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英超为什么不采用季后赛制度?

回答
英超不采用季后赛制度,这并非一个简单的不可能,而是源于英格兰足球长久以来的传统、联赛结构的独特性以及其背后深层的商业考量。要深入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

首先,英格兰足球,特别是英格兰顶级联赛,最核心的特点就是其“金字塔”式的结构和“升降级”制度。从历史的根源上讲,足球联赛最初就是为了让不同地区的球队能够定期地、有规律地进行比赛,通过一个漫长、公平的赛季来决定谁是真正的强者。季后赛,本质上是对常规赛季结果的“二次筛选”,它会打破这种纯粹的、贯穿始终的积分排名逻辑。在英格兰足球的传统观念里,一个赛季的冠军应该是球队在长达九个月的时间里,通过稳定的表现、战胜所有对手积累积分而获得的,而不是在几场高强度的淘汰赛中“碰巧”赢下。

想想看,英超联赛是一个38轮的漫长征程。每一场比赛,无论是主场还是客场,对任何一支球队来说都至关重要。一支球队可能在某个阶段表现出色,也可能在某个阶段遭遇低谷,但最终决定他们命运的是他们在整个赛季中积累的积分。季后赛的引入,意味着即使一支球队在常规赛中表现出色,积分遥遥领先,也有可能因为几场状态不佳的淘汰赛而错失冠军,或者相反,一支在常规赛中表现平平的球队,却可能在季后赛中爆发,最终夺冠。这种“变数”与英格兰足球强调的“长期主义”和“稳定性的价值”是有些冲突的。

其次,英超联赛的“升降级”制度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季后赛”。英超的最后几名球队要面对降级的风险,而英冠联赛的球队则在为升级而拼搏。英冠联赛的季后赛,实际上就是为了决定最后那一个或两个升级名额而设立的。这已经成为了英格兰足球体系中非常重要且激动人心的一部分,吸引了大量的关注。如果英超也引入季后赛,那无疑会进一步压缩原本就紧张的赛程,而且对原本的升降级体系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可能出现理论上的混乱,比如一支已经降级的球队通过季后赛又保级了,这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

再者,从商业和媒体的角度来看,英超联赛的固定赛制已经非常成熟且有利可图。38轮联赛,每一轮都有固定的比赛安排,方便了转播商、赞助商和球迷的规划。每一场比赛都有其价值,无论球队排名如何。季后赛的引入会增加比赛场次,虽然可能带来更多的比赛“看点”,但同时也意味着需要重新安排赛程,这可能会与现有的转播合同、欧战资格的划分以及国内杯赛(足总杯、联赛杯)的赛程发生冲突,协调起来会非常复杂。而且,常规赛的吸引力也并未因为没有季后赛而减弱,争冠、争四以及保级大战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

还有一点,可能很多人忽略了,那就是球队的轮换和球员的身体状况。英超赛季非常漫长,并且球员还要面临国内杯赛和欧洲赛事的双重压力。引入季后赛意味着要增加额外的淘汰赛,这会进一步加剧球员的疲劳,增加受伤的风险。对于那些致力于在欧战中取得好成绩的英格兰球队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考量。过度的赛程安排可能会影响他们在更高水平的舞台上的竞争力。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英格兰足球的文化基因。足球在英格兰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传承。长久以来,人们习惯了联赛积分榜上的排名来决定一切,这种简单直接的评价体系已经深入人心。季后赛制度在某些国家或地区很流行,比如美国的职业体育联盟,但英格兰的足球文化更倾向于对漫长赛季的整体表现给予肯定,认为那是对球队实力和稳定性的终极检验。更改这样一个根深蒂固的传统,即便不是不可能,也会面临巨大的阻力。

