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三国演义中最令人叫绝的计谋是哪一条?

回答
在《三国演义》这本波澜壮阔的史诗中,计谋如同璀璨的星辰,数不胜数,颗颗闪耀。然而,若要论及哪一条计谋最令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那么“火烧赤壁”绝对是当仁不让的首选。它不仅仅是一场军事上的胜利,更是一场智慧与勇气的极致较量,是改变三国格局的关键一笔。

赤壁之战前,曹操挟百万之众南下,气势汹汹,势如破竹。孙刘联军,特别是东吴,在兵力上处于绝对劣势,如果正面硬碰,无异于以卵击石。就在这危急关头,诸葛亮凭借其神鬼莫测的智慧,与周瑜联手,布下了一系列精妙绝伦的棋局,最终将曹操百万大军化为灰烬。

而这其中,“火攻”无疑是点睛之笔,也是最令人叫绝的计谋。

计谋的缘起:洞察天机,顺应时势

首先,让我们看看这个计谋是如何诞生的。当时,曹操大军压境,粮草物资,战船众多,但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北方士兵不习水战,且北方士兵不习惯南方潮湿的气候,许多人感染瘟疫,士气低落。而曹操为方便北方士兵,竟然将大小战船用铁链连接起来,变成了“连环船”,以为这样可以减少摇晃,提高稳定性。

诸葛亮和周瑜都看穿了这一点。诸葛亮更是利用这个“连环船”的弱点,对周瑜提出了“火攻”的建议。这绝非仅仅是简单的纵火,而是建立在对天时、地利、人和的深刻洞察之上。

天时:箭在弦上,只欠东风。 赤壁之战发生在隆冬,长江之上风向至关重要。曹操北军不谙水性,即便没有连环船,也难以在恶劣的天气中作战。而诸葛亮精通天文,算出此时正是江东少有的东南风起之时。他“借”东风,更是让这场火攻变得无懈可击,仿佛是上天都在助他一臂之力。
地利:狭窄江面,一触即发。 赤壁一带江面并不算宽阔,这为火攻提供了极佳的战场。曹操的连环船一旦被点燃,火势会迅速蔓延,而狭窄的江面反而会加速火势的集中和蔓延,让曹操军队无处可逃。
人和:内忧外患,人心惶惶。 曹操军中虽然人数众多,但士气不高,加上瘟疫的蔓延,人心早已不稳。而江东将士,虽然兵力不足,但同仇敌忾,士气如虹。诸葛亮的火攻,更是将曹操军的恐慌推向了顶点。

计谋的实施:环环相扣,步步为营

火攻的实施,同样是充满了智慧和胆略。

1. “借”东风: 诸葛亮“筑七星坛,做法于坛之上”,口中念念有词,仿佛真的呼风唤雨。这固然是演义中的神话色彩,但其背后体现的是对气象变化的精准预测。他深知,只有东南风起,火攻才能奏效。而他“借”东风,不仅是为了军事上的便利,更是为了在孙刘联军内部树立无可撼动的威望,让原本对诸葛亮有疑虑的周瑜也心服口服。
2. 黄盖的苦肉计: 火攻的关键在于如何将火船靠近曹操的连环船。这时,黄盖挺身而出,献上“苦肉计”。他甘愿受周瑜鞭打,装作对周瑜怀恨在心,然后诈降曹操。这计谋的精妙之处在于,它既解决了火攻的“投送”问题,又利用了曹操多疑的性格,让曹操放松了警惕。曹操收到黄盖的降书,信以为真,却不知道黄盖带来的,是致命的烈焰。
3. 火船出击: 在东南风猛烈的夜晚,黄盖派遣的诈降船队,装载着易燃的草料和硫磺等引火之物,劈波斩浪,直奔曹操水寨。这时的曹操,早已沉浸在胜利的幻想中,哪里会想到眼前的船队是送葬的队伍。
4. 烈焰焚江: 只听一声巨响,火势熊熊燃起,借着东南风的助推,瞬间吞噬了整个曹操的水军。滔天的火焰,照亮了夜空,也彻底改变了战争的走向。曹操百万大军,在熊熊烈焰中化为焦炭,残余部队也因惊慌失措而大败。

计谋的精彩之处:

以弱胜强: 这场火攻,是《三国演义》中最经典的以弱胜强的战例。东吴在兵力上处于绝对劣势,却凭借高超的智谋,彻底摧毁了曹操强大的水军。
多层递进,环环相扣: 整个火攻计谋,从“借”东风到黄盖苦肉计,再到火船出击,每一个环节都设计得严丝合缝,相互关联,缺一不可。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计谋都可能功亏一篑。
心理战的极致运用: 诸葛亮和周瑜不仅运用了战术上的计谋,更是在心理上对曹操进行了精准打击。他们利用曹操轻敌、多疑的弱点,步步为营,最终将他引入万劫不复之地。
对自然的敬畏与运用: “借”东风,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也说明了将自然之力融入战争,是何等的重要。诸葛亮并非真的呼风唤雨,而是凭借对天文气象的深刻理解,恰到好处地利用了时机。
象征意义: 火烧赤壁,不仅是一场军事上的胜利,更是对曹操统一天下野心的沉重打击,从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得以巩固。这场大火,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战役之一,成为了智慧与勇气的象征。

