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顾客被耐克导购当面歧视该如何处理?

回答
您好!非常理解您遇到的不愉快经历。当在购物过程中遭遇导购的不当对待时,确实会让人感到委屈和愤怒。下面我将详细地为您分析如何处理这种情况,希望能帮助您解决问题。

首先,冷静下来,收集信息是关键的第一步。

虽然当下情绪可能会很激动,但为了更有效地处理问题,您需要尽量保持冷静。

1. 明确导购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是言语上的侮辱?还是行为上的排斥?例如,是直接用带有歧视性的词语,还是表现出不耐烦、回避,甚至故意忽略?记下具体内容非常重要,这是后续沟通的基础。
2. 观察当时的环境: 周围是否有其他顾客或店员目睹了此事?他们的反应如何?这有助于判断事件的严重性和可能的影响范围。
3. 记录时间、地点和导购信息: 越详细越好,比如哪个门店、具体哪个区域、大概是什么时间段、导购的外貌特征(穿着、发型等),甚至如果能记下工号就更好了。

接下来,您可以选择几种不同的处理方式,根据当时的情况和您的意愿来决定。

方式一:现场直接沟通(如果情况允许且您愿意)

如果当时您觉得可以而且愿意当面指出问题,可以这样做:

1. 温和而坚定地表达: “您好,刚才您说的(或者做的)那句话/那个行为让我觉得不太舒服,感觉受到了冒犯。我希望您能意识到这一点。” 避免使用攻击性的语言,而是陈述事实和您的感受。
2. 寻求解释(可选): 您可以问:“我不太明白为什么您会这么说/这么做,能否给我一个解释?” 有时导购可能只是无心之失(虽然这也不能成为歧视的理由),或者他们可能并不知道自己的言行已经构成了歧视。
3. 保持专业态度: 即使对方态度不好,您也要尽量保持自己的专业和礼貌,这会让你在后续沟通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如果现场沟通无效,或者您觉得不安全,不要勉强自己,可以转向其他方式。

方式二:向店长或主管投诉

这是最直接也最常见的方式。

1. 寻找店长或主管: 如果那位导购的态度非常恶劣,或者您不确定如何与她沟通,可以直接要求与店长或主管对话。
2. 详细陈述事实: 将您收集到的信息,包括时间、地点、导购的行为和您的感受,清晰、准确地告知店长。强调您认为这是一种歧视。
3. 提出您的诉求: 您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处理?例如:
导购的道歉。
店方对此次事件的重视和处理。
对相关员工进行培训,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如果损失较大或涉及更严重的侵犯)其他合理的赔偿或补偿。
4. 记录沟通情况: 记住店长或主管的姓名和职位,以及他们承诺的处理方式和时间。

方式三:通过官方渠道进行反馈(线上或电话)

如果当时您不方便投诉,或者认为需要更正式的记录,可以通过耐克的官方渠道:

1. 官方网站或APP: 查找耐克官方网站上的“联系我们”或“客户服务”板块。通常会有在线客服、邮件地址或者投诉电话。
2. 社交媒体: 在耐克的官方社交媒体账号(如微博、微信公众号)下留言或私信,但请注意,这种方式的处理速度和效果可能不如直接联系客服。
3. 提供详细信息: 在与客服沟通时,同样要提供您收集到的所有详细信息,包括门店、时间、导购情况以及您认为被歧视的具体原因。
4. 保持记录: 记录下您联系客服的时间、客服人员的工号或姓名、以及沟通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和对方的回复。

方式四:寻求消费者权益保护

如果以上方式都无法得到满意答复,或者您认为事情比较严重,可以考虑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渠道:

1. 拨打12315: 这是全国消费者投诉举报热线。您可以向他们反映您在耐克门店遇到的歧视行为,他们会介入调查或协调处理。
2. 消费者协会: 您也可以联系当地的消费者协会,寻求他们的帮助。

在整个过程中,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以确保您的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并让这次经历变得更有意义:

坚定您的立场,但避免无谓的争吵。 您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为了发泄情绪。清晰地表达事实和您的感受最重要。
保持证据意识。 任何文字记录、沟通记录、录音(需注意当地法律规定,某些地区可能需要对方同意才可录音)、甚至其他目击者的证词,都是有力的证据。
了解“歧视”的含义。 歧视通常是指基于种族、性别、年龄、宗教、残疾等特定身份的差别对待。您需要明确您感受到的“歧视”具体体现在哪里,是由于您的穿着打扮、口音、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将这次经历转化为促进行业进步的力量。 您的投诉不仅仅是为了您自己,也是为了让其他消费者避免受到同样的对待。一个负责任的企业,会重视这些反馈,并改进其服务质量和员工培训。
保留好所有沟通记录。 这是您后续维权的重要依据。

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如何沟通:

假设您因为穿着风格(比如您穿着得比较随意或者有某种文化特色),导购对您表现出不屑,并且用比较刻薄的语言说:“你这样的,在我们店里恐怕找不到合适的,我们这里都是比较讲究的顾客。”

