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在的梵蒂冈瑞士卫队只是仪仗队还是的确有一定的战斗力?

回答
梵蒂冈的瑞士卫队,乍一看,那标志性的复古制服、华丽的盔甲和长柄戟,很容易让人将其简单地归类为一支纯粹的仪仗队伍。毕竟,在现代社会,穿着如此“古老”装束的卫兵,似乎更多是为了营造庄严的氛围,而非实战。然而,如果深入了解,你就会发现,这支卫队远非徒有其表。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现在的瑞士卫队,既是庄严的仪仗队,也确实具备一定的、虽非主流但却实用的战斗力。

仪仗职能:无可替代的象征

作为梵蒂冈城国最醒目的标志之一,瑞士卫队的仪仗职能是其存在的基石。他们的主要职责包括:

守护教皇: 这是他们最核心的职责。无论是教皇在公开场合出现,还是在梵蒂冈城内的住所,瑞士卫队都负责其人身安全,确保其免受任何形式的威胁。
守卫梵蒂冈城门口: 瑞士卫队是梵蒂冈城最常见的“门神”,他们在圣彼得广场、圣达马苏宫等关键入口处执勤,负责身份验证和阻止未经允许的人员进入。
参与宗教仪式: 在重要的天主教仪式,如弥撒、封圣等场合,瑞士卫队会以其独特的制服和装备,为仪式增添一份历史的厚重感和神圣感。
接待国家元首和重要宾客: 当有国家元首或重要国际人物来访梵蒂冈时,瑞士卫队会以隆重的仪式进行迎接和护卫。

他们的制服,尤其是节日期间的“大礼服”,色彩鲜艳(蓝、橙、红、黄),设计复杂,但并非纯粹为了好看。这些制服在一定程度上也保留了16世纪风格的实用性,例如,宽松的袖子和裤腿便于活动。

战斗力:低调但真实的存在

尽管他们的“装备”看起来更像是博物馆里的展品,但瑞士卫队的成员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士兵。他们的战斗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严格的选拔与训练: 成为一名瑞士卫队成员并非易事。申请者必须是瑞士籍天主教男性,年龄在19至30岁之间,身高不低于1.74米,拥有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状况。他们必须完成基础军事训练,并且对天主教信仰有坚定的认知。
武器装备: 除了标志性的长柄戟(halberd)和剑,瑞士卫队也装备了现代化的武器。在日常执勤中,他们通常佩戴手枪。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例如应对潜在的严重威胁,他们也接受过使用更强大武器的训练,虽然这些武器并不对外展示,但其存在是事实。
历史传承的战斗技能: 瑞士雇佣兵在欧洲历史上以其精湛的战斗技巧而闻名,尤其是在近距离格斗方面。瑞士卫队继承了这种传统,他们的训练也包括了近战技巧,确保在近距离发生冲突时能够有效应对。
防御工事与安保体系: 梵蒂冈城本身拥有一定的防御工事,而瑞士卫队是这个安保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与梵蒂冈警察部队协同工作,共同维护梵蒂冈的安全。他们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个安保网络中的关键节点。
“最后防线”的象征性与实际性: 虽然极少有人会去挑战梵蒂冈的安保,但理论上,如果出现极端情况,例如针对教皇的直接生命威胁,瑞士卫队将是第一道也是最坚决的防线。他们的训练和职责,就是要在任何情况下保护教皇。

为什么看起来像仪仗队?

之所以人们普遍认为他们是仪仗队,有几个原因:

1. 公开场合的展示: 在公众面前,他们更多地是扮演礼仪和象征的角色,穿着标志性的制服,进行庄重的队列行进。
2. 低调的安保: 现代的安保工作往往是低调而隐蔽的。即使有战斗力,也不会像其他国家的特种部队那样公开展示其训练或装备。
3. 历史的厚重感: 瑞士卫队拥有近500年的历史,他们的传统服饰和武器,自然会让人联想到历史上的军事力量,但同时也会与现代的军事概念产生一些距离感。

总结一下:

梵蒂冈的瑞士卫队不是一支纯粹的“花瓶”仪仗队。他们肩负着守护教皇和梵蒂冈安全这一神圣而严肃的任务。他们拥有经过严格选拔和训练的士兵,装备有现代化的武器,并继承了历史上瑞士战士的战斗精神。他们的存在,既是天主教世界庄严的象征,也是梵蒂冈城国安全体系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具备真实防御能力的武装力量。只是,他们的战斗方式和装备,更倾向于贴合其守护者和卫队的长久传统,而非追求现代军队的火力展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瑞士卫队并不是只有穿礼服的这帮人。

警卫工作可以分为随身警卫、住地警卫、办公场所警卫、路线警卫、会议警卫、现场警卫等。

穿礼服的只负责办公场所警卫、住地警卫、会议警卫、现场警卫和路线警卫(仅限于梵蒂冈内,出了梵蒂冈就要由意大利警察和宪兵来提供路线警卫了)。也就是说,他们是负责外围警卫的。

而最重要的随身警卫,也就是最里面的核心层的警卫人员是不穿礼服的,一般穿西装。

至于瑞士卫队的战斗力呢,你要清楚一点:这是一支卫队,不是一支野战军,衡量它的战斗力的标准不是它有多能打,而是它是否能够避免对教皇和梵蒂冈的袭击的发生。

那么这样一来的话,这支卫队的战绩好像并不算是太强了。

1981年,教皇保罗二世遇刺。凶手连开四枪,教皇中了两枪,震惊世界。

教皇当时是坐一辆敞篷汽车通过一个完全开放的场合,周围全是人,这种风险难道不应该事前被警卫团队预见到?


