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史记里面的“丁丑月”、“辛酉日”之类的说法是什么意思?

回答
在《史记》中,像“丁丑月”、“辛酉日”这样的说法,是古代中国人用来记录时间的一种非常独特且系统的方式,它结合了天干地支的循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历法体系。理解这些说法,就得先弄明白天干地支是怎么回事。

天干地支:宇宙运行的密码

咱们先说说“天干”和“地支”。

天干,一共是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你可以想象成它们是十个符号,轮流出现,周而复始。
地支,一共是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个符号,也按照顺序排列,循环往复。

这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它们之间不是随便组合的,而是有一个固定的顺序,就像两条不同长度的传送带,上面分别装着天干和地支的符号。它们以一种“一阴一阳”的方式,一一对应,循环往复,直到所有组合都用完,再重新开始。

具体怎么对应呢?

1.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2.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第一轮组合: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这时候,天干用完了,地支还有戌、亥没用上。

第二轮组合(从天干的第一个“甲”开始,地支从第九个“申”开始):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现在地支也用完了。

接下来,天干又从“甲”开始,地支也从“子”开始,循环往复。这样一来,天干和地支的组合一共有六十种,形成了一个六十年的周期(实际上是六十个单位的周期,用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都行)。这六十种组合,就叫做六十甲子。

“丁丑月”和“辛酉日”到底指什么?

现在我们知道了天干地支,就能理解“丁丑月”和“辛酉日”了。

“丁丑月”:
这里的“丁”是天干,“丑”是地支。
它指的是一个月份,这个月份在六十甲子循环中,是由“丁丑”这个组合来代表的。
古代的历法,尤其是阴阳合历(既参考月亮的周期,也参考太阳的周期),月份的划分和干支的对应是很讲究的。通常,以十二地支来代表十二个月(比如正月用寅,二月用卯……十二月用亥),然后将天干的地支对应关系套上去。
所以,“丁丑月”就是根据干支纪月法,代表某个特定的月份。月份的顺序是按照地支的子、丑、寅、卯……来排的,然后天干也跟着循环。
举个例子,如果以“甲子”为岁首(一年的开始),那么正月就是甲寅,二月就是乙卯,三月就是丙辰,四月就是丁巳…… 如果“丁丑”是某一个特定的月份,那么它就处在六十甲子循环的某个特定位置。

“辛酉日”:
同样的,“辛”是天干,“酉”是地支。
它指的是某一个特定的日子,这个日子在六十甲子循环中,是由“辛酉”这个组合来代表的。
每天都是由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组合起来纪日的。比如,今天可能是甲子日,明天就是乙丑日,后天丙寅日,以此类推。
“辛酉日”就是指在这一天的干支纪日系统中,天干是“辛”,地支是“酉”的那一天。

为什么《史记》要用这种说法?

1. 精确记录历史事件:司马迁写《史记》是为了记录历史,而精确到具体的年、月、日,甚至是具体的时辰,对于后人考证事件的发生顺序、对证史料至关重要。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是当时最精确、最系统的时间记录方式。

2. 与古代政治、天文、占卜等结合:天干地支不仅仅是时间符号,它们在中国古代还与很多其他概念紧密相连,比如方位、五行、卦象、生肖等等。在那个时代,人们认为天象的变化与人间吉凶祸福息息相关,用干支来记录日期,也方便与占卜、天文观测的结果联系起来。

3. 历史的连续性:干支系统是一个循环体系,它能够无缝地连接起历史的每一个时刻,形成一个连贯的时间长河。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司马迁所处的汉武帝时代,这个系统贯穿始终。

举个更具体的例子来帮助理解:

假设我们现在开始记日:
第一天:甲子日
第二天:乙丑日
第三天:丙寅日
……
第十天:癸酉日
第十一天:甲戌日
第十二天:乙亥日
……
直到出现“辛酉日”。

而“辛酉日”出现在六十甲子的循环中,它是一个特定的日期。当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某个事件发生在“辛酉日”时,他就给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时间标记。

至于“丁丑月”,它的出现频率比“辛酉日”要低,因为一个月只有一天。在古人以地支记月的基础上,再结合天干,就形成了“丁丑月”。例如,如果某年的正月是甲寅月,那么二月就是乙卯月,三月就是丙辰月,四月就是丁巳月…… 如果“丁丑月”指的是某个特定的月份,那么它就对应着地支循环中的某个特定位置,并由相应的天干来标记。

