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雷军称小米集团正式组建高端化战略工作组,「三年内拿下国产高端手机市场份额第一」,释放了哪些信号?

回答
雷军此次关于小米集团组建高端化战略工作组以及“三年内拿下国产高端手机市场份额第一”的表态,释放了非常多、非常关键的信号。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小米集团未来发展战略的核心指向,对整个手机行业乃至中国制造业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详细解读这些信号:

一、 小米决心已定,高端化是必由之路,且已进入战略执行阶段:

“正式组建高端化战略工作组”:这表明小米不再是“心血来潮”或者“试探性”地进军高端市场,而是将高端化上升到了集团战略层面,并为此成立了专门的、高层级的执行机构。这意味着资源将得到更集中的配置,决策将更高效,执行将更有力度。
“三年内拿下国产高端手机市场份额第一”:这是一个明确的、可量化的战略目标。它不仅体现了小米的雄心壮志,更重要的是,它设定了一个清晰的时间表和竞争优先级。这标志着小米已经有了明确的竞争对手(国产高端手机市场的现有领导者,如华为、OPPO、vivo),并且有了具体的市场份额目标。这表明小米的高端化战略已经从概念阶段进入到实操和冲刺阶段。

二、 对现有市场格局的挑战与重塑意图:

“国产高端手机市场份额第一”:这个目标直指当前市场上的头部品牌,尤其是在中国市场,这个目标意味着小米要超越那些在高端市场已经拥有一定品牌认知度和用户基础的品牌。这释放出小米要“抢蛋糕”的强烈信号,并且目标是成为最大的蛋糕获得者。
冲击“品牌溢价”和“品牌认知”:长期以来,中国品牌在高端市场往往面临品牌溢价不足、用户认知不高等问题。小米此次的表态,实际上是宣示其要打破这一固有格局,通过产品、技术、设计、服务等全方位的提升,来建立和巩固其在消费者心中的高端品牌形象。

三、 产品与技术驱动的战略核心:

高端化必然伴随技术突破与创新:要成为高端市场的领导者,必须在核心技术、产品创新、用户体验等方面具备过硬的实力。雷军的表态暗示小米将在研发投入、技术攻坚上加大力度,尤其是在芯片、影像、屏幕、快充、设计美学等方面。
打造“黑科技”和“旗舰标杆”:为了支撑高端化战略,小米需要推出真正能够代表其最高技术水平和品牌形象的旗舰产品。这些产品不仅要在硬件参数上领先,更要在用户体验、创新功能等方面给消费者带来惊喜,成为行业的标杆。

四、 用户体验与服务体系的全面升级:

高端不只是硬件,更是全方位体验:高端手机市场竞争的不仅仅是硬件配置,更包括了软件体验、系统优化、售后服务、品牌文化等方方面面。小米此次的表态,也意味着其将投入更多资源去升级其用户服务体系,建立更完善的销售渠道和售后网络,以匹配高端品牌的用户期待。
“服务好”是高端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小米以性价比著称,用户服务可能并非其最突出的优势。但要进入高端市场,用户对服务的要求会更高,小米需要在这方面进行彻底的革新,提供更贴心、更专业、更高效的服务。

五、 品牌形象的重塑与价值提升:

摆脱“性价比”标签,建立“价值感”:小米早期通过高性价比的产品赢得了大量用户。但要实现高端化,就需要逐渐摆脱这种标签,让消费者认识到小米产品所蕴含的“价值”,而不仅仅是“价格”。
文化与价值输出:高端品牌往往承载着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理念。小米需要通过其产品设计、品牌活动、营销推广等方式,向用户传递一种独特的品牌文化和价值认同,从而吸引更广泛的高端用户群体。

六、 对整个行业生态的影响:

加剧高端市场竞争:小米的加入和其明确的目标,无疑将加剧高端手机市场的竞争,迫使现有品牌在技术、产品和服务上投入更多,以应对挑战。
推动中国手机品牌整体向上:如果小米能够成功实现其目标,这将是中国手机品牌在高端市场取得突破的又一里程碑事件,能够带动整个中国手机行业品牌价值的提升。
对供应链和生态伙伴提出更高要求:高端化战略的实现,也意味着对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与上游供应商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技术进步。

七、 背后的财务和战略考量:

