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三国演义》中最被美化和最被丑化的是谁?

回答
在浩瀚的三国史诗《三国演义》中,人物塑造是其灵魂所在。作者罗贯中以其高超的笔法,将历史人物的形象浓墨重彩地描绘出来,其中不乏被极度美化和被极度丑化的人物。

最被美化的人物:诸葛亮

毫无疑问,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最被美化的人物,他的形象几乎达到了“神化”的程度。罗贯中赋予了他超凡脱俗的智慧、深不可测的算计和近乎妖的政治军事才能。

近乎妖的智慧与算计: 诸葛亮被描绘成一个能掐会算、运筹帷幄之中的全能智者。从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空城计到七擒孟获、六出祁山,每一次的计策都显得天衣无缝,神乎其神。他仿佛能预知一切,洞悉人性,并总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最正确的决策。他的智慧甚至超出了凡人的范畴,常人难以理解其深邃的思想。
完美无缺的品德: 诸葛亮被塑造为一个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典范。他对刘备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甚至到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程度。他清廉自守,生活简朴,对名利淡泊。他的道德操守被拔高到几乎无可挑剔的地步,成为后世文臣武将的楷模。
“多智而近妖”的形象塑造: 罗贯中在描写诸葛亮时,经常使用“如神仙一般”、“鬼神莫测”等词语,并且常常通过他人的惊叹和崇拜来衬托他的不凡。例如,周瑜在赤壁之战后,对诸葛亮的才能感到恐惧,认为“此人若非天命,何以能神机妙算至此?”就连他死后,他的计策和遗命依然能够影响战局,这种“生前身后皆有神助”的描写,极大地增强了他的传奇色彩。
历史真实与小说虚构的结合: 尽管历史上的诸葛亮本身就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但《三国演义》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艺术加工和夸张。一些本是集体智慧的成果,被归功于他一人;一些史书上记载的并非如此神奇的事件,也被赋予了神奇的色彩。例如,“火烧赤壁”并非诸葛亮一人之功,而是孙刘联军共同努力的结果,且火攻的策略可能更多来自于周瑜的谋划。

最被丑化的人物:曹操

与诸葛亮的“神化”相对应,曹操则成为了《三国演义》中最被丑化的人物。罗贯中将他塑造成一个奸诈残忍、权欲熏心、不择手段的“奸雄”。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解读: 曹操性格复杂,历史上的他是一个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个为了实现政治抱负而不择手段的人物。然而,《三国演义》着重放大了他“奸诈”的一面。最典型的莫过于“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句话(虽然这句话在史书中不一定完全是曹操所言,但被罗贯中用来概括其行事风格),通过“杀吕伯奢全家”、“献刀刺董卓未遂,反诬董卓”等情节,将他描绘成一个为达目的不惜牺牲他人生命和道德底线的人。
残暴嗜血的形象: 诸如“屠城”是罗贯中给曹操经常贴上的标签。尤其是在官渡之战后,他被描绘成为了报复袁绍的士兵,屠杀了大量的许都百姓,这在史书中并未有如此明确的记载。而对汉献帝的控制和挟持,也被极度放大,成为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铁证,突显其篡位之心。
虚伪与无情: 罗贯中还通过一些情节展现曹操的虚伪和无情。例如,他曾对华佗施以酷刑,导致华佗死亡,而历史上的记载是曹操病重去世,并未提及对华佗的残害。对关羽的爱才与猜忌并存,但小说中更强调了他的“见利忘义”,以及对关羽的无情迫害。
“望梅止渴”的负面解读: 即便是一些流传的典故,在《三国演义》中也带有负面色彩。例如“望梅止渴”虽然表现了曹操的急智,但在小说中,更多的是为了强调他带领士兵行军的艰辛和自身的困境,以及他解决问题的手段并非完全光明正大。
“拥汉”与“篡汉”的矛盾: 尽管曹操在小说中常常表现出对汉朝的忠诚姿态,比如“奉天子以令不臣”,但其行为和最终的目标却被描绘成篡夺汉室江山。这种表面的忠诚与内在的野心之间的反差,进一步加深了他“奸雄”的形象。

需要强调的是:

艺术加工而非完全虚构: 《三国演义》并非完全脱离史实,很多情节都有历史依据,只是罗贯中在其中加入了大量的个人解读和艺术加工,以服务于他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故事主题。
“拥刘反曹”的倾向: 《三国演义》整体上带有“拥刘反曹”的倾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物的塑造。刘备被描绘成仁义的君主,而曹操则被塑造成其对立面。这种叙事倾向使得曹操的负面形象更加突出。

总结:

在《三国演义》这部不朽的文学作品中,诸葛亮以其近乎神化的智慧和完美的品德被极度美化,成为忠诚、智慧和奉献的化身。而曹操则被极度丑化,他的奸诈、残暴、权欲被放大,成为一个复杂而极具争议的“奸雄”形象。这些鲜明的人物塑造,不仅让故事更加引人入胜,也深刻地影响了后世对三国人物的认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被丑化的是刘备