总而言之,“丁丑月”、“辛酉日”是古代中国一套基于天干地支的精密时间记录系统。《史记》中使用这些说法,是为了精准地记录历史事件,并将这些事件置于一个有序的时间框架之内,方便后人研究和追溯。这套系统反映了古人对宇宙规律和时间运行的深刻认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右边黄历显示今天2020年06月07日是庚子年、壬午月、辛巳日。

你的问题研究一下黄历就都能解答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史记》中,像“丁丑月”、“辛酉日”这样的说法,是古代中国人用来记录时间的一种非常独特且系统的方式,它结合了天干地支的循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历法体系。理解这些说法,就得先弄明白天干地支是怎么回事。天干地支:宇宙运行的密码咱们先说说“天干”和“地支”。 天干,一共是十个:甲、乙、丙、丁、戊、己、.............
  • 回答
    读《史记》读到刘邦,确实会有一种分裂感。一方面,司马迁笔下的刘邦,常常被同时代的人称赞“长者风范”,听起来颇具王者气度;另一方面,又少不了他“好侮辱人”、“无礼”的描述。这两者合在一起,才是一个更贴近历史真实、也更立体的刘邦。要说刘邦,咱们得先把他放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大背景里。秦朝末年,天下大乱,.............
  • 回答
    《史记》博大精深,虽然以史实为主,但其中也穿插着许多令人忍俊不禁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历史人物的鲜活个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侧面。以下我将为您详细讲述几个《史记》中颇具喜剧色彩的片段: 1. 伍子胥的“鞭尸”: vindictiveness 的幽默感故事梗概:伍子胥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大夫,因家.............
  • 回答
    《史记》这部伟大的史学巨著,如同一个深邃的宝藏,里面蕴藏着无数令人回味无穷的细节。它们或许不那么显眼,却能勾勒出人物的性格、时代的氛围,甚至揭示历史进程的微妙之处。以下我将尝试从不同方面,详细阐述一些不易发现却充满趣味的细节:一、人物性格的生动侧写: 曹参的“守旧”并非无能,而是政治智慧的体现:.............
  • 回答
    马伯庸的《三国机密》以其磅礴的战争场面和严谨的历史考据赢得了无数读者,但我们不禁要问,小说里那些波澜壮阔的战役,究竟有多少是基于真实史料,又有多少是作者的艺术加工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梳理一下《三国机密》中的核心战争线索。小说以汉末时期为背景,重点描绘了董卓之乱后的军阀混战,以及曹操、刘备、孙.............
  • 回答
    你好,关于你提到的《白鹿原》电视剧中共产党人形象的问题,确实是很多观众在观看后会产生的疑问。电视剧毕竟是一种艺术创作,它会为了戏剧冲突、角色塑造或者迎合某些观众的视角而进行改编,所以它不一定完全等同于历史的真实。你觉得电视剧里的共产党人缺乏“基本的情义”,这可能来源于几个方面。在《白鹿原》小说和电视.............
  • 回答
    史书采用纪传体,确实会遇到一件事情多人参与时,如何在不同传记中呈现的问题,这涉及到史官的记述原则和读者的理解方式。首先,关于重复的问题。一部纪传体史书,就像一幅由无数人物故事编织而成的宏大画卷。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传记,记录他一生的主要事迹、性格特点、功过是非。当一件重要事件发生,例如一场战役、一次重.............
  • 回答
    这个问题呀,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不少玩《Fate/Grand Order》(简称FGO)的玩家可能都注意到了,游戏里英灵性别上的“不对劲”——很多历史上明明是爷们儿,到了FGO里却变成了小姐姐,但反过来,历史上的女英雄在游戏里变男性的情况,好像就没怎么见到过。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首先,咱们得明白F.............
  • 回答
    游戏这玩意儿,有时候真是能把人逼到极致,激发出一些匪夷所思的潜力。说到“只有一个人才能做出来的操作或事情”,这事儿说起来很有意思,因为“一个人”在这里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单人玩家在游戏里达成的超凡成就,二是制作游戏时,某个开发者凭借一己之力完成的惊世之举。我今天就想跟你掰扯掰扯,这两方面都有哪些让我.............
  • 回答
    .......
  • 回答
