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回答,都没说到点子上,扯淡高赞答案太多了。
医生,教师,警察,服务行业本身的不赚钱,根本核心是人不值钱。
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人”不值钱的社会阶段。
当然,不仅仅是中国,其他国家一样存在这些问题。贫富差距很大,钱只存在少部分人手里。
在当今中国,一条人命才多少钱?别说什么人命无价,那是文艺宣传。
真实情况,人命普遍只有几十万的价值,当然这个市场并不公开买卖。
一条人命只值几十万的时候,为人治病的医生,提供教育的教师,为人服务的服务行业,他们收入该高吗?这可能吗?
现实社会不是知乎,不是天涯。不是到处都是年薪百万,每人都买得起北京上海的房子。现实是大部分人连工资都是被平均。
医生收入涨一倍好不好,教师收入涨一倍好不好,警察收入涨一倍好不好?
都好啊,关键钱谁出?
我不知道是不是知乎上的年薪百万众,一点小病都会去医院,我知道,现实情况是,如果不是万不得已,很多人是不会进医院的。进一次医院,病人的开销,也绝对不是可以轻松承担。医生收入涨一倍,只是让这个万不得已,拖延到更加严重的地步。
绝大部分中国人,还没有富裕到,可以承担医疗费用的阶段。所以,大部分医生提供的服务,要不就贱卖,要不就不卖,转行。
例子都不用刻意找,知乎前段时间刷屏的罗尔事件,也绿子事件就体现得淋漓尽致。罗尔在中国,属于中产阶级上层。也绿子在年轻人当中,一样属于中产阶级往上。
当今中国社会的中上层阶级,面对医疗费用的时候,一个被医药费用,逼得女儿都不要,逼得一辈子名声不要。一个被医疗费用逼得毁容多年,出尔反尔,其核心,都是人不值钱,人的名声更不值钱。
在人命不值钱的前提下,医疗费用的上涨,只能带来社会绝大部分人放弃治疗。
不仅仅医生是这样,教师也是这样,相比起医疗,教育的劣势更加明显。教育是一个回报期极端的长,甚至看不见的长期投资。
投资教育,本身和天使投资差不多,不确定性非常高,广种薄收,回报率非常依赖运气。以现实举例,毫不客气的说,绝大部分85后的教育投资,都没有达到房地产的投资回报率。
大学生平均起薪才3K,不升职,工资一辈子不会增加。离开高收入的那一批幸存者偏差,学校教育的回报率,平均线的教育,已经贬值到几乎没有回报的程度了。
不管怎么强调文艺角度的生命无价,教育无价,最终落到现实。对于整个社会来讲,大部分人是不值钱,也没钱的。
指望医生提高收入,教师提高收入,各行各业提高收入,首先得有相应的消费基础。
绝大部分中国人,还没有富裕到可以为高价医疗,高价教育,高价服务买单的地步。
在这个阶段,如果真要赚钱,找准目标客户非常重要。在当今中国,值钱的人是极少数,只有为这少数人提供的服务,才有价值,才值钱。
当医生,当教师要赚钱,可以为值钱的人开更高的价格,也可以拒绝为没钱的人服务。但指望没有消费能力的人付费,那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医生,老师,服务行业赚钱的根本,在于差别定价。针对千万亿万富翁,医疗价格提高十倍百倍是完全合理的,不要去和底层吵,不管怎么吵,他们都是没钱的。
当前社会下,能够面向大众提供的,始终是低廉低成本的工业化产品。
其实不是这样的⋯⋯
因为社会是知道教师或者医生在体制内的基本工资的。
所以,当爆出清华男教师爆出被骗2000万,大家的第一反应是,我擦!体制内那点钱怎么可能攒出2000万!?
清华教师的收入一下子大大的超过了人们对于教师的工资预期。
当然,我不以最坏的目的揣测别人。清华教师,如此屌爆的学历确实可以有很多途径挣到外快。
可是普通的老师,医生,他们是如何拿到与体制不相符的工资呢?还不是牺牲自己的学生,病人,开补习班,推荐回扣药品。
清华教师的这个事件其实是人们对于上述这类人不满的爆发。你问我们为什么不烦王宝强?因为王宝强爆出来的数额符合我们对演员的工资预期啊⋯⋯
我是支持教师,医生涨工资的,他们也值得高工资。事实上,等医生教师变成高薪职业,赞个2000万很正常的时候,没有人会再说他们的不是。
应该说是,许多人认为,所有比自己地位高的人都不应该活着。老师应该去死,因为你有学问。医生应该去死,因为你学问。公务员,那就更应该去死了!因为你有权力!
