到汉朝征伐匈奴和南方部族的犁庭扫穴,到唐朝征伐高句丽的灭国杀俘、征伐铁勒的杀俘13万。到明朝对南方四川僰人部族的灭族之战,明末张献忠屠川。这些,在网上搜索,可以很快找到。对于这些汉人封建王朝发生的既定的史实,
我们不会不承认,不会找借口,更不会为了掩盖而歪曲历史。那么为何满清做的事情就不能揭露?
满清屠杀汉人、革命烈士的事情被揭露了一些人就急得上蹿下跳的极度的愤怒?已经到了只要把满清做的这些屠杀人民、屠杀烈士,割地赔款,当洋人统治中国代理人 ,维护满清旗人特权的事情讲出来,便是“黄汉”的地步。

这些人为何不能接受满清屠杀的既定的史实?还要百般狡辩,甚至不惜编造历史来为满清洗地?

为何这里要单独讲满清做的这些事情?不仅仅是因为题目的缘故,更是因为,只要讲出了满清所做的屠杀等事来,便会有人要歪曲历史为满清洗地的地步的缘故。

2、满清是封建王朝,是封建王朝同人民群众的矛盾,即人民大众同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无关旗人和中国人的矛盾。

答案:这就是典型的为了给满清洗地,把所有的问题推向阶级矛盾,对尖锐的满汉民族矛盾视而不见!为何不能大胆的承认当时尖锐到不可避免的民族矛盾?难道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是无中生有的?满清为了维护旗人的特权对汉人在政治上的压制排斥,在经济上的残酷剥削已经让民族矛盾成为了推翻满清的重要原因,逼得满清在光绪三十三年的大讨论之后不得不解决“满汉畛域”问题,而万方上关于满清“满汉畛域”问题的分析文章更是有很多,为何为满清洗地的人能够视而不见,章口就来的歪曲事实。


3、讲了满清屠杀汉人、屠杀革命先烈、割地赔款、为旗人特权压榨中国人,就是不讲满清的好处。

答案:不仅仅是这个题目的原因不讲,而是,为满清洗地的人,为了掩盖满清所作所为,到了要把满清在客观上促进的事情,变成满清为满清洗地的理由,并且还力求要把满清客观上促进的事情变成满清的99.9999%正义、好的一面,而满清所做的屠杀汉人、屠杀革命先烈、割地赔款、为旗人特权压榨中国人的事情不过是仅仅的小数点后的小小的0.0001的地步。

为了给满清洗地,掩盖历史上犯下的罪恶,选择拒不承认满清所做罪恶,或者选择小小的0.0001这样的的态度去承认。大肆宣扬满清做的好的方面,拒不承认甚至歪曲、掩盖满清做的罪恶。面对这样的情况,让大家怎么去讲满清客观上促进的事情?忽略满清主观上犯下的罪恶?


另外,强调一点,满族 ≠ 满遗。

在辛亥革命成功后,旗人丧失政治、经济特权,选择主动融入人民群众当中,为中华民族满族一员开始,他们就是普通的人民群众。不能把满遗看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满族要想恢复满清时期的旗人特权,满族也不会这样做。我们在揭露、批评满清干的那些破事和满遗的丑陋之时,应当明白满族和满遗的本质区别。

————————————————————————————————————————


因为满清,从根本上就不在意这种掠夺和侵略。

满清想要维护的是旗人和皇族的利益,而不是中国人的利益。

对满清和旗人而言,割地无所谓,赔款更无所谓,

赔款是刮中国人的民脂民膏而非旗人和皇族的,赔款再多也影响不到旗人和皇族的利益。

慈禧言: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戊戌政变记》里面记载满族大臣刚毅言“我家之产业,宁可以赠之于朋友,而必不畀(音必,意给)诸家奴。即:宁予外邦,不予家奴。

这个不是她/他一个人的想法,而是满清旗人整体的想法。

后来的皇族内阁也就不意外了。

满清及旗人的特权、享受是建立在对中国人民的残酷剥削之下的!这种剥削是敲骨吸髓的剥削!是根本没有把中国人民当作人的剥削!

满清的每一个不平等条约的背后,都是满清为了保全皇族、旗人特权利益而对中国人民的又一次残酷的压榨!

在中国面临半殖民地危机的时候,满清想的决然不是拯救中国,而是想着如何继续压榨中国人民以满足满清皇室、旗人的利益!

今天的中国人,无论你现在的地位如何,只要你不是旗人,那么在满清的时候,你就是满清的奴才!注意,不是字面意思的奴才,是真正的被满清、旗人进行经济剥削、政治打压、精神奴役的真正的奴才!

辛亥革命把骑在中国人头上的满清旗人推翻了,但是丧失特权的旗人不服气,想着的是希望继续骑在中国人民的头上!所以会有后来的满遗投靠日本,有为虎作伥的伪满洲国。

之所以,现在还有满遗要为满清洗白,根本上就是因为他们是满清时期的既得利益者,他们不能接受辛亥革命推翻满清,不能接受旗人丧失了特权,不能接受被自己奴役蹂躏的奴才翻身当家做主人。所以,他们会打着各种幌子,为满清洗白,在内心深处还在为他们的皇族、旗人梦幻想着,幻想着成为“阿哥”、“格格”呢!

至于,民国初年的旗人妇女大规模从事特殊行业的往事、旗人无能生计饿死甚至挖祖坟卖陪葬品的往事都被他们的幻想自动忽略了。

满遗,在为满清洗白的时候,在精神上是愉悦和高亢的——————你们这些中国人,不过是我们旗人的包衣奴才罢了!

满遗,也就只能躲在中国公民身份下,幻想着他们的美梦,至于行动,他们是不敢的,

毕竟,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金田起义和武昌起义的浮雕,就是新中国对满清的态度和立场的体现!

————————————————————————————————————————

从发私信辱骂我(骂得太难听,就不上图片了),到现在又有要开始准备对我和我的家人进行人身安全威胁的。看来,这股势力不得了,共和国的法律他们可以枉顾、践踏,幸亏辛亥革命成功了,不然,怕是更厉害。

user avatar

一只软绵绵的小羊罢了,一群狼今天吃它一块肉,然后等肉长出来了再继续吃,反反复复。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