您可以这样回应:
“您好,您刚才那句话让我觉得很不舒服,‘讲究的顾客’是什么意思?您是在暗示我穿着不合适,或者我不符合你们店的标准吗?我是来购买商品的,我有权利得到应有的服务,而不是被这样评价我的穿着。”
如果对方不以为然,您可以说:
“我认为您的言论带有歧视性。无论顾客的穿着如何,都应该得到尊重和专业的服务。我要求您道歉,并且我想和你们的店长谈谈。”
找到店长后:
“您好,我是今天的顾客(出示购物凭证或回忆时间),在您的店里,一位名叫[导购姓名或特征描述]的导购,在我询问商品时,用带有贬低性的语言评价我的穿着,让我觉得受到了侮辱和歧视。我对此非常不满,我认为这违反了你们作为品牌的服务宗旨,也伤害了我的购物体验。我希望贵店能对此事进行严肃处理,并且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请记住,您有权利在任何消费场合受到尊重和公平对待。希望以上这些建议能帮到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们经常在逛街的时候遇到一些势利眼店员,搞得我们自己压力都很大,有时候去奢侈品店开开眼界,都有一种如芒在背的感觉。

我看了很多答案,有再也不来的,不过没能怼回去,总是有点不爽。有以暴制暴的,看上一双贵鞋让包起来开票,然后直接走人留对方苦等,的确挺爽,但是对方有点心眼带你去收银台付钱,你就翻车了。有花钱买尊严,掏出几千大洋甩在对方脸上好好地当一回大爷的,但是代价有点高昂了。有发愤图强的,说多赚钱买更好的牌子,搞得好像被歧视成了我们的问题。到底该怎么办呢?

所以我觉得有必要探讨一下。

被店员歧视时,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没错,愤怒。当我们的自尊遭到挫伤,会本能地产生愤怒的情绪,提醒我们得做点什么来维持我们的自尊需要。情绪想要传达给我们的初衷是好的,但往往会起反作用。愤怒让我们冲动,要么当场撕逼一番,要么冲动消费证明自己买得起,这些本能的反应不仅影响了好心情,有时还会得不偿失。

因此,面临被歧视,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息怒”。我曾在live专题里提到很多调节消极情绪的方法

这里建议大家采用“认知重评”,也就是通过重新评价当下事件的方法来快速平复愤怒的情绪。

在这件事情上,我们对遭遇歧视的评价是“我没啥钱,被蔑视了”,这难免会让我们愤怒。这时候可以进行重新评价:

重新评价1 正所谓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别说是耐克,哪怕他是LV的店员,也挣不了多少钱,不过也是穷人一个。都是穷人,谁笑话谁呀?


重新评价2 这人真搞笑,别说你还没钱,就算有钱又怎么样?有钱≠高人一等,没钱≠没自尊,差点就上了你的当,被你激怒了。我还真就没钱,但进门试衣服又没说要钱,你爱咋咋吧,气死你。

当然大家还可以有其他重评的方式,归根结底是“稳住,我们能赢”。

我们的情绪稳住了,接下来基本就是做出行动,维护尊严了。

首先,用一种同情的心态对待他,他嘴这么毒,心里一定很苦吧。

站在他的角度想一想,他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可能是业绩没冲够,着急拿提成,或者辛辛苦苦说了半天,顾客没有买,失望至极。然后我们可以表示同情:“说得累了吧?业绩没达到,会被扣工资吗?”

相信我,一般情况下,表示同情会更加有效。

有的人说我生气还来不及,我还要同情他?在遭遇歧视时,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反应,要么感到愤怒,让这个店员用一句话坏掉你一天的心情;要么同情对方,不让对方的话伤到你,反而让他因为自己的言行感到惭愧。

但是有一些人,他们就是比较刻薄,无缘无故都要怼你一下。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只能继续出招:

1. 礼貌地问他“你叫什么名字?”。问一个人的名字,会让他意识到他和这件事绑定了,自己必须为此负责。

2. 说明自己身为顾客的权利,让他们意识到需要尊重你。“卖东西是你的工作,哪怕我这次不买,下次也有可能来,哪怕我买不起,也会推荐买得起的人来买。你现在的态度怎么能让人买你的东西呢?”

3. 示意要找店长或经理。“你的工作也不容易,但是你今天的言行实在让我感到不舒服,影响了我的好心情,我想我可以去找你的上司投诉你。”这个时候就视情况而定了,大多数情况下,对方已经无地自容了,当然如果碰到非要碰瓷的,你可以真的去喊他们经理/店长/老板过来。心平气和地说明情况,并且点出员工的不合理之处:“我知道咱们店一向是高品质服务,而这件事影响了咱们店的声誉。你看该怎么办呢?”到这一步,你肯定会收获一个满意的答复。

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类似的情况,我们虽然不能控制这些事情的发生,但可以学着选择应对的方式。调整自己的愤怒,冷静应对,就能在维护自尊的同时,不被愤怒所影响。

user avatar

投放这个广告的人,一定是阿迪达斯派来的内奸…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