总而言之,英超不采用季后赛制度,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深厚的历史传统、独特的升降级联赛结构、成熟的商业模式、对球员健康的考量以及根植于英格兰社会的足球文化。这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时间的考验和市场的验证,贸然引入季后赛,很可能弊大于利,甚至会破坏这个“精密机器”的正常运转。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在体育比赛举行的当地看一下电视,就知道为什么北美系体育需要设置季后赛,欧洲系体育却不需要了。这说到底是个要到实地切身体会过才能理解的问题。

体育本质上是一个和转播媒体深度捆绑的行业。再高水平的体育,不依靠电视转播,影响力也不出校园班级联赛。反过来,媒体业的商业模式和利益,也会深刻影响到体育本身。在欧美国家,体育和媒体业的深度联系早在20世纪前期的收音机时代便已建立,并在有线电视、卫星转播技术成熟的年代达到顶峰(此时互联网还尚未出现)。

作为中国人,在互联网平台普及前,大众接触体育的主要途径是以CCTV-5为代表的公营电视台体育频道。由于我国原则上不允许设立私营电视台,体育赛事内容一般需要由公营电视台专门采购,然后在自己的有线电视频道上供大众免费观看。即便在互联网时代,“平台采购+免费收看”的模式也依然被新兴网络平台继承。这使得中国观众接触国外体育比赛的习惯和本地受众大为不同,我们也就很难理解转播媒体是如何介入体育自身的运营的。

=====================

首先说北美体育(包括美国和加拿大)。北美的电视台走的普遍是免费模式,类似于当今大多数国内视频平台的“免费+广告”模式。一般只要你开通有线电视服务,就能免费收看ESPN和Fox Sport这样的专属体育频道,NBC、CBS之类的综合性电视台也通常会有体育新闻栏目或是转播部分体育比赛。

但和国内的公营模式不同,北美电视台都是私营的商业电视台,其运转依赖于高频次的广告播放,体育内容自然也不例外。而这个模式导致的最大特性就是——体育赛事内容必须能够全年不间断地产出也就是要保证一年的随便一天,电视台上都能有足够的内容滚动播放。比如ESPN主台的播放模式一般是:每天直播1~2场国内体育比赛,其余时间则以每个整点为界,不停循环播报国内各项体育赛事的新闻,新闻节目当间则频繁插入广告。北美体育联盟基本都有“商业暂停”这样的设置,要求一场比赛中必须留有若干特定的时间窗口,用于播放广告,这也就是北美体育中转播媒体深度控制体育行业的明例。

所以,北美体育为何要设置成“常规赛+季后赛”模式?这就是转播媒体影响体育运营的直接结果。“常规赛+季后赛”的形式能够尽可能拉长体育赛季的整体持续时间,也就能让商业电视台持续产出内容,进而维持其商业模式的运转。于是你会看到,北美体育不仅是单纯的一个联赛采取“常规赛+季后赛”,而是各个体育联盟都故意错开时间表,使得一年中的几乎每一天都有两个以上的体育联盟处于运转中,一年中有2/3的时间都有至少一项“季后赛”在举行(低谷一般放在夏季度假高峰7月~9月),保持体育内容整体的关注度,进而满足电视台的商业运转需求。这也解释了为何北美的体育显得如此“臃肿”:光看基于本土市场的IP,本身就有传统4大联盟,NCAA中的橄榄球和篮球,加上MLS、NASCAR、高尔夫大师赛、UFC等赛事,棒球、篮球、冰球等联盟还要安排极其密集的赛程——只有这样,才能让新鲜的体育内容源源不断地产出,从而填充商业电视台的播放日程和新闻播报素材,进而保证电视台“免费+广告”模式的商业运转。

