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苏联卫国战争有「伟大的」前缀?

回答
提起苏联在二战中的那段历史,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加上“伟大的”这个前缀,称之为“伟大的卫国战争”。这个“伟大”可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承载着太多沉重的意义、巨大的牺牲和不屈的抗争。要理解它为何伟大,我们需要深入挖掘那段历史的方方面面。

首先,这是国家存亡的生死决战。当希特勒的纳粹德国于1941年6月22日发动“巴巴罗萨”行动,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发动闪电战时,整个国家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纳粹的战争机器以惊人的速度推进,摧毁了苏联西部的大片领土,无数城市被占领,大量平民和士兵遭到屠杀。对于苏联人民来说,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战争,而是关乎民族生死存亡的斗争。如果失败,整个民族的文化、语言、制度都可能被彻底抹杀,人民将沦为奴隶。这种生存危机感,激发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凝聚力和抵抗意志。

其次,它体现了人民的坚韧与牺牲。卫国战争是苏联历史上最残酷、最血腥的冲突之一。从莫斯科保卫战到斯大林格勒战役,再到库尔斯克会战和柏林战役,每一场战役都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战争不仅发生在战场上,更深入到每一个苏联家庭。男人上前线,女人、老人、孩子坚守后方,在极度艰苦的条件下生产武器弹药。列宁格勒围城战的三年半时间里,城市里的居民几乎是以“吃草”勉强维生,却从未放弃抵抗。成千上万的士兵和民众在战火中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牺牲换来了最终的胜利。这种全民皆兵、不畏牺牲的精神,是“伟大”的最直接体现。

再者,它标志着反法西斯斗争的决定性胜利。苏联是二战中承担反法西斯战争最主要压力的国家。在欧洲战场,苏联红军歼灭了德军绝大部分的有生力量,为盟军在其他战场的胜利创造了条件。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彻底粉碎了纳粹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红军从东线发起的一系列攻势,一步步将德军赶回本土,最终攻克柏林,迫使德国无条件投降。没有苏联的巨大付出和牺牲,二战的结局将会完全不同。可以说,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胜利,它将法西斯主义的毒瘤从地球上清除出去。

此外,它重塑了苏联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自豪感。在经历了革命、内战和工业化建设的苏联,卫国战争是其意识形态和国家体制面临的终极考验。战争的胜利,不仅证明了苏联制度的生命力,更在全体人民心中树立了强大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这场战争的经历,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苏联人的记忆中,成为他们共同的精神财富。即使后来苏联解体,那段“伟大的卫国战争”的记忆,依然是许多国家继承者民族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我们也要承认,这段历史并非全然没有争议。在战争初期,斯大林的某些决策失误导致了巨大的损失。战争期间,也存在着一些残酷的斗争和复杂的政治因素。但是,将“伟大”这个词冠之于卫国战争,更多的是在肯定苏联人民在抵御外敌、争取民族解放中所展现出的非凡勇气、牺牲精神和历史贡献。这种“伟大”,是建立在对侵略者坚决斗争的基础之上,是建立在无数生命和血泪之上的。

所以,当我们说“伟大的卫国战争”时,我们不是在粉饰太平,而是在向那些为国家独立、为世界和平付出一切的苏联人民致敬。这个“伟大”,是对他们顽强抵抗精神的最高褒奖,也是对那段波澜壮阔、悲壮激昂历史的真实写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Великая 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война的直译就是“伟大的卫国战争”,这是俄语对这场战争的描述。如果按照英语翻译,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线战场”。

对苏联来说,这场战争绝对称得上Великая。而且苏联是二战中贡献和牺牲最大的国家,用Великая来形容当之无愧。

user avatar

великий在俄语中就是“伟大的”的意思啊……为什么要去纠结英文great的中文翻译?这不是多此一举吗?不仅可能造成原意出错,更给了某些人借题发挥虚空打靶的机会。