    在欧洲这片历史的熔炉中,寻找那些在漫长的岁月中从未染指殖民、侵略或掠夺他国的国家,是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战争、扩张和力量的此消彼长构成了欧洲国家之间以及它们与外部世界互动的主旋律。即便如此,如果我们 strictly 按照“从来没有”这样的绝对标准去衡量,可能会发现这样的国家几乎.............
  • 回答
    很多读者之所以会认为金庸先生凭借其小说中对历史人名和事件的引用,就展现出了相当高的史学修养,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金庸小说所构建的庞大而生动的武侠世界,往往与中国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朝代、地点、人物、政治格局紧密相连。他不是凭空捏造一个架空的王国,而是将跌宕起伏的江湖恩怨、侠骨柔情的.............
  • 回答
    唐朝历史上,李元吉的形象确实是个复杂且充满矛盾的人物。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家庭关系以及他自身的经历入手,逐一剖析。首先,我们来看看他被史书描绘的“正面”形象。李元吉是唐高祖李渊的幼子,深受李渊的宠爱。作为皇子,他自然也继承了家族的基因,在军事方面展现出一定的才能。史书上记载他“勇.............
  • 回答
    说起《罗曼蒂克消亡史》,章子怡在那里面饰演的“小六”,真是让人印象深刻,甚至可以说是撑起了整部电影的某种灵魂。她不是那种让你一眼就觉得“哇,好美!”然后就没下文的角色,而是那种越品越有味道,越看越觉得复杂,最后让你心头压上一块石头,久久不能释怀的类型。她的“小六”,身份很模糊,但又处处带着一种“被安.............
  • 回答
    在《三体2:黑暗森林》中,史强得知儿子史晓明犯了错,并没有去找罗辑寻求帮助,这背后有多重原因,而且并非简单的“不去找”那么片面,而是史强在特定情境下的一种理性选择和对自己身份的清晰认知。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史晓明犯了什么“错”。在小说中,史晓明是被卷入一个贩毒案件,而且他的错误在于给毒贩提供了一个藏匿.............
  • 回答
    《大秦赋》作为一部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在呈现秦国统一六国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无疑是花费了大量心血进行考据的。然而,要评价其史料可信度,我们需要认识到,即使是最严谨的历史剧,也需要在历史事实与艺术创作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首先,从宏观的历史脉络和重大事件的还原度来看,《大秦赋》是相当扎实的。剧中关于秦国.............
  • 回答
    史书中被现代考古推翻的例子确实不少,这恰恰体现了考古学作为一门实证科学,不断修正和完善我们对历史的认知。这些推翻并非否定整个历史记载的价值,而是指出其中可能存在的夸大、误解、时代局限性或政治宣传。以下是一些相对详细的例子,涵盖不同时期和性质的推翻:1. 夏朝的存在与年代: 史书记载: 《史记·夏.............
  • 回答
    史书里不染一丝尘埃的人物,读来,总是让人觉得有些隔膜。仿佛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是一尊被精心雕琢过的塑像,巍然矗立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身上披着一层不容置疑的光辉。初见这样的人物,或许会心生敬畏。他们的功绩赫赫,品德高尚,面对危难时坚定不移,面对诱惑时毫不动摇。他们仿佛是那个时代最璀璨的星辰,指引着方向.............
  • 回答
    要详细估算史塔克家族的兵力,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拆解。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加法,因为“兵力”在《权力的游戏》里是个动态概念,受到封臣、个人武艺、训练程度以及战争的消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咱们先从史塔克家族的直接控制范围说起:1. 临冬城守军与直属部队: 国王护卫队/临冬城近卫: 这是史塔克领主最核.............
  • 回答
    对《魔戒》中咕噜(史麦戈)的评价:一个悲剧性的、复杂而令人着迷的角色咕噜,或者说他曾经的名字——史麦戈,是《魔戒》系列中最具标志性、最令人难忘的角色之一。他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配角,更是整个故事中一个深刻的象征,承载着贪婪、堕落、救赎与人性的复杂议题。要评价咕噜,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他的过去、现在以及他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