我怀疑北美体育的这个毛病是从最早职业化的美国棒球学来的。职业棒球可以说是水到丧心病狂的赛事,疫情前美国MLB的一个赛季光常规赛就要打162场,这还是内部两个联盟之间的对抗赛事被刻意限制的结果(过去除了最后的“世界大赛”,MLB的两个联盟在全年中是完全不会碰面的,直到1997年才引进了两个联盟间的比赛)。而且棒球比赛本身就十分冗长,亮点很少,漫长的常规赛季观感很像如今的免费手游——故意拉长战线、水化内容、削弱奖赏,但又让你每天都忍不住“打卡”,于是转播方可以持续播广告以维持商业运转。这个模式显然是在只有音频广播的时代就已经树立的。东亚的各大棒球联赛也复制了美国的这套模式,于是就搞出了2019年之前台湾职棒联赛一共就4个队却硬是要打120场的搞笑赛制。

=====================

然后说欧洲体育。作为中国人,欧洲系体育其实是非常“反常理”的——在欧洲国家,看体育比赛是要花钱的。欧洲国家一般有3种电视台:公办电视台,比如英国的BBC,特点是一般不商业化运作,不播广告,依靠从大众征收的电视费运营;私营免费制电视台,比如英国的ITV,与美国的电视台类似,靠商业广告运营;私营付费制电视台,比如英国的Sky Sports,这是必须每月额外付费订阅的电视频道。

而在欧洲国家,主流体育内容基本被付费体育频道垄断——这之中包括足球,也包括网球、赛车、自行车等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性体育IP。以英国为例,英超联赛本就是由付费体育频道Sky Sports促成,Sky Sports也一直握有英超联赛的主要转播权。欧冠联赛在英国的转播权则归属于另一家付费电视台BT Sport。而像BBC这样的免费电视台,能播出的最高级别赛事只有足总杯和联赛杯,甚至连英格兰国家队的转播权都没有(不过奥运会、世界杯、欧洲杯等世界级赛事一般会优先授予BBC这样的国家级电视台)。

这也就能理解:为何欧洲系体育不分常规赛和季后赛?因为人家看体育比赛是要花钱的,这就得保证联赛中的每一轮都要对得起观众的付费即使每周只有2~3天有比赛可播,电视台也可以维持付费订阅数。否则,由于常规赛的地位明显低于季后赛,水赛事的比例很高,大多数非重度观看的消费者自然会等到季后赛才付费,付费制电视台也就很难维持全年运营了。比较符合欧洲媒体运营模式的做法是把同一项运动分拆成多个独立赛事,比如联赛+杯赛+欧冠+欧联,然后由不同的付费电视台平分这些赛事IP,大家都握有招牌性的足球内容,也都靠付费模式运营(类似于国内的爱优腾会员模式)。另一些欧洲系体育(网球、自行车、赛车等)则普遍采用“大奖赛”或“格兰披治”(Grand Prix)赛制而非循环式联赛制,也就是在全年间巡回举办若干个独立的锦标赛,但赛事间往往有一定的间隔,这也是一种“精品付费赛事”的模式:电视台不需要天天都有内容,但只要每个月都有高水平比赛,就能维持按月订阅的付费率。

=====================

综上,很多我们在如今的互联网视频平台上见到的商业模式,其实早在电视时代就已经普及了,而体育恰好是这些商业模式的最佳载体。但由于中国的传统电视媒体采取的一直是“公营电视台播放免费内容”模式,媒体平台和体育赛事之间并没有多少利益关系,导致本土媒体平台并没有介入甚至主导本土体育赛事的意愿,甚至连央视这样的国家级电视台都压根不待见中超和CBA等本土联赛,中超和CBA也就只能简单模仿国外赛制。国内能为了个明眼人看到抽签结果都知道根本没戏的国家队比赛,硬是生生把联赛中断4个月,最后还落得一片骂声。这要放在联赛和媒体的商业利益深度绑定的国家,这么搞联赛和媒体早就要么一并完蛋要么一并起义了。

user avatar

只能说,问这个问题的人太球盲了。

最核心的一个原因,足球比赛本身就足够有悬念,因此不用用赛制来整悬念。一个篮球的强队打弱队,要爆冷弱队胜强的概率打打低于足球里一个弱队爆冷逼平或者胜强队的概率。所以足球比赛本身就足够悬念了。在悬念足够的情况下,赛制简洁明了有什么问题吗。20个队双循环,六七个字就能说明白的,你看你描述NBA那套东西,要说多少?别人都没你不明白。

