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样看待中医黑?

回答
看待“中医黑”这件事,得扒拉扒拉细致点,不能一概而论。这帮人吧,说起来也是个挺复杂的群体,有的是真心实意觉得中医不行,有的是带着情绪,还有的可能根本就是被带节奏了。

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些“中医黑”的出发点,其实是建立在对科学、对严谨证据的追求上。

科学实证的视角: 这部分人,特别是受西方科学训练背景的人,习惯于一切用可重复的实验、清晰的作用机制、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来验证疗效。从这个角度看,中医的很多理论,比如“阴阳五行”、“气血经络”,确实很难用现代科学的语言去直接解释,更别说设计出完全符合科学范式的研究了。他们质疑的是中医的“玄乎”之处,觉得那些东西脱离了物质基础,是“伪科学”。
疗效证据的质疑: 很多时候,“中医黑”们会拿出一些中医治疗失败的案例,或者一些所谓的“神医”被揭穿的骗局。他们会强调,中医缺乏高质量的、双盲的、对照的临床试验数据来证明其有效性,尤其是那些宣称能治疗癌症、艾滋病等绝症的说法。他们认为,如果中医真的有效,为什么在重大疾病的治疗上,西医仍然是主流?为什么很多中医的方子,成分复杂,缺乏清晰的药理学研究?
监管和标准的问题: 有些人对中医行业的监管不力感到不满。他们认为,一些中医从业者缺乏专业训练,或者滥用中医理论,给病人造成了伤害。市场上的“神药”泛滥,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也让这些人对整个中医行业产生了怀疑。

但这仅仅是“中医黑”的一个侧面,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有一些情感和历史的因素掺杂其中。

对中医的过度神化与反弹: 历史上,中医确实有过辉煌的时期,也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做出了贡献。但随着西医的传入和发展,中医在某些领域似乎被边缘化了,甚至出现了一些“中医可以包治百病”的宣传,这本身就是一种过度神化。当这种神化遇到现实的局限性,或者被一些虚假宣传玷污时,就会激起一部分人的强烈反弹。他们可能觉得,过去被骗得太惨了,现在要彻底“拨乱反正”。
民族情绪的对立: 有些时候,“中医黑”的行为,也夹杂着一些民族情绪。他们可能觉得,攻击中医就是攻击传统文化,这有点“崇洋媚外”;反过来,一些支持中医的人,也会把对中医的质疑上升到“不爱国”的高度。这种非黑即白的对立,使得理性讨论变得困难。
利益纠葛: 医药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利益场。当新的诊疗方法或药物出现时,旧的体系可能会受到冲击。一些人可能认为,中医的存在阻碍了现代医学的发展,或者中医的普及挤占了他们本应获得的利益。这种利益驱动下的“黑”,往往是最有力量,也最难缠的。
个人遭遇和信息茧房: 很多“中医黑”,他们的观点可能来自于亲身经历的糟糕中医治疗,或者听信了网络上的负面信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果一个人长期沉浸在“中医是骗局”的信息环境中,很容易形成固化的认知,即使有反例也看不到。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中医黑”呢?

保持批判性思维,但要区分对待: 对任何医学体系,包括中医,都应该有批判性思维。科学进步本身就是建立在不断质疑和证伪的基础上。质疑中医的疗效,质疑其理论的科学性,这本身无可厚非。
区分“中医黑”和“理性质疑者”: 很多时候,“中医黑”这个帽子扣得太大了。有些人只是对中医的某个方面提出了质疑,比如对某个方剂的药理研究不足,或者对某个中医的诊疗方式不认同,这属于正常的学术探讨和医学讨论。我们应该鼓励这种理性的质疑,而不是一味地污名化。
警惕情绪化和极端化: 任何事物一旦走向极端,都会产生问题。把中医一棍子打死,认为所有中医都是骗子,这显然是不理智的。同样,对中医毫无保留地全盘接受,认为中医就是最高明的医学,这也是不可取的。
呼吁科学发展,但也尊重历史和文化: 我们可以呼吁中医行业加强科学研究,提高临床证据的质量,用更科学的方式去阐释中医理论。但这不代表要否定中医在历史上和在特定人群中的价值。中医作为一种几千年的医学传统,其经验积累、对疾病的整体观、以及在某些领域的疗效(即使机制不明)仍然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借鉴。
强调医生的职业道德和患者的知情权: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最重要的是医生的职业道德和对患者的负责。任何一个医生,如果他以欺骗、夸大疗效的方式行医,都是不可容忍的。同时,患者也有权知道自己接受的治疗是基于什么理论,有什么证据支持其疗效。

