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谢谢各位大佬喜欢看我写的案例,我闲下来就给各位大佬更新!!!
原答:
讲一个真实的案例。
入警第一年,我和同事一起去某大学抓捕一名大学生,这名大学生涉嫌盗窃手机店,价值数额远高于了刑事立案标准,通过研判确定了此人之后,我们三个便开车前去抓捕。
当时确实是我们轻敌了,把警用便车停在了办公楼下,让他的辅导员将其叫到办公室,谎称是学校的其他事情,好让其戒掉防备。
等辅导员给他打完电话,我们三个还侃着大山,悠哉喝茶,等了近半个小时,发现此人还没来,我们又让辅导员再次拨打他的电话,这时候手机已经关机了,我们意识到这小子是跑了。
几天后,经过再次研判,我们在某县城的出租屋内将其抓捕,其如实供述了多次盗窃手机店的事实,所得款项均已挥霍一空。
我们厚着脸问他那天为什么不听导员的话,去办公室一趟。
他说“你们公安局的警用便车都是黑色桑塔纳,我到了楼下一看就知道这是警车,我就跑了”
我问“你在哪知道的警用便车都是黑色桑塔纳?”
他答“重案六组”。
看到有朋友们点赞,我更一个被老大爷“吊打”我的故事。
2019年夏天,我夜里值班时接到了一起“放火”的警情,到场后发现,村中李大娘家墙外的一堆木柴燃起了熊熊大火,我们到场后及时进行了扑救,总算是没引起大的损失,仅是一堆木柴被焚毁。
案件受理后,我就开始走访排查附近监控摄像头,终于在一处沿街的农户监控中,发现了当日23时50分许,闪进胡同内一个人影,随后拷贝回单位仔细查看后,发现该人身高170左右,头戴鸭舌帽,戴眼镜、口罩,脚穿一双帆布鞋,我的第一印象是:该人应该是一中年人,随后顺着与李大娘家有矛盾的人开始摸排。
此案一周也没什么进展。
直到一天,李大娘说,和他有矛盾的还有一个老头,不过这个老头已经五六十岁了,看视频上的样子应该不像。
为了避免去老头家走访引发进一步的矛盾,我又调取了老头家附近和村口的录像,结果发现当晚老头在23时左右就从村口的监控下路过出村了,之后就再也没显示进过村。
我就郁闷了,一时真的没了头绪,没有强有力的证据,我也不敢贸然传唤人。
然后我就顺着村口往外走,沿途顺着河道勘察的时候,就发现了疑似当时嫌疑人穿的那双帆布鞋,我心里打定应该就是这个老头了。
传唤到所后,审讯突破了心理防线。老头承认了自己和李大娘因一句口角产生了嫌怨,他供述:
萌生了放火的念头后,他仔细考察了李大娘家附近的地形后,去集市多个摊位分别购置了帆布鞋、外套、帽子、眼镜,然后把蘸有汽油的布条和这些东西提前扔在村口的河道边。
案发当晚,老头故意走出村口,然后在河道内更换衣服,拿着蘸有汽油的布条,顺着河道趟水回到村中,避开了摄像头,然后作案后顺着河道逃走,换好衣服后,把作案时的穿着、用品扔到河中让水冲走,然后他自己到外面的宾馆住了一宿,随后几天在女儿家走亲戚,几天后才再次返回村中。
我听完问老头:“大爷,你这些都跟谁学的?你以前是不是有前科”
大爷说“对越反击战的时候,我就是侦察兵,这些手段都是小意思……”
看到大家爱看,我再更一个“破坏监控”的反侦查小偷。
2020年初疫情期间,各社区都封闭管理,很多小区门口都设置了简易板房,用来站岗、查验进出人员。
一天我们接到报警称板房里面的方便面、火腿肠等防疫物资少了几箱,价值几十元钱。
不过万幸的是,板房内安装了摄像头,就看到:当天凌晨,一个小青年开着面包车听到板房门口,用力推开门之后,把方便面、火腿肠偷到了自己的汽车上,临走的时候发现了监控摄像头,然后用椅子把摄像头砸坏,顺手拿走了。
因为监控视频里面他砸摄像头的画面太清楚了,那个大脸盘子就跟照证件照似的,没一个小时就被我们抓住了,本来盗窃的价值几十块蛮轻微,但是毁财的价值好几百,足够拘留了。
小伙子很诧异“我怕你们通过监控抓到我,我都把监控探头砸烂了,你们怎么看到我的呢?”
是啊!人家都是作案前破坏,作案后再破坏的操作实在是太骚了……
看了一圈,发现基本上没几个人能弄清“反侦查”和“反侦察”的区别。
连这个都搞不懂的话,那回答的东西自然就是稀里糊涂的了。
“侦察”是军事术语,本质上是一种战役和战术层面上的军事情报工作。
“侦查”是法律术语,本质上指的是对犯罪行为进行的调查工作。
所以,你派一队士兵在战前抵近敌方阵地,了解敌人的火力配置情况,这属于“侦察”。
你派一队刑警收集一个犯罪团伙的犯罪证据,这属于“侦查”。
但是,“侦察”也可以用于警方的调查活动,但一般都是与反间谍工作和政治保卫工作、反恐怖工作相关的,因为这类工作和搜集情报有很大的相关性,所以用“侦察”,而不是“侦查”。
比如,一个国家的反间谍机关(可能编制上属于警察)的证件一般都叫“侦察证”,而不是“侦查证”,尽管他们从事的也是调查犯罪(间谍罪)的活动。
一个国家的警察机关中负责政治保卫和反恐怖的部门的调查活动也可能会被称为“侦察”,比如对极端主义组织的犯罪调查活动,也会被称为“侦察”,而不是“侦查”。
也就是说,“侦查”一般只指对普通刑事案件的调查工作,而“侦察”既可以指军事上的侦察,也可以指对反间谍案件和政治案件、反恐怖案件的调查工作。
既然大家平时说的“反侦查(察)”是在非军事语境下的,那么就只讨论针对警方(含反间谍机关)的“反侦查”和“反侦察”。
既然“侦查”是对犯罪行为的调查工作,那么“反侦查”的核心就是“不留证据”,因为犯罪调查和司法程序都是要讲证据的。
而“侦察”则主要指获取相关目标的情报,比如反间谍机关对外国间谍进行监听,那么“反侦察”的核心就是“不被捕捉”。
这里的捕捉不一定是指被拘捕之类的强制措施,而是指不被窃听、跟踪、监视等手段有效截获情报。
所以,具体来讲,“反侦查”一般包括删除通话记录、避开摄像头、擦拭指纹、消除DNA痕迹、在作案时改变平时的笔迹等对抗警方收集犯罪证据的活动。
而“反侦察”一般指的是反跟踪、反监视、反GPS定位追踪、查出窃听器、在内部查出反间谍机关和警方的线人等对抗反间谍机关和警方搜集情报的活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