其次,冠军本来就不是所有球队的唯一追求。所以,不因为夺冠无望,球迷,球队就没追求,没目标。联赛不行有杯赛,夺冠不成得保级,本国以外还有欧战,针对特定球队还要特别情绪,比如利物浦和埃弗顿,伦敦球队之间的互掐……和着你以为人家本地球迷像你一样的就看谁夺冠呀?有些球队注定夺不了冠,但球迷照样支持呀。沃特福德伯恩利……你以为人家这些球迷支持是因为觉得球队能夺冠吗?

第三,有人提前很久夺冠,你就不看球了?那还有几年打到最后一场的最后几分钟呢?人家就是强,能提前夺冠是实力强,怎么又怪上赛制了?按你说的,常规赛结束了,没进季后赛的球队,那就不是垃圾时间了,是彻底没事干了。而且是年年都有这种没事干的,提前好几轮夺冠的毕竟也不是每年吧

欧洲联赛不光是自己打,还和欧战有关,第几名打什么欧战,这是个联动的体系。光英超换了,怎么去接轨呢?

user avatar

NBA的赛制那么差,居然还要学?NBA的赛制要多差有多差。

足球的赛制绝对是优秀的。NBA就算了。呵呵。NBA的赛制缺陷太多了。

1、全年球队能争得荣誉就一个冠军,除了冠军其它的都毫无意义。

你要是十几支球队就算了,30个球队,注定很多球队就是陪跑的,付出很多却毫无收获,甚至如果季后赛因为体力或者受伤没发挥好,就成了付出的越多越是耻辱,这就很扯淡了。足球你每一场比赛的努力都关系联赛排名,甚至决定联赛冠军归属。联赛冠军的含金量仅次于欧冠。不会出现越努力越耻辱的扯淡现象。

评论里有个朋友说得好,英雄联盟IG战队常规赛18连胜如此了不起的成绩,因为季后赛没发挥好,连胜纪录直接成了耻辱了,这。。。太扯淡了吧。对,就是纯扯淡。

2、冗长的常规赛轮休的越来越多,你可以把常规赛理解为排位赛。

这么多场排位赛,呵呵。最后就是常规赛成了划水赛。强队常规赛争着划水,轮休。足球这是不可能的。除非你积分榜大幅度领先,提前夺冠最后几场会防水,不然足球联赛基本很难出现划水赛。38轮的联赛,每一场都可能决定冠军归属。关键是联赛冠军含金量也很高,大家不会不当回事。

划水的比赛你觉得好不好看?

3、NBA的规则多如牛毛控场太多了。规则多就给了黑哨极大的操作空间,NBA的菠菜表演赛大家都懂的。很多比赛实在是太明显了,上来半分钟吹对方核心几次犯规,这要是说没黑哨就是侮辱球迷智商。NBA的控场太容易了,很多黑哨都是通过双标的形式。

足球也有黑哨,但是控场难度超过NBA大多了。

4、季后赛7场4胜制,除了斯诺克就没有更多了吧,拜托这是大球类项目啊。更扯淡的是,篮球本来就不是个容易爆冷的运动,还要这么搞就是啊,偶然性就更大大的降低了。没有爆冷其实是很没有意思的,大家都知道结果了。NBA的冷门你听说过几次?为什么足球尤其世界杯充满了魅力?为什么欧冠决赛要一场定胜负。就是因为偶然性才精彩。

5、NBA全明星赛。这个见仁见智。个人意见这个是唯一一个足球可以借鉴的。

总体来说NBA的赛制是很扯淡的,是的很扯淡。

而英超的赛制是很优秀的,具体多优秀只要看足球的都懂。

当然,NBA值得学的就是赚钱,NBA真的很能赚钱,或者说,美国的体育联盟都很能赚钱,这点欧洲的就明显不行了,这么牛的欧冠的年收入还不如NBA的三分之一。。。

user avatar

这问题问得,有先进制度学习落后制度的吗?