狙击过袁术,阻挡过曹操,击杀过蔡阳,伏击过夏侯敦、曹仁,突击过黄巾,不为官位委曲求全鞭策督邮的能征惯战豪迈之士居然变成了只会流泪的甩手英雄。


明褒暗贬的关羽

万军之中刺颜良是真,武勇是真,送了个文丑无关痛痒;

千里走单骑,报恩后寻旧主是真,忠勇大义主旋律已定,送来过五关斩六将,擂鼓咚咚杀蔡阳不过锦上添花,并非雪中送炭;

助公瑾破江陵,绝北道,变成了私放对手的华容道;

大意失荆州,固然有被陆逊吕蒙二重唱麻痹,但最主要原因是国舅爷糜芳管理不善,导致军资被烧畏罪投敌。要不然新修的江陵城哪儿有那么好攻破,十万为什么等到闰十月才下手,就是等仕仁,糜芳的工作做通了。所以所有责任全归于关羽大意也是坑。


褒多贬少的公瑾

经典战役火烧赤壁IDEA原创是黄盖,变成了周郎的主意;

从攻皖,抢民女变成了小乔初嫁了;

最后征讨曹仁,压阵被流矢所伤,创甚去世成了嫉妒诸葛亮而死。


美化的子龙

四五十岁的子龙,在贯水笔下成了少年将军。

灌、滕的定位变成了可以统领一方的帅才。


最被美化的应该是这位

《后汉书·陶谦传》:初平四年,曹操击谦,取彭城、傅阳,谦退保郯。操攻之不能克,乃还。过拔取虑、睢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人迹。

但是你看三国演义觉得这人可惧吗?