幕后的策划者是前苏联克格勃。因为当时的苏东阵营里的保加利亚情报机关专门负责刺杀等黑色活动,所以克格勃通过保加利亚情报机关雇佣了这名土耳其宗教狂热分子下的手。

后来又出现过很多次教皇遇袭事件,可以看出来教皇的随身警卫工作的薄弱,水平比较业余。

这个女人突然抓住教皇的手并使劲拉,最后教皇本人把她的手拍开的,旁边的警卫人员反应明显过慢。这要是有人想捅教皇一刀呢?由警卫人员出手将这个女人的手拿开,和由教皇本人生气后拍开这个女人的手,对外界的影响是完全不一样的。既然这个女人的动作已经明显出格,警卫人员就应该马上做出反应。

https://www.zhihu.com/video/1329826551375196160

再看看这段视频,警卫队形明显过疏。当袭击者突然冲出时,教皇身边竟然只有一名警卫人员,而其他警卫人员大多则在前面较远的地方,后面的那名警卫人员离的也过远,这边都制服了才赶到。如此分散兵力是为何?起码得有两人做好分工,一个用身体护住教皇或迅速将教皇带离危险区域,另一个去对付袭击者。好在这次只有一个袭击者,如果是两个袭击者呢?一个吸引警卫人员,另一个就可以对教皇下手了。

https://www.zhihu.com/video/1329815534586675200

这是另一个角度的视频,看看走在前面的其他警卫人员多久后才赶到。

https://www.zhihu.com/video/1329815576974327808

这个就更不说啥了,竟然被这么点儿个小女孩冲进了内卫圈。

https://www.zhihu.com/video/1329818644558729216

这次内卫圈的警卫倒是拦截成功了,但中卫圈(再往外面那辆车上站着的警卫人员)在干嘛呢?

https://www.zhihu.com/video/1329821277822160896

好像他一直在看热闹。闯入者跑过他时,他没有跳下来追击,完全没有反应。这个闯入者本应该在中卫圈就被拦截住,这样就不会给教皇造成惊吓,甚至新闻摄影中都不会捕捉到这一幕。

在教皇参加的正式活动上,观众里的这个小男孩不知道穿礼服的瑞士卫兵是不是真人,想摸一摸看是不是真的。于是就这么完全没人阻拦的走上了台。这个也是彻底醉了,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如入无人之境。