拜仁曼城巴黎这些球队能够提前夺冠,你可以说他们太有了,也可以说他们运营得当,不管怎么说,是这些球队投入运营应得的结果。如果来个季后赛,尼玛辛辛苦苦常规赛干个全联赛榜首,季后赛出去曼城不小心就输给狼队了(本来就经常输给狼队),拜仁季后赛直接抽到打鸡血的门兴(就这赛季已经输门兴两场了),甚至于以门兴的水平,完全可以控分去和拜仁对轰,就好那口行不行?搞半天,曼城拜仁还投入投入运营个鸡毛啊?

我是酋长我都算了,还不如多养几只大脑斧好玩。这样的话大家一起摆烂,反正就是季后赛拼运气嘛。就tm跟以前打某个崽总版本的炉石一样,技术占2成,发牌员占8成,开局拼先后手和起始手牌,这游戏我还打个锤子。

另外有这种季后赛性质的,除了美国澳大利亚也是的,而澳大利亚超级联赛诨名澳斯卡,你们也懂是什么意思了。

美国我并不是特别熟悉,澳斯卡来说,经常上赛季的鱼腩下赛季的大哥,比如以前签下过博尔特玩票的搞笑球队——中央海岸水手,17-18、18-19、19-20连续三个赛季摆烂垫底,按欧洲规则,摆烂成这样不去低级别把位置让出来搞毛呢,结果水手20-21赛季摇身一变常规赛排名第三。而且这个剧本还是可以继承的,20-21赛季常规赛垫底的墨尔本胜利,本赛季7轮战罢排名榜首。

当然这是没有降级的原因,所以如果有升降级,季后赛除了打冠军的,还得打保级,这尼玛就是千万头草泥马飞过了。

最近两个赛季的中超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上赛季的天津,常规赛0胜3平11负,进8球丢30球,你就说这种辣鸡球队有什么脸留在中超?结果保级组两回合3-1深圳一发成功保级。呵呵,你搞毛呢?凭什么嘛?本来该滚下去踢中甲的,因为季后赛让他“精彩”了,这能提升收视率?当我看到天津一发保级后,我踏马根本就不想看中超了,精彩个毛,纯粹是混子的天堂。

当然这个例子是因为去年特殊情况的赛制,但也显然说明——如果有季后赛没升降级,就会像澳斯卡一样可以摆烂3年,如果有升降级就会像2020年的天津一样,让所有球迷跟吃了sh*t一样。

有些欧洲小地方联赛有这赛制,好像瑞士,比利时之类的,还有韩国K联赛,这弹丸小联赛,搓堆都才十个队左右,而且人家的季后赛也是联赛性质的不是美国那种淘汰赛,就这样,也没啥精彩的嘛。

所以,五大现在的赛制是最适合足球的,其他都是落后的~

user avatar

额,很多回答,不是那么的切题,我试着帮题主解释一下

首先,世界上的足球联赛简单粗暴的划分为两种:带有升降级的金字塔联赛体系不带升降级的,带镜像联赛的联赛体系

举两个例子:英格兰足球体系,属于前者;美国足球体系,属于后者。

所以,拿美国足球来说季后赛怎么怎么的,就属于跑题了:大家都不是一个玩法的,有一起比的必要吗?

真正应该比,并且能够解答题主问题的是什么呢?是试图解答:

为什么世界上很多联赛不采用常规赛+季后赛的方式决出最终名次,以及冠军、洲际比赛名额、升降级?