“火烧赤壁”的计谋,之所以令人叫绝,是因为它将军事、心理、自然等多重因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既有宏大的战略眼光,又有细致入微的操作执行。它不是一次简单的战术,而是一场精心编排的“完美谋杀”,将一个强大的敌人,在最不可思议的方式下,彻底瓦解。每次读到这里,都让人不禁拍案叫绝,感叹古人智慧之深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家注意,是演义啊,不是正史。严格说来仅限于罗贯中《三国演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三国演义》这本波澜壮阔的史诗中,计谋如同璀璨的星辰,数不胜数,颗颗闪耀。然而,若要论及哪一条计谋最令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那么“火烧赤壁”绝对是当仁不让的首选。它不仅仅是一场军事上的胜利,更是一场智慧与勇气的极致较量,是改变三国格局的关键一笔。赤壁之战前,曹操挟百万之众南下,气势汹汹,势如破竹。.............
  • 回答
    《三国演义》中,谁死的时候最让人心碎,这是一个非常主观的问题,因为每个读者都有自己偏爱的角色和看重的情感。然而,如果论及普遍的感人程度和引发的观众悲痛,那么有两位人物的死亡场景最为刻骨铭心,他们的离去触动了无数读者内心最柔软的部分:1. 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这位集智慧、忠诚、品德于一身的.............
  • 回答
    在浩瀚的三国史诗《三国演义》中,人物塑造是其灵魂所在。作者罗贯中以其高超的笔法,将历史人物的形象浓墨重彩地描绘出来,其中不乏被极度美化和被极度丑化的人物。最被美化的人物:诸葛亮毫无疑问,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最被美化的人物,他的形象几乎达到了“神化”的程度。罗贯中赋予了他超凡脱俗的智慧、深不可测的算.............
  • 回答
    在《三国演义》这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要说谁最了解曹操,这问题确实引人深思。曹操此人,雄才大略,奸诈狡猾,又兼具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他的一生充满了复杂性。要评价谁最了解他,不能仅仅看他身边亲近的人,更要看谁能洞察他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甚至在他自己都未完全察觉的时候。如果非要从众多角色中挑选一个,那.............
  • 回答
    要说《三国演义》中最让我心折的人物,那可真是一个棘手的难题,因为书中英雄辈出,各有个的精彩,每个人身上似乎都挑不出什么大毛病来,反倒是在他们身上能看到人性的光辉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不过,如果真要选一个,我心里最放不下的,还得是那个“草船借箭”的周瑜。很多人可能第一时间会想到诸葛亮,觉得他足智多谋,运筹.............
  • 回答
    《三国演义》里让人扼腕叹息的猛将不少,但若论最遗憾,我心中总会浮现出关羽的名字。这话说起来可能有些人不服,毕竟关羽是“武圣”,是桃园结义的“二哥”,是忠义的化身,是后世千古传颂的英雄。他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刮骨疗毒,单刀赴会……哪一样不是轰轰烈烈,荡气回肠?但恰恰是这些辉煌,衬托出他最后的结局.............
  • 回答
    《三国演义》这部鸿篇巨著,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让人印象深刻的片段实在太多了。但如果非要选一个最深刻的,那无疑是 “三顾茅庐”。这个片段之所以让我如此难忘,在于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招聘故事,更是一个充满了智慧、诚意和人格魅力的经典展现,它奠定了刘备集团坚实的基础,也塑造了诸葛亮“隆中对”的宏伟.............
  • 回答
    读《三国演义》,常常会有一个奇妙的念头在心头萦绕:这位罗贯中先生,他笔下的众多英雄豪杰,究竟有哪一个,能让他本人投射出几分自己的影子?不是说要找个和他长得一模一样的人,而是从性格、经历,甚至是他那些藏在字里行间的价值观里,能窥见一丝作者的模样。经过细细琢磨,我总觉得,在《三国演义》众多的人物之中,最.............
  • 回答
    在《三国演义》这部宏大的历史长卷中,无数英雄豪杰的生生死死牵动人心。要说最让我难过的人物,虽然有许多令人扼腕的时刻,但最终指向的,往往是那位常怀仁德、一生坎坷却依旧坚守理想的刘备。我最难过刘备的死,不仅仅是因为他作为蜀汉的开创者,更在于他一生所展现出的那种悲壮、坚持和不易。他的死,标志着那个充满理想.............
  • 回答