不要相信他们只是仇恨老师医生公务员,这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层次低的接触不到高工,科学家,艺术家等更牛逼的岗位。
原因在于社会一直以来对于医生与教师赋予了远高于一般行业的道德期许,而在金钱衡量的价值观判断倾向下,道德与金钱又是对立的。
这两个行业的利益相关众也无须抱怨社会的道德压力,冠在教师与医院前面的“人民”二字只是人类文明发展长河里一以贯之的共同理念在短时间内的意识形态表象而已。
医疗与教育,所有人类文明形态必需的两种行业,可以一直追溯到人类的社会意识觉醒之前。原始社会与部落文明里就巫医这种混合和两种角色的类似职业存在。基督教文明相世界扩展时期,教会医院、学校以及作为两类角色混合体的牧师往往出现文明传播最前沿。
没有医生,社会结构就无法稳定,没有教师文明就难以传承。
不只是中国,在任何文化背景下面,教育与医疗都是被放在社会心理预期的高地上的,而且外在环境越是艰难,这种期许甚至在心理地位也就越高。
医生在极端情况下的稀缺度与需求度自不必多说,教师这类角色在人类文明相互征伐几千年里,是随着历史的进步最起码在意识、舆论上是享有相对越来越多普遍意义的特权的。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影视作品中,特别是历史、战争题材中,医生与教师这两类角色在剧情安排上有着非常相似的地方。
而在偏远农村,资源匮乏,医生与教师在人们心理中的地位往往高于相对发达的地区。
这说明另一方面在相对安定、繁荣的时代,医生与教师虽然仍旧享有很高的心理地位,但其作为规范化的行业一般色彩更加显著。
有了以上认知前提,才能正确讨论为什么医生、教师为什么不能多挣钱的问题,而不至于要么是对于义愤填膺的抱怨社会的刻薄,要么就变成了居高临下的道德绑架。
很多答案都提到了其他国家特别是欧美国家这两个行业的现状,这说明“医生与教师不能多挣钱”这种略显畸形的社会心理形成在中国是有其特殊性的。
个人大致原因如下:
1、经济快速发展三十年里,现实生活中,困难年代显示特殊地位的医生与教师的角色呈现的是越来越多的一般行业色彩。
2、人们的普遍观念,短短三十年无法完全扭转对医生与教师的认知,自然形成而不是强行树立合理的职业道德评价体系,更何况还有多年意识形态的灌输(人民医院、人民教师)加上两者自身的特殊性。
3、而gdp为上的时代主流,形成金钱衡量一切心理的冲击了不因人废事、因事废人的合理道德评价标准。既渴望金钱,又害怕被“后富”的普遍心态,形成了“有钱等于成功”交织着“为富不仁”金钱观念。
再加上行业急速扩张的种种不规范与少数众所周知的丑恶,最后就形成了针对医生教师畸形的金钱观。
实际上,同样在我国经济体制下曾经被赋予很高社会地位的国有企业也面临着相似的问题。国企高管看着同资历私企的高薪蠢蠢欲动,又难以放弃体制内的地位与安稳,还得在社会的舆论与政治压力下如履薄冰。
还有军人、公务员、事业单位、慈善机构等等社会公共部门都有或多或少这样方面的内外部压力,即使是用来对比的娱乐行业,在八十年代也曾经历过同样的舆论转变。而医疗与教育行业由于其影响的普遍性与职业性质特殊下导致相应的价值理念的冲突尤为明显。
所以必须认识到这在根本上是在急剧转型的时代,中国社会由于人文思想在制度与公共意识领域的转变跟不上经济规模的膨胀而产生的普遍问题,而不仅仅是某种针对教师与医生的表面的舆论情绪。
待续…
我觉得,这个社会真正的问题,在于为什么不能给教师一个不需要有偿家教就能生活下去的薪水?
对于医生来说也一样,为什么不能给一个不需要用药来养就够生活的工资?
不是说不应该多赚钱,而是说赚谁的钱。我一直的观念就是,教师医生不应该直接从学生和患者身上赚钱。而且应该国家给教师医生高工资。这就缓解了医患矛盾。医生的医德自然提高。现在呢?首先想到的不是病,而且钱。不是人,而且钱。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