答案很简单:比赛数目限制

我们都知道,FIFA的一大贡献就是提出了国际比赛日,通过这种规定让国家队和俱乐部之间得到了互相妥协。以原计划的欧洲主流联赛的19/20赛季为例,2019年9月、10月、11月,2020年3月和6月为国家队比赛日(不考虑由于各大洲杯赛导致的特殊的国际比赛日)。

这样导致了欧洲主流联赛的19/20赛季,需要在19年8月开始(不然就要等到9月12日之后了),到2020年5月底前结束。

而当赛季确定后,就意味着这段时间内一个俱乐部一线队的比赛数目就大致确定了

这样,欧洲主流联赛基本上不采用季后赛的原因也就很清楚了:他们塞不进去更多的比赛了。

我们都知道五大联赛里,有一家很特立独行:德甲只有18个队。其中一个官方解释是德甲认为再塞2个队进去,球队会因为比赛过多,休息时间不足,导致比赛质量下降。这种说法对不对先不说,至少这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顶级球队,在保证比赛质量的情况下,能踢的比赛是有限的

实际上,在大概十多年前的野蛮生长后,现在欧洲顶级足球国家们的趋势是压缩杯赛(比如主客场改为单场决胜,比如顶级球队入场时间更晚等),来让联赛的观赏水平提高。以西班牙足球为例,巴萨曾经在08/09捧杯,那时候的巴萨花了9场才夺冠;但是到了上赛季,巴萨只用了6场比赛。这样就让巴萨一线队得到了额外的3场休息时间。

因此,除非是压缩联赛参赛球队,不然常规赛+季后赛的模式就会产生过多的比赛,导致联赛观赏性下降。


那么,存在常规赛+季后赛的不错的足球联赛吗?

存在,比如:比利时足球甲级联赛。

比如18/19的比甲联赛,16个队参加比赛,双循环踢30场常规赛,然后排名前6球队进入争冠组,积分减半,双循环踢10场。相当于总共踢40场联赛,当然还有欧罗巴联赛门票组,就不讨论了,毕竟,弱队没人权。

而随着比甲这两年进行了扩军,到了18个队,双循环踢34场常规赛,然后排名前4球队进入争冠组,积分减半,双循环踢6场,仍然是总共踢40场联赛。

问:为什么比利时足球联赛能踢这么多联赛呢?

答:因为比利时球队欧战任务小。

问:为什么比利时不攒出来22个队,直接打双循环?

答:因为实力达标(满足观赏度)的球队没22个,实际上,比甲扩军后一直有声音认为应该回到16队时代,甚至一度成为了决定(后被推翻)。

结论:当一个联赛,实力达标的球队过少的时候,该联赛就可以组织适度的季后赛来获得盈利


下面回答答主在提问补充里后半部分的方案的问题。

其实很简单:全国性联赛的吸引力,比某种规则形成的“区域”性联赛的吸引力高了不止一个级别

为了避免冒犯别人,我拿我自己举例子。我是鲁能的球迷,这个赛季的中超分成了2组,相比于投入了大量的时间观看A组和争冠组的比赛,我就没怎么看过B组和保级组的比赛(基本上当成干活时候的背景音和背景画面)。这样想想,申花、武汉、天津和大连,我对他们的印象已经很模糊了……

你看,这就有1/4的同一级别联赛球队,我没关注了:往年,我是肯定不会错过的(再不济也会看鲁能和他们的两回合比赛)。

按照题主的那种分法,是一定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在疫情之前,确实是有分区域的比赛,但是基本上是因为交通因素。比如英乙之下两级的全国联赛(第二级),就分成南北两个赛区(感谢评论区订正,原文漏了一级全国性质的联赛),类似的情况出现在中冠,当然,中冠光大区就分了32个,大区里还有小区,最后来个总决赛。