    三国时期群雄逐鹿,英雄辈出,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魄力与谋略。如果要论谁“最有远见”,这个问题本身就很有意思,因为“远见”的定义并非单一,它关乎战略眼光,也关乎对人心的洞察,更包含对时势的把握。在众多谋士将领中,如果非要选一位最具代表性的,我会说是诸葛亮。为什么是诸葛亮?这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奠.............
  • 回答
    《三国》这部宏伟史诗中,谁最能赢得我的“一统天下”支持票?这可不是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因为每个势力都有其闪光点和致命伤,让人忍不住去设想一个理想的结局。但如果非要选一个,我想我会把我的希望放在曹操身上。我知道,这可能会让很多人觉得意外。毕竟,曹操在传统观念里常常被塑造成奸雄,挟天子以令诸侯,手段多有不.............
  • 回答
    如果让我为那个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的人物们重塑结局,我希望打破历史的既定,让那些被命运捉弄的灵魂,能有机会在另一个维度里,收获一份应得的慰藉与圆满。刘备:我希望刘备能在他晚年,卸下所有沉重的负担。与其在白帝城凄凉地告别人世,不如让他看到诸葛亮辅佐阿斗(尽管我希望阿斗能有更积极的成长)稳定了蜀汉的局面,.............
  • 回答
    说实话,要在三国杀里挑出五个“最常用”的武将,这事儿得分时期,也得分玩法。比如我早些年玩的时候,对一些操作简单粗暴的武将就情有独钟,觉得爽。但随着版本更新,武将越来越多,大家对武将的理解也越来越深,我的喜好也一直在变。不过如果要我现在就说,脑子里立刻能蹦出来的、我反复拿出来用的,大概是下面这几个吧,.............
  • 回答
    三国杀里关于魏国玩家容易被闪电劈这件事,说实话,圈内也算是个流传甚广的“梗”了。虽然官方并没有数据证实说魏国玩家被闪的概率就一定比其他势力高,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这么觉得呢?我琢磨着,这背后可能还真有点门道,掺杂着一些游戏机制、玩家心理和实际操作的综合影响。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一说。首先,得从闪电这张.............
  • 回答
    说起《三国杀》里最帅的一段话,我脑海里第一个蹦出来的,绝不是什么华丽的技能描述,也不是什么惊心动魄的剧情旁白,而是那句,曾经让我无数次热血沸腾,甚至在游戏之外也会时不时回响的——“吾乃常山赵子龙!”为什么是这句?让我好好跟你说道说道。首先,这是最直接、最纯粹的身份宣告。 在《三国杀》这个群雄逐鹿的战.............
  • 回答
    我心中的《三国志11》最爱武将?这个问题,说实话,我琢磨了好久,脑子里过了一遍又一遍,各种名将、猛将、智将,一个个在脑海里闪过,画面感十足,就好比又回到那个运筹帷幄、征战沙场的日子。要说“最爱”,那份情感一定掺杂了太多东西,不单单是数据上的强大,更是他这个人给我的感觉,以及我玩他时那种独特的体验。最.............
  • 回答
    三国时期的官职,就像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每一个名称背后都承载着无数的故事和人物。若要问我最喜欢哪一个,我脑海中浮现的,并非是那些权倾朝野的最高位,也不是那些冲锋陷阵的军中猛将,而是那如同磐石般稳固,又如智者般默默运筹的——丞相。丞相,这个头衔,在我看来,是三国时期最能体现智慧、责任与担当的官职。.............
  • 回答
    在《三国志11》的无数场战役里,要说最让我铭记于心、打得酣畅淋漓的那一场,还得是那次以少胜多、围歼曹操主力,最终奠定三分之势的“合肥之战”。我当时玩的是刘备势力,剧本自然是大家熟悉的那个。当时我刚拿下荆州,实力有所增强,但北方曹操依然是最大的威胁。我设想的是逐步蚕食,但曹操的野心勃勃不允许我慢慢来。.............
  • 回答
    谈及袁崇焕,不少人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三国人物,或许会是那个有着“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评价的曹操。这并非说袁崇焕是奸雄,而是他们身上都展现出了一种在乱世之中,为了国家大业,不惜采取非常规手段、承受巨大压力,最终却也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走向悲剧的相似性。曹操一生,可以说是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许多年轻人关心的话题。要说一个穷小子在东亚三国——中国、日本、韩国,考上本国顶尖大学(清北、东大、首尔大)后,哪个国家的阶级晋升最容易,这其中牵涉到教育、经济、社会结构、文化等方方面面,不能一概而论,但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点来分析。首先,咱们得理解“阶级晋升”这几个字。 对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