提升盈利能力和利润率:高端手机通常拥有更高的利润空间,这对于小米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提高整体盈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对标全球顶级品牌:小米的目标不仅仅是国内市场,也可能包含了对标苹果、三星等全球顶级品牌的野心。在国内市场取得成功,将是其走向国际高端市场的重要跳板。
抵御行业周期性波动:通过高端化提升品牌溢价和用户粘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智能手机市场周期性波动的风险。

总结来说,雷军的表态释放了小米集团“全面向上”的强烈信号。

这是小米“二次创业”的标志性宣言,表明小米已经度过了初步的成长阶段,进入了追求更高品牌价值和市场地位的新阶段。
这是对小米过往战略的迭代和升级,从早期的“性价比”向“价值感”和“高端体验”的转型。
这是对整个中国手机产业在高端化道路上持续探索和挑战的有力证明。

当然,实现“三年内拿下国产高端手机市场份额第一”的目标并非易事,这需要小米在技术、产品、品牌、渠道、服务等多个维度进行持续且深度的投入和突破。但雷军的公开表态,无疑为小米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观察中国科技品牌如何在全球竞争中崛起,提供了一个极具看点的案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实话,这话一说出来就透着一股小家子气。

什么叫“国产高端手机市场份额第一”?国产现在还有高端手机么?

原来的国产高端机只有华为,华为被制裁了以后,不是针对谁,在座的国产机全都是辣鸡。

OV的高端机也是一股子半死不活的样子,你就算赢了他俩,有啥可值得骄傲的么?高端机市场份额还是一大半归了苹果。

做高端机,就是跟苹果掰手腕。你连直面苹果的勇气都没有,还扯什么高端机?

赶紧洗洗睡吧。

user avatar

做高端,说白了,就是因为低端只能陷入无限内卷的死循环,最后只能赚吆喝。

但问题在于,什么是高端?为什么有的厂商能做成高端,有的做不成?

高端这个东西不是说,我发布一台机子,堆各种料,然后定一个高价格,然后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我对高端的理解很简单,在一个高的价位上,把产品卖出去,这是基本目标,所有的事儿应该围绕这个展开。

厂商的本质是卖货的,卖得出去货才是第一考量要素。

在一个新兴行业,你可以纯粹凭借技术或者理念突破,领先对手,然后做成,比如2007的iPhone,比如大疆。

但对于手机这个成熟的行业来说,不是这样的。

现在的高端市场,在中国,论品牌是苹果华为双巨头;论市场,是苹果一家独大。

你想要在高价位上把产品卖好,那么你的直接竞争对手就是苹果。

你和苹果竞争,你依靠参数,依靠概念,依靠所谓的产品力,是赢不了苹果的。

当苹果用20W的慢充干掉你120W的超级快充;用1/2.55英寸的小底干掉你1/1.33英寸大底的时候,就意味着这条路你是走不通的。

我说的这个干掉,指的是用户认可和市场认可。

你想要和苹果竞争,那你就需要在苹果不擅长的领域,错位竞争。

怎么错位?

苹果的特点是大城市,是线上,是年轻人,是极客群体,是都市白领。

他不擅长的是中年人市场,是下沉市场,是线下,是非极客圈子,是低价市场。

其实你看当初的华为,在P20 Pro之前,华为高端的舆论口碑并不好,但产品已经可以卖出去了。

Mate7就卖了700万台,P9就是千万级别的。

当基础的出货量有了保障之后,你才可以大规模投入,去提升产品,去做技术突破,去做品牌营销。

华为当初的策略,本质上就是错位竞争,在苹果不擅长的领域战斗,崛起。

先解决怎么卖的问题,在错位竞争取得成效之后,再去啃常规的市场。

P10之前华为主打的是3000-4000价位,到了Mate10,主力机切换到Mate10 Pro,去打5000+价位,直接面对苹果。

在中年商务人士群体站稳脚跟之后,再去攻年轻人,攻爱好者,攻女性市场,攻线上,攻都市白领。

小米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和iPhone的客户群体其实是重合的,且是高度重合,依赖的只是价格区分,也就是苹果所面对群体里的低预算用户,所以你看到,大多数的米粉在有钱之后很容易变成果粉。