但是由于足球真心吸金,使得顶级球队不会受困于交通费用。这种情况下,分赛区就只有弊端,没有利益了。


基本上不怎么成体系,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希望能解答题主的问题。

user avatar

你这么一问,我反而觉得NBA赛制学足球反而更好。

常规赛=联赛(积分制),有一个冠军。

季后赛=杯赛(淘汰制),有一个冠军。

每年两个冠军,岂不是会更好看?

user avatar

篮球这种美国人喜欢的低能运动就不要来指导欧洲足球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英超不采用季后赛制度,这并非一个简单的不可能,而是源于英格兰足球长久以来的传统、联赛结构的独特性以及其背后深层的商业考量。要深入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首先,英格兰足球,特别是英格兰顶级联赛,最核心的特点就是其“金字塔”式的结构和“升降级”制度。从历史的根源上讲,足球联赛最初就是为了让.............
  • 回答
    中国将英语列为必修课,这背后牵涉到国家发展的战略考量、国际化进程的需求以及教育体系的改革目标。这并非一个单一因素驱动的决定,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一、 为什么将英语列为必修课?将英语推行至全民教育体系,成为必修课程,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其深层原因:1. 拥抱全球化浪潮,融入国际社会: 进.............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富有想象力的问题!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为什么目前高级计算机语言通常不直接使用汉语来开发,以及您提出的关于汉字“横竖撇捺”解构比英语更有效的观点。核心问题:为什么目前高级计算机语言不直接用汉语开发?尽管您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创意的想法,但现实中存在一些根本性的障碍和考量,使得直接使用汉语开.............
  • 回答
    近代英国军队之所以青睐“排队枪毙”这一战术,并非一时兴起或者盲目模仿,而是当时历史、技术和社会背景下,一种相对高效且可行的作战模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多方面的驱动因素。一、 火器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排队枪毙”的核心在于步枪的射击效率和纪律性。在火绳枪、燧发枪逐渐取代火门枪、火绳枪的.............
  • 回答
    在英国下议院的议会辩论中,首相单肘靠在议事台(dispatch box)旁的动作,并非什么刻意设计的“品牌动作”,而是一种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并且带有深刻政治和社交意味的习惯性姿态。这背后既有历史的积淀,也有对场面、对手以及自身立场的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确这个“台”是何物。在下议院,首相站立发言的.............
  • 回答
    在后装枪(Breechloading rifle)已经成为英军制式装备,甚至在一些部队中已经普及的情况下,他们依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使用排枪战术,这并非一时的顽固,而是由一系列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包括技术层面的考量,也涵盖了战术思想、训练方式、后勤保障以及历史惯性等多个维度。要理解这.............
  • 回答
    中国采用L/100km 的油耗格式,而没有直接沿用类似美国MPG(英里每加仑)的公里每升(km/L)格式,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历史沿革的考量,也有技术标准和实际使用的逻辑。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两种计量单位的含义。 L/100km(升每百公里): .............
  • 回答
    这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技术和市场等多个层面的原因。为什么我们如今衡量屏幕尺寸,尤其是电视和电脑显示器,会习惯性地使用“英寸”而不是公制单位,比如厘米或者米呢?让我来给你掰扯掰扯。起源:摄影胶卷的遗产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把时间拨回到电子显示器还没普及的年代,那个时候,屏幕尺寸的概念.............
  • 回答
    英国的殖民扩张历史波澜壮阔,其动力和方式也随着时代和地点的不同而演变。要理解为何英国在对印度的殖民过程中采取了占领的方式,而其许多其他殖民活动以贸易为主,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中的历史、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重因素。贸易驱动的早期殖民:一种循序渐进的策略在英国殖民早期的漫长岁月中,贸易确实是其对外扩张最主.............
  • 回答