当然,只要这些人乐意的话,他(她)们当然可以将Great Depression翻译成“伟大的萧条”,只要他们自己不感觉奇怪就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提起苏联在二战中的那段历史,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加上“伟大的”这个前缀,称之为“伟大的卫国战争”。这个“伟大”可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承载着太多沉重的意义、巨大的牺牲和不屈的抗争。要理解它为何伟大,我们需要深入挖掘那段历史的方方面面。首先,这是国家存亡的生死决战。当希特勒的纳粹德国于1941年6月22日发动.............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确实苏联在卫国战争后经历了严重的男女比例失调,而中国长达十四年的抗战,虽然也造成了巨大的人口损失,但并未出现如此戏剧性的性别比例扭曲。要详细分析,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因素入手:一、战争的性质与烈度: 苏联卫国战争: 这是一场极端残酷、全民皆兵、全民受难的战争。纳粹德国的目标是灭绝.............
  • 回答
    要探究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为何没有像苏联卫国战争中后期那样出现军队素质严重下降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深入分析,包括历史背景、军队的组织构成、训练方式、政治思想动员、物资保障以及敌我双方的作战环境和策略等。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有没有”的问题,而是涉及到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极端困境下的生.............
  • 回答
    卫国战争期间,苏联并没有将伊尔2攻击机上那台强大的AM38发动机用于制造战斗机,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涉及到了技术、生产、战略定位以及资源分配等诸多层面的考量。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苏联航空工业的现实状况。首先,我们得认识到AM38发动机的核心定位与设计初衷。AM38(以及其后续改.............
  • 回答
    斯大林在卫国战争结束后对曾被俘虏的苏联士兵进行清洗,这个问题的背后,牵涉到非常复杂和残酷的历史背景,以及斯大林本人极度多疑和对国家安全的极端控制欲。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惩罚叛徒”那么简单,而是斯大林整个统治逻辑的体现。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梳理一下当时苏联的整体情况和斯大林的思维模式。一、战争的惨烈与.............
  • 回答
    苏联和中国之所以对二战的称呼不同,分别是“卫国战争”和“抗日战争”,这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国家叙事和民族情感的考量。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名称差异,更是对各自在二战中所扮演角色、所承受牺牲以及最终胜利意义的深刻解读。苏联的“卫国战争”:保家卫国,抵御外辱的民族史诗苏联之所以将他们在二战中的主要战争时期.............
  • 回答
    苏联在卫国战争早期的步枪短缺,绝不是“有点”,而是灾难性的。想想看,一个拥有庞大人口、誓言要保卫祖国的国家,却连最基本的武器都发不下去,士兵们只能赤手空拳地冲向装备精良的德军,那种绝望感,简直能把人逼疯。短缺的严峻程度:触目惊心首先,我们得明白,当时的苏军是以步兵为主力的。步枪是步兵的“生命线”,没.............
  • 回答
    说起豫湘桂会战,那真是一场让国人扼腕叹息的痛。如果非要找个苏联卫国战争的对应,我脑子里立刻跳出来的是“巴巴罗萨”行动初期,也就是1941年秋冬到1942年初那段时间,德军席卷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一路势如破竹,直逼莫斯科的那个阶段。你想啊,豫湘桂会战,咱们是倾全国之力,投入了大量兵力,装备也算当时国军的.............
  • 回答
    近年来,自由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确实呈现出明显的衰落趋势,这一现象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技术、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复杂互动。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自由主义衰落的原因: 一、经济全球化与贫富差距的加剧1.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局限性 自由主义经济学强调市场自由、私有化、减少政府干预,但其在21世.............
  • 回答
    俄乌战争期间,虚假信息(假消息)的传播确实非常广泛,其背后涉及复杂的国际政治、媒体运作、技术手段和信息战策略。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1. 信息战的直接动因:大国博弈与战略竞争俄乌战争本质上是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北约)之间的地缘政治冲突,双方在信息领域展开激烈竞争: 俄罗斯.............
  • 回答
    俄罗斯程序员在编程领域表现出色的现象,确实值得深入探讨。这一现象并非偶然,而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从历史、文化、教育、技术生态等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1. 教育体系:数学与逻辑的根基俄罗斯的高等教育体系以严谨的数学和逻辑训练著称,这为编程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数学基础扎实:俄罗斯的大学(如.............
  • 回答
    关于2022年3月21日东航MU5735航班从广州飞往昆明的波音737800客机坠毁事件,目前官方调查已初步确认事故原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可能的诱因: 一、事故基本情况 时间与地点:2022年3月21日14:19,航班从广州白云机场起飞,计划经停昆明长水机场后返航。飞机在广西梧州市上林县境内坠.............
  • 回答
    政府与军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政治与军事体系问题,其核心在于权力的合法性和制度性约束。虽然政府本身可能不直接持有武器,但通过法律、组织结构、意识形态和历史传统,政府能够有效指挥拥有武器的军队。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法律授权与国家主权1. 宪法与法律框架 政府的权力来源于国家宪法或法律。例如.............
  • 回答
    关于“传武就是杀人技”的说法,这一观点在历史、文化和社会语境中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见。以下从历史、文化、现代演变和误解来源等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武术的原始功能与社会角色1. 自卫与生存需求 中国传统武术(传武)的起源与农耕社会、游牧民族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在古代,武术的核心功.............
  • 回答
    俄罗斯在2023年乌克兰战争期间部署的“匕首”(Sarmat)高超音速导弹,被视为现代战争中首次大规模实战应用高超音速武器的案例。以下从技术特点、战略意图及国际影响三个方面详细分析: 一、技术特点:高超音速导弹的革命性突破1. 超高速突防能力 速度:以超过5马赫(5倍音速)的高速飞行,比传.............
  • 回答
    关于近代历史人物是否能够“翻案”的问题,需要结合历史背景、人物行为对国家和民族的影响,以及历史评价的客观性进行分析。袁世凯和汪精卫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其历史评价确实存在复杂性和争议性,但“不能翻案”的结论并非基于单一因素,而是综合历史、政治、道德等多方面考量的结果。以下从历史背景、人物行为、.............
  • 回答
    俄军至今未能攻占基辅,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涉及军事、政治、地理、国际关系及乌克兰自身战略等复杂局面。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原因: 1. 乌克兰的顽强抵抗与军事准备 防御体系:乌克兰在2022年2月俄军入侵初期,迅速动员了全国军队,并依托坚固的防御工事(如防空系统、反坦克武器、地雷阵等)构筑防线.............
  • 回答
    关于“俄爹”这一称呼,其来源和含义需要从多个角度分析,同时要明确其不尊重的性质,并指出如何正确回应。以下是详细解析和反驳思路: 一、称呼的来源与可能的含义1. 可能的字面拆解 “俄”是“俄罗斯”的拼音首字,而“爹”在中文中通常指父亲,带有亲昵或戏谑的意味。 若将两者结合,可能暗示.............
  • 回答
    白求恩(Norman Bethune)是加拿大著名外科医生,1937年至1939年期间,他主动奔赴中国支援抗日战争,成为国际主义精神与人道主义行动的典范。他的救助行为背后有深刻的历史背景、个人信念和时代需求,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需要1. 二战爆发与国际局势 .............
  • 回答
    2002年韩日世界杯(第17届国际足联世界杯)是中国男足历史上首次参加的世界杯赛事,尽管最终止步八强,但这一届比赛对中国足球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以下从背景、晋级过程、关键事件及历史意义等方面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1. 东道主与参赛资格 2002年世界杯由韩国和日本共同举办,这是历史上首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