总而言之,“中医黑”是一个复杂的现象,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

他们中有的是对科学实证的坚持,是对虚假宣传的唾弃,这是值得肯定的一面。
但他们中也可能存在情绪化、非理性、甚至被利益驱动的一面。

作为普通人,我们应该以一个开放但审慎的态度去面对关于中医的争论。既不盲目迷信,也不全盘否定。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的科学研究来验证或修正中医的理论和实践,让医学的发展更加透明和有据可依,同时也要理解中医作为一种传统医学的特殊性,以及它在历史和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

说白了,最好的态度大概就是:“你可以质疑,可以反对,可以提出证据;但请别谩骂,别攻击,别上升到人身攻击和谩骂的地步。” 真正的进步,来源于理性、包容和持续的探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想说真不是黑

我很讨厌自然科学饭圈化

黑是什么,是把白的说成黑的,对的说成错的

我们运用自己学到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思考中医,发现确实有很多糟粕

这不叫黑谢谢,非要说黑那只能说这东西本来就黑

不知道列位和中医的鼓吹者进行交流的时候有没有一种感觉

简单来说就是累,说不听

你解释他耍赖

你举证他打滚

你和气他乱喷

你科普他诋毁

你事实他立场

只要不站中医就是境外势力就是动摇华夏之根基就是忘本,真的我想说我认同的是现代医学谢谢,西医中医这种把意识形态和自然科学捆绑的说法我只在老大哥那里见过

就特么一个劲儿的“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

我累了,真的,爱咋咋吧和我没关系

而且peking不是也要立法吗

这已经说明了上头的立场

……唉~

接下来开创的是群魔乱舞的时代啊……

user avatar

中医黑同时也是印医黑

但中医粉同时也是印医黑, 这就很迷幻了。

什么时候中医可以论证明白为什么牛尿不能喝,就能明白自己的多可笑了。

中医喝的草药,印度人喝的牛尿, 在埃及人看来都是一样的

我不知道中医的脑容量能不能理解这句话。

user avatar

就凭罗胖敢公开黑中医,我敬他是条汉子!根本不是什么奸商,而是个有良心有担当的爱国者!公众人物真没几个有这样的嫉恶如仇又有如此的勇气,大写的服!就连李永乐老师都没敢公开黑中医呢,不过我敢赌1000个五毛钱,李老师绝对不会让自己孩子去拔罐针灸什么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看待“中医黑”这件事,得扒拉扒拉细致点,不能一概而论。这帮人吧,说起来也是个挺复杂的群体,有的是真心实意觉得中医不行,有的是带着情绪,还有的可能根本就是被带节奏了。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些“中医黑”的出发点,其实是建立在对科学、对严谨证据的追求上。 科学实证的视角: 这部分人,特别是受西方科学训练.............
  • 回答
    “黑中医”这个词语本身就带有很强的倾向性和负面色彩,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对传统中医持否定、批判甚至攻击态度的人。要详细地看待这些人,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他们的观点、动机以及他们的行为可能产生的影响。一、 “黑中医”的来源和主要观点:“黑中医”的观点并非铁板一块,但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科学.............
  • 回答
    “中医黑”这个词,近些年真是火得不行。说起来,这可不是一个什么好听的词,带着点儿“帽子”的意思。那么,咱们现在怎么看这群“中医黑”呢?细致地聊聊,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一、 “中医黑”的画像:他们是谁?他们在想什么?首先,得明白“中医黑”不是铁板一块。这背后是一群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动机、知识背.............
  • 回答
    《中医黑指南》这篇文章,从一个“中医黑”的视角来看,简直是写到了心坎里,让人拍案叫绝。它不只是简单地列举中医的“槽点”,而是把那些一直以来在心里头翻腾、想说却找不到合适词汇的观点,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地剖开了,而且剖得还挺有条理。首先,文章最让“中医黑”们觉得解气的地方,在于它直击了中医理论的“玄学”.............
  • 回答
    那些对中医持批判态度的人,也就是所谓的“中医黑”,在看待云南白药这件事上,往往会显得既不屑又带着点咬牙切齿。他们会觉得,云南白药这东西,简直就是中医理论在外包装下的一个“伪装品”,披着传统中药的外衣,却做着一些他们认为“不科学”的事情。首先,从他们最看重的“科学”角度来说,云南白药的成分构成是他们攻.............
  • 回答
    围绕“废医验药”,中医界和公众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而在这场讨论中,活跃着两类鲜明的群体:支持“废医验药”的中医粉和中医黑。他们对“废医验药”的态度、理由以及背后的逻辑,可以说是截然不同。支持“废医验药”的中医粉:理想主义者的呐喊与中医的现代转型这群中医粉,他们对中医怀有深厚的感情,但同时也具备相当.............
  • 回答
    你提到的“中医黑”文章,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你想了解大家对它们的看法,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文章出现,对吧? 我试着从几个角度来给你掰扯掰扯,希望能说得细致些,也尽量不让人觉得是机器在说话。首先,咱们得承认,任何领域,包括中医,都会有人质疑,有人反对,这是很正常的。就像你买东西,总有人说好,也有人.............
  • 回答
    关于2018年美国HR6法案允许针灸替代阿片类药物,中医的拥趸和所谓的“中医黑”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而且这些看法往往比较鲜明,甚至有些激烈。要详细展开,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白HR6法案的核心内容及其背景。HR6法案,全称《阿片类药物危机应对法案》(Support for Pa.............