    特拉法尔加海战,英国海军以其辉煌的胜利载入史册,而这场胜利的关键,恰恰在于纳尔逊大人那大胆而富有创意的“违反战列线”战术。这绝非简单的“突破”,而是一系列精妙的计算、对敌我优势的深刻洞察以及对战术原则的颠覆性运用。首先,让我们来理解一下当时的传统海战战术。海战的基石是“战列线”(Line of Ba.............
  • 回答
    你的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英超球队在欧洲赛场上的一个微妙之处。事实上,说英超球队“不喜欢”甚至“要躲避”欧联杯,可能有些过于绝对,更准确的说法是:许多英超球队对待欧联杯的态度比较复杂,往往表现出一种“不情愿”或“选择性重视”,而不是完全的抵触。 这种复杂心态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详细地分析一下.............
  • 回答
    您这个问题非常切合当前足坛的热点,近些年确实有这种感觉,英超球队在欧冠赛场上的整体表现似乎不如以往那般统治力十足,甚至出现了一些令人意外的“滑铁卢”。要详细分析其中的原因,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1. 赛程密集与球员负荷过大 (The Grueling English Schedule)这是最常被提及.............
  • 回答
    英国在普法战争(18701871年)期间选择不干涉,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经过深思熟虑的外交决策,背后有多重原因。英国当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其外交政策的核心是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全球贸易以及欧洲大陆的均势。以下是对英国为何不干涉普法战争的详细解释:1. 英国的国家利益考量: 对法国和普鲁士的评估.............
  • 回答
    关于英法为何未对苏联宣战,这背后牵涉到一系列复杂的地缘政治考量、国家利益权衡以及当时欧洲的紧张局势。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穿越回1939年那个动荡的夏天。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个基本事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初期,英法两国确实是在与纳粹德国作战。他们的首要目标,也是最紧迫的敌人,就是希特勒及其扩张.............
  • 回答
    英国之所以没有将大部分殖民地直接变为自己的国土,其原因错综复杂,是历史、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并非一个简单的“不想”或“不能”,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权衡利弊后,在不同时期采取的不同策略。首先,从历史的演变来看,英国殖民帝国的形成并非一开始就有吞并土地、同化人口的宏大计划。最初,殖.............
  • 回答
    “黑社会”在英语中之所以不叫做 "black society",这背后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涉及到语言本身的演变、文化含义的差异以及英语中词汇的习惯用法。让我们来好好梳理一下:1. “Black” 在英语中的负面联想与文化语境:首先,我们得聊聊 "black" 这个词。在英语文化中,“black” .............
  • 回答
    在《天道》这部引人入胜的电视剧中,丁元英这样一个深邃、难以捉摸的角色,他的情感选择一直是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他为何对肖亚文这样精明干练的女性不为所动,却偏偏倾心于与他有着巨大差异的芮小丹?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剖析丁元英的内在世界、他的人生哲学以及他对女性的理解。一、 丁元英的内在世界:对“道”的极致.............
  • 回答
    要说二战时英美为什么不派军队去东线“混混经验”,这背后其实涉及了一系列复杂的地缘政治、军事战略、后勤保障以及历史政治考量,绝不是简单地“想不想”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方面来掰扯清楚。首先,得明确一点:英美联军在欧洲战场的主要战役是参与了西线的作战。他们的军队在北非、意大利,以及最后解放西欧(法国.............
  • 回答
    丁元英不劝阻三人组退股,这背后并非简单的“事不关己”,而是他对人性、商业规则以及“道”的深刻理解所驱使的。他深知,真正的成长往往伴随着痛苦和选择,而强行干预,反而会剥夺他们独立的思考和承担后果的权利。首先,从尊重个体选择的角度来看,丁元英非常明白,商业合作的基础是自愿。他和三人组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
  • 回答
    《天道》这部剧,最耐人寻味的地方就在于对人性的洞察,丁元英这个角色更是把这种“洞察”玩到了极致。很多人会好奇,为什么像丁元英这样精明到骨子里的人,会在买早餐时,对那区区一块钱斤斤计较的态度,显得如此豁达?这其中,藏着他对于“价值”和“格局”的理解,远非一般人所能及。首先,我们得明白丁元英的钱是什么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