https://www.zhihu.com/video/1329830194241437696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梵蒂冈的瑞士卫队,乍一看,那标志性的复古制服、华丽的盔甲和长柄戟,很容易让人将其简单地归类为一支纯粹的仪仗队伍。毕竟,在现代社会,穿着如此“古老”装束的卫兵,似乎更多是为了营造庄严的氛围,而非实战。然而,如果深入了解,你就会发现,这支卫队远非徒有其表。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现在的瑞士卫队,既是庄严.............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能引发思考。咱们不妨从头聊聊,为什么像梵高、杜甫这样的大师,他们的价值在生前往往不为人知,甚至饱受诟病,却在身后被捧上“神坛”,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以及,这是否意味着如今不被看好的作品,未来真的有可能“打脸”所有人?咱们先说说梵高和杜甫,这俩虽然领域不同,一个是画家,一个是诗人,.............
  • 回答
    梵语,这个古老而充满韵味的语言,至今仍然在世界各地焕发着生命力,尽管它的使用方式和范围与古代已大不相同。梵语的“现状”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理解: 学术研究和复兴的语言: 梵语目前最主要的“使用者”集中在学术界。全球有无数的大学和研究机构设有梵语专业或相关课程,吸引着学者们研究其丰富的文学、哲学、宗教.............
  • 回答
    “毕志飞是否会是像梵高一样的天才不被现代所理解?” 这个问题非常有趣,也触及了我们如何定义天才、如何评价艺术以及时代对我们认知的影响等多个层面。要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分别审视毕志飞先生和梵高先生的情况,并进行深入的对比分析。首先,我们来审视梵高及其“不被现代所理解”的标签: 梵高是谁? .............
  • 回答
    印度近年来的发展呈现出复杂而多面的态势,整体上处于经济、社会和国际关系的“十字路口”,既有积极的进展,也面临诸多挑战。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印度当前的“开心”或“压力”状态: 1. 经济表现:增长与通胀的拉锯战 GDP增长:印度2023年的GDP增速预计在6.5%7%之间,较2ity年(约7.5%).............
  • 回答
    现代俄罗斯在政治体制、经济模式、国际关系和社会结构等方面与帝俄(18世纪至20世纪初的俄罗斯帝国)和苏联(19221991年)存在显著差异,但某些方面也保留了历史遗产。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政治体制:从君主制到强人政治1. 帝俄(18021917) 君主专制:沙皇(如亚历山大二.............
  • 回答
    在当前世界大学排名中,可信度的高低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数据来源、评价标准、样本数量、透明度以及与实际学术质量的关联性。以下是对主要排名体系的详细分析,以及它们的可信度评估: 1. 国际排名体系的可信度分析 (1)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数据来源: 雇主评价.............
  • 回答
    关于中国盔甲与西式(如西班牙、中世纪欧洲)及日式(日本战国时期)盔甲的比较,存在一些常见的误解和争议。以下从历史背景、材料工艺、防护性能、文化认知等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古代中国盔甲的历史发展中国古代盔甲的发展贯穿了多个朝代,其设计理念与军事需求密切相关:1. 材质多样性 铁制铠甲:如唐.............
  • 回答
    关于“现在的年轻人是否看透了资本家的虚伪”,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没有简单的“是”或“否”可以概括。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剖析这个问题,并尝试深入理解年轻人的真实想法和行为。一、 年轻人对资本的普遍认知与感受:总体而言,可以说相当一部分当代年轻人对资本运作的某些方面,特别是其潜在的负面影响和某些.............
  • 回答
    “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那么注重钱?”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这背后并非单一原因,而是多重社会、经济、文化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以下我将尝试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一、 生存压力与基本需求的提升: 高企的生活成本: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在中国的大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和“新一.............
  • 回答
    关于“现在的大学教育是否严重畸形”这个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需要深入剖析和多角度的审视。近年来,确实存在不少关于大学教育弊端和挑战的讨论,许多人认为其在某些方面偏离了教育的本质和发展方向。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这些观点:一、 过度的功利化与就业导向 “为考而学”与“为就业而.............
  • 回答
    蒙古国,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外蒙古”,其与中国的划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涉及历史、政治、民族、国际关系等多种因素。要详细讲述这个过程,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的历史时期和事件入手。一、 历史渊源与清朝的统治 成吉思汗与蒙古帝国: 13世纪,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庞大的蒙古帝国。这个帝国在.............
  • 回答
    在现代日本社会,一个人的姓氏确实可能对其在某些方面产生微妙的影响,但笼统地说,对源、平、藤原、橘、德川、武田这些人比对田中、井上等人“微微高看一眼”的说法,需要非常谨慎地看待,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高看”是基于历史的联想和一种文化上的认知,而不是直接的社会地位上的优越感。要详细地讲述这一点,我们.............
  • 回答
    “现在的年轻人打工一辈子能攒下 100 万吗?”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且普遍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能”或“不能”,而是 “有可能,但难度不小,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且随着时间推移,100 万的购买力也在变化。”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 影响攒钱的宏观因素1. 收入水平与增长: .............
  • 回答
    华为手机之所以现在普遍被认为“贵”,是一个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成本叠加,更包含了华为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中的战略选择、技术投入、品牌溢价以及市场定位等深层次原因。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这些原因:一、 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与技术突破这是华为手机昂贵最核心的驱动力之一。 芯片研发.............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因为我们是在比较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并且涉及许多难以量化的因素。要回答“现在的中国能不能干翻二战时全盛的德国?”,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的分析。首先,明确“二战时全盛的德国”和“现在的中国”的定义: 二战时全盛的德国: 通常指的是1939年至1941年间,德国在.............
  • 回答
    现在的年轻人对东北二人转的看法,可以说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多元化的群体现象。很难用一个单一的答案来概括,因为每个年轻人的成长环境、文化接受度、个人喜好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都不同。但总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1.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部分年轻人将其视为一种“老派”的艺术形式: 对于一些.............
  • 回答
    现在的“幻塔与原神”与当时“原神与塞尔达”的性质不完全一样,但存在显著的相似性和演变。为了详细说明,我们需要分别分析这两个比较的背景和性质。 一、 “原神与塞尔达”的比较:当“原神”刚推出时,与“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以下简称“塞尔达”)进行比较,其核心是: 高自由度的开放世界探索体验: “塞.............
  • 回答
    公知和红卫兵是两个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是对立的群体。要详细讲述他们的区别,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比:一、 定义与基本身份 红卫兵 (Red Guards): 指的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出现的,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拥护毛泽东思想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他们的行动是当时.............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但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现代海军作战中一些关键的战术概念和技术细节。直接回答“能否秒掉”并不准确,因为现代海战的结局取决于太多因素,而不仅仅是武器系统的性能。但是,我们可以深入分析055型驱逐舰和“大和”级战列舰(尽管“大和”级是二战时期的舰艇,我们在此将其视为一个代表性的巨型战列舰概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