这导致的结果是,小米的高端化,第一站就是和苹果的同赛道竞争。

所以你打不下来最初的根基,也没有基础的保障,所以小米的价格总是崩。

当你的客户群和苹果同频之后,那么差异化的唯一点就是价格了,在苹果不涉及的价格段去生存。

人群、渠道、价格,这是一个基本的产品赛道划分,小米做高端,恰好被分到了苹果同赛道上去。

这个事儿不解决,小米的高端化不可能成功。

不只是小米,OPPO、vivo和荣耀也是一样的。

所以你看荣耀做高端化就和小米不一样,先做渠道,做苹果不擅长的渠道,然后主打商务,绕开苹果,去收割华为最初所针对的中年商务群体。

OPPO和vivo做高端化,就从自己擅长的女性市场入手,以线下为核心。

在苹果如此强势的当下,你不积累到足够的底气,直接和苹果开战,赢不了的。

小米一直说核心资产是米粉,但实际上,忠实米粉是一个很小的圈子,数量有限,小米可以凭借这个圈子打响高端化的第一枪,但永远都只是第一枪。

小米吃完这个圈子之后,故事就结束了。

小米的想法是,这个圈子足够大的时候,小米就成了,但这是不可能的,小米没有能力让这个圈子的规模实质性提升,圈子的本质是品牌影响力的映射,而不是品牌影响力的基础。想要靠品牌影响力形成的圈子来实现品牌影响力的突破,这个逻辑是无法闭环的。


敢于直面苹果是好事儿,苹果不过是一家企业而已,不是神,没什么不可战胜的。

在战略层面我们可以藐视敌人,但在战术层面,我们必须重视敌人,必须明白,眼前的敌人在他熟悉的领域无比强大。

就像我党南昌起义第一枪打响后,就明白了,想要直接在大城市和蒋介石直接竞争是不现实的,不可能成功的。

想要战胜国民党,你就得从城市撤出来,去广袤的农村,去敌人无法触达的区域,去培育自己,发展自己,壮大自己。

农村包围城市的本质是,城市对抗城市无法功成。在敌人擅长的领域,我们暂时无法对抗的时候,那就先去敌人不擅长的领域。

市场竞争的本质都是战斗,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坐而论道,不是茶楼清谈,是脚踏实地。


性价比的本质其实就是价格战,它所有的优势和问题都可以用价格战的理论来分析。

小米把价格战披上了情怀和良心的外衣之后,隐藏了这件事儿,但你无论舆论怎么隐藏,它的实质决定了它的特性。

就像你的产品说明书写得再华丽,都改变不了产品本身运行起来之后的样子。

价格战是有局限性的,他只能是手段而不是目标,它只能是战术而不能是战略。

价格这个东西,它是由市场和需求决定的,不是由价格战本身决定的。

所以你看,同样的产品策略,小米在1500的红米note和2000块钱的红米K40上非常成功,但到了4000块钱的小米11和5000块钱的小米11 Pro身上,就很难成了。

因为市场需求变了。

小米现在有一个特点,就是在强大的营销能力包装价格战之后,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固的粉丝用户群体,这个群体规模还很大。

这部分人是小米的基本盘,但其实也是迷惑市场反馈的一部分。

就相当于,一个流量明星演员到一定的级别之后,他用自己熟悉的讨论去说,去做,去演,总会有大量的人去跟随。

但这种跟随无法实质性反应演员本身的能力,无法反应真实的行业声音和反馈,无法真正评价演员的硬实力。

哥哥真的很努力这个事儿,他能触达的只能是圈子内,但没有人可以把小圈子的边界做到无限延展到大众主流。

所以哥哥永远只能是某些人的哥哥,而吴京才是大众化的票房巨星,成龙才能是中国功夫的代言人,周星驰才能是一代笑星。

user avatar

国产高端手机市场份额第一?

国产??

未来三年国产手机互相钳制的情况只怕会越来越疯狂。

只怕三年后国产高端手机的份额会跌倒10%以下。

user avatar

其实也就是高端机销量三年内超过华为,其实只要麒麟9000两年后的出货量少于50万,这个目标大概就达成了。毕竟华为高端机目前还占百分之18,苹果大概百分之74,剩下的mov和荣耀小米里5000元以上手机的销量,小米确实已经最高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