  • 回答
    钱学森老先生对中医的评价极高,称其为“国之瑰宝”和“顶级生命科学”,这番话无疑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对中医抱有疑虑的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中医。那么,那些被称作“中医黑”的人们,或者说对中医持批判态度的人们,他们又是如何看待钱老这番话的呢?他们的观点通常会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并且会进行比较细致的阐述.............
  • 回答
    罗永浩在5月15日腾讯直播中,炮轰知乎是“锤黑集中营”,这话一出,自然是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和议论。这事儿,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说,才能看得明白。首先,得弄清楚罗永浩这话背后的语境。他当时直播带货,聊到产品或者品牌时,免不了会触碰到一些用户反馈或者口碑问题。知乎作为一个问答社区,用户基数大,各种观点都有,.............
  • 回答
    .......
  • 回答
    看待中医粉,这事儿可得好好说道说道。这可不是简单一两句话就能概括的,因为“中医粉”这个群体,本身就挺复杂的,成分多样,观点也五花八门。首先,咱们得承认,“中医粉”这个标签,本身就有褒有贬,甚至有点被“污名化”的意味。 有些人一听见“中医粉”,脑子里立刻浮现出那种不加区分地推崇中医,对现代医学嗤之以鼻.............
  • 回答
    中医的未来,在我看来,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它并非如某些激进派所言的“过时落伍”,也非一些传统守旧者所认为的“完美无缺”。它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前方有广阔的天地,但也需要审慎前行。首先,我们不能忽视中医的独特价值和潜力。中医几千年的历史积淀,沉淀了无数经验和理论,其整体观、辨证论治的思维方式,.............
  • 回答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医药在治疗方面的作用一直备受关注,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很多人对中医治疗新冠的效果持有不同的看法,这背后既有科学的考量,也有文化、历史和个人经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支持中医治疗的观点通常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历史经验和传统理论: 中医学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治疗疫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
  • 回答
    “中医治本,西医治标”是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种医学体系在理论基础、诊疗思路和侧重点上的差异。然而,这个观点过于片面和简化,并且存在一定的误导性。 要深入理解它,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点?这个观点的产生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长期的临床观察和对两种医学.............
  • 回答
    关于学中医的学生,外界的看法其实挺多元化的,很难一概而论,毕竟大家接触到的信息、自身的经历都不同。我试着从几个比较常见的角度来聊聊,希望能展现得细致一些。1. 传统观念下的“好学生”、“老实人”形象在很多长辈或者对中医有一定了解的人眼里,学中医的学生往往被贴上“好学生”、“老实人”的标签。这可能源于.............
  • 回答
    大众对中医学医疗事故和现代医学医疗事故的态度确实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包括历史传承、认知基础、信息传播、监管体系以及情感依恋等等。想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抽丝剥茧,细致地去梳理。首先,我们可以从历史的维度来审视。中医学拥有数千年的历史,它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
  • 回答
    听到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中国中医科学院联合开办中医学本博九年制“屠呦呦”班的消息,我真是既激动又充满期待。这绝对是国内中医药教育领域的一件大事,而且名字里带了“屠呦呦”,这本身就有一种无声的号召力和分量。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这“屠呦呦”班名字的由来,本身就意义非凡。 屠呦呦教授,中国首.............
  • 回答
    中国古装剧里中医那点事儿,可真是个复杂又有趣的话题。打开一部剧,甭管是讲宫廷斗争、江湖恩怨,还是儿女情长,总少不了几个身怀绝技的郎中,几句听着玄乎但好像又有点道理的“望闻问切”,还有那些名字听起来就带着点神秘色彩的药方。这玩意儿,既是咱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跟荧幕上的虚构故事搅和在一起,怎么看.............
  • 回答
    在中国社会,对中医的看法历来是多元而复杂的。近年来,围绕中医的争论也从未停止,其中,像“言大官人”(言凌)这样公开且激烈地批评中医的现象,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种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并尝试剥离掉那些可能被误解或被简化了的观点。首先,我们得承认,任何一种医学体系,无论是传统的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