借汝人头一用。汝妻子吾养之,汝勿虑也!这种话说出来,你看演义会觉得毛骨悚然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浩瀚的三国史诗《三国演义》中,人物塑造是其灵魂所在。作者罗贯中以其高超的笔法,将历史人物的形象浓墨重彩地描绘出来,其中不乏被极度美化和被极度丑化的人物。最被美化的人物:诸葛亮毫无疑问,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最被美化的人物,他的形象几乎达到了“神化”的程度。罗贯中赋予了他超凡脱俗的智慧、深不可测的算.............
  • 回答
    三国杀里关于魏国玩家容易被闪电劈这件事,说实话,圈内也算是个流传甚广的“梗”了。虽然官方并没有数据证实说魏国玩家被闪的概率就一定比其他势力高,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这么觉得呢?我琢磨着,这背后可能还真有点门道,掺杂着一些游戏机制、玩家心理和实际操作的综合影响。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一说。首先,得从闪电这张.............
  • 回答
    《三国演义》这部鸿篇巨制,向来以其鲜明的人物塑造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吸引着无数读者。然而,在罗贯中笔下,为了凸显主角的才智与魅力,一些真实存在于历史中的人物,其光辉和贡献难免被戏剧化的情节所掩盖,显得有些黯淡。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三国演义》中最被低估的三位三国真实人物,尽量还原他们更真实的模样和历史.............
  • 回答
    在《三国演义》中,被作者罗贯中进行艺术加工和改编得最多的一个人,我认为是诸葛亮。《三国演义》对诸葛亮的描绘,可以说是将其塑造成了一个“半神半人”的形象,集智慧、忠诚、仁德、神算于一身,近乎完美。这种塑造远远超出了历史事实的范畴,使得诸葛亮成为了书中最为光彩夺目的角色,也是最受读者喜爱的人物之一。我们.............
  • 回答
    在《三国演义》这本波澜壮阔的史诗中,计谋如同璀璨的星辰,数不胜数,颗颗闪耀。然而,若要论及哪一条计谋最令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那么“火烧赤壁”绝对是当仁不让的首选。它不仅仅是一场军事上的胜利,更是一场智慧与勇气的极致较量,是改变三国格局的关键一笔。赤壁之战前,曹操挟百万之众南下,气势汹汹,势如破竹。.............
  • 回答
    在《三国演义》这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要说谁最了解曹操,这问题确实引人深思。曹操此人,雄才大略,奸诈狡猾,又兼具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他的一生充满了复杂性。要评价谁最了解他,不能仅仅看他身边亲近的人,更要看谁能洞察他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甚至在他自己都未完全察觉的时候。如果非要从众多角色中挑选一个,那.............
  • 回答
    要说《三国演义》中最让我心折的人物,那可真是一个棘手的难题,因为书中英雄辈出,各有个的精彩,每个人身上似乎都挑不出什么大毛病来,反倒是在他们身上能看到人性的光辉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不过,如果真要选一个,我心里最放不下的,还得是那个“草船借箭”的周瑜。很多人可能第一时间会想到诸葛亮,觉得他足智多谋,运筹.............
  • 回答
    《三国演义》里让人扼腕叹息的猛将不少,但若论最遗憾,我心中总会浮现出关羽的名字。这话说起来可能有些人不服,毕竟关羽是“武圣”,是桃园结义的“二哥”,是忠义的化身,是后世千古传颂的英雄。他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刮骨疗毒,单刀赴会……哪一样不是轰轰烈烈,荡气回肠?但恰恰是这些辉煌,衬托出他最后的结局.............
  • 回答
    《三国演义》这部鸿篇巨著,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让人印象深刻的片段实在太多了。但如果非要选一个最深刻的,那无疑是 “三顾茅庐”。这个片段之所以让我如此难忘,在于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招聘故事,更是一个充满了智慧、诚意和人格魅力的经典展现,它奠定了刘备集团坚实的基础,也塑造了诸葛亮“隆中对”的宏伟.............
  • 回答
    读《三国演义》,常常会有一个奇妙的念头在心头萦绕:这位罗贯中先生,他笔下的众多英雄豪杰,究竟有哪一个,能让他本人投射出几分自己的影子?不是说要找个和他长得一模一样的人,而是从性格、经历,甚至是他那些藏在字里行间的价值观里,能窥见一丝作者的模样。经过细细琢磨,我总觉得,在《三国演义》众多的人物之中,最.............
  • 回答
    在《三国演义》这部宏大的历史长卷中,无数英雄豪杰的生生死死牵动人心。要说最让我难过的人物,虽然有许多令人扼腕的时刻,但最终指向的,往往是那位常怀仁德、一生坎坷却依旧坚守理想的刘备。我最难过刘备的死,不仅仅是因为他作为蜀汉的开创者,更在于他一生所展现出的那种悲壮、坚持和不易。他的死,标志着那个充满理想.............
  • 回答
    三国时期群雄逐鹿,英雄辈出,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魄力与谋略。如果要论谁“最有远见”,这个问题本身就很有意思,因为“远见”的定义并非单一,它关乎战略眼光,也关乎对人心的洞察,更包含对时势的把握。在众多谋士将领中,如果非要选一位最具代表性的,我会说是诸葛亮。为什么是诸葛亮?这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奠.............
  • 回答
    《三国》这部宏伟史诗中,谁最能赢得我的“一统天下”支持票?这可不是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因为每个势力都有其闪光点和致命伤,让人忍不住去设想一个理想的结局。但如果非要选一个,我想我会把我的希望放在曹操身上。我知道,这可能会让很多人觉得意外。毕竟,曹操在传统观念里常常被塑造成奸雄,挟天子以令诸侯,手段多有不.............
  • 回答
    如果让我为那个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的人物们重塑结局,我希望打破历史的既定,让那些被命运捉弄的灵魂,能有机会在另一个维度里,收获一份应得的慰藉与圆满。刘备:我希望刘备能在他晚年,卸下所有沉重的负担。与其在白帝城凄凉地告别人世,不如让他看到诸葛亮辅佐阿斗(尽管我希望阿斗能有更积极的成长)稳定了蜀汉的局面,.............
  • 回答
    说实话,要在三国杀里挑出五个“最常用”的武将,这事儿得分时期,也得分玩法。比如我早些年玩的时候,对一些操作简单粗暴的武将就情有独钟,觉得爽。但随着版本更新,武将越来越多,大家对武将的理解也越来越深,我的喜好也一直在变。不过如果要我现在就说,脑子里立刻能蹦出来的、我反复拿出来用的,大概是下面这几个吧,.............
  • 回答
    说起《三国杀》里最帅的一段话,我脑海里第一个蹦出来的,绝不是什么华丽的技能描述,也不是什么惊心动魄的剧情旁白,而是那句,曾经让我无数次热血沸腾,甚至在游戏之外也会时不时回响的——“吾乃常山赵子龙!”为什么是这句?让我好好跟你说道说道。首先,这是最直接、最纯粹的身份宣告。 在《三国杀》这个群雄逐鹿的战.............
  • 回答
    我心中的《三国志11》最爱武将?这个问题,说实话,我琢磨了好久,脑子里过了一遍又一遍,各种名将、猛将、智将,一个个在脑海里闪过,画面感十足,就好比又回到那个运筹帷幄、征战沙场的日子。要说“最爱”,那份情感一定掺杂了太多东西,不单单是数据上的强大,更是他这个人给我的感觉,以及我玩他时那种独特的体验。最.............
  • 回答
    三国时期的官职,就像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每一个名称背后都承载着无数的故事和人物。若要问我最喜欢哪一个,我脑海中浮现的,并非是那些权倾朝野的最高位,也不是那些冲锋陷阵的军中猛将,而是那如同磐石般稳固,又如智者般默默运筹的——丞相。丞相,这个头衔,在我看来,是三国时期最能体现智慧、责任与担当的官职。.............
  • 回答
    在《三国志11》的无数场战役里,要说最让我铭记于心、打得酣畅淋漓的那一场,还得是那次以少胜多、围歼曹操主力,最终奠定三分之势的“合肥之战”。我当时玩的是刘备势力,剧本自然是大家熟悉的那个。当时我刚拿下荆州,实力有所增强,但北方曹操依然是最大的威胁。我设想的是逐步蚕食,但曹操的野心勃勃不允许我慢慢来。.............
  • 回答
    谈及袁崇焕,不少人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三国人物,或许会是那个有着“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评价的曹操。这并非说袁崇焕是奸雄,而是他们身上都展现出了一种在乱世之中,为了国家大业,不惜采取非常规手段、承受巨大压力,最终却也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走向悲剧的相似性。